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山东省为例,在对农产行业商流与物流耦合内容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二维物流特征指标,借助弹性分析法建立了外贸物流经济模型,着重量化了物流的贸易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从宏观上分析了物流业对农产贸易发展的贡献率,为农产行业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和借鉴,研究结果具有很强的科学实用性。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弹性分析;外贸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8-0008-02
1 引言
随着贸易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农产贸易日益迈出国际化运作的脚步,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撑点,而流通领域作为“企业脚下的金矿”也渐渐成为研究热点。现代物流对进出口贸易的巨大拉动及贸易发展引致的运输需求对物流业的强大支持这一物流推动论与经济拉上论的规律已为大多数专家学者验证。如今农产品贸易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与物流作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日趋复杂化、非线性化、耦合化,其关联程度大小关系到现阶段农产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我们在研究现阶段的农产品商贸物流关系时必须将其放入复杂的多节点多线条的链网式结构中,深入探寻两者间的关联运行机理。而现有的关于农产贸易与物流作业的研究在此方面尚是空白,大多数学者或单从农产品物流的定性角度入手,如:彭永胜(2007)从交易费用的角度对农产品物流配送组织模式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论证了构建适合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支撑体系;或从泛化的物流与进出口贸易的经济性指标的相关分析入手,通过建立数量模型来分析其相互作用的,如:张宝友以基于我国1995-2004年数据的实证研究为基础,对物流业与我国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弹性分析;杨长春(2007)选择世界上贸易活动较为活跃的北美、日本和欧洲,将每地区的的海运运输量和进出口总额分别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林青(2009)采用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方法分析了物流与贸易之间的作用机制。现有成果完善了单一的农产品物流的研究及对外贸易与物流的关联性研究但并未将视角细致到农产品贸易领域,普遍缺乏对我国农产品行业外贸物流发展的充分理性预期,缺乏充分的可创性理论和宏观数量分析,没有体现出农产品贸易与物流业在产业特征上表现出的关联性。
2008年我国GDP总量与物流总额相比的物流需求系数为3,即每单位GDP产出需要3个单位的物流总额来支持,由于对外贸易是拉动GDP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贸易对物流的依赖可见一斑。因此本文试图将物流作业引入农产品贸易领域,建立宏观的外贸物流模型,强化物流业辐射范围及能力并建立以优化物流资源为目标的综合服务体系。文章运用弹性分析理论构建了供需结合的外贸物流模型,既量化了物流需求指标以界定现代物流对农产品贸易是否有正的影响以及影响是否显著;在此基础上从供给角度量化了物流供给指标,以使经济问题更科学化、数字化,以期为农产品贸易发展提供新的借鉴和依据。
2 弹性理论的经济学分析
2.1 弹性分析法的应用
弹性概念在经济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只要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则可用弹性来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敏感程度,即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动时,由它引起的另一经济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为使选取指标具有代表性及可操作性,以货物周转量代表物流需求量,它指一定时期内,各种运输工具运送的货物数量与其相应运输距离的乘积之和,是社会经济活动对物流各环节提出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以物流网络里程代表物流供给量,它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物流基础设施状况和物流企业服务能力的指标,从理论上其度量是现存五种运输方式按实现的价值增加额计算的加权和,一般用运输线路长度来表示,鉴于数据的可得性以及山东省农产品贸易的主要方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铁路、公路以及内河运输的运输长度之和代表山东省历年来物流网络历程;选取山东省近六年来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量代表其实际贸易发展水平(山东农产品出口量占全国农产品出口量的25%且进出口总额连续八年位居中国之首,以山东为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设这两个经济变量的函数关系为Y=f(X),则弹性的一般公式为:
Exy=(ΔY/ΔX)×XY,其中,ΔY=Yi-Yi-1表示农产品贸易额的变化率,ΔX=Xi-Xi-1表示物流货物周转量的变动率。用贸易物流需求弹性来衡量当货物周转量变化1%时,所引起的进出口总额的百分比变化。
运用上述弹性计算公式计算山东省2003-2008年贸易物流需求弹性值。
弹性分析方法不仅可以量化出农产贸易对物流需求量的敏感度,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敏感度会有何种变化趋势。综合所有量化分析,可以看出运输在哪个阶段需要大规模的发展,在哪个阶段需要转换为集约型的增长方式。
2.2 弹性分析法对物流需求系数及供给系数的科学解释
(1)总平均弹性分别为0.71与0.23,表明自2003年-2008年,当货物周转量以1%的速度变动时,将会引起农产品贸易额以0.71%的速度变动;当物流网络里程以1%的速度变动时,将引起农产品贸易额以0.23%的速度变动。虽然物流对农产贸易发展有正向推动作用,但由于弹性系数小于1,也凸显了农产贸易对物流业的变动反应并不太敏感,物流拉动贸易增长的力度不够大。
(2)由货物周转总量与农产贸易额的区间标准差可知:S1S2,表明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越来越成为物流规模化扩张的推动力。
