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以危机干预为主要内容和手段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天然的不足。随着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危机干预式”教育模式的不足日益凸显。实现从危机干预到积极培养的价值取向转变是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重构的关键,具体内容有:促进心理發展,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重构;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重构;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重构;情感体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重构;形成性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手段的重构。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危机干预;积极培养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一、积极心理学运动——价值取向转变的背景
积极心理学兴起于美国心理学界,它致力对人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的研究,是当代心理学一股全新的、重要的力量。随着《积极心理学导论》《积极心理学手册》的发表出版,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心理学研究中存在消极倾向的不足,从而投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但到目前为止,对于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还不完全统一,有的学者与塞利格曼观点一致,认为积极心理学是一场革命;有的学者则认为“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的一种补充,是一种非革命性的发展,它使原来具有片面倾向的心理学变得更全面、更合理和更平衡”。
我们认为,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着重研究使人的生命变得更有价值和更有意义的学科,它肯定人的美德与力量,关注人的潜能与幸福,能让人得到更全面、更健康的发展。它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倡积极品质的作用,反对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消极倾向,对长期以来心理学致力解决“障碍、问题、失败”的消极模式提出了挑战。
随着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开展,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得到广泛传播,这股积极浪潮波及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然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人与群体的积极力量,围绕主观幸福感、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社会环境展开研究。积极心理学强调“心理学只有以积极待人,创造积极的精神,提供积极的机会,肯定积极的价值,才能使它的服务对象在感受积极的过程中,学会创造积极,给予积极,并最终获得一种实实在在的积极力量 。”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的应然转变
心理学主要具有三项任务: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获得幸福生活、发掘并培养天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社会环境影响,心理学演变为关注“障碍、问题、失败”的学科,具有明显的消极倾向。
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分支,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消极烙印,从理论研究、课程教学到心理咨询,从新生心理问题筛查、心理档案建立到团体辅导,均体现以问题为导向的消极倾向。如中国知网收录的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文献,关于积极心理层面的文献数不足关于消极心理层面文献数的十分之一,理论界投入消极心理层面的研究力量要远远大于积极心理层面。高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多围绕“问题”来展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危机干预为重心,发现心理问题、干预心理问题、控制恶性心理事件是衡量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主要评价指标,而对于高校学生积极品质、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等积极层面的内容没有纳入评价体系。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身体、心理与社会环境达到相协调的状态,一是人的身体、心理与情绪相协调;二是人的身体、心理能够适应社会环境;三是人具有幸福感;四是人在工作和生活中能体现自我价值。
长期以来,以危机干预为重心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秉承没有心理问题就是健康的标准,客观上降低了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和要求。学生在消极倾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潜移默化地认可了这一观点,更多地关注自身的消极状态,负面评价消极情绪,急于摆脱情绪低落的状态,只有认为自身出现心理问题时才寻求专业教师的帮助,客观上为心理健康教育增加了阻力。消极倾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对象集中为少数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学生,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性需求,客观上窄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单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倡导两者兼顾,超越消极,走向积极,将关注重点从危机干预转移到积极培养,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发展,促进幸福人生和幸福社会的形成。
三、从危机干预到积极培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重构
1.促进心理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重构
以危机干预为重心的心理健康教育将没有心理问题等同于心理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目标。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倡导幸福人生,而不仅限于解决问题。
2012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该指导纲要明确将培养积极品质、开发心理潜能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虽然纲要针对中小学,但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同样具有指导作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认识到积极向上是人类固有的、潜在的潜能,螺旋上升的动态心理平衡是心理发展应有的状态,积极心理品质是心理发展的必然结果,具有强大的心理能量,是抵御心理困扰的天然屏障。
2.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重构
以危机干预为重心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受心理问题困扰的少数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忽视了心理教育对全体学生的发展性功能。学校片面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忽视了教师的心理发展,更無力发挥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从积极心理学出发,重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出发: 一是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将全体学生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整体性教育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是其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通过不断地积极建构、主动发生变化的过程。
二是坚持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相结合。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互为主客体、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的基础上设计课程、主题活动,实现教育目标。学生本能地对教师的模仿要求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积极心理品质。教师要不断加强自我教育,在自我积极品质培育的同时完成向学生传递幸福的使命。
