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强调语文学科要“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中学语文新教材所选入的中外作品,大多情感浓厚,文辞优美,构思绵密,语言富有情感和哲理,在一个广阔的空间中再现了人类丰富多样的情感世界,凸现了异彩纷呈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一篇文章都有无数“美”的因素。从审美的角度出发,解读和鉴赏这些文学作品,使语文教学转化为美的再现、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的活动,能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真正体现出语文学科对人文归属的要求。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教材的主体是例文,文章以生活为基础,丰富多彩的生活决定了文章多侧面、广角度的基本内涵。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教材,发掘课文中的美学主旨,进而寻找它与美育由蕴的沟通点和结合点,然后实施美育教学。
一、培养学生感悟美
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悟开始的,审美当然也须从感悟开始,通过感悟形成表象,入境见形,从而激起美感,产生美的愉悦。所以语文教师要善于从语言文字入手,既能零散地感悟审美对象,又能从整体上把握,透过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进行深层的理解。
热爱大自然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正处在长知识重要阶段的中学生对大自然更是充满了好奇。作家则是以多情的笔触对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进行了生动的描绘.以浅显优美的语言,多视觉、多层次、全方位地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如:气势非凡的“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观潮》),奇特壮美的《使至塞上》,风景如画的《苏州园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桂林山水》……哪一篇不使人心醉?哪—课不令人神往?教师可抓住作品中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美,唤起美感,陶冶情操。
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上课伊始,多媒体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大屏幕上投影出一组春意盎然的图片,立刻让人感觉到春的气息扑面而来。在听完课文录音范读,学生自由读课文时,老师投影花团锦簇的桃花图,并配上乐曲声、鸟鸣声。在百花争艳的春花图边、在轻柔曼妙的音乐声里,在唧唧啾啾的鸟鸣声中,学生如同来到了鸟语花香的大自然,身心完全融入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去品味课文。
情境是一碗“溶盐的汤”,汤的功用在于可口有味、在于恰到好处。本课教师创设的情境在使学生学习变得轻松愉悦的同时,也审美育人、陶冶情操。
美育是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种教育方式,它寄情于山水,融美于心田。山川河流,是一个国家的组成部分和象征,热爱大自然的人必然热爱祖国。学生如能从语文教学中真正感受到自然美,就会理解“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的真谛,把爱景之情升华到爱国之情。
二、引导学生鉴赏美
美的鉴赏力是比审美感悟力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既包括对审美对象的性质的深刻理解,又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美丑识别。语文每一篇课文都带有作者的审美情感倾向,表达着作者的审美理想。教师首先要根据作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指向去挖掘教材中的审美情感,使自己从作者崇高的精神美和自身创造的价值美的享受受到强烈的感染。情是文之本,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有抓住情之根,才能转变学生之意,从而体味到寻幽揽胜的乐趣,使学生在美的作品中受到美的熏陶,并能自觉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作品作出中肯的评价。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一些分析、鉴赏美的常识。这对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课外,我们不妨逐步引导学生多分析些中外名著中典型的人物形象,比较他们不同的审美意义,引导学生鉴赏美,既可以动之于情,又可以褒之于真、善、美,贬之于假、恶、丑,将学生从狭窄的应试教育课堂带到无限丰富、绚丽的天地中去,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真正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对语文真正产生兴趣。
语文课本中有相当比例的童话和寓言之类的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容为基础,通过幽默讽刺的语言,褒贬相间地赞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教学这类课文,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独特的美育功能,诱发学生的“乐学”情绪,强化学生无意注意,使学生深刻地体验人物形象的内在意蕴,自觉地将课文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分析对比中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依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形态逼真、声情并茂地展现出皇帝和骗子以及众大臣的伪善、欺骗、狡诈的本性,突出小男孩天真,敢于讲真话,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从内心喜爱美好、厌恶丑恶的思想感情,学生在赏心悦目、分析对比中提高了鉴赏美的能力,培养了爱憎分明的思想情感。
三、鼓励学生拓展美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初中生,他们毕竟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对美的鉴赏力不高。因此,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诗歌是文学语言的浓缩,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诗歌教学中注重想象能力的培养,会给诗歌插上想象的翅膀,丰富诗歌的意境,会使学生受到美的享受。
我在讲解陶洲明的《归园田居》(其三)时有这样一个情节:
“请同学们大声地读两遍,默默地读三遍,然后回味一下,每次的感觉一样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待学生读完后,学生争先恐后地说:“我发现诗中描绘的景色很美。”
“美在哪里呢?”
