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农村初中仍面临应试教育的今天,人们对美术学科产生了偏见----不是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主科的学习上,同时,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美术教师,不能放任这种恶性循环继续蔓延下去,要借助课程改革的契机,从“教学计划灵活多变”、“课堂形式突破传统”、“作业形式多样”、“作业评价讲求互动”、 “学科联系相互弥补”五个方面着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兴趣培养,灵活多变,突破传统,形式多样,讲求互动,感悟成功,相互弥补。
在农村初中仍面临应试教育的今天,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对美术学科产生了偏见,认为升学考试不考美术学科。美术教学——它只是墙角作为点缀一棵小草、一朵野花。同时,由于美术课程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主科的学习上,造成了学生没有把精力投入到对美术学科的学习上来。这不仅与党的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相违背,也背离了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还扼杀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
作为美术教师,不能放任这种恶性循环再继续蔓延下去。借助于课程改革的契机,发挥美术教育的独特作用,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给我们宝贵的时间,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促进学生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些探索、尝试。
教学计划灵活多变
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这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知识能力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所以在制定学科教学计划时,不能一笔定死,应留有余地,只能大框架、大范围地制定出该学段应该达到什么目标、训练哪些项目、哪些作为重点、哪些作为难点、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不能太细枝末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变化随时调整。
课堂形式突破传统
传统的美术课教学模式脱离生活、脱离现实、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他们禁锢在教室里“闭门造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画学生临,或者学生按教师既定的框架去套用,重知识技能的训练,而忽略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忽视学生的创造性特点。新课标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我们的美术课应是学生的欣赏课、探究课、创造课、个性表现课,真正的审美课,加强教学中的双边关系,既注重教师的教,也注重学生的学。美术教学应包括学生的“学”和“悟”,更不是教师的“教”和“灌”。在美术课堂上,内容、形式和方法、技巧不能太“循规蹈矩”,主张“求异”,多参与创造,尽量依据自身的个性特点去充分发挥,充分表现,通过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搜集资料自主学习,只要他们经历了学习美术的过程,从美术课的学习中领悟到了乐趣,感受到了收获,体会到了美的真谛,就能激发和保持学习美术的兴趣。
作业形式多样
作业形式一成不变,平面翻版,只能让学生越来越枯燥乏味,逐渐失去热情。如果把作业形式改为收集性作业,根据一定的主题思想去收集类似的画材,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学到一堂较为深刻的欣赏课。另外还可以以作文的形式描述画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表述能力,为语文学科的学习起到一个配合的作用。写生课、创作课是学生积累素材、运用素材、表现自己的个性和发挥绘画特长的主要手段。对于学生的写生和创作不能作过多的局限,让他们有更大的自由表演的空间。
作业评价讲求互动
传统的美术作业批改方式只是给学生的习作打打分,打打等级,或者评价为像与不像,显示一下评判的“权威性”。学生也只是关心一下自己得了多少分,或者得了一个什么等级,根本不管自己的作品不足在哪里,好在什么地方,这样极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如果将作业当堂面批,点评,甚至帮其修改,可以使学生真正了解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特别是在作业评价中采取一些自评、同学间互评、展出等形式,让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尽量找出各自习作中的闪光点加以肯定,多鼓励,不足之处多建议,少批评,不打击。还可以鼓励他们运用所学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装点自己的居室、校园和教室,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同时也会吸取到来自更多师生的好的建议,以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和能力。这样,他们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技能就会越来越强。
学科联系相互弥补
世间物象相互关联。一般情况下,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不强的学生,理化成绩也好不到哪里去;语言表述能力弱的,其他文科阐述技巧也不见得有多强。可见,各学科的知识技能是相互联系的,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也毫不例外。学科间取彼之长,补己之短,是对学生各方面进行宏观培养的重要手段。数学中的“基本型”就是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整体观察好概括的好例子。比如一架小轿车的侧面就可以看着由一个较长的长方形、一个稍短的长方形、两个三角形、两个圆形组成;物理课中的“光学”部分的知识就是引导学生怎么样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的剖析,由于光线照射到物体上后就会发生反射,反射强的部位受光就强,反之光线就若,受到阻止就有投影,于是物体就有了受光、背光、投影,这样就有了“立体感”;语文学科中的字、词、句对可以用来评述一副画,也可以用来给自己的画作起一个恰当的名字给画作增加亮点,尤其是语文学科中的古体诗,可以用来给中国画题字,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效果。。。。。。
当然,美术课的各方面改革必须紧紧围绕课标,以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为目的,不能为改革而改革,为设计而设计,重视了形式而忽略了本质。只有多种多样、切合实际、精心设计出来的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培养,真正受到美的教育。我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任重道远。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升华,为农村美术教育尽职尽责,奋斗一生。