(3)由表2可知,2007年,山东省货物周转量呈下降的趋势,但贸易额却逐步上升,物流业并未成为推动贸易增长的服务支撑体系却成为其发展的瓶颈环节;2008年,在货物周转量大幅发展的背景下,农产贸易也取得了一定突破,但物流拉动贸易增长的弹性系数仅为0.32,物流规模的扩张并未从深层次上优化贸易发展。未来必须优化物流网络里程、推进物流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4)由表4可知:Exy1 弹性分析的研究多局限在规范分析视角上,文章从供给与需求两个层面讲此规范分析引入到实证量化的角度,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 结语
传统的关于农产行业的研究没有从宏观上建立真正的外贸物流模型,也没有微观的特征属性的分析,这种宏微观上的错位不利于物流资源的整合也不利于实现物流业的梯度转移。将外贸物流模型引入农产行业,利于全面量化贸易的的物流需求额,从总体上优化农产品物流系统的价值传递机制与价值创造链条。
从对山东省的实证研究中不难发现:
(1)物流推动贸易发展的作用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但也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如果能推动物流运营模式的集约式发展,建立起多层次多指标考察体系来研究两者的关联度,则研究更具有科学价值;
(2)实证研究不仅对多个年份的物流供需作业与贸易间的关联度进行计算,还必须观察物流价格即外贸物流的价值与成本辨析,通过物流价格的合理分析与预测可以使研究更动态化,更具实用性。
农产行业是我国学术界与贸易界应亟待进行数学量化研究的课题,该课题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政府产业政策和社会投资倾向于这一空白领域,有针对性地优化外贸物流的运行机制。本文就这一课题的研究作出了一种全新的尝试,希望能对农产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庞燕,单圣涤,吴正心.论建设现代物流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6.
[2]王俊.中国物流业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
[3]黄福华,谷汉文.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财贸经济,2005,(2).
[4]刘南,李燕.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1).
[5]李永生,张丽芳.国际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特区经济,2006.
[6]彭永胜.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及支撑体系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
[7]Julia Devlin,Peter Yee.Global Links to regional networks: trade logistics in MENA countries[J].the Fourth Annual Mediterranean Development Forum.Held in Amman,October6-9,2002.
[8]张宝友.现代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J].经贸论坛,2009,(1).
[9]杨长春.论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J].国际贸易,2007,(10).
[10]林青.中国对外贸易与物流的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1]邵扬.物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3]山东省统计年鉴[G]2009.
[14]Gunasekaran A.Supply Chain Management:Theory and Applications[C].European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4,159(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弹性分析;外贸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8-0008-02
1 引言
随着贸易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农产贸易日益迈出国际化运作的脚步,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撑点,而流通领域作为“企业脚下的金矿”也渐渐成为研究热点。现代物流对进出口贸易的巨大拉动及贸易发展引致的运输需求对物流业的强大支持这一物流推动论与经济拉上论的规律已为大多数专家学者验证。如今农产品贸易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与物流作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日趋复杂化、非线性化、耦合化,其关联程度大小关系到现阶段农产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我们在研究现阶段的农产品商贸物流关系时必须将其放入复杂的多节点多线条的链网式结构中,深入探寻两者间的关联运行机理。而现有的关于农产贸易与物流作业的研究在此方面尚是空白,大多数学者或单从农产品物流的定性角度入手,如:彭永胜(2007)从交易费用的角度对农产品物流配送组织模式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论证了构建适合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支撑体系;或从泛化的物流与进出口贸易的经济性指标的相关分析入手,通过建立数量模型来分析其相互作用的,如:张宝友以基于我国1995-2004年数据的实证研究为基础,对物流业与我国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弹性分析;杨长春(2007)选择世界上贸易活动较为活跃的北美、日本和欧洲,将每地区的的海运运输量和进出口总额分别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林青(2009)采用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方法分析了物流与贸易之间的作用机制。现有成果完善了单一的农产品物流的研究及对外贸易与物流的关联性研究但并未将视角细致到农产品贸易领域,普遍缺乏对我国农产品行业外贸物流发展的充分理性预期,缺乏充分的可创性理论和宏观数量分析,没有体现出农产品贸易与物流业在产业特征上表现出的关联性。
2008年我国GDP总量与物流总额相比的物流需求系数为3,即每单位GDP产出需要3个单位的物流总额来支持,由于对外贸易是拉动GDP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贸易对物流的依赖可见一斑。因此本文试图将物流作业引入农产品贸易领域,建立宏观的外贸物流模型,强化物流业辐射范围及能力并建立以优化物流资源为目标的综合服务体系。文章运用弹性分析理论构建了供需结合的外贸物流模型,既量化了物流需求指标以界定现代物流对农产品贸易是否有正的影响以及影响是否显著;在此基础上从供给角度量化了物流供给指标,以使经济问题更科学化、数字化,以期为农产品贸易发展提供新的借鉴和依据。