——“诗中描绘的是一片田园风光。清晨,陶渊明披着星星来到田间,铲除杂草,到了晚上,一轮明月升上中天,月光如缕,撒在田间小道上,照在扛着锄头,裤管挽起很高的归家的陶渊明的身上。虽然劳累一天有些疲惫,但在这恬静的夜晚,心里是那么的愉悦。怎能说不美呢?”“这真是一幅绝美的图画,能说一说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月夜归耕图。”
“其他同学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我发现了他是一个不合格的农民。”
“这个发现很新奇。你是怎么发现的呢?”
——“诗中有这样两句话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大意是,陶渊明在下种了—块豆地,晨出晚归,无论怎么勤劳:地里总是蒿草茂盛,豆苗稀少,一个好多农民决不会种出这样的地来,所以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农民。”
“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农民,为什么还要来种地呢?”
——“这位老农其实就是作者,他不愿意做官,就来到这里,虽然不会种地,但远离官场。离开官场的尔虞我诈,感觉很清净,很闲适,这是一种归隐的表现。”
—一一“虽然诗人在诗中表达了那种洒脱,超俗的情感,可我觉得诗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他没有孔子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我认为,诗人当时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在当时诗人怀才不遇,只好隐居田园,寻求闲适恬静的生活。”
——“我认为那是逃避。”
此时的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争论异常激烈。我真为孩子们高兴,他们的思维多么活跃,他们的想象多么丰富。我觉得,在这里设计的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个典范。—个大问题牵出这么多的思想火花,这么多的想象空间,这么多的美好境界。这也许是一种全新的讲法,它打破了一灌到底的讲解,孩子们在这样轻松自由的氛围里,用丰富的想象、稚嫩的理解、美妙的语言去感悟诗人的情感、思想、精神、心境,实在是难能可贵。
诗歌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美的教育,只要精心设计,就会让孩子们徜徉在诗歌的海洋里,去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艺术美、语言美,咀嚼诗中的韵味,品味诗中的人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拓展美,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实践能够表明,语文教学徜徉在美的氛围中,按一定的审美理想教育,帮助学生发扬其审美个性。可以点石成金,可以使学生从课堂上的审美情趣向课外延伸,跳出家庭学校的生活圈子,认识社会真善美,接受美的熏陶,养成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教材的主体是例文,文章以生活为基础,丰富多彩的生活决定了文章多侧面、广角度的基本内涵。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教材,发掘课文中的美学主旨,进而寻找它与美育由蕴的沟通点和结合点,然后实施美育教学。
一、培养学生感悟美
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悟开始的,审美当然也须从感悟开始,通过感悟形成表象,入境见形,从而激起美感,产生美的愉悦。所以语文教师要善于从语言文字入手,既能零散地感悟审美对象,又能从整体上把握,透过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进行深层的理解。
热爱大自然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正处在长知识重要阶段的中学生对大自然更是充满了好奇。作家则是以多情的笔触对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进行了生动的描绘.以浅显优美的语言,多视觉、多层次、全方位地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如:气势非凡的“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观潮》),奇特壮美的《使至塞上》,风景如画的《苏州园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桂林山水》……哪一篇不使人心醉?哪—课不令人神往?教师可抓住作品中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美,唤起美感,陶冶情操。
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上课伊始,多媒体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大屏幕上投影出一组春意盎然的图片,立刻让人感觉到春的气息扑面而来。在听完课文录音范读,学生自由读课文时,老师投影花团锦簇的桃花图,并配上乐曲声、鸟鸣声。在百花争艳的春花图边、在轻柔曼妙的音乐声里,在唧唧啾啾的鸟鸣声中,学生如同来到了鸟语花香的大自然,身心完全融入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去品味课文。
情境是一碗“溶盐的汤”,汤的功用在于可口有味、在于恰到好处。本课教师创设的情境在使学生学习变得轻松愉悦的同时,也审美育人、陶冶情操。
美育是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种教育方式,它寄情于山水,融美于心田。山川河流,是一个国家的组成部分和象征,热爱大自然的人必然热爱祖国。学生如能从语文教学中真正感受到自然美,就会理解“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的真谛,把爱景之情升华到爱国之情。
二、引导学生鉴赏美
