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幼儿教育要重视孩子的阅读之道。首先,幼儿阅读是“寓‘读’于乐”的。另外,幼儿阅读乐于重复。而且,幼儿阅读重在分享,幼儿阅读与生活紧密相容。
关键词
阅读之道 寓读于乐 合作表演
我们生活在一个墨香渐远的年代,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等各种电子阅读形式的出现,让浅阅读成了一种时尚甚至主流,而这直接影响到了我们的学习、工作和学习。
如今图书的多元发展,阅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文字,更有操作、声音甚至气味儿。特别是低幼读物,它们的阅读方式不只是被动接受,常常伴随着手工操作与互动,这为这群特殊阅读人群的拓展提供了很大便利,让阅读更加趣味横生。
不过,孩子阅读有其自身的特点,我们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去陪伴与引导。而不能以成人的方式方法去要求孩子,否则就会影响阅读效果,降低阅读兴趣,甚至可能会导致幼儿终生与阅读无缘。所以,我们不可忽视孩子的阅读之道。
幼儿阅读是“寓‘读’于乐”的。幼儿读书不像成人,一盏台灯与一杯清茶作伴,在淡淡的幽香中字字沉醉。幼儿阅读更多的是“翻阅”,尤其是在没有找到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时,也许会来来回回地翻。
一、阅读的方法
1.猜一猜。
为了帮助孩子理解绘本中的内容,可以引导幼儿边玩一些别开生面的游戏,其中的编“故事”、猜“发展”游戏,就会特别富有情趣。孩子依据封面或者扉页的画面,猜一猜绘本的题目是什么?这叫“观画猜题”。出示这个画面,让别人猜想可能是什么题目,里面讲的内容是什么。如绘本《黄雨伞》,庆子·凯萨兹的《像狼一样嚎叫》,长颈鹿系列的《天生一对》……均可设计成精美的谜面。
接下来,根据画面和题目猜一猜这个绘本会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叫“观题猜意”。
有些绘本封底还有一些画面,是为给孩子们一个想象的延续,这种叫“封底续编”。这些游戏孩子都非常感兴趣。同样也能为各种词汇的积累添砖加瓦。
2.拍一拍。
幼儿园的孩子非常喜欢拍手游戏。“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坐飞机……”这般简单明了的儿歌随着有节奏的“劈啪”声,让孩子快乐地度过了阅读时光。有些绘本具有的节奏感,很容易让孩子在拍手游戏中应用。如《老鼠嫁女儿》:哩哩啦,哩哩啦……敲锣鼓,吹喇叭,老鼠家里办喜事,有个女儿要出嫁。……孩子往往乐此不彼。
3.演一演。
现在的孩子是越来越聪明了。他们说出的话,做出的事常常是你意想不到的。他们身上有着无尽的潜能,正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去挖掘,去表现,去展示。作为教师,我们要对孩子的能力有高水平的估计,千万不要低估了你身边的看似幼稚的孩子们呀。在这方面,我觉得孩子的表演能力特别强。如:——师幼合作表演
《是谁嗯嗯在我头上》:老师来扮演那只被别人嗯嗯在头上的小鼹鼠,小朋友来扮演各种动物。
师走到扮演成鸽子的幼儿边上:是不是你嗯嗯在我头上?
“鸽子”:不是!不是!我的嗯嗯是又湿又黏的白色嗯嗯。
师走到扮演成马的幼儿边上:是不是你嗯嗯在我的头上?
