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题:7B Chapter 1 Travel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习有关旅游的词汇(地名、景物名和表达心情的形容词)和相关句型;(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新单词、句型就“暑假旅游”这一话题进行交流;(3)情感目标:畅想感受轻松愉快的暑假生活。
教学重难点:want to go/want to do句型。
教学课时:一个课时。
课前准备:(1)每位同学搜集自己暑假旅游目的地的图片。(2)学习Summer Holiday这首歌曲。(3)小组合作完成以下表格。
教学过程:
1.导入:合唱歌曲Summer Holiday,回答以下问题:How do they feel? Where are the people going?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大多数学生能够跟唱,少数不熟悉歌曲的学生在组员的带领下也跃跃欲试。悠扬的歌曲有效调动了课堂气氛,营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2.小组合作学单词:以小组为单位将本课单词按词性归类并根据音标拼读,比比看哪组找得快、读得好,促使学生在归类环节积极参与,在拼读环节遇到困难时寻求组内合作解决。教师在这一环节巡视指导,回答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展示环节,请学生代表本组根据词性读出单词。整个学习过程打破了以往按单词表顺序讲解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尝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小组合作学课文:教师以听力理解的方式开始课文学习,提问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回答正确可以给本组加分,接下来小组跟读课文并学习重点句型“want to go”和“want to do”,学生在组内说说自己的旅游计划。
4.小组合作形成能力:我设计了一个任务,让学生看一段关于我的旅游计划的视频,记住我想去的地方和想做的事情,看哪个小组说得多。在展示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领导下合作制定了本组的旅行计划,并由汇报员进行口头汇报,一方面交流展示了各组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另一方面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进行了综合运用。
5.作业:写一封E-mail发给老师,谈谈自己的假期旅行计划。开放性的作业设计及灵活的作业形式使本节课的内容得到了拓展,培养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英语的意识。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著名教育家David Koonts首先创新并使用的,它是一种教学理论与教学策略,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与互动为基本特征。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组成学习集体,共同合作分工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各项任务。小组合作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其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而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进行社会交流,这就意味着学习并非是封闭的纯个体行为,而应在群体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进行。把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运用于英语课堂是英语教学的自然需要。本文将以牛津版初中英语7B Chapter 1 Travel的教学为例,反思如何将在英语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片段一:小组合作学习单词
师:Do you enjoy the beautiful song Summer Holiday?
生(齐):Yes!
师:Today, 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our summer holiday.
(板书课题 Chapter 1 Travel) First, let's learn the words together. Work in groups and classify the words according to their meanings. Then read the words according to the phonetic symbols. If all the group members don't know how to read, you can ask me.
(学生开口尝试拼读单词。)
师:Time is up. Now, let's see which group can read the nouns.
生:(许多学生举手。)Let me, let me try!
师:(选了一个平时不怎么举手的学生。)You please!
生1(比较紧张):hotel, museum(未读准)...
生2(同组基础较好):Museum!
师 (对生2):OK, you can help him, and both of you will get points for your group.
在学单词这一环节,我没有采用老师带读或录音机带读的传统方式,而是把单词学习的过程交给学生合作完成,鼓励他们通过尝试、犯错、提问、纠正来学习,而不是坐在那儿被动地等着标准答案。作为老师,我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助手,通过观察各合作小组成员的合作和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在小组竞赛时,教师还需要扮演裁判的角色。在本节课的这一环节中,小组竞赛的公平问题就凸现出来。读单词时,简单的单词会有2、3组同时举手,而作为老师我只能选定其中1人,其余同样能回答的学生则没有机会。怎样保护那些举了手却没有得到发言机会的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最好能有统一公平的评价标准和操作流程。另外,教师的评价应倾向于学优生对学困生提供帮助。比如课堂上,学困生答不出来时老师请本组其他同学补答,这样既给学困生一个台阶下,又给学优生一个展示的机会,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整个课堂被一种融洽和谐的气氛所包围。
课堂教学片段二:小组合作学习课文
师:Now, let's move on to the text. Listen to the tape and then answer my questions. (听课文录音回答问题,写出答案。)
师:Who would like to share your answers with us?
