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半世纪 音乐未了情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_he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几代指挥家里,卞祖善有着重要而特殊的影响殊。从1961年大学毕业入职挥棒芭蕾舞剧《吉赛尔》,到2011年普罗科菲耶夫120周年诞辰纪念音乐会,五十个风雨春秋坎坷沉浮,亲历并见证了半个世纪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进度与更新程度。金秋将近相约访谈,那个午后,他静静地坐在窗前。侧影,清癯消瘦;头发,纹丝不乱。镜片后,清澈双眸浅含笑意,温和沉静含蓄矜持。卞祖善,放下指挥棒、褪去燕尾服,更像一位和蔼可敬的老教授。五十年艺术生涯,舞台上下、乐池内外,一幕又一幕,因回忆的链接变得鲜活生动。
  一次选择:见证中国芭蕾走向世界
  “音乐与我本无缘;音乐改变了我的人生,也改变了我的性格;我是一名虔诚的音乐信徒和热忱的传教士。”开场白高度概括了卞祖善艺术生涯的全过程。卞祖善出生于一个贫穷家庭, 8个孩子他只见过二哥,“其他都夭折了……”1949年初,父亲一病不起,少年卞祖善无依无靠,从故乡镇江扒火车流浪到上海,一家基督教孤儿院收养了他。在这里,他接受了音乐启蒙教育,成为唱诗班一名虔诚的歌者,“平生第一次感受到古典音乐的魅力。”
  新中国成立初期,“听说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为学生提供食宿,我就报考了音乐组。”从迫于生计“被动”选择,到兴趣使然“主动”践行,1950年秋,卞祖善正式走上音乐之路。他至今满怀感恩,“陈贻鑫老师(音乐组主任),把我领进了音乐的大门。”一个又一个周六上午,陈贻鑫老师按时带领学生去兰心戏院,风雨无阻,周周必听上海交响乐团星期音乐会彩排。“这就是我平生接触交响乐的开端。”
  卞祖善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乐队指挥人才。他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直升本科苦学五年,1961年暑期毕业,赴京前往文化部报到。25岁的卞祖善面临三个选择:东方歌舞团、新影乐团和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团(中央芭蕾舞团前身)。“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因为这次选择,让我亲历、见证了中国芭蕾走向世界的辉煌历程。”《吉赛尔》,是卞祖善第一部担任指挥的芭蕾舞剧。那时没有复印技术,照相版的总谱七大本,使用不便,于是下决心背谱。翌年,在国内首演《泪泉》,这是苏联专家撤离之后,中国年轻的芭蕾艺术家独立自主排演的第一部大戏。翻译家戈宝权讲解普希金原著,指挥家卞祖善负责阿萨菲耶夫音乐的诠释,该剧的独舞、双人舞、三人舞、以及重要的群舞和场面,由指挥亲自在排练场担任钢琴演奏,“最后舞台合成时水到渠成,非常顺利。”不消说,现场演出自然是背谱指挥。
  卞祖善特别强调,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首演由黄飞立教授挥棒。“我指挥演出的场次比较多,”从1966年夏天一直演到1968年春天。“文革”结束后,卞祖善指挥复排演出了《天鹅湖》和《鱼美人》等中外舞剧经典。1992年,《红色娘子军》重返舞台,演遍了祖国各地,仅1993年他就指挥该剧演出了53场。“曾多次赴香港、澳门演出《红》剧,连站票都全卖光。”
  1986年,卞祖善赴美国、英国和苏联演出,甚受好评。美国和苏联的音乐家不约而同的问他:“你在什么地方学的指挥?”他自豪地回答道:“在中国!”
