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侦查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hao2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检察机关侦查权的属性分析
  法律规定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又被赋予侦查权,那么检察权、公诉权、侦查权和其他权力到底是什么关系,检察权的属性是什么?在现实当中就有不同的见解。这些见解更多是学术性的,理论性的,但实际上它完全会影响到职务犯罪侦查权的行使。大致梳理一下,包括下面四个观点:(1)认为职务犯罪侦查权是一种司法权;(2)认为是一种行政权;(3)认为是司法权和行政权的结合;(4)认为是法律监督权。因为职务犯罪侦查权是检察权的一个部分,它从属于法律侦查权权,具有法律监督的性质。它是用司法弹劾或刑事追溯的办法对犯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实施的监督,是检察机关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本质上是用法律监督权制约国家工作人员的各项管理权,用法律的手段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误用,保障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合法性和廉洁性。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权就是一种法律监督权。笔者认为侦查权还是一种行政权,它的行为方式、行为特征和组织架构更符合行政权的属性和要求。
  二、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的状态
  面对严峻的犯罪态势,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第一,查处力度不断加大。这是有数据表明的。第二,侦查机制在不断完善,概括起来就是“上下一体、左右一体”。以某市为例,全市检察机关成立职侦局,上级对下级实施领导,对重点案件统一指挥、统一组织、统一调度,这就有效的克服了区域抗干扰的影响。再比如案件质量保障机制,一个是职务犯罪的逮捕权上升一级,就是说区县院要涉嫌职务犯罪人员实施逮捕必须上报上一级检察院,而非本院决定,增加内部监督的环节。另一个是在讯问过程中必须全程录音录像。不断完善我们的工作考评机制,这就保证侦查工作有序推进;第三,能力不断提升。当然这是相对而言的。
  三、关于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的若干问题
  1、通过笔者对诱惑侦查的资料搜集和研究,认为诱惑侦查对官员可以适度运用,不是无限制的运用。首先,对一些普通的刑事案件,比如说贩毒案件等无被害人案件,可以适用诱惑侦查。职务犯罪侦查也是类似于无被害人案件,却不能用诱惑侦查,看起来有点不平等,官员是不是有种不受特殊侦查、诱惑侦查的特权?第二,现在的职务犯罪呈现出一种智能化、高隐蔽化,一般来说,线索的发现比较难,类似于贩毒这类的案件,仅凭人举报的话,线索会相对有点少。可能在有些情况下,有必要主动出击。
  关于个限度的问题。按照犯罪的倾向,诱惑侦查分为两种:犯意诱发型和机会提供型。犯意诱发型,学界的共识是不宜使用。机会提供的话,可以在符合法定程序的条件下使用,比如说,有些犯罪嫌疑人已经在索贿了,这时候不妨使用,提供一个机会。有一个案例,被索贿人将400张人民币的号码全部记下来,然后举报,职务犯罪侦查人员进行调查,这样就有了一个很有利的物证。
  2、纪委的工作和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的对接和证据转化问题。以前纪委取得的证据要在检察机关做一次转化,但是现在有一种观点,不是所有的证据都必须经过这样一个程序,比如说在纪委调查阶段,收集到的对犯罪嫌疑人有利的证据,在这方面可以适当的放宽下标准。从无罪推定来说,辩护证据的法律标准比控诉证据的要低一些。在纪委调查阶段,被调查人亲在没有刑讯逼供的比较可信的情况下笔书写的供述,可以直接使用该证据。
  3、同步录音录像的问题。这是一个好工作、好制度,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侦查机关很难实做到了全程录音录像的。比如说有十次讯问,并没有十次录音录像,最常见的做法就是最后一次录,也就是说已经侦查终结了,录一下,然后存档。讯问犯罪嫌疑人,法律规定拘传、传唤不超过12个小时,理论上就可以讯问12个小时。在侦查拘留、逮捕期间,一般而言,讯问次数是很多次的,时间也是不受限制的。那么在长时间的审讯过程当中,要客观来完成和形成同步录音录像,确实成本很高。这么高的成本到底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呢?实际上是同步录音录像的法律属性问题。也就是说,同步录音录像可不可以作为证据在法庭上举示,其效力又如何去评价。这个问题直到《两个证据规定》出台之前,是没有解决的,因此,在法律属性没有解决之前,出现了刚才所说的客观的现象。但是笔者相信,这种现象会得到逐步的有效地克服。
  4、侦查机关证据意识淡薄。就侦查活动来讲,在侦查人员的表现中是多方面的,比如说,重口供轻证据,是一种侦查证据意识淡薄的表现,好像只要有犯罪嫌疑人供述了,其他的证据欠缺一点也没有问题,但是往往在审查起诉、审判阶段,被告人翻供的时候,证据就出现了质量问题,到那个时候去完善证据,很可能就补足不起来了。还有一种表现就是缺乏对证据合法性的认识。有时候拿到一份书证,不知道是哪位侦查人员在哪个地方收集来的。当然书证的客观内容可能能够证实案件某一方面的客观事实,但是缺乏证据的合法性。特别是收集账目,往往就是一个单位盖个章,看不出来谁去收集的,这些都是证据意识淡薄在侦查活动中的客观表现。上述问题的解决一是通过教育培训,二是从制度上慢慢探索,即内部证据审查制度,侦查人员收集证据之后,办案组或者职侦局还要设置一个内部的机构或者人员,对收集的证据进行合法性的判断和审查,来克服和解决侦查人员自己收集、判断的缺点,来确认其收集的证据的合法性。另外,在检察机关内部推行公诉引导侦查、介入侦查的机制,公诉人在职务犯罪案件还没有侦查终结的时候,就提前介入侦查活动,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审查证据。笔者相信,推行这些制度,再加上《两个证据规定》的出台,证据意识淡薄的问题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变和提升。
其他文献
