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物理既考查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同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文字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但是,由于初中至高中物理知识的跨度大,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与高中物理学习所需的数学运用能力配合不够密切等原因,使得占相当比例的高中学生认为物理难学,习题难做。更有学生称高中物理为“无理”课,因测试成绩不理想,逐渐丧失了学好物理的信心。
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高中的基础年级,首先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挖掘其物理学习的潜力。笔者今年担任高一两个实验班的物理教学任务,根据学校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能力发展为主”的现代教育观,为激发学生学好物理的动机,以“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平衡”的习题课教学为例,对如何构建实验班自主学习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做了如下思考。
一、向课堂要效率
学生学习时间主要在课堂,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提高课堂效率。首先,教师为学生选编物体在受三个力和三个以上的多个力作用下的两种物体平衡问题,为了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就采取教师“示范”的方法,前者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采取多种作图解题方法;后者利用正交分解法完成。根据学生的“定势思维”,立即选出四至五个同类题目,由学生练习完成。但进一步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对于45分钟的课堂来说实在有些时间紧、任务重,而且,这种方法虽然也启发学生思考,但还是主要按照教师的思路去“循规蹈矩”。这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如出一辙,这样的课堂仍然会让学生感到乏味,根本起不到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效果。讲完一节课,教师往往口干舌燥,但学生还是不懂,甚至导致学生厌学。这也与自主学习的教学目的相悖,因此实践中不可取。
二、抓主线,突重点
这样就得作出必要的牺牲,在课堂上只将三个作用力的平衡问题,通过图形的变化而改变题设条件,衍生出许多子问题,教师设计好题目后,通过对学生进行提问,教师关键时补充一下即可。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分析、解决问题。把时间还给学生,学生才能从简单的“学会”变成积极的“会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可这种方法是否就是最佳方案,笔者在实践中总感觉还有诸多方面有待改进。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自主学习主要在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优势,挖掘潜能,增长智力的同时促进能力的提高。通过走出去学习许多老师优秀的习题课发现,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是上好习题课的最佳方案。课堂上使学生在“会学”的基础上再进行研究性的学习,进行发散思维的讨论,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创新精神。那么,如何上好课并提高课堂的质量?笔者认为逐步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积极释疑的习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样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必然起到更加突出的主导作用,应在进行新课之前,努力做到使自己“有备无患”。因为在课堂主线的大前提下,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发散自己的创造思维,随时有可能提出相关或相近的问题需要老师解释。
在开展自主学习的教学过程中,以往沉闷的课堂气氛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热烈的场面,学习好的学生大有用武之地,同时也会带动后进生,全班同学争先恐后地发言,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教师的角色也不再是以前的表演者,而成为真正的导演者。学会独立完成题目,共同讨论,订正答案。学生的每道题在解完之后,都要把自己的解题思路给大家介绍清楚,对于答案出现错误或有问题时,由学生自主发现,共同研究,探讨出现问题的原因所在,彻底能懂每道题。如在高一(7)班,某一同学解下面的题目:
绳AO、BO、CO共同悬挂一重为G的物体,其中AO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求绳AO、BO中的张力。该同学讲解以FAO、FBO为邻边作出平行四边形,答案一目了然,理由充分。话音刚落,就有同学指出该题还可用正交分解的方法来做,于是,该同学在黑板上以 O 点为坐标原点,在水平x 和竖直y方向上建立直角坐标系,由平衡条件,分别列出x、 y方向上的平衡方程,代入数值,得解。他能够把题目分析得非常透彻,言简意赅,一题多解,有理有据,类似题目同学们都能迎刃而解。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讨论中快乐学习,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45分钟。同时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等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另外,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每个知识水平的学生均有发表见解的机会,层次教学效果就非常显著,从而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对于有些问题个别学生考虑不周,学生在共同研究讨论的过程中也会得到完善。因为通过大家的“修改”和“补充”使题目完善的同时,就是学习上的一次飞跃,加深了学生对该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并加强记忆,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注意避免重犯类似的错误。教师在与学生共同讨论的过程中,也使学生真正感觉到知识面前的师生平等,更增加了师生间的亲和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提倡实行高中自主学习,随着高中课程及教材的不断改革和完善,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必将具有越来越强的优势。
