“问题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y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问题性教学”,要让学生生成“问题”,让“问题”走进课堂,激发学生联系生活,感悟知识,体验情感,再以新问题为归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以学生为主体
  1.课前:自主研读,自我感悟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断变化或富有新异性的剌激,更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在学生自主预习前,教师预先假设好学生预习中可能产生的“感知盲点”,以引读的形式抛给学生,让学生和文本形成一定的“认知距离”,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并产生主动质疑的心理趋向。
  如教学《山中访友》时,教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没有看过这篇课文,请展开想象,猜一猜作者到山中访问一位怎样的朋友?访问的情形又会是怎样?
  学生A:访一位多年不见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艺;学生B:访一位隐居山中的诗人——煮茶论诗;学生C:访一位得道的僧人——禅悟人生;学生D:访山中的动物——要保护动物……
  教师引导:可作者是怎样说的呢?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作者,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学生带着自己的主观感受预习课文,生活体验与文章情理就会发生碰撞,问题的火花就会不断闪现。
  2.课始:分类筛选,整合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揭示课题后,教师让学生自由交流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发现的疑难点,顺着学生质疑问题的思路将这些问题进行横向分类,在同一类问题中,可将一些零散的内容上相通相近的小问题进行优化组合,使问题更显精练,更趋深化,更有研究价值。然后围绕教学目标,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纵向归类:一是陈述性问题;二是相关性问题;三是发散性问题。对第一类问题,引导学生在书上读读画画,就地解决;对第二类问题,引导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以保护质疑者的问题意识;第三类问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是理解课文的“抓手”,激发学生情感的“热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载体,对这类问题,要把它着重提炼出来,作为学生合作探究的主要任务。最后教师作交流小结,并把这节课着重解决的问题用投影或板书的形式明确揭示出来。
  如教学《藤野先生》这一课,在学生自由交流后筛选整合成三条线索来把握课文,要求用“说读”的方式表达。(1)试着用“一句话”说说“藤野先生”这个人。(2)试着用“一段话”说说“我”的爱国思想。(3)试着用“几句话”说说课文的“语中情”。这三条线索,从不同的角度串起了课文中的“珍珠”。学生在“读”与“说”中完成对课文的感知、理解与赏析。
  3.课中: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认真阅读呈现的问题,自由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和兴趣的学习问题,并尝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让解决相同问题的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合作学习群体。
  第二步,小组学生交流各自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相互启发,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框架思路。
  第三步,小组中的每个学生带着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小组汇报,对于别人的发言,小组的其他人都要认真倾听,并且有责任进行评价和补充。大家共同协作,平等参与,公开争论,力求问题答案更加完整,更趋准确。
  第四步,各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汇报学习成果。先陈述自己小组的研究情况,再接受其他小组同学对研究内容的问询,如果答辩人语塞或回答不全面,同一小组的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其他小组的成员也可直陈己见。
  4.课终:巩固迁移,再生问题
  学生的讨论、交流、答辩结束后,教师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作出客观性的评价,对成果比较突出的学习小组和有创见的个人进行适当的激励和赞扬。同时以点带面引导学生顺藤摸瓜,及时整理思维路线,总结学习方法,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围绕学生解决的问题,靠船插篙,设计开放性练习,及时巩固和强化学习成果。
  二、“问题性教学”中的教师角色
  1.课前:搭梯引路
  教师要做好先行组织工作:一方面向学生提供所需要资料的目录和获取途径,另一方面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有效处理,让学生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学生阅读课文时,可能没有问题意识,这时教师要个别辅导,教给他们一些联系生活萌生问题的基本方法,如换位发问、对位发问、错位发问等。
  2.课始:引导点拨
  交流问题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感性阶段,不能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把自己的问题清晰地表达出来,教师要捕捉学生瞬间的灵感,抓住闪光点,引导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展示出来。学生由于个性、阅历、知识面的限制,往往提不出“问之一发则牵动全文”的高水平问题,因此教师应倾听学生的发言,随时抓住学生问题中的“智慧性火花”,耐心点拨,精心推进,最终培育成“智慧性火焰”。
  3.课中:把握方向
  教师在各小组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时要认真关注。当发现一些思路偏离课文内容,难度太大,不可能当场完成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启发小组成员转换思维的角度和方式,将学生拉回到课文内容和研究计划中,避免南辕北辙。当发现问题的答辩者在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案的过程中有疏漏时,教师要巧抓不足,激发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评点,并引导本小组学生对大家的评点意见及时作出反馈,使答辩过程充满自由民主的气息。
  4.课终:评价指路
  教师在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时,要有意识地对解决问题速度比较快、质量比较高的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评点,并请这些小组中能言善辩、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总结性陈述”,以此引导更多的学生从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出一些具有规律性的方法或经验,使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感性逐步走向理性。
  面对开放性作业产生的新问题,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条解决新问题的有效路径,让学生沿着这条路径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社会,去参观访问,去查阅资料,去调查咨询,甚至亲身体验,力避学生在新问题面前闭门造车。
  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中,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进程,当学生遇到挫折时,要及时鼓励,并引导其与同学开展交流活动,以便迅速找出症结之所在;在作业展示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别人创造的成果,巧借“他山石”来“美我玉”,使学生不断生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总之,问题是科学认识活动的起点和终点。“问题性教学”正是体现了这种科学的进化思想,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发现新问题,充分发挥“问题”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水中等专业学校(211200)
其他文献
修是指修饰,而辞是指辩论性的语言。修辞顾名思义,就是对语言进行修饰,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排比、借代、拟人、比喻等是常用的修辞手段。修辞的目的在于使用语言时,充分利用修辞手段,使语言表达更具感染力。在高中语文修辞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按照教学进程完成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高中修辞教学的内容  1.消极修辞  消极修辞所表达的物体更加抽象,不具体,语
高中生处于青春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是非判别能力不是很高,很容易在看待某件事情时钻牛角尖,陷入迷茫。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情感渗透,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情感教育资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进而促进高中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一、立足文本,深度解读  在高中语文教学的情感渗透中,教师要
随着时代进步,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随之提高。环境污染、疾病谱的变化以及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等一系列新的问题困扰着我们。如何培养适应于新时期的合格医务工作者已成
高中语文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而且要教会技能。高中语文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技能习得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多练习。就像开车一样,如果只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不管你看多少遍书,没有实践相结合,永远都不可能学会开车。反过来,就算没有学过理论知识的人,经过反复实践也可以把车开得很好。下面笔者就具体谈一谈,在作文课和阅读课的教学中,怎样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一、在作
我国国营企业设备陈旧落后、更新改造资金匮乏、技术进步缓慢、设备维修费用开支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折旧率偏低和折旧基金使用管理不严。因此,要使折旧基金能真正发挥补
近年来,开化县水泥行业发展较快,全县共拥有10家水泥厂,1989年水泥实际产量为15.5吨,实现产值2079.1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9%。水泥行业的发展对全县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
在目前对付日益加速的通货膨胀的政策处方中,利率政策作用尤为疲软。究其原因,不能不与我们现存僵化的利率管理体制和扭曲的利率结构有关,自从八八年上半年信贷失控以来,九月
目前,市场疲软使一部分生产企业陷入了产品滞销积压的困境。对此,生产企业瞄准国际市场,把扩大出口创汇作为摆脱困境的一条措施。但国际市场需求变幻很快,产品更新换代很快。
世界正面临着一种挑战。老年人口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多! 我们中国也正面临着这种挑战。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在1989年10月份召开了第二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民政部长崔
目的:探讨术后残胃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8年2月收治的24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病例中行根治性手术14例(58.3%),姑息性手术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