生3:He wants to go to France. He wants to go sight-seeing there.
师:Very good! Let's read the text after the tape.
(学生齐读课文。)
师:We can use “want to do” and “want to go” to talk about our travel plan. Now, can you share your travel plan with your group mates?
(学生分组讨论各自的travel plan。)
师:Ok! Let's hear our classmates' travel plan.
生4:I want to travel to Japan. I want to learn drawing there.(有点冷场,学生谈得都比较简单。)
作为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过程的流畅,我在这节课前精心设计了每一个教学环节,包括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引出重点句型、操练重点句型,可以说“一切都尽在掌握之中”。这样虽然提高了课堂效率,使这堂课看上去很完美,但却牺牲了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的过程。在展示自己旅行计划这一活动环节中,我的设计思路是想引导学生操练want to go和want to do这两个句型,忽视了学生情感交流表达的需要,因此小组汇报环节会出现冷场,学生的回答也没有出彩的地方。其实还有很多句型可以用来谈论自己的travel plan,比如,I would like to go to...等。还有的同学自己在课后作业中还加入了对目的地的评价和自己心情的描述等等,让我发觉自己的教学设计其实限制了学生的思路,只有给学生酝酿的时间和创造的空间,才能把课上“活”。
课堂教学片段三:小组合作形成能力
师:Do you want to know Miss Huang's travel plan?
生(齐):Yes!
师:Watch this video and find out where am I going and what am I going to do.
(观看视频,内容包括一些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
师:Now you know my travel plan. Where am I going?
生5:England.
师:What am I going to do?
生6:You are going to ride a horse there.
师:Good job! Now, if you would go travelling with your group mates, where are you going and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Make your group's travel plan. Use the form I gave you before class.
(根据课前的调查表讨论制定本组的travel plan,每组都有个别学生比较沉默。)
师:Which group wants to show? (学生面面相觑,都不太敢起来汇报。)
生7(英语课代表):Tony wants to go to Japan and eat sushi. Simon wants to go to Australia to see kangaroos. Mimi wants to go to America to visit her aunt and I want to go to my hometown to milk cows. We will all go to Happy Valley to play together.
师:All your plans sound interesting. Wish you have a good time.
这一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拓展运用所学知识。由于学生不善于收集整理信息材料,增加了交流前的焦虑感,另外表现欲强、基础好的学生会很快组合在一起,进行积极的交流,而那些性格内向、基础不好的学生会非常尴尬,或只能勉强凑成一组,沉默以对。今后应该多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询问他人、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做好讨论的充分准备,避免互动时盲目从众或无言以对。对于那些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而言,也许更需要的是语言的输入与操练。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犯错”的过程,学生可能因为害怕犯错而选择沉默。如果在编组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自由选择、组合的权利,为每个学生找到合适的责任和角色,如让基础薄弱但字写得工整漂亮的同学负责记录大家的发言,也是一种参与。另外,任务设计时还可以考虑不要仅限于交流、讨论等,可根据实际多开展一些实践类、动手类的合作学习。如再上这堂课,我会设计一个旅行社竞标活动,让各组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推荐一个旅游项目或动手设计旅游宣传画,这样的课堂会更丰富,每个学生都能乐在其中。
虽然这堂课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却是我在小组合作教学方面进行的一次大胆尝试。作为老师,我从课堂上和学生身上获益良多。不管怎样,通过开展小组活动,学生上课“活”了起来是不争的事实,仅凭这一点我就有理由、有动力坚持下去。记得有位著名的语言学家说过,要尽力在语言的药丸上涂上欢乐的果酱。我坚信给学生一个舞台,他们会还你一个惊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 深圳市教研室,《初中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2006年8月
作者简介:
黄菁,1982年生,2004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英语教育专业,2005年至今任教于深圳市福田区外国语学校,现任福田区外国语学校初一年级英语备课组长。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习有关旅游的词汇(地名、景物名和表达心情的形容词)和相关句型;(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新单词、句型就“暑假旅游”这一话题进行交流;(3)情感目标:畅想感受轻松愉快的暑假生活。
教学重难点:want to go/want to do句型。
