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至军

来源 :AMT前沿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cun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理体制的发展是一场接力赛,而不是马拉松。案例主人公一直遵循过去成功的方式,是导致自己成为会议奴隶的根本原因。
  
  康至军
  南京东方智业管理培训学院研发总监
  交流信箱:[email protected]
  
  案例中描述的情节常常在我们的身边上演,因而读来非常亲切。在咨询实践当中,经常会看到很多企业家不堪会议的重负,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来实现“自我救赎”,然而大都落得与杨总相似的结局:像以前一样无可奈何地重新回到会议桌前。
  俗话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然而笔者认为,不幸的家庭也是相似的,但不幸的原因却各不相同。在工作和生活当中人们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表面问题直接跳到解决方案,而没有耐心花点时间认真分析一下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
  案例中,杨总“解放自己时间”的做法也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表面上看,自己变成会议的奴隶,是因为参加的会议实在太多,于是干脆让助理好好地把会议梳理梳理,帮自己删减一些不必要参加的会议。杨总本希望能够从此长治久安,但由于没有抓住导致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导致这个短期看似非常有效的措施,反而给他带来了更多的烦恼。
  杨总一直遵循过去成功的管理方式,是导致自己成为会议奴隶的根本原因。企业管理体制的发展是一场接力赛,而不是马拉松。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管理模式,需要企业家采取不同的管理风格。很多企业之所以夭折或得了“侏儒症”,往往并非是外部市场或竞争的原因,而是企业家没有实现自我超越,还在固守着自己过去那些所谓的成功经验。
  虽然威豪公司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但从大小会议老总本人都要参加来看,他仍然保持着创业初期事必躬亲的工作习惯。在企业发展初期,企业家对企业的发展抱有极大的热情和责任心,通过掌控和指挥每一个“伙计”每一天的工作细节,能够推动企业快速地成长。然而企业成长到一定阶段,老板逐渐不能叫出每一个员工名字的时候,这种过去行之有效的做法,却让企业家事倍功半,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企业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对于企业家而言,并不是“改良”自己的工作习惯,而往往是要求彻底摒弃过去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管理习惯。在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的一个典型现象是,即使企业发展到新的阶段,但很多企业家依然不甘寂寞,喜欢与下属“竞争”,甚至越俎代庖包办下属的工作,以求获得“超级明星”的感觉。虽然他们常常也抱怨自己管的事情太多,但内心里其实还是享受有加。
  管理其实就是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让下属变得能干,是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杨总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这从他销售计划会后“不停地听汇报,了解进展,帮着发现问题,找原因,还得拍板解决方案……”就可以一览无余。
  作为威豪公司的掌舵人,杨总该打造一支有战斗力的高层团队来分担自己肩上的责任,而不是“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抗”。很多企业家嘴里喊着“授权”,却常常不愿花时间去培养下属的管理能力,更不敢把真正重要的事情放手给下属去做而是紧紧攥在自己手心里。当杨总能够让分管销售的高管去帮助销售经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他才有可能真正摆脱会议的“奴役”。
  杨总自身的转变是解决问题的最关键因素,但却不是全部。面对现实,杨总并不是听之任之,而是痛定思痛,并且删减了大部分会议。本想挤出一些时间去考察市场,最终却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来应对自己离场后产生的问题。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有三点:一是杨总多年来包揽拍板权,导致下属的决策能力没有能够得到培育;二是管得太多形成下属对自己的严重依赖;三是杨总从事必躬亲到不闻不问,变化太快,措施过于简单粗暴。
  一个人的决策能力并非朝夕练成,需要经过多次成功和失败的积累。大部分会议都需要有人现场拍板,由于以前的主席台被杨总长期“霸占”,其他人的决策能力短时间内很难达到收放自如的水准。杨总把其他高管推向前台没有问题,但需要他“扶上马送一程”,否则很难让自己真正省心。换个角度来看,现在有些决策出现瑕疵也属正常,杨总要容忍不完美,要对一些不影响大局的小错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给予一些鼓励,千万不能矫枉过正,将一切推翻重来,这会让其他高管更加畏手畏脚。
