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究其原因这和地理的学科性质有很大的关系,地理学科兼具人文性和思维性的双重性质,而在思维性中高中生普遍感受到的学习难度要数地理中读图能力的学习和应用。故本文主要从核心素养之下高中生可能出现的读图问题进行综述,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能够有效培养高中生读图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策略分析
前言:
地理作为一门文理交融的学科,不仅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考验,同时也是學生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然而从大数据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高中生都不喜欢地理,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不全面,学习起来非常吃力,深度分析原因后发现这部分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较差,不能运用理科的思维进行理解和应用。
一、核心素养下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诊断
1.1高中生地图信息获取能力弱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浓缩和精髓,若学生能够在高中阶段学会识图和用图也就具备了基本的地理学习的技巧。然而在现实学习情况之中,大部分高中生对教材中的各种地图长期忽视,不愿意去分析和了解。这种学习状态使得他们不能深度理解地理的学科性质,而且长期缺乏读图的经验导致高中生地图信息获取能力弱,不能从地图中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自然也不能把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实践中去。
1.2高中生缺乏地图读图思维
地图不仅是一种信息表达的特殊方式,更是一种地理深度学习的工具,学生借助地图对地理的信息进行必要的解读,甚至比较难懂的理论都可以通过一张地图来对应表达。所以高中生要对地图形成工具性的认识,掌握一些必要的读图技巧和读图思维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现今大多数高中生只能提取地图中的字面意思,并不能用科学和系统的读图思维,如排除、归纳、假设等思维方法进行地图的深度理解和解读。这种长期的浅层读图,不仅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应用能力,也让学生在复杂多样的地图中容易迷失方向,打击其继续深度学习的信心,甚至会让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产生厌恶。
1.3高中生缺乏图文转换能力
地图是文字的另一种表达,在应试题目中,很多时候只会给予学生一张残缺的或不完整的地图供学生进行理解和判断,在学生运用理科思维思考和解读后又必须转化为文字的形式作答。这个过程虽然看似简单,但是高中生却需要长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才能达到这个水平。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很多学生不具备读图能力,无法从一幅图中提取到信息,更不能对图片进行转换,所以在考试中经常会出现能够看懂地图中的所有信息却不能答题的情况。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2.1地图信息获取能力的进阶培养
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的基础知识上的,所以高中教师应该首先从培养学生的看图意识开始,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基本要素分析法,有顺序的去解读地图。再通过让学生填地图和画地图的方式增加学生对地图的熟悉程度和理解能力。待学生理解之后 ,再让学生将地图中的地理信息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比如在学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中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这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用书中热带雨林和亚热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差异这幅图作为课堂的导入,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浏览地图的方式说出自己能够看到的地理信息。然后再对地图中涉及的要素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回忆之前的地理知识,比如地图的几大要素、图例、经纬度等常规的地图观察要素。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对地图信息的寻找,比如要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图例所代表的热带雨林和亚热带针叶林的具体的区域,并且能够和纬度的知识点相联系。最后老师再进行问题引导:如何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题和猜测这幅地图要表达的地理信息,并试图解释这些地理信息所产生的原因。通过地图代替传统的纯知识讲解的课堂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通过填图的游戏深化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2利用多种思维方法进行地图精细解读
地图中蕴含着非常多的地理知识和理论,甚至一个小小的图标都能反映出重要的地理特征,所以很多时候如果学生不能从细节处深度理解和解读地图,在做题的时候就会出现失误,甚至解不出题目,最终失分。在实际的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师首先自身要掌握多种读图方法,引导学生对地图进行精细解读。比如教师可以挑选出一些非常典型的地图,利用多媒体将地图呈现出来,实现读图教学的直观性。然后让学生用思维导图和思维风暴的方法对地图中的所有信息进行归纳和关联,最后让学生自己出题,活跃他们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的能力。比如在学习《地球的圈层结》一课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圈层结构示意图,并让学生对地理信息进行简单的解读和理解,然后教师再用动态地图和视频的方式精细解读地图中的细节和深层含义,通过这样的解读可以让学生不受空间立体思维的干扰,更加直观形象的在脑海中重现正确的地理信息,还能增加学生的求知欲。
2.3培养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的能力
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各种丰富的插图和地图,这类地图往往层次性强、知识的关联性紧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兼具。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基本的信息获取的能力,往往就会看不懂插图和地图,所以高中地理教师在培养学生地图信息获取的同时要注意方法的循序渐进和个性化差别的方式。地理是文理融合的学科,其中不仅包括了宇宙、大气、海洋、陆地、地球运动以及时间计算、太阳高度角、各种日照图以及气候、洋流、各种等值图等理科性质的内容,而且也包括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等文科性质的内容,所以想要彻底提高学生的地图读图的能力还是要把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弱化学生的强制性记忆,把读图的能力转化成理解能力,真正实现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的教学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这是核心素养背景下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的要求。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积极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消除高中生学习地理的畏难情绪,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地理的信心,为高考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春燕.核心素养下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天津教育,2021(06):81-82+85
[2]李海霞.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绘图能力的探究[J].读与写,2019:197.
