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感到最头疼的内容。作文难,难作文,学生就像茶壶里煮饺子——有话吐不出。他们写出来的作文,要么是抄袭的,要么是仿写的,要么内容空洞,条理不清,词不达意。教师不知如何教学,索性教这些孩子背范文。如何进行小学作文教学?下面我以《一件成功的事》的作文指导课为例,谈谈我的做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体验,叙说自己的成功事例,以激发习作兴趣;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重视学生自由习作的心理,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同学间的互相帮助,把习作内容说清楚、写生动,愉快地进行“二度作文”。这样,学生就能写自己的生活,写心里的话,写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就会把作文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体验到写作的乐趣。
  一、通过成功事例,开拓习作思路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把实验“煮不死的泥鳅”带进了课堂。学生看到这个实验内容时,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不可能,哪有煮不死的泥鳅?我请两个学生和我一起做实验:支铁架,把泥鳅和水倒进试管,用试管夹将装有泥鳅的试管固定在铁架上,点燃酒精灯烧试管中有水的部分。酒精灯燃烧了两三分钟后,试管口开始冒气了,再过一会儿,试管口的水沸腾了,但泥鳅还好好地呆在试管底部。我马上把泥鳅倒入装满冷水的大盆子里,学生看到被煮过的泥鳅居然还活着,议论纷纷。
  我告诉学生:这个实验我做了三次才成功,前两次我都把泥鳅煮熟了。学生兴奋极了,我向他们说明了前两次失败的原因:第一次,我把试管直着夹;第二次,我将试管倾斜45°夹试管中上部,酒精灯烧的是试管的底部。第三次能成功是因为我认真地看实验的要求,纠正了前两次犯的错误,按照正确的方法做实验。我还告诉学生泥鳅煮不死的原因:因为水的导热速度慢,试管上部的水沸腾了,在短时间内试管下部的水只有一点点热,所以呆在试管下部的泥鳅,在试管上部的水沸腾的时候是不可能死的。这是实验的目的:(1)水的导热速度慢;(2)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找到失败的原因,一定能获得成功。在这短短的五分钟里,我帮助学生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学生有了诉说自己的成功事例的欲望,开拓了习作思路。
  二、利用素材激发作文兴趣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时最怕的是没内容可写。为了更好地破解这个难题,在课前我布置学生积累素材:动手做一件事,如小实验、小手工等;亲自买、卖一次东西;回忆自己第一次学某个本领的过程,如游泳、溜冰、骑自行车等。在课堂上,我通过实验“煮不熟的泥鳅”的成功事例,快速地引导学生追忆生活,开拓习作思路。学生在一周前就积累了素材,早就想一吐为快了。为了帮助学生克服选材的困难,我让学生把自己做过的事都说出来,并与学生评论哪些材料可以写到作文中,接着我与学生一起分类:(1)科学实验类:煮不死的泥鳅、鸡蛋的沉浮、用碘酒现字、阳光下的彩虹、自制汽水等;(2)手工制作类:自制飞机、轮船、手枪、花篮、不倒翁、洒水壶等;(3)学本领类:游泳、溜冰、骑自行车、滑滑板等;(4)家务类:买菜、卖菜、喂猪、放牛、拖地板、洗碗、洗菜、煮菜、洗鞋子等。学生就像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地自由交流。我让他们分小组说,比一比谁说得好,说得有趣,说得具体。我及时点评,表扬叙述完整,能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的学生。
  三、自主拟题,表达真情实感
  学生的习作思路打开了,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习作内容自主拟题。如《牙膏可以治烫伤》《我是小科学家》《当家长真辛苦》《真不容易啊!》《自找苦吃》《我是爱迪生》《赚钱真难呀!》……这些都是学生自己拟的作文题。学生就像作家一样,笔尖在作文本上快速飞舞。不到四十分钟,大部分学生就完成了习作。要学生乐于作文,教师就必须尊重他们的主人翁地位。写什么事,怎么写这个事,教师应让学生自己做主,而不应由教师的喜好来决定。
  四、自由交流,互评互议
  学生的作文写好了,我的作文指导课又向成功迈进了一步。第二步就是要求学生自行选择伙伴进行修改,找出习作中值得学习的词句,用波浪线画下来;写出这些词句好在哪里;写出自己的感受。学生相互修改习作,是一个发现他人闪光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过程。学生在推荐优秀习作这一教学环节中,让我大吃一惊,这是整个课堂最精彩的部分。每个学生俨然一个个优秀教师在上课,而我就像一个学生在学习。学生进行交流,并陈述推荐的理由。我及时点评,找出亮点并放大亮点,评价激励,使学生明白哪个句子、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引导学生借鉴别人的长处,发现自己习作的不足之处,重新修改自己的习作,这就是“二度作文”。