  威豪公司的员工遇到问题的时候,总希望他们的杨总能够像个救世主般出现,羽扇轻摇举重若轻,从而拯救大家于水深火热之中。杨总无意中造成了公司对老板、下属对上级的严重依赖,更造成了难以扭转的无人勇于担当的氛围。每一个人都习惯于将问题和矛盾上交,而缺乏“让问题到我为止”的责任心。如果不能扭转这一氛围,即使人人具备高明的决策技巧,问题仍然会堆到杨总面前。这个企业文化氛围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日复一日的理念宣导和企业管理人员的以身作则。
  当然,除了以上分析的“问题背后的问题”之外,威豪公司的管理人员应当接受有关会议管理方面的培训,并建立高效清晰的会议流程。从案例描述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会议缺乏决策人、会议主持人搞不清楚自己的角色和定位等等常见的问题,在豪威公司随处可见。如果管理人员具备相当的会议管理能力,知道自己该如何主持、如何参加一个会议,或许能让杨总愈发深凹的脸颊,不再那么消瘦。
其他文献
好像从“信息管理”这个名词诞生之日起,我们就想当然的把它当作“管理信息”的技术而不是“信息管理”的科学。    信息管理是一门管理学科,不过好像从这个名词诞生之日起,我们就想当然的把它当作“管理信息”的技术而不是“信息管理”的科学。如果谈“管理信息”就一定要讲究方法了,于是,我们身边的一些研究机构、教育组织一开始便教育和引导世事懵懂的学生们学习JAVA、C++、数据结构、数据库等计算机技术知识,以
期刊
A企业刚刚经过改制,又将面临业务流程的变革,他们该如何应对这双重变革呢?    “林副总,财务部刚刚来了电话,好像很紧急,让您赶紧回个电话过去!”林羽山刚从合作方S集团回来,正为合同谈不拢的事情犯愁呢,他的秘书Linda就风风火火地告诉他这件事情。“行了,知道了!肯定又是资金短缺的问题,他怎么自己不去找银行谈,每次都叫我想办法。”  林羽山有些恼火,不过他心里也清楚,自从公司改制以后,上级公司指定
期刊
从跨国企业到民营企业,从技术人员到管理者,这之间的“鸿沟”如何跨越?    文永生,曾服务于IBM、联想、TCL等多家著名企业,目前效力于中国工业设计的领导企业--嘉兰图设计有限公司,负责公司企业规划、IT、人力资源、行政等事务,同时作为校外专家为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工程硕士长期提供管理类课程的授课服务。  从IBM到民营企业,从企业的管理者到学校的老师,文永生的职场经历都是围绕“学习、实践、传播管
期刊
SaaS这个舶来品趁着软件厂商的“集体困顿”渐入眼帘,是否有志于信息化服务的用户都可以投入到它的怀抱之中?    随着国内传统软件厂商面临的规模无法持续扩大,发展面临进一步的瓶颈之时,SaaS这个外来的舶来品随着这股软件厂商的“集体困顿”而慢慢映入了人们的眼帘。初期投入成本低,后续维护服务有专有的运营商负责管理,看似企业信息化的所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但所有有志于信息化服务的用户是否都可以投入到
期刊
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选择任何一个厂家,都只是“授之以鱼”,而非“授之以渔”。    有些企业认为请高校定制开发或自行开发ERP系统更符合企业的实际,但这两种方式开发周期长、投入大、成功率低。作为企业需要的是成熟的应用,不应该也没必要成为课题项目的试验田,购买现成软件是绝大多数企业的唯一选择。  一般地,企业在发布招标信息之后,国内国外,大大小小的ERP厂家会闻声而动,主动与企业联系。国外
期刊
面对“高库存与高缺货并存”的困境时,供应链总监该采取什么策略?怎样才能保证这种策略行之有效?    本文的案例来自于一位供应链总监的日记。这位供应链总监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具有代表性,很多企业面临类似问题并采取了相似的解决思路,而解决问题的结果似乎也差不多,往往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为什么供应链总监的策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类问题的解决思路是怎样的,本文将进行深入探讨。     一个供应链总监的日
期刊
“速度、速度……”这似乎已经成了我们在现阶段做企业、搞营销的人们最看重的一个词语了。    快速发展是一种趋势。一个企业要想在10倍速的时代立足,发展速度太慢肯定不行。但是一味地追求高速度也会出现很多问题,这就要求企业如何把握好快与慢的分寸。对这个分寸的把握就是如何对企业推进速度进行管理的问题。可以说,速度管理,是所有新经济时代的公司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很多
期刊
以变应变 ,突破瓶颈,杨总应该尝试做轻松快乐的“资本家”!    帅新武  浙江华凯实业有限公司 总裁  浙江大学中科企业家学院 教授  浙江工商大学MBA中心 客座教授  交流信箱:[email protected]    很遗憾,杨总显然成了威豪公司发展的瓶颈了!  也可以说正是杨总抑制了各级各类管理者应有的责任感和应尽的职责,阻碍了威豪正常职能管理体系价值的发挥,从而导致威豪的运营体
期刊
杨总下定决心做主自己的时间,可半年后发现自己比以前更忙了,他不禁要问:难道做主自己的时间真的就那么难吗?     威豪公司的杨总忙,这谁都知道,从公司里的员工、经理,到公司外的客户、合作伙伴,都把他当成民营企业家中的劳动模范明星,艰苦创业的典型,勤劳致富代表,爱岗敬业标兵。内部员工要找杨总,直接问助理他在哪个会议室,早8点到晚8点,周一到周日,一年365天,不夸张地说,至少300天之内找他不用考虑
期刊
本案例中,威豪公司的问题关键不在于名义上的会议分类梳理,而是会议内部议程设定与执行。    留 芳  广州市美樱卡通营销有限公司 运营总监  交流信箱:[email protected]    爱默生讲,人仅仅是他自己的一半,而他的另一半是他的自我表现。在威豪公司杨总的身上,我们就能发现他的这种“两半人”典型特征。就如许许多多目前中国本土的企业高层人士一样,杨总们把小规模公司经历数年后运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