关键词: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策略分析
前言:
地理作为一门文理交融的学科,不仅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考验,同时也是學生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然而从大数据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高中生都不喜欢地理,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不全面,学习起来非常吃力,深度分析原因后发现这部分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较差,不能运用理科的思维进行理解和应用。
一、核心素养下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诊断
1.1高中生地图信息获取能力弱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浓缩和精髓,若学生能够在高中阶段学会识图和用图也就具备了基本的地理学习的技巧。然而在现实学习情况之中,大部分高中生对教材中的各种地图长期忽视,不愿意去分析和了解。这种学习状态使得他们不能深度理解地理的学科性质,而且长期缺乏读图的经验导致高中生地图信息获取能力弱,不能从地图中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自然也不能把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实践中去。
1.2高中生缺乏地图读图思维
地图不仅是一种信息表达的特殊方式,更是一种地理深度学习的工具,学生借助地图对地理的信息进行必要的解读,甚至比较难懂的理论都可以通过一张地图来对应表达。所以高中生要对地图形成工具性的认识,掌握一些必要的读图技巧和读图思维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现今大多数高中生只能提取地图中的字面意思,并不能用科学和系统的读图思维,如排除、归纳、假设等思维方法进行地图的深度理解和解读。这种长期的浅层读图,不仅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应用能力,也让学生在复杂多样的地图中容易迷失方向,打击其继续深度学习的信心,甚至会让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产生厌恶。
1.3高中生缺乏图文转换能力
地图是文字的另一种表达,在应试题目中,很多时候只会给予学生一张残缺的或不完整的地图供学生进行理解和判断,在学生运用理科思维思考和解读后又必须转化为文字的形式作答。这个过程虽然看似简单,但是高中生却需要长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才能达到这个水平。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很多学生不具备读图能力,无法从一幅图中提取到信息,更不能对图片进行转换,所以在考试中经常会出现能够看懂地图中的所有信息却不能答题的情况。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2.1地图信息获取能力的进阶培养
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的基础知识上的,所以高中教师应该首先从培养学生的看图意识开始,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基本要素分析法,有顺序的去解读地图。再通过让学生填地图和画地图的方式增加学生对地图的熟悉程度和理解能力。待学生理解之后 ,再让学生将地图中的地理信息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比如在学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中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这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用书中热带雨林和亚热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差异这幅图作为课堂的导入,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浏览地图的方式说出自己能够看到的地理信息。然后再对地图中涉及的要素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回忆之前的地理知识,比如地图的几大要素、图例、经纬度等常规的地图观察要素。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对地图信息的寻找,比如要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图例所代表的热带雨林和亚热带针叶林的具体的区域,并且能够和纬度的知识点相联系。最后老师再进行问题引导:如何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题和猜测这幅地图要表达的地理信息,并试图解释这些地理信息所产生的原因。通过地图代替传统的纯知识讲解的课堂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通过填图的游戏深化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2利用多种思维方法进行地图精细解读
地图中蕴含着非常多的地理知识和理论,甚至一个小小的图标都能反映出重要的地理特征,所以很多时候如果学生不能从细节处深度理解和解读地图,在做题的时候就会出现失误,甚至解不出题目,最终失分。在实际的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师首先自身要掌握多种读图方法,引导学生对地图进行精细解读。比如教师可以挑选出一些非常典型的地图,利用多媒体将地图呈现出来,实现读图教学的直观性。然后让学生用思维导图和思维风暴的方法对地图中的所有信息进行归纳和关联,最后让学生自己出题,活跃他们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的能力。比如在学习《地球的圈层结》一课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圈层结构示意图,并让学生对地理信息进行简单的解读和理解,然后教师再用动态地图和视频的方式精细解读地图中的细节和深层含义,通过这样的解读可以让学生不受空间立体思维的干扰,更加直观形象的在脑海中重现正确的地理信息,还能增加学生的求知欲。
2.3培养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的能力
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各种丰富的插图和地图,这类地图往往层次性强、知识的关联性紧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兼具。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基本的信息获取的能力,往往就会看不懂插图和地图,所以高中地理教师在培养学生地图信息获取的同时要注意方法的循序渐进和个性化差别的方式。地理是文理融合的学科,其中不仅包括了宇宙、大气、海洋、陆地、地球运动以及时间计算、太阳高度角、各种日照图以及气候、洋流、各种等值图等理科性质的内容,而且也包括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等文科性质的内容,所以想要彻底提高学生的地图读图的能力还是要把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弱化学生的强制性记忆,把读图的能力转化成理解能力,真正实现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的教学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这是核心素养背景下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的要求。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积极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消除高中生学习地理的畏难情绪,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地理的信心,为高考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春燕.核心素养下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天津教育,2021(06):81-82+85
[2]李海霞.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绘图能力的探究[J].读与写,2019: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