美的鉴赏力是比审美感悟力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既包括对审美对象的性质的深刻理解,又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美丑识别。语文每一篇课文都带有作者的审美情感倾向,表达着作者的审美理想。教师首先要根据作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指向去挖掘教材中的审美情感,使自己从作者崇高的精神美和自身创造的价值美的享受受到强烈的感染。情是文之本,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有抓住情之根,才能转变学生之意,从而体味到寻幽揽胜的乐趣,使学生在美的作品中受到美的熏陶,并能自觉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作品作出中肯的评价。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一些分析、鉴赏美的常识。这对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课外,我们不妨逐步引导学生多分析些中外名著中典型的人物形象,比较他们不同的审美意义,引导学生鉴赏美,既可以动之于情,又可以褒之于真、善、美,贬之于假、恶、丑,将学生从狭窄的应试教育课堂带到无限丰富、绚丽的天地中去,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真正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对语文真正产生兴趣。
语文课本中有相当比例的童话和寓言之类的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容为基础,通过幽默讽刺的语言,褒贬相间地赞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教学这类课文,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独特的美育功能,诱发学生的“乐学”情绪,强化学生无意注意,使学生深刻地体验人物形象的内在意蕴,自觉地将课文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分析对比中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依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形态逼真、声情并茂地展现出皇帝和骗子以及众大臣的伪善、欺骗、狡诈的本性,突出小男孩天真,敢于讲真话,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从内心喜爱美好、厌恶丑恶的思想感情,学生在赏心悦目、分析对比中提高了鉴赏美的能力,培养了爱憎分明的思想情感。
三、鼓励学生拓展美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初中生,他们毕竟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对美的鉴赏力不高。因此,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诗歌是文学语言的浓缩,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诗歌教学中注重想象能力的培养,会给诗歌插上想象的翅膀,丰富诗歌的意境,会使学生受到美的享受。
我在讲解陶洲明的《归园田居》(其三)时有这样一个情节:
“请同学们大声地读两遍,默默地读三遍,然后回味一下,每次的感觉一样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待学生读完后,学生争先恐后地说:“我发现诗中描绘的景色很美。”
“美在哪里呢?”
——“诗中描绘的是一片田园风光。清晨,陶渊明披着星星来到田间,铲除杂草,到了晚上,一轮明月升上中天,月光如缕,撒在田间小道上,照在扛着锄头,裤管挽起很高的归家的陶渊明的身上。虽然劳累一天有些疲惫,但在这恬静的夜晚,心里是那么的愉悦。怎能说不美呢?”“这真是一幅绝美的图画,能说一说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月夜归耕图。”
“其他同学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我发现了他是一个不合格的农民。”
“这个发现很新奇。你是怎么发现的呢?”
——“诗中有这样两句话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大意是,陶渊明在下种了—块豆地,晨出晚归,无论怎么勤劳:地里总是蒿草茂盛,豆苗稀少,一个好多农民决不会种出这样的地来,所以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农民。”
“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农民,为什么还要来种地呢?”
——“这位老农其实就是作者,他不愿意做官,就来到这里,虽然不会种地,但远离官场。离开官场的尔虞我诈,感觉很清净,很闲适,这是一种归隐的表现。”
—一一“虽然诗人在诗中表达了那种洒脱,超俗的情感,可我觉得诗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他没有孔子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我认为,诗人当时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在当时诗人怀才不遇,只好隐居田园,寻求闲适恬静的生活。”
——“我认为那是逃避。”
此时的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争论异常激烈。我真为孩子们高兴,他们的思维多么活跃,他们的想象多么丰富。我觉得,在这里设计的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个典范。—个大问题牵出这么多的思想火花,这么多的想象空间,这么多的美好境界。这也许是一种全新的讲法,它打破了一灌到底的讲解,孩子们在这样轻松自由的氛围里,用丰富的想象、稚嫩的理解、美妙的语言去感悟诗人的情感、思想、精神、心境,实在是难能可贵。
诗歌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美的教育,只要精心设计,就会让孩子们徜徉在诗歌的海洋里,去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艺术美、语言美,咀嚼诗中的韵味,品味诗中的人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拓展美,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实践能够表明,语文教学徜徉在美的氛围中,按一定的审美理想教育,帮助学生发扬其审美个性。可以点石成金,可以使学生从课堂上的审美情趣向课外延伸,跳出家庭学校的生活圈子,认识社会真善美,接受美的熏陶,养成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