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小学体育教育,许多家长和教师都转变了自身的教育理念,提高了对于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重视程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就可以全面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可以激发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强健他们的体魄,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本文将对小学阶段如何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小学体育;习惯;培养;途径;方法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曾提出过:“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可以掌握基础的体育与健康知识以及运动技能,使学生掌握体育学习的基本方法,从而逐渐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体育习惯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是需要教师反复教学或者让学生进行长期练习才能逐渐形成和巩固下来的一种行为定式。因此,教师一定要着重培养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结合所教学生自身的情况,制定正确的教学策略和手段。
一、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体育习惯的途径
(一)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环境
要想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体育教师就必须要从课堂环境和氛围入手,营造轻松、愉悦的体育课堂环境和氛围。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时,教师一定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组织形式丰富的体育活动,创设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比如,学校可以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进行锻炼,可以是跳绳、篮球、羽毛球等,体育教师也可以适当的拓展活动的内容,使活动的形式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全面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自主性。下课后,学生们全都积极踊跃地走出教室,去参与体育运动,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有序并且有趣的体育课间锻炼氛围,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二)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由此可见,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拒绝“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仔细钻研教材内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制定出科学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全面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可以在体育课堂上不断汲取知识。比如,在学习篮球时,教师可以将篮球教学与游戏进行结合,也可以通过篮球比赛的方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和热情。只要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学生自然也就愿意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想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教师就一定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师生之间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因此,教师必须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与沟通,要真正的关心学生,平等的对待班级上的每一位学生。由于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所以他们对于教师的依赖性也比较高,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可以使学生增强对于课堂的喜爱程度,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二、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体育习惯的方法
(一)课堂教育法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一定要将教学与游戏进行结合,借助趣味性极强的体育运动,使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快乐。同时,教师也可以采取合作教学的方式,将班级上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开展体育运动,在分配小组的过程中,要注意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要将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这样就可以在保证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前提之下,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养成团队合作的意识。
(二)教师激励法
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训练后,为了可以及时得到学生习惯养成效果的反馈,教师可以在每一个教学单元结束后,对学生的体育习惯进行评价。可以从学生自评、小组评价以及教师评价这三方面入手,通过评价选出体育学习最优秀和进步最明显的学生,进行奖励和表扬。通过开展评价性的活动,可以全面发挥自我教育、集体教育以及榜样教育等多种教育力量,有助于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
(三)家庭教育法
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重大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不能只依靠学校教育,同时还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引导。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成长教育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养成体育习惯,家长可以多带着自己的孩子去进行一些户外运动,和孩子一起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不断引导孩子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体育习惯的黄金时期,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所以他们的可塑性比较强,相对比较容易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好好把握住这一关键时期,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充分了解学生兴趣爱好,然后开展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教育,激發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参考文献
[1]江伯炎.基于习惯培养的小学体育教学新思维[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1):151-152.
[2]施丹丹.体育教学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5):176-177.
◆关键词:小学体育;习惯;培养;途径;方法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曾提出过:“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可以掌握基础的体育与健康知识以及运动技能,使学生掌握体育学习的基本方法,从而逐渐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体育习惯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是需要教师反复教学或者让学生进行长期练习才能逐渐形成和巩固下来的一种行为定式。因此,教师一定要着重培养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结合所教学生自身的情况,制定正确的教学策略和手段。
一、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体育习惯的途径
(一)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环境
要想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体育教师就必须要从课堂环境和氛围入手,营造轻松、愉悦的体育课堂环境和氛围。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时,教师一定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组织形式丰富的体育活动,创设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比如,学校可以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进行锻炼,可以是跳绳、篮球、羽毛球等,体育教师也可以适当的拓展活动的内容,使活动的形式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全面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自主性。下课后,学生们全都积极踊跃地走出教室,去参与体育运动,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有序并且有趣的体育课间锻炼氛围,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二)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由此可见,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拒绝“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仔细钻研教材内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制定出科学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全面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可以在体育课堂上不断汲取知识。比如,在学习篮球时,教师可以将篮球教学与游戏进行结合,也可以通过篮球比赛的方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和热情。只要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学生自然也就愿意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想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教师就一定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师生之间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因此,教师必须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与沟通,要真正的关心学生,平等的对待班级上的每一位学生。由于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所以他们对于教师的依赖性也比较高,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可以使学生增强对于课堂的喜爱程度,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二、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体育习惯的方法
(一)课堂教育法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一定要将教学与游戏进行结合,借助趣味性极强的体育运动,使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快乐。同时,教师也可以采取合作教学的方式,将班级上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开展体育运动,在分配小组的过程中,要注意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要将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这样就可以在保证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前提之下,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养成团队合作的意识。
(二)教师激励法
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训练后,为了可以及时得到学生习惯养成效果的反馈,教师可以在每一个教学单元结束后,对学生的体育习惯进行评价。可以从学生自评、小组评价以及教师评价这三方面入手,通过评价选出体育学习最优秀和进步最明显的学生,进行奖励和表扬。通过开展评价性的活动,可以全面发挥自我教育、集体教育以及榜样教育等多种教育力量,有助于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
(三)家庭教育法
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重大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不能只依靠学校教育,同时还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引导。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成长教育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养成体育习惯,家长可以多带着自己的孩子去进行一些户外运动,和孩子一起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不断引导孩子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体育习惯的黄金时期,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所以他们的可塑性比较强,相对比较容易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好好把握住这一关键时期,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充分了解学生兴趣爱好,然后开展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教育,激發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参考文献
[1]江伯炎.基于习惯培养的小学体育教学新思维[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1):151-152.
[2]施丹丹.体育教学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5):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