“马”:不是!不是我!(太紧张说不出来了)
师:我不信,你说说看你的嗯嗯是怎么样的?(教师提示着问题)
“马”:我的嗯嗯是又大又圆,跟马铃薯差不多。
教师继续随意走到扮演动物的幼儿边上……
这里的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富有情趣!老师可以使幼儿动物身份变化万千,一会儿变成鸽子,一会儿变成马,一会儿又变成牛,把一个简单且有点重复的教学环节通过角色变换演绎得曲折有致、情趣盎然。尤其是通过让幼儿准确说出了各种动物的嗯嗯,强化了对绘本难点的理解。这种生动活泼的情节教学,肯定能够在孩子心灵深处留下鲜明的印记。可见,表演犹如阅读的润滑剂,它让课堂变得生机盎然,让孩子的阅读成为愉快的享受。
除以上几点外,我们还要给幼儿自主浏览的机会,,给他们寻找自己兴趣的机会,也许用不了多久,在我们不曾留意的地方,孩子就会津津有味地自言自语,那张我们眼中甚为平常的图就成了孩子眼中最美丽的风景。
其次,幼儿阅读乐于重复。幼儿的年龄特点就是喜欢重复。当孩子们学会问“这是什么”时,他就会不厌其烦地问下去在生活中,孩子们经常在充当着重复的制造者。他们喜欢重复,因为他们的大脑就象一张白纸,他们需要不断的接受新的信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成长。在孩子的生活环境中,重复无处不在,而幼儿大脑中所接受的信息,正是通过这种反复的再现和刺激实现的。所以,重复是幼儿教学的方法之一。这在玩玩具、做游戏、谈话、听故事中尤为明显,其实阅读也不例外。
不过,幼儿的重复不只是简单的“复制”“粘贴”,有逐步熟悉、加深理解、建立自信的功能,也是兴趣所在的一种表现,我们要给予肯定与支持,并在重复中悄然调整,增加每次重复阅读的意义。基于这点,许多低幼绘本就采用这点,帮忙幼儿刺激大脑皮层。如绘本《小兔孵蛋》里面不断重复地问别人:“这是你的蛋吗?”又如《小蛇多多的水果》里面也有重复的句子:“葡萄酸酸的,一定很好吃!”“苹果脆脆的,一定很好吗!”正是有了这些重复的语言,才更适合低幼孩子在发现、模仿的基础上深入阅读。
二、幼儿阅读重在分享
事实上,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并不能称之为阅读,而是用耳朵静静地聆听,用眼睛仔细地观察,为什么妈妈能把一页页漂亮的图画讲成那么动听的故事,带着这样的疑问孩子们慢慢长大到可以自己主动阅读的阶段。但即使到了主动阅读阶段,由于幼儿的阅读能力与独处能力都尚且不足,所以分享式阅读格外重要。新《纲要》里也明确地强调了“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教育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也就是说幼儿学习评议不是为了让幼儿强记大量的词汇,而是强调幼儿的语言交际能力。
在分享阅读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对绘本中每一页进行大胆地猜测,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预期”和“假设”,如小班绘本《上床睡觉》中,当所有的动物从吊床上掉下来后,幼儿会大胆猜测结局:“他们掉下水淹死了”“他们吵起来了”“他们批评大象不对”“不是,他们受伤去看医生了”……分享阅读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大胆“预期”“假设”和“否定”的机会。 在分享阅读过程中还可以拓展幼儿的想象。如开展一些仿编句子,创编故事活动。在绘本《天黑了》拓展活动中,可以让幼儿根据不同动物不同栖息地方而仿编书本中句子。活动中幼儿能大胆进行创编:“天黑了,小狗睡在狗屋里”“天黑了,蝴蝶睡在花丛里”“天黑了,马儿睡在马厩里”“天黑了,猫头鹰睡在大树上”这时,一名幼儿发出了质疑:“不对,猫头鹰晚上要出去抓老鼠,它怎会睡在大树上呢?”这时引发了幼儿共同的讨论,整个活动过程,不但培养了幼儿想象力,质疑和疑问的能力,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也不断发展。
同时也延长阅读时间;另外一种是成人与孩子之间的分享阅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年幼的孩子坐在妈妈的身边,听着妈妈给她读故事,或与妈妈一起看图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孩子还会回答一些妈妈提出的问题,或与妈妈交流一下自己的感想。这就是分享阅读。它不仅意味着共同读书,还要求成人与儿童之间合作和交流。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亲子阅读中,父母主要表现出以下三种阅读风格:
1.描述者风格。父母主要关注于各种情景、状况的描述和说明。在读书的过程中,父母会不时地停顿一下,向孩子提出诸如“你看!小猫在干什么?”“大灰狼躲在哪里?”之类的问题。
2.理解者风格。父母更多的关注故事理解的意义,重视对故事中发生的时间进行推断和预测。父母会中断阅读,向孩子提出诸如“小壁虎没有了尾巴该怎么办呢?“小猴子为什么说把心晒在树上?”之类的问题。
