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抗战前期,持亡国论者认为“中国的武器不如人,战必败”,“如果抗战,必会作阿比西尼亚。”[1]抗战开始后,日本大肆侵略中国,天津、北平相继失陷,整个华北陷入危机的状态,亡国论再次提出。《论持久战》主要回答抗日战争是持久战的缘由,反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等错误观点,生动具体运用辩证法三大规律和群众史观思想,指导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运用,并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方法和指导。
关键词:三大规律;群众史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抗日战争从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至1945年结束历经8年,在此过程中笼罩着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阴霾。毛泽东1938年5月发表《论持久战》深刻并全面的分析中国国情,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一、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具体运用
质量互变规律运用,“中日战争的潜在存在,双方社会性质(质)的对立和强弱力量(量)对比的严重不平衡,导致日本为实现其既定侵略战争政策而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度),中国被迫应战奋起自卫抗击。”[1]《论持久战》运用质量互变规律深入分析抗日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在战略上论述我方从劣势到平衡再到优势、敌方从优势到平衡再到劣势的过程,体现中日双方在不同时期量和质有不同变化。第一阶段是敌方处于战略进攻、我方处于战略防御时期,敌方总体上处于优势而我方处于劣势。敌方在前期有领地的扩大和军力、组织力、经济力的优势,但后期也出现了兵少、财政资源紧张、士兵疲惫劣势;为第二阶段即相持阶段的我方准备战略反攻提供前提。第二阶段即战略相持阶段,是敌方处于战略防守、我方处于准备反攻时期。敌人由于兵少、经济资源紧张及长久作战,出现了士气衰落和厌战情绪,而我方由于正确作战方针、士兵士气高涨和国际上英美等国家支援的优势,扭转了第一阶段我方处于劣势的地位,敌我双方处于平衡作战地位。这个时期敌人将停止战略进攻,转而实施防守战略并进一步企图保守占领区的领地,并采取伪政府形式占领地区,同时尽可能搜刮人民。此阶段我方主要采取游击战的作战形式来袭击敌人在第一阶段空留的大后方和采取运动战进行辅助,这个阶段在抗日战争中是最艰难、最关键、最具有决定性的地位,不仅依靠军队进行正面防御还要积极配合群众武装来开展游击斗争,形成全民族的统一抗战,使敌人的几十个师团陷入战争的泥潭,并且这一阶段战争的胜利将收复敌人三分之二左右的占领地为第三阶段的战略反攻奠定基础。第三阶段是敌方战略退却、我方戰略反攻阶段,敌方处于劣势我方处于优势地位。敌我双方各自量变和质变也在相继发生变化,敌方作战的不利因素不断增多,我方作战的有利因素不断上升。我方主要任务是依靠自身力量和国际力量的援助收复失地,由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战略内线作战转为战略外线作战直至收复到鸭绿江边为止;而敌方在国际上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国内人民和军队反战情绪不断上升,为我方抗战的胜利奠定基础。
对立统一规律运用,矛盾是构成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并存在于物质、思想各个领域,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矛盾双方的一致性体现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矛盾双方的差异性体现矛盾的特殊性即个性。《论持久战》中的战争和政治双方体现了矛盾双方对立统一规律,战争的存在不是政治消亡而是政治的延续,战争和政治双方具有一致性和统一性,两者具有共同政治目的是推翻日本帝国主义而实现国家民族独立,建立由共产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离不开共产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领导、离不开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原则、离不开群众路线等,深刻说明战争和政治的一致性都是为实现一定阶级意志、利益。战争与政治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战争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2],当政治不能按照以往的方式来实现政治目的时而只能通过暴力革命的特殊手段来实现政治目的。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闭关锁国的封建专制国家,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入侵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出现了历史上人民反抗侵略者的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战争的特殊性就主要体现在军队组织、战略战术和战略方针上。抗日战争的战争特殊性充分体现于于战术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的在三个阶段的使用,战略方针上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灵活运用,以及战略上的持久战和战役上的速决战。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运用,辩证的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实质是扬弃,呈现事物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形而上学事物及思想反映的是概念,概念是片面、孤立、静止,他们认为“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3]抗日战胜发生的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敌之战略保守、我之战略反攻,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三个阶段正是中国社会各个因素的整合发展,从旧事物母体中产生新事物,三个阶段印证了“肯定—否定—否定”的发展轨迹。