  1992年秋,与中芭赴台湾演出,盛况空前。卞祖善接受台湾主持人谢佳勋的采访,结识了不少台湾企业、政界和文化界的朋友,获益良多。
  广州芭蕾舞团自1994年成立以来至2003年,由卞祖善兼任该团的音乐指导和首席指挥。这期间“广芭”在广州、深圳和北京所有用乐队的现场演出均由卞祖善指挥,其中包括舞剧《安娜
其他文献
1985年5月,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一纲领性文件,我国教育改革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这时期,我从建始县委调到恩施州政府工作,1986年,任州教育战线党委书记,教委副主任(主持工作)。此后七八年,在州委、州政府领导下,我们奋发图强,砥砺前行,努力开创恩施州教育的新局面。  更新教育观念。通过学习贯彻《决定》和全教会精神,统一了
与共和国同龄的西安音乐学院。在甲子年庆祝活动中,展现出特有的理念和思路,给来宾和校友留下了别样的感觉。作曲家、院长赵季平先生在接受媒体访谈时介绍到:西安音乐学院创建于1949年,其前身是1948年贺龙元帅在晋绥边区创建的“西北艺术学校音乐部”。1949年学校随军西渡黄河迁至西安长安县。定名为“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音乐部”;1950年改称“西北艺术学院音乐系”;1953年调整为“西北艺术专科学校音乐
一  有些艺术直接以唤起情感为目的,有些艺术则通过理智的途径而诉诸情感。①正如有些音乐作品以音响的表层效果为首要考量因素,有些则偏重于将作品视为冷静、审慎、事无巨细之思考的呈现。后者,因其高度抽象常容易令人望而生畏,中国当代作曲家朱世瑞倾向于这一阵营。  但他并不想成为一个绝对的极端者,他对于两者间平衡的考量,使其作品在初听时总怀有一种隐约而严肃的“趣味”。这种趣味来自某些独特的听觉经验,来自被激
由中央民族乐团主办,中国音乐家协会雷琴研究会承办的纪念民族音乐家、教育家王殿玉先生诞辰115周年音乐会于2014年11月28日晚在中央民族乐团音乐厅隆重举行,音乐会得到了文化部艺术司大力支持。音乐会由中央民族乐团室内乐团伴奏,北京戏曲职业艺术学院的青年教师担任京剧文场三大件演出,中央民族乐团胡琴演奏家刘湘担任指挥。雷琴研究会名誉会长冯卉主持音乐会。席强、王次恒、吴玉霞、张高翔、齐·宝力高、甘柏林、
西音乐关系”是我国音乐理论研究中的焦点之一,从20世纪初期开始,这个问题就被反复地探讨,并且形成了“全盘西化”、“复古倾向”和“中西融合”三种思潮。杨和平曾撰文分析过这个问题,他认为这三种思潮“在其基本路线上都有着各自的缺憾和不足”。其中“全盘西化”思潮显然是受到“西方音乐中心主义”和“欧洲音乐中心论”的影响;而在“复古倾向”的背后是“文化价值相对论”和“传统华夏文化中心主义”,这种思潮同前者一样
“孟姜女”调是我国流传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民间小调之一,“五更鼓”则是用闽南方言演唱的传统民歌曲调,是闽南群众耳熟能详的民间小调之一,也是台湾福佬系民歌的经典曲目,而“五更鼓”实际就是“孟姜女”调的变体,特别是“五更鼓”与闽南方言紧密融合,除吸收明清俗曲“孟姜女”的旋律外,又与闽台音乐相融合,从而使这首曲调悦耳动听,委婉流畅,深受闽台人民群众的喜爱。  “孟姜女”的故事、音乐在全国各地广为传播,其
2006年春天,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音乐博士学位论文系列丛书”中又新增了一部关于音乐结构研究的著作——上海音乐学院2004届博士研究生李小诺的学位论文《拱形音乐结构之研究》。在看到题目的一瞬间,我顿觉眼前一亮;翻书细看目录,清晰的脉络、严整的结构映入眼帘;通读全文后,颇具新意的论点、充实的论据;尤其是论述中对相关学科独到的交叉涉猎和成果的运用,更使我感触良多。  “拱形”一词来自于建筑学,当然,作
之河》是由唐建平作曲,冯柏铭、冯必烈编剧的一部大型历史歌剧,歌剧以隋炀帝杨广开凿隋唐大运河这一历史史实作为题材。关于歌剧的音乐结构,李吉提教授已在《史诗品格、中国气派》一文中进行了分析,本文则试图从权力生态的角度来对这部歌剧进行音乐学的解读。在我看来,该歌剧中隐含的一条主线是权力的生态景观,它包括各种复杂的权力关系,比如君臣权力博弈、性别冲突、官民冲突等等。我认为该剧音乐上的成功不仅仅在于有几首好
沈洋,青年低男中音歌唱家。1984年出生于天津。先后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美国朱利亚音乐学院和美国大都会歌剧院林德曼青年艺术家训练班。现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兼任天津音乐学院和美国Peabody音乐学院客座教授。2006年,沈洋在上海音乐学院本科三年级学习期间,录制出版了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并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发烧唱片。2007年6月,沈洋在全球最高级别声乐比赛之一的英国BBC卡迪夫世界歌唱家大
13年,文化部为一批优秀演员颁发了“文华表演奖”,获此殊荣的歌剧演员,更准确地讲是凭借歌剧表演而获此奖项的演员只有两位:一是殷秀梅,一是阮余群。殷秀梅是大名鼎鼎的歌唱家,而阮余群恰恰与殷秀梅相反,年龄、经历、名气等等都无法与殷秀梅相比,甚至没有什么声乐方面的主打歌曲,自2007年毕业以来,她的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入于歌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她日益放射出迷人的艺术光彩。  北京奥贝拉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