摘 要: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财富在分布上呈现出两极分化,贫富差距逐渐扩大,社会的不公平程度越来越突出,反映财富分配的基尼系数早已超过警戒线,必须对这种现状进行矫正。需要建立更有效的财富分配机制来促进社会财富公平分配的实现,而遗产税就是一种有效的调节社会财富公平分配的手段。遗产税是对财产所有者去世以后遗留的财产征收的税收。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关于我国开征遗产税的
期刊
摘 要:刑罚作为惩罚犯罪最严厉的手段,其所依据的刑法应当是理性的。然而,理性的刑法并不是空中楼阁,凭空想象,它应当以组成这个社会的主体——人为根本。无论刑法的制定,罪名的确立,还是刑罚的实施,都要契合人性,体现人道,才能最终达到保障人权的目的。我国刑法虽然相对比较完善,但若想成为真正的理性刑法,还需在“人”上多下功夫。  关键词:刑法;人性;人道  “道德的政治如果不以不可磨灭的人类感情为基
期刊
在全面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中, 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工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仍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少一弱两难”,即:线索少、查办能力弱、查证难、处理难。影响和制约了反渎职侵权工作的深入开展。要解决这些难题,通过自身从事反渎工作的实践,我认为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用足用活侦查一体化机制。  侦查一体化机制,就是以提办、交办、督办、联合办为主要办案方式,实施案件线索统一管
期刊
今年以来,广平县检察院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民行检察职能作用,以服务企业经济发展为已任,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立足职能,认真开展了“深入企业搞调研”、“检企共建强服务”、“立足职能促发展”等活动,促进了全县民营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深入全县大中型民营骨干企业搞好调查研究,为服务企业发展把好脉。为民营企业发展服务,首要问题是搞好调查研究,深入企业了解他们的所思、
期刊
涉检信访听证制度是指检察机关在作出影响信访人和被反映人合法权益的决定之前,采取听证会的形式,由信访人、被反映人就特定信访事项向处理信访问题的检察机关表达意见、提供证据、陈述申辩、质证,以及检察机关听取意见、核实、接纳证据并据此作出决定的一种制度。  建立涉检信访案件听证制度的目的在于弄清事实、发现真相,给予当事人就重要的事实、证据提供质证的机会,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其本质在于公民运用法定权利对
期刊
摘 要:随着信用卡使用的普及,信用卡诈骗犯罪呈现日益增长的趋势,本文针对司法实践中信用卡诈骗犯罪的两种主要表现方式,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以盗窃罪吸收冒用他人信用卡诈骗犯罪和取消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的建议。  关键词:信用卡诈骗罪;冒用;恶意透支;吸收;取消  随着大众消费观念的转变,使用信用卡成为普遍的现象。但由于我国征信体系尚不完备,银行业经营和监管现状不容乐观,信用卡诈骗犯罪呈现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大量的社会矛盾正以司法诉求的形式涌入司法领域,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成为当前检察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根本目标。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努力维护社会稳定,是形势所需,职责所系。本文在宏观分析检察环节面临社会矛盾的基本类型基础上,结合江西宜丰县检察院院实际,创新涉检矛盾化解方法,积极探索“检调对接”工作机制,努力实现矛盾纠纷由被动调处到主动化解的转变,由
期刊
在当前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的热潮中,人们观察、分析、思考问题的视角、方法和形式,正在伴随着观念的更新,新知识的渗透,新技术革命的冲突,发生着悄悄的惊人的变化。新的具有时代色彩的活跃的新的思维方式,正在淘汰或补充过去那些呆板过时的旧思维方式。作为比普通人肩负着更大责任的各级领导者,要想在解放思想大讨论中站在前列,有所作为,确立新的思维方式比常人更为重要。  一、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呼唤新思维方
期刊
摘要:新刑事诉讼法首次规定了刑事公诉案件和解程序?,明确了适用案件的范围、条件、程序和法律效力,对检察机关办理刑事和解案件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试从新《刑诉法》公诉案件和解程序出发,探讨检察机关在和解程序中的定位。  关键词:检察机关;和解程序;定位  一、法律定位  新《刑诉法》第五编第二章专门用了三条规定对公诉案件刑事和解范围、条件、方式、结果和程序等作了具体规定。其中,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下列公
期刊
摘 要:新刑诉法第九十三条对捕后检察机关对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做出了规定,进一步限制了审前逮捕羁押这一刑事强制措施的使用。但是,如何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以及相关配套的程序和机制则有待于进一步明确、细化。有鉴于此,本文试从审查的内容、程序启动、审查评估、处理等方面进行构想,以期在实践中得到更好地运用。  关键词: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机制;制度构建  为了强化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保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