2 弹性理论的经济学分析
2.1 弹性分析法的应用
弹性概念在经济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只要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则可用弹性来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敏感程度,即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动时,由它引起的另一经济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为使选取指标具有代表性及可操作性,以货物周转量代表物流需求量,它指一定时期内,各种运输工具运送的货物数量与其相应运输距离的乘积之和,是社会经济活动对物流各环节提出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以物流网络里程代表物流供给量,它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物流基础设施状况和物流企业服务能力的指标,从理论上其度量是现存五种运输方式按实现的价值增加额计算的加权和,一般用运输线路长度来表示,鉴于数据的可得性以及山东省农产品贸易的主要方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铁路、公路以及内河运输的运输长度之和代表山东省历年来物流网络历程;选取山东省近六年来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量代表其实际贸易发展水平(山东农产品出口量占全国农产品出口量的25%且进出口总额连续八年位居中国之首,以山东为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设这两个经济变量的函数关系为Y=f(X),则弹性的一般公式为:
Exy=(ΔY/ΔX)×XY,其中,ΔY=Yi-Yi-1表示农产品贸易额的变化率,ΔX=Xi-Xi-1表示物流货物周转量的变动率。用贸易物流需求弹性来衡量当货物周转量变化1%时,所引起的进出口总额的百分比变化。
运用上述弹性计算公式计算山东省2003-2008年贸易物流需求弹性值。
弹性分析方法不仅可以量化出农产贸易对物流需求量的敏感度,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敏感度会有何种变化趋势。综合所有量化分析,可以看出运输在哪个阶段需要大规模的发展,在哪个阶段需要转换为集约型的增长方式。
2.2 弹性分析法对物流需求系数及供给系数的科学解释
(1)总平均弹性分别为0.71与0.23,表明自2003年-2008年,当货物周转量以1%的速度变动时,将会引起农产品贸易额以0.71%的速度变动;当物流网络里程以1%的速度变动时,将引起农产品贸易额以0.23%的速度变动。虽然物流对农产贸易发展有正向推动作用,但由于弹性系数小于1,也凸显了农产贸易对物流业的变动反应并不太敏感,物流拉动贸易增长的力度不够大。
(2)由货物周转总量与农产贸易额的区间标准差可知:S1
(3)由表2可知,2007年,山东省货物周转量呈下降的趋势,但贸易额却逐步上升,物流业并未成为推动贸易增长的服务支撑体系却成为其发展的瓶颈环节;2008年,在货物周转量大幅发展的背景下,农产贸易也取得了一定突破,但物流拉动贸易增长的弹性系数仅为0.32,物流规模的扩张并未从深层次上优化贸易发展。未来必须优化物流网络里程、推进物流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4)由表4可知:Exy1
3 结语
传统的关于农产行业的研究没有从宏观上建立真正的外贸物流模型,也没有微观的特征属性的分析,这种宏微观上的错位不利于物流资源的整合也不利于实现物流业的梯度转移。将外贸物流模型引入农产行业,利于全面量化贸易的的物流需求额,从总体上优化农产品物流系统的价值传递机制与价值创造链条。
从对山东省的实证研究中不难发现:
(1)物流推动贸易发展的作用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但也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如果能推动物流运营模式的集约式发展,建立起多层次多指标考察体系来研究两者的关联度,则研究更具有科学价值;
(2)实证研究不仅对多个年份的物流供需作业与贸易间的关联度进行计算,还必须观察物流价格即外贸物流的价值与成本辨析,通过物流价格的合理分析与预测可以使研究更动态化,更具实用性。
农产行业是我国学术界与贸易界应亟待进行数学量化研究的课题,该课题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政府产业政策和社会投资倾向于这一空白领域,有针对性地优化外贸物流的运行机制。本文就这一课题的研究作出了一种全新的尝试,希望能对农产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庞燕,单圣涤,吴正心.论建设现代物流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6.
[2]王俊.中国物流业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
[3]黄福华,谷汉文.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财贸经济,2005,(2).
[4]刘南,李燕.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1).
[5]李永生,张丽芳.国际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特区经济,2006.
[6]彭永胜.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及支撑体系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
[7]Julia Devlin,Peter Yee.Global Links to regional networks: trade logistics in MENA countries[J].the Fourth Annual Mediterranean Development Forum.Held in Amman,October6-9,2002.
[8]张宝友.现代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J].经贸论坛,2009,(1).
[9]杨长春.论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J].国际贸易,2007,(10).
[10]林青.中国对外贸易与物流的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1]邵扬.物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3]山东省统计年鉴[G]2009.
[14]Gunasekaran A.Supply Chain Management:Theory and Applications[C].European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4,159(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