三是將家长纳入心理教育共同体。家长对孩子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家长自身的心理状态、亲子关系状态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发展,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向家长传递积极的心理教育理念,在提高家长心理素质的同时,巩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3.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重构
以危机干预为重心的心理健康教育围绕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开展教学、主题活动、心理咨询,教育内容主要是阐述心理问题的症状,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学生在此引导下过分关注心理问题,容易给自己贴标签。
从积极心理学出发,重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首先应转变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的教育内容,实现从消极到积极的转变,以发现和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核心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围绕积极情绪、积极人格、专注与投入、人生意义、积极人际关系等方面展开。积极品质存在于每一个个体身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让教育对象挖掘自身的最大潜能,在学习和生活中善用优势资源,形成积极的认知风格、情绪体验,用积极的态度解读周围的社会环境,更多关注优势,较少在意缺失,通过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促进幸福人生。
4.情感体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重构
以危机干预为重心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托于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来进行,没有充分发挥专业课程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传统的授课方式也不利于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积极心理学倡导积极的情绪体验,认为不能激发受教育者积极体验、不能触动受教育者情感与心灵的教育是低效的。从积极心理学出发,重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全面渗透,根据班级学生心理特点、专业教学实际,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专业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二是充分发挥主题班会、心理成长小组、情景模拟、专题讲座、课堂讨论、戏剧电影、野外训练、游戏拓展等有效手段和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体验。三是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包含硬件设施环境和校风、学风精神环境,使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5.形成性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重构
以危机干预为重心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发现心理问题、干预心理问题、控制恶性心理事件来衡量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忽略对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忽视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认为,应将学生个体积极心理品质、健康人格的发展、学生群体的积极组织系统作为衡量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评价指标,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更多地关注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多运用发展性、形成性的评价,引导学生通过自我纵向比较,关注自身的心理成长过程。
参考文献:
[1]任 俊,叶浩生.西方积极心理学运动是一场心理学革命吗?[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6):861.
[2]周毅敏.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J].教育与职业,2015(15):48-50.
[3]张 倩,郑 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3):8.
[4]任 俊.積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5]杨新宇,王东平.积极心理学价值取向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青年的社会,2013(8):184.
[6]岳慧兰,吴良军.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8):249.
[7]黄智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机干预对策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6):124-126.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危机干预;积极培养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一、积极心理学运动——价值取向转变的背景
积极心理学兴起于美国心理学界,它致力对人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的研究,是当代心理学一股全新的、重要的力量。随着《积极心理学导论》《积极心理学手册》的发表出版,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心理学研究中存在消极倾向的不足,从而投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但到目前为止,对于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还不完全统一,有的学者与塞利格曼观点一致,认为积极心理学是一场革命;有的学者则认为“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的一种补充,是一种非革命性的发展,它使原来具有片面倾向的心理学变得更全面、更合理和更平衡”。
我们认为,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着重研究使人的生命变得更有价值和更有意义的学科,它肯定人的美德与力量,关注人的潜能与幸福,能让人得到更全面、更健康的发展。它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倡积极品质的作用,反对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消极倾向,对长期以来心理学致力解决“障碍、问题、失败”的消极模式提出了挑战。
随着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开展,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得到广泛传播,这股积极浪潮波及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然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人与群体的积极力量,围绕主观幸福感、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社会环境展开研究。积极心理学强调“心理学只有以积极待人,创造积极的精神,提供积极的机会,肯定积极的价值,才能使它的服务对象在感受积极的过程中,学会创造积极,给予积极,并最终获得一种实实在在的积极力量 。”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的应然转变
心理学主要具有三项任务: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获得幸福生活、发掘并培养天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社会环境影响,心理学演变为关注“障碍、问题、失败”的学科,具有明显的消极倾向。
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分支,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消极烙印,从理论研究、课程教学到心理咨询,从新生心理问题筛查、心理档案建立到团体辅导,均体现以问题为导向的消极倾向。如中国知网收录的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文献,关于积极心理层面的文献数不足关于消极心理层面文献数的十分之一,理论界投入消极心理层面的研究力量要远远大于积极心理层面。高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多围绕“问题”来展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危机干预为重心,发现心理问题、干预心理问题、控制恶性心理事件是衡量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主要评价指标,而对于高校学生积极品质、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等积极层面的内容没有纳入评价体系。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身体、心理与社会环境达到相协调的状态,一是人的身体、心理与情绪相协调;二是人的身体、心理能够适应社会环境;三是人具有幸福感;四是人在工作和生活中能体现自我价值。