3.任务定向风格。父母会不间断地把故事读完,只在读书之前和之后与儿童进行交流和讨论。在读书之前,通常是父母向孩子简单介绍将要读的故事,读完后向儿童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涉及对故事的评价和判断。如“你认为豪豪是个好孩子吗”“想一想,小军这样做,他的好朋友会怎么看他”等等。
但不管使用哪种风格,幼儿与成人之间的分享能帮助孩子扩大书面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每天睡前我和女儿都非常享受这个阅读时间,听完故事孩子将美丽的故事带入梦境,几次从睡梦中笑醒都说是梦到妈妈讲的故事了。
最后,幼儿阅读与生活紧密相容。阅读是一种自身经验与阅读材料的双向建构的过程,所以不同的书由不同的人来读,会有不同的效果。不过,幼儿的各方面经验还不够丰富,所以,我们在指导幼儿阅读时,要特别注重与她们的生活经验相融合与延伸。一方面,我们可以用必要的经验积累(比如游戏、玩耍、户外活动等等)促进阅读效果的提升;另一方面,要引导幼儿把阅读过的内容在生活中应用,如把文学语言迁移到生活之中,这不仅是幼儿生活经验的一种丰富,还能激发幼儿继续阅读的兴趣。
阅读启智慧,书香润童心。让我们以尊重的态度为孩子开启阅读的大门,以悉心的陪伴与耐心的引导让他们乐在其中,渐渐地培养阅读习惯,使书籍成为其幸福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缕缕书香伴其一生!
参考文献
[1]王丽著. 得阅读之道 似曲径通幽.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3期
[2]王纪铨著. 经典阅读能否“曲径通幽”.文汇报,2010-08-05
[3]范纯瑾.和孩子一起阅读吧.幼教新天地,2012年3月
[4]王翠莉.开启宝宝早期阅读之门.幼教博览,2012年5月
[5]朱娜珍.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意义和途径.学前教育研究,2012.5月
幼儿教育要重视孩子的阅读之道。首先,幼儿阅读是“寓‘读’于乐”的。另外,幼儿阅读乐于重复。而且,幼儿阅读重在分享,幼儿阅读与生活紧密相容。
关键词
阅读之道 寓读于乐 合作表演
我们生活在一个墨香渐远的年代,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等各种电子阅读形式的出现,让浅阅读成了一种时尚甚至主流,而这直接影响到了我们的学习、工作和学习。
如今图书的多元发展,阅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文字,更有操作、声音甚至气味儿。特别是低幼读物,它们的阅读方式不只是被动接受,常常伴随着手工操作与互动,这为这群特殊阅读人群的拓展提供了很大便利,让阅读更加趣味横生。
不过,孩子阅读有其自身的特点,我们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去陪伴与引导。而不能以成人的方式方法去要求孩子,否则就会影响阅读效果,降低阅读兴趣,甚至可能会导致幼儿终生与阅读无缘。所以,我们不可忽视孩子的阅读之道。
幼儿阅读是“寓‘读’于乐”的。幼儿读书不像成人,一盏台灯与一杯清茶作伴,在淡淡的幽香中字字沉醉。幼儿阅读更多的是“翻阅”,尤其是在没有找到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时,也许会来来回回地翻。
一、阅读的方法
1.猜一猜。
为了帮助孩子理解绘本中的内容,可以引导幼儿边玩一些别开生面的游戏,其中的编“故事”、猜“发展”游戏,就会特别富有情趣。孩子依据封面或者扉页的画面,猜一猜绘本的题目是什么?这叫“观画猜题”。出示这个画面,让别人猜想可能是什么题目,里面讲的内容是什么。如绘本《黄雨伞》,庆子·凯萨兹的《像狼一样嚎叫》,长颈鹿系列的《天生一对》……均可设计成精美的谜面。
接下来,根据画面和题目猜一猜这个绘本会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叫“观题猜意”。
有些绘本封底还有一些画面,是为给孩子们一个想象的延续,这种叫“封底续编”。这些游戏孩子都非常感兴趣。同样也能为各种词汇的积累添砖加瓦。
2.拍一拍。
幼儿园的孩子非常喜欢拍手游戏。“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坐飞机……”这般简单明了的儿歌随着有节奏的“劈啪”声,让孩子快乐地度过了阅读时光。有些绘本具有的节奏感,很容易让孩子在拍手游戏中应用。如《老鼠嫁女儿》:哩哩啦,哩哩啦……敲锣鼓,吹喇叭,老鼠家里办喜事,有个女儿要出嫁。……孩子往往乐此不彼。
3.演一演。
现在的孩子是越来越聪明了。他们说出的话,做出的事常常是你意想不到的。他们身上有着无尽的潜能,正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去挖掘,去表现,去展示。作为教师,我们要对孩子的能力有高水平的估计,千万不要低估了你身边的看似幼稚的孩子们呀。在这方面,我觉得孩子的表演能力特别强。如:——师幼合作表演
《是谁嗯嗯在我头上》:老师来扮演那只被别人嗯嗯在头上的小鼹鼠,小朋友来扮演各种动物。
师走到扮演成鸽子的幼儿边上:是不是你嗯嗯在我头上?