关键词:兴趣培养,灵活多变,突破传统,形式多样,讲求互动,感悟成功,相互弥补。
在农村初中仍面临应试教育的今天,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对美术学科产生了偏见,认为升学考试不考美术学科。美术教学——它只是墙角作为点缀一棵小草、一朵野花。同时,由于美术课程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主科的学习上,造成了学生没有把精力投入到对美术学科的学习上来。这不仅与党的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相违背,也背离了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还扼杀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
作为美术教师,不能放任这种恶性循环再继续蔓延下去。借助于课程改革的契机,发挥美术教育的独特作用,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给我们宝贵的时间,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促进学生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些探索、尝试。
教学计划灵活多变
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这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知识能力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所以在制定学科教学计划时,不能一笔定死,应留有余地,只能大框架、大范围地制定出该学段应该达到什么目标、训练哪些项目、哪些作为重点、哪些作为难点、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不能太细枝末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变化随时调整。
课堂形式突破传统
传统的美术课教学模式脱离生活、脱离现实、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他们禁锢在教室里“闭门造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画学生临,或者学生按教师既定的框架去套用,重知识技能的训练,而忽略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忽视学生的创造性特点。新课标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我们的美术课应是学生的欣赏课、探究课、创造课、个性表现课,真正的审美课,加强教学中的双边关系,既注重教师的教,也注重学生的学。美术教学应包括学生的“学”和“悟”,更不是教师的“教”和“灌”。在美术课堂上,内容、形式和方法、技巧不能太“循规蹈矩”,主张“求异”,多参与创造,尽量依据自身的个性特点去充分发挥,充分表现,通过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搜集资料自主学习,只要他们经历了学习美术的过程,从美术课的学习中领悟到了乐趣,感受到了收获,体会到了美的真谛,就能激发和保持学习美术的兴趣。
作业形式多样
作业形式一成不变,平面翻版,只能让学生越来越枯燥乏味,逐渐失去热情。如果把作业形式改为收集性作业,根据一定的主题思想去收集类似的画材,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学到一堂较为深刻的欣赏课。另外还可以以作文的形式描述画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表述能力,为语文学科的学习起到一个配合的作用。写生课、创作课是学生积累素材、运用素材、表现自己的个性和发挥绘画特长的主要手段。对于学生的写生和创作不能作过多的局限,让他们有更大的自由表演的空间。
作业评价讲求互动
传统的美术作业批改方式只是给学生的习作打打分,打打等级,或者评价为像与不像,显示一下评判的“权威性”。学生也只是关心一下自己得了多少分,或者得了一个什么等级,根本不管自己的作品不足在哪里,好在什么地方,这样极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如果将作业当堂面批,点评,甚至帮其修改,可以使学生真正了解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特别是在作业评价中采取一些自评、同学间互评、展出等形式,让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尽量找出各自习作中的闪光点加以肯定,多鼓励,不足之处多建议,少批评,不打击。还可以鼓励他们运用所学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装点自己的居室、校园和教室,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同时也会吸取到来自更多师生的好的建议,以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和能力。这样,他们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技能就会越来越强。
学科联系相互弥补
世间物象相互关联。一般情况下,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不强的学生,理化成绩也好不到哪里去;语言表述能力弱的,其他文科阐述技巧也不见得有多强。可见,各学科的知识技能是相互联系的,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也毫不例外。学科间取彼之长,补己之短,是对学生各方面进行宏观培养的重要手段。数学中的“基本型”就是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整体观察好概括的好例子。比如一架小轿车的侧面就可以看着由一个较长的长方形、一个稍短的长方形、两个三角形、两个圆形组成;物理课中的“光学”部分的知识就是引导学生怎么样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的剖析,由于光线照射到物体上后就会发生反射,反射强的部位受光就强,反之光线就若,受到阻止就有投影,于是物体就有了受光、背光、投影,这样就有了“立体感”;语文学科中的字、词、句对可以用来评述一副画,也可以用来给自己的画作起一个恰当的名字给画作增加亮点,尤其是语文学科中的古体诗,可以用来给中国画题字,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效果。。。。。。
当然,美术课的各方面改革必须紧紧围绕课标,以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为目的,不能为改革而改革,为设计而设计,重视了形式而忽略了本质。只有多种多样、切合实际、精心设计出来的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培养,真正受到美的教育。我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任重道远。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升华,为农村美术教育尽职尽责,奋斗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