长期以来,以危机干预为重心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秉承没有心理问题就是健康的标准,客观上降低了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和要求。学生在消极倾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潜移默化地认可了这一观点,更多地关注自身的消极状态,负面评价消极情绪,急于摆脱情绪低落的状态,只有认为自身出现心理问题时才寻求专业教师的帮助,客观上为心理健康教育增加了阻力。消极倾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对象集中为少数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学生,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性需求,客观上窄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单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倡导两者兼顾,超越消极,走向积极,将关注重点从危机干预转移到积极培养,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发展,促进幸福人生和幸福社会的形成。
三、从危机干预到积极培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重构
1.促进心理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重构
以危机干预为重心的心理健康教育将没有心理问题等同于心理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目标。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倡导幸福人生,而不仅限于解决问题。
2012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该指导纲要明确将培养积极品质、开发心理潜能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虽然纲要针对中小学,但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同样具有指导作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认识到积极向上是人类固有的、潜在的潜能,螺旋上升的动态心理平衡是心理发展应有的状态,积极心理品质是心理发展的必然结果,具有强大的心理能量,是抵御心理困扰的天然屏障。
2.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重构
以危机干预为重心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受心理问题困扰的少数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忽视了心理教育对全体学生的发展性功能。学校片面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忽视了教师的心理发展,更無力发挥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从积极心理学出发,重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出发: 一是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将全体学生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整体性教育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是其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通过不断地积极建构、主动发生变化的过程。
二是坚持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相结合。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互为主客体、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的基础上设计课程、主题活动,实现教育目标。学生本能地对教师的模仿要求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积极心理品质。教师要不断加强自我教育,在自我积极品质培育的同时完成向学生传递幸福的使命。
三是將家长纳入心理教育共同体。家长对孩子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家长自身的心理状态、亲子关系状态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发展,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向家长传递积极的心理教育理念,在提高家长心理素质的同时,巩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3.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重构
以危机干预为重心的心理健康教育围绕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开展教学、主题活动、心理咨询,教育内容主要是阐述心理问题的症状,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学生在此引导下过分关注心理问题,容易给自己贴标签。
从积极心理学出发,重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首先应转变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的教育内容,实现从消极到积极的转变,以发现和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核心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围绕积极情绪、积极人格、专注与投入、人生意义、积极人际关系等方面展开。积极品质存在于每一个个体身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让教育对象挖掘自身的最大潜能,在学习和生活中善用优势资源,形成积极的认知风格、情绪体验,用积极的态度解读周围的社会环境,更多关注优势,较少在意缺失,通过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促进幸福人生。
4.情感体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重构
以危机干预为重心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托于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来进行,没有充分发挥专业课程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传统的授课方式也不利于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积极心理学倡导积极的情绪体验,认为不能激发受教育者积极体验、不能触动受教育者情感与心灵的教育是低效的。从积极心理学出发,重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全面渗透,根据班级学生心理特点、专业教学实际,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专业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二是充分发挥主题班会、心理成长小组、情景模拟、专题讲座、课堂讨论、戏剧电影、野外训练、游戏拓展等有效手段和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体验。三是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包含硬件设施环境和校风、学风精神环境,使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5.形成性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重构
以危机干预为重心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发现心理问题、干预心理问题、控制恶性心理事件来衡量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忽略对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忽视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认为,应将学生个体积极心理品质、健康人格的发展、学生群体的积极组织系统作为衡量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评价指标,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更多地关注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多运用发展性、形成性的评价,引导学生通过自我纵向比较,关注自身的心理成长过程。
参考文献:
[1]任 俊,叶浩生.西方积极心理学运动是一场心理学革命吗?[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6):861.
[2]周毅敏.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J].教育与职业,2015(15):48-50.
[3]张 倩,郑 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3):8.
[4]任 俊.積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5]杨新宇,王东平.积极心理学价值取向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青年的社会,2013(8):184.
[6]岳慧兰,吴良军.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8):249.
[7]黄智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机干预对策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6):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