“鸽子”:不是!不是!我的嗯嗯是又湿又黏的白色嗯嗯。
师走到扮演成马的幼儿边上:是不是你嗯嗯在我的头上?
“马”:不是!不是我!(太紧张说不出来了)
师:我不信,你说说看你的嗯嗯是怎么样的?(教师提示着问题)
“马”:我的嗯嗯是又大又圆,跟马铃薯差不多。
教师继续随意走到扮演动物的幼儿边上……
这里的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富有情趣!老师可以使幼儿动物身份变化万千,一会儿变成鸽子,一会儿变成马,一会儿又变成牛,把一个简单且有点重复的教学环节通过角色变换演绎得曲折有致、情趣盎然。尤其是通过让幼儿准确说出了各种动物的嗯嗯,强化了对绘本难点的理解。这种生动活泼的情节教学,肯定能够在孩子心灵深处留下鲜明的印记。可见,表演犹如阅读的润滑剂,它让课堂变得生机盎然,让孩子的阅读成为愉快的享受。
除以上几点外,我们还要给幼儿自主浏览的机会,,给他们寻找自己兴趣的机会,也许用不了多久,在我们不曾留意的地方,孩子就会津津有味地自言自语,那张我们眼中甚为平常的图就成了孩子眼中最美丽的风景。
其次,幼儿阅读乐于重复。幼儿的年龄特点就是喜欢重复。当孩子们学会问“这是什么”时,他就会不厌其烦地问下去在生活中,孩子们经常在充当着重复的制造者。他们喜欢重复,因为他们的大脑就象一张白纸,他们需要不断的接受新的信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成长。在孩子的生活环境中,重复无处不在,而幼儿大脑中所接受的信息,正是通过这种反复的再现和刺激实现的。所以,重复是幼儿教学的方法之一。这在玩玩具、做游戏、谈话、听故事中尤为明显,其实阅读也不例外。
不过,幼儿的重复不只是简单的“复制”“粘贴”,有逐步熟悉、加深理解、建立自信的功能,也是兴趣所在的一种表现,我们要给予肯定与支持,并在重复中悄然调整,增加每次重复阅读的意义。基于这点,许多低幼绘本就采用这点,帮忙幼儿刺激大脑皮层。如绘本《小兔孵蛋》里面不断重复地问别人:“这是你的蛋吗?”又如《小蛇多多的水果》里面也有重复的句子:“葡萄酸酸的,一定很好吃!”“苹果脆脆的,一定很好吗!”正是有了这些重复的语言,才更适合低幼孩子在发现、模仿的基础上深入阅读。
二、幼儿阅读重在分享
事实上,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并不能称之为阅读,而是用耳朵静静地聆听,用眼睛仔细地观察,为什么妈妈能把一页页漂亮的图画讲成那么动听的故事,带着这样的疑问孩子们慢慢长大到可以自己主动阅读的阶段。但即使到了主动阅读阶段,由于幼儿的阅读能力与独处能力都尚且不足,所以分享式阅读格外重要。新《纲要》里也明确地强调了“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教育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也就是说幼儿学习评议不是为了让幼儿强记大量的词汇,而是强调幼儿的语言交际能力。
在分享阅读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对绘本中每一页进行大胆地猜测,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预期”和“假设”,如小班绘本《上床睡觉》中,当所有的动物从吊床上掉下来后,幼儿会大胆猜测结局:“他们掉下水淹死了”“他们吵起来了”“他们批评大象不对”“不是,他们受伤去看医生了”……分享阅读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大胆“预期”“假设”和“否定”的机会。 在分享阅读过程中还可以拓展幼儿的想象。如开展一些仿编句子,创编故事活动。在绘本《天黑了》拓展活动中,可以让幼儿根据不同动物不同栖息地方而仿编书本中句子。活动中幼儿能大胆进行创编:“天黑了,小狗睡在狗屋里”“天黑了,蝴蝶睡在花丛里”“天黑了,马儿睡在马厩里”“天黑了,猫头鹰睡在大树上”这时,一名幼儿发出了质疑:“不对,猫头鹰晚上要出去抓老鼠,它怎会睡在大树上呢?”这时引发了幼儿共同的讨论,整个活动过程,不但培养了幼儿想象力,质疑和疑问的能力,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也不断发展。