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从旧民主主义社会中产生,它肯定了旧社会中起积极影响的文化和社会力量,同时也否定旧社会中腐朽没落的文化和社会力量。抗日战争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趋于成熟的一个阶段,这一时期党和无产阶级的不断成熟、人民群众力量焕发和觉醒、统一战线扩大、战略战术的完善等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向前发展的结果,这些积极社会因素整合体现战争中我方力量经历从防御阶段到相持阶段再到反攻阶段,证明抗日战争是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的持久过程。亡国论者只看到中国战斗力、军力较弱的一面,而没有看到社会中积极因素的不断整合和力量的壮大,导致了其片面、僵化、孤立分析抗日战争,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速胜论者也是同样如此,只看到社会中起积极作用的社会因素,而否定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的因素。
二、群众史观的具体运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是历史的创造者。自近代以来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最终都宣告失败,主要原因在于忽视人民群众力量或者是害怕人民群众力量的壮大。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是一场农民运动,前期因为依靠人民才取得胜利并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等措施,但在后期由于领导者脱离人民群众、内部叛乱而最终失败。北伐战争之所以胜利,是因为国共联合和充分发动群众进行革命从而扫除封建专制制度,但在后期国民党背离群众、实行大官僚主义而产生北伐战争失败。由此可见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推动者,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否定人民群众的地位和力量就会陷入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抗日战争中共产党吸取以往历史经验教训,提出“兵民是胜利是本”,“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4]抗日战争实质是人民战争,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统一战线形成、土地革命等措施都充分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战争伟力在于群众,人民群众不仅在抗日战争中提供物质产品,也创造丰富文化作品并为战争发展补充力量,战争中阵地战、运动战、游击战都是人民群众智慧结晶。
参考文献
[1]康洪武.《论持久战》辩证逻辑的科学结晶[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4,(2)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479页
[3]参看《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5章第37节.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512页.
作者简介
林枫,女,河北省衡水市,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三大规律;群众史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抗日战争从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至1945年结束历经8年,在此过程中笼罩着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阴霾。毛泽东1938年5月发表《论持久战》深刻并全面的分析中国国情,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一、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具体运用
质量互变规律运用,“中日战争的潜在存在,双方社会性质(质)的对立和强弱力量(量)对比的严重不平衡,导致日本为实现其既定侵略战争政策而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度),中国被迫应战奋起自卫抗击。”[1]《论持久战》运用质量互变规律深入分析抗日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在战略上论述我方从劣势到平衡再到优势、敌方从优势到平衡再到劣势的过程,体现中日双方在不同时期量和质有不同变化。第一阶段是敌方处于战略进攻、我方处于战略防御时期,敌方总体上处于优势而我方处于劣势。敌方在前期有领地的扩大和军力、组织力、经济力的优势,但后期也出现了兵少、财政资源紧张、士兵疲惫劣势;为第二阶段即相持阶段的我方准备战略反攻提供前提。第二阶段即战略相持阶段,是敌方处于战略防守、我方处于准备反攻时期。敌人由于兵少、经济资源紧张及长久作战,出现了士气衰落和厌战情绪,而我方由于正确作战方针、士兵士气高涨和国际上英美等国家支援的优势,扭转了第一阶段我方处于劣势的地位,敌我双方处于平衡作战地位。这个时期敌人将停止战略进攻,转而实施防守战略并进一步企图保守占领区的领地,并采取伪政府形式占领地区,同时尽可能搜刮人民。此阶段我方主要采取游击战的作战形式来袭击敌人在第一阶段空留的大后方和采取运动战进行辅助,这个阶段在抗日战争中是最艰难、最关键、最具有决定性的地位,不仅依靠军队进行正面防御还要积极配合群众武装来开展游击斗争,形成全民族的统一抗战,使敌人的几十个师团陷入战争的泥潭,并且这一阶段战争的胜利将收复敌人三分之二左右的占领地为第三阶段的战略反攻奠定基础。第三阶段是敌方战略退却、我方戰略反攻阶段,敌方处于劣势我方处于优势地位。敌我双方各自量变和质变也在相继发生变化,敌方作战的不利因素不断增多,我方作战的有利因素不断上升。我方主要任务是依靠自身力量和国际力量的援助收复失地,由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战略内线作战转为战略外线作战直至收复到鸭绿江边为止;而敌方在国际上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国内人民和军队反战情绪不断上升,为我方抗战的胜利奠定基础。