  在教学中,我努力以学生的交流为主,解除束缚,解放心灵,让学生自由地用自己的话心情舒畅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努力做到怎么想就怎么写,说真话,吐真情,从而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写作中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责编 莫彩凤)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语用交际,它是规范化的语用活动。在阅读教学中,这种“规范化的语用活动”体现在几方面:语用学视野下教学目标的确定——由“解码”走向“编码”;语用学视野下语境策略的运用——准确把握语体,达成理解目标;语用学视野下的教学方法的选择——情境设置与教学活动设计的相依相融。  [关键词]语用学 阅读教学 教学目标 语境策略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摘 要]《诗经》时代,是一个生活即诗、诗即生活的时代。如果要让一年级的孩子重归《诗经》时代,特别需要保护“诗的生态”。在教学中,要通过“诗趣生活”“诗意畅想”和“诗情养护”等系列微课程来营造浓郁的诗歌氛围,让诗歌和生活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好地养护儿童的诗心,让每个孩子都能拥健康、优美、卓越的心灵与精神。  [关键词]《诗经》生活 儿童诗心 诗化哲学 微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23.2
[摘 要]小说文本经常会有“对手戏”出现,这就为小说文本阅读对比策略的运用提供了契机。教学苏教版《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可以借助对手戏、转换视角点、紧扣联系线等,让学生认识人物、理解人物,从而提高小说阅读教学的整体效益。  [关键词]小说阅读 对比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9-066  对比是阅读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
一节完整的口语交际课的基本流程包括课前准备、交际前指导、口语交际和拓展延伸四个环节。口语交际教学就是在这四个环节上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和训练。如果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口语交际教学的整体效果。反思我们的口语交际课,大多数教师只有指导——交际两个环节,即使是这两个环节也没有真正做实做好。从课堂教学看,学生口语交际质量不高,多一问一答;深度不够,多层面单一;拓展不力,多缺少深化延伸。从开课到
在课堂教学中,理想的问题设计应该是深与浅、远与近、疏与密的最佳结合,即问题要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要有充分的延展性。如何让新课标下的课堂问题设计巧妙而恰当呢?我认为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一、逐层深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由于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本身固有知识水平的限制,使其在阅读中对文本的解读不可能一步到位,而需要抽丝剥茧般地层层设问,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因此,教师要高瞻远瞩,设计若干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对基础语文知识有所了解,还要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品行,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这才是教学的根本。《母亲的恩情》是一篇教育学生感受母亲恩情的文章,教师可从以下步骤渗透品行教育:将问题引入课堂,反思母亲恩情;分析课文内容,强化感恩教育;反向进行思考,延伸感恩教育。  [关键词]美文 品德教育 恩情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与重点之一。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学生往往是在一种“被阅读”的状态下进行的。在探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原点的基础上,提出閱读教学要从“悦读”出发,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对话与联想,这样才能够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促进语文素养得到真实地发展。  [关键词]悦读;对话;联想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
[摘 要]对于《一路花香》这一课的教学,教师要引领学生客观地分析课文,做到尊重差异,正确地认识自我。教学中可从认识完好的水罐、了解破水罐、解读挑水工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差异,肯定人生。  [关键词]教学启示 尊重差异 认识自我 肯定人生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8-071  《一路花香》是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的一篇课文。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教育纲要草案》中指出:教育是“以儿童为行动主体,同时以儿童自身之知为领导,所发展之行与知不断联锁的过程。”可见,在引领学生发展,尤其是考虑学生终身发展时,必须十分注重学习的自主性探究。因为,教师的任何教育和教学都是短暂的、有阶段性的,而学生的学习行为是终身的,具有发展的永恒性。  一、在原有知识派生新知识中达成学生自主识字  陶行知先生说:“‘学’字的意义,是要自己去学,而不
[摘 要]苏教版小学语文《新补充读本》,不仅能帮助他们学好语文教科书,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他们爱上阅读,享受阅读的愉悦。在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先认真研读这一读本,再和学生携起手来一起读,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 兴趣培养 第一学段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