教学课时:一个课时。
课前准备:(1)每位同学搜集自己暑假旅游目的地的图片。(2)学习Summer Holiday这首歌曲。(3)小组合作完成以下表格。
教学过程:
1.导入:合唱歌曲Summer Holiday,回答以下问题:How do they feel? Where are the people going?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大多数学生能够跟唱,少数不熟悉歌曲的学生在组员的带领下也跃跃欲试。悠扬的歌曲有效调动了课堂气氛,营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2.小组合作学单词:以小组为单位将本课单词按词性归类并根据音标拼读,比比看哪组找得快、读得好,促使学生在归类环节积极参与,在拼读环节遇到困难时寻求组内合作解决。教师在这一环节巡视指导,回答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展示环节,请学生代表本组根据词性读出单词。整个学习过程打破了以往按单词表顺序讲解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尝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小组合作学课文:教师以听力理解的方式开始课文学习,提问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回答正确可以给本组加分,接下来小组跟读课文并学习重点句型“want to go”和“want to do”,学生在组内说说自己的旅游计划。
4.小组合作形成能力:我设计了一个任务,让学生看一段关于我的旅游计划的视频,记住我想去的地方和想做的事情,看哪个小组说得多。在展示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领导下合作制定了本组的旅行计划,并由汇报员进行口头汇报,一方面交流展示了各组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另一方面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进行了综合运用。
5.作业:写一封E-mail发给老师,谈谈自己的假期旅行计划。开放性的作业设计及灵活的作业形式使本节课的内容得到了拓展,培养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英语的意识。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著名教育家David Koonts首先创新并使用的,它是一种教学理论与教学策略,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与互动为基本特征。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组成学习集体,共同合作分工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各项任务。小组合作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其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而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进行社会交流,这就意味着学习并非是封闭的纯个体行为,而应在群体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进行。把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运用于英语课堂是英语教学的自然需要。本文将以牛津版初中英语7B Chapter 1 Travel的教学为例,反思如何将在英语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片段一:小组合作学习单词
师:Do you enjoy the beautiful song Summer Holiday?
生(齐):Yes!
师:Today, 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our summer holiday.
(板书课题 Chapter 1 Travel) First, let's learn the words together. Work in groups and classify the words according to their meanings. Then read the words according to the phonetic symbols. If all the group members don't know how to read, you can ask me.
(学生开口尝试拼读单词。)
师:Time is up. Now, let's see which group can read the nouns.
生:(许多学生举手。)Let me, let me try!
师:(选了一个平时不怎么举手的学生。)You please!
生1(比较紧张):hotel, museum(未读准)...
生2(同组基础较好):Museum!
师 (对生2):OK, you can help him, and both of you will get points for your group.
在学单词这一环节,我没有采用老师带读或录音机带读的传统方式,而是把单词学习的过程交给学生合作完成,鼓励他们通过尝试、犯错、提问、纠正来学习,而不是坐在那儿被动地等着标准答案。作为老师,我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助手,通过观察各合作小组成员的合作和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在小组竞赛时,教师还需要扮演裁判的角色。在本节课的这一环节中,小组竞赛的公平问题就凸现出来。读单词时,简单的单词会有2、3组同时举手,而作为老师我只能选定其中1人,其余同样能回答的学生则没有机会。怎样保护那些举了手却没有得到发言机会的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最好能有统一公平的评价标准和操作流程。另外,教师的评价应倾向于学优生对学困生提供帮助。比如课堂上,学困生答不出来时老师请本组其他同学补答,这样既给学困生一个台阶下,又给学优生一个展示的机会,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整个课堂被一种融洽和谐的气氛所包围。
课堂教学片段二:小组合作学习课文
师:Now, let's move on to the text. Listen to the tape and then answer my questions. (听课文录音回答问题,写出答案。)
师:Who would like to share your answers with us?