对立统一规律运用,矛盾是构成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并存在于物质、思想各个领域,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矛盾双方的一致性体现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矛盾双方的差异性体现矛盾的特殊性即个性。《论持久战》中的战争和政治双方体现了矛盾双方对立统一规律,战争的存在不是政治消亡而是政治的延续,战争和政治双方具有一致性和统一性,两者具有共同政治目的是推翻日本帝国主义而实现国家民族独立,建立由共产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离不开共产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领导、离不开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原则、离不开群众路线等,深刻说明战争和政治的一致性都是为实现一定阶级意志、利益。战争与政治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战争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2],当政治不能按照以往的方式来实现政治目的时而只能通过暴力革命的特殊手段来实现政治目的。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闭关锁国的封建专制国家,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入侵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出现了历史上人民反抗侵略者的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战争的特殊性就主要体现在军队组织、战略战术和战略方针上。抗日战争的战争特殊性充分体现于于战术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的在三个阶段的使用,战略方针上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灵活运用,以及战略上的持久战和战役上的速决战。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运用,辩证的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实质是扬弃,呈现事物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形而上学事物及思想反映的是概念,概念是片面、孤立、静止,他们认为“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3]抗日战胜发生的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敌之战略保守、我之战略反攻,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三个阶段正是中国社会各个因素的整合发展,从旧事物母体中产生新事物,三个阶段印证了“肯定—否定—否定”的发展轨迹。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从旧民主主义社会中产生,它肯定了旧社会中起积极影响的文化和社会力量,同时也否定旧社会中腐朽没落的文化和社会力量。抗日战争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趋于成熟的一个阶段,这一时期党和无产阶级的不断成熟、人民群众力量焕发和觉醒、统一战线扩大、战略战术的完善等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向前发展的结果,这些积极社会因素整合体现战争中我方力量经历从防御阶段到相持阶段再到反攻阶段,证明抗日战争是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的持久过程。亡国论者只看到中国战斗力、军力较弱的一面,而没有看到社会中积极因素的不断整合和力量的壮大,导致了其片面、僵化、孤立分析抗日战争,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速胜论者也是同样如此,只看到社会中起积极作用的社会因素,而否定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的因素。
二、群众史观的具体运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是历史的创造者。自近代以来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最终都宣告失败,主要原因在于忽视人民群众力量或者是害怕人民群众力量的壮大。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是一场农民运动,前期因为依靠人民才取得胜利并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等措施,但在后期由于领导者脱离人民群众、内部叛乱而最终失败。北伐战争之所以胜利,是因为国共联合和充分发动群众进行革命从而扫除封建专制制度,但在后期国民党背离群众、实行大官僚主义而产生北伐战争失败。由此可见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推动者,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否定人民群众的地位和力量就会陷入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抗日战争中共产党吸取以往历史经验教训,提出“兵民是胜利是本”,“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4]抗日战争实质是人民战争,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统一战线形成、土地革命等措施都充分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战争伟力在于群众,人民群众不仅在抗日战争中提供物质产品,也创造丰富文化作品并为战争发展补充力量,战争中阵地战、运动战、游击战都是人民群众智慧结晶。
参考文献
[1]康洪武.《论持久战》辩证逻辑的科学结晶[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4,(2)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479页
[3]参看《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5章第37节.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512页.
作者简介
林枫,女,河北省衡水市,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