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高中的基础年级,首先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挖掘其物理学习的潜力。笔者今年担任高一两个实验班的物理教学任务,根据学校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能力发展为主”的现代教育观,为激发学生学好物理的动机,以“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平衡”的习题课教学为例,对如何构建实验班自主学习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做了如下思考。
一、向课堂要效率
学生学习时间主要在课堂,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提高课堂效率。首先,教师为学生选编物体在受三个力和三个以上的多个力作用下的两种物体平衡问题,为了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就采取教师“示范”的方法,前者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采取多种作图解题方法;后者利用正交分解法完成。根据学生的“定势思维”,立即选出四至五个同类题目,由学生练习完成。但进一步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对于45分钟的课堂来说实在有些时间紧、任务重,而且,这种方法虽然也启发学生思考,但还是主要按照教师的思路去“循规蹈矩”。这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如出一辙,这样的课堂仍然会让学生感到乏味,根本起不到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效果。讲完一节课,教师往往口干舌燥,但学生还是不懂,甚至导致学生厌学。这也与自主学习的教学目的相悖,因此实践中不可取。
二、抓主线,突重点
这样就得作出必要的牺牲,在课堂上只将三个作用力的平衡问题,通过图形的变化而改变题设条件,衍生出许多子问题,教师设计好题目后,通过对学生进行提问,教师关键时补充一下即可。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分析、解决问题。把时间还给学生,学生才能从简单的“学会”变成积极的“会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可这种方法是否就是最佳方案,笔者在实践中总感觉还有诸多方面有待改进。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自主学习主要在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优势,挖掘潜能,增长智力的同时促进能力的提高。通过走出去学习许多老师优秀的习题课发现,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是上好习题课的最佳方案。课堂上使学生在“会学”的基础上再进行研究性的学习,进行发散思维的讨论,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创新精神。那么,如何上好课并提高课堂的质量?笔者认为逐步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积极释疑的习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样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必然起到更加突出的主导作用,应在进行新课之前,努力做到使自己“有备无患”。因为在课堂主线的大前提下,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发散自己的创造思维,随时有可能提出相关或相近的问题需要老师解释。
在开展自主学习的教学过程中,以往沉闷的课堂气氛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热烈的场面,学习好的学生大有用武之地,同时也会带动后进生,全班同学争先恐后地发言,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教师的角色也不再是以前的表演者,而成为真正的导演者。学会独立完成题目,共同讨论,订正答案。学生的每道题在解完之后,都要把自己的解题思路给大家介绍清楚,对于答案出现错误或有问题时,由学生自主发现,共同研究,探讨出现问题的原因所在,彻底能懂每道题。如在高一(7)班,某一同学解下面的题目:
绳AO、BO、CO共同悬挂一重为G的物体,其中AO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求绳AO、BO中的张力。该同学讲解以FAO、FBO为邻边作出平行四边形,答案一目了然,理由充分。话音刚落,就有同学指出该题还可用正交分解的方法来做,于是,该同学在黑板上以 O 点为坐标原点,在水平x 和竖直y方向上建立直角坐标系,由平衡条件,分别列出x、 y方向上的平衡方程,代入数值,得解。他能够把题目分析得非常透彻,言简意赅,一题多解,有理有据,类似题目同学们都能迎刃而解。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讨论中快乐学习,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45分钟。同时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等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另外,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每个知识水平的学生均有发表见解的机会,层次教学效果就非常显著,从而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对于有些问题个别学生考虑不周,学生在共同研究讨论的过程中也会得到完善。因为通过大家的“修改”和“补充”使题目完善的同时,就是学习上的一次飞跃,加深了学生对该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并加强记忆,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注意避免重犯类似的错误。教师在与学生共同讨论的过程中,也使学生真正感觉到知识面前的师生平等,更增加了师生间的亲和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提倡实行高中自主学习,随着高中课程及教材的不断改革和完善,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必将具有越来越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