生3:He wants to go to France. He wants to go sight-seeing there.
师:Very good! Let's read the text after the tape.
(学生齐读课文。)
师:We can use “want to do” and “want to go” to talk about our travel plan. Now, can you share your travel plan with your group mates?
(学生分组讨论各自的travel plan。)
师:Ok! Let's hear our classmates' travel plan.
生4:I want to travel to Japan. I want to learn drawing there.(有点冷场,学生谈得都比较简单。)
作为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过程的流畅,我在这节课前精心设计了每一个教学环节,包括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引出重点句型、操练重点句型,可以说“一切都尽在掌握之中”。这样虽然提高了课堂效率,使这堂课看上去很完美,但却牺牲了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的过程。在展示自己旅行计划这一活动环节中,我的设计思路是想引导学生操练want to go和want to do这两个句型,忽视了学生情感交流表达的需要,因此小组汇报环节会出现冷场,学生的回答也没有出彩的地方。其实还有很多句型可以用来谈论自己的travel plan,比如,I would like to go to...等。还有的同学自己在课后作业中还加入了对目的地的评价和自己心情的描述等等,让我发觉自己的教学设计其实限制了学生的思路,只有给学生酝酿的时间和创造的空间,才能把课上“活”。
课堂教学片段三:小组合作形成能力
师:Do you want to know Miss Huang's travel plan?
生(齐):Yes!
师:Watch this video and find out where am I going and what am I going to do.
(观看视频,内容包括一些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
师:Now you know my travel plan. Where am I going?
生5:England.
师:What am I going to do?
生6:You are going to ride a horse there.
师:Good job! Now, if you would go travelling with your group mates, where are you going and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Make your group's travel plan. Use the form I gave you before class.
(根据课前的调查表讨论制定本组的travel plan,每组都有个别学生比较沉默。)
师:Which group wants to show? (学生面面相觑,都不太敢起来汇报。)
生7(英语课代表):Tony wants to go to Japan and eat sushi. Simon wants to go to Australia to see kangaroos. Mimi wants to go to America to visit her aunt and I want to go to my hometown to milk cows. We will all go to Happy Valley to play together.
师:All your plans sound interesting. Wish you have a good time.
这一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拓展运用所学知识。由于学生不善于收集整理信息材料,增加了交流前的焦虑感,另外表现欲强、基础好的学生会很快组合在一起,进行积极的交流,而那些性格内向、基础不好的学生会非常尴尬,或只能勉强凑成一组,沉默以对。今后应该多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询问他人、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做好讨论的充分准备,避免互动时盲目从众或无言以对。对于那些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而言,也许更需要的是语言的输入与操练。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犯错”的过程,学生可能因为害怕犯错而选择沉默。如果在编组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自由选择、组合的权利,为每个学生找到合适的责任和角色,如让基础薄弱但字写得工整漂亮的同学负责记录大家的发言,也是一种参与。另外,任务设计时还可以考虑不要仅限于交流、讨论等,可根据实际多开展一些实践类、动手类的合作学习。如再上这堂课,我会设计一个旅行社竞标活动,让各组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推荐一个旅游项目或动手设计旅游宣传画,这样的课堂会更丰富,每个学生都能乐在其中。
虽然这堂课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却是我在小组合作教学方面进行的一次大胆尝试。作为老师,我从课堂上和学生身上获益良多。不管怎样,通过开展小组活动,学生上课“活”了起来是不争的事实,仅凭这一点我就有理由、有动力坚持下去。记得有位著名的语言学家说过,要尽力在语言的药丸上涂上欢乐的果酱。我坚信给学生一个舞台,他们会还你一个惊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 深圳市教研室,《初中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2006年8月
作者简介:
黄菁,1982年生,2004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英语教育专业,2005年至今任教于深圳市福田区外国语学校,现任福田区外国语学校初一年级英语备课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