同时也延长阅读时间;另外一种是成人与孩子之间的分享阅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年幼的孩子坐在妈妈的身边,听着妈妈给她读故事,或与妈妈一起看图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孩子还会回答一些妈妈提出的问题,或与妈妈交流一下自己的感想。这就是分享阅读。它不仅意味着共同读书,还要求成人与儿童之间合作和交流。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亲子阅读中,父母主要表现出以下三种阅读风格:
1.描述者风格。父母主要关注于各种情景、状况的描述和说明。在读书的过程中,父母会不时地停顿一下,向孩子提出诸如“你看!小猫在干什么?”“大灰狼躲在哪里?”之类的问题。
2.理解者风格。父母更多的关注故事理解的意义,重视对故事中发生的时间进行推断和预测。父母会中断阅读,向孩子提出诸如“小壁虎没有了尾巴该怎么办呢?“小猴子为什么说把心晒在树上?”之类的问题。
3.任务定向风格。父母会不间断地把故事读完,只在读书之前和之后与儿童进行交流和讨论。在读书之前,通常是父母向孩子简单介绍将要读的故事,读完后向儿童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涉及对故事的评价和判断。如“你认为豪豪是个好孩子吗”“想一想,小军这样做,他的好朋友会怎么看他”等等。
但不管使用哪种风格,幼儿与成人之间的分享能帮助孩子扩大书面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每天睡前我和女儿都非常享受这个阅读时间,听完故事孩子将美丽的故事带入梦境,几次从睡梦中笑醒都说是梦到妈妈讲的故事了。
最后,幼儿阅读与生活紧密相容。阅读是一种自身经验与阅读材料的双向建构的过程,所以不同的书由不同的人来读,会有不同的效果。不过,幼儿的各方面经验还不够丰富,所以,我们在指导幼儿阅读时,要特别注重与她们的生活经验相融合与延伸。一方面,我们可以用必要的经验积累(比如游戏、玩耍、户外活动等等)促进阅读效果的提升;另一方面,要引导幼儿把阅读过的内容在生活中应用,如把文学语言迁移到生活之中,这不仅是幼儿生活经验的一种丰富,还能激发幼儿继续阅读的兴趣。
阅读启智慧,书香润童心。让我们以尊重的态度为孩子开启阅读的大门,以悉心的陪伴与耐心的引导让他们乐在其中,渐渐地培养阅读习惯,使书籍成为其幸福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缕缕书香伴其一生!
参考文献
[1]王丽著. 得阅读之道 似曲径通幽.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3期
[2]王纪铨著. 经典阅读能否“曲径通幽”.文汇报,2010-08-05
[3]范纯瑾.和孩子一起阅读吧.幼教新天地,2012年3月
[4]王翠莉.开启宝宝早期阅读之门.幼教博览,2012年5月
[5]朱娜珍.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意义和途径.学前教育研究,2012.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