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广告中的概念隐喻研究

来源 :小说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iujykyu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隐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很普遍的现象。莱考夫和约翰将概念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笔者拟从源域、目标域、映射的方法探讨三类隐喻框架下的商业广告。通过分析,笔者发现商业广告的概念隐喻能提高产品的销售功能。
  关键词:商业广告;概念隐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
  1 引言
  隐喻最早被视为一种修辞格而走入学者研究的视线。直到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出版《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概念隐喻理论。正式将隐喻提升至认知层面。他们强调隐喻的本质具有概念性,它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具体映射。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广告起到了促进消费者购买相关产品的作用。概念隐喻的研究是为读者提供一种新的认知方式去解读商业广告中的概念隐喻,加深对商业广告的理解,以便更好地理解概念隐喻的认知过程和运行机制。
  2 概念隐喻的重要因素
  2.1 源域和目标域
  源域和目标域是概念隐喻的两个基本要素。莱考夫将喻体称为源域,将本体称为目标域。隐喻的理解过程就是将源域的有关特征转移到目标域上并由此来理解目标域的过程。若没有源域和目标域的相似,任何隐喻均是无本之木。其中,源域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而目标域是比较具体的。
  2.2 映射机制
  映射是把源域的理解反映到我们想要了解的目标域上的事物,这个相应的过程就是映射。隐喻的映射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只涉及源域和目标域两个认知域。而且映射的方向是单向的,由源域到目标域。这种映射,使得人们能够由简单具体的事物去理解另一种复杂抽象的事物。
  3 商业广告的概念隐喻的分析
  莱考夫把概念隐喻分为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本文将从这三类隐喻对商业广告进行分析。
  3.1 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指用一种概念或意义结构构建另一种概念或意义,通常是用源域中具体的或比较熟悉的概念去类比目标域中抽象或比较陌生的概念。
  例1:The Citi bank never sleeps.———花旗银行
  这是2002年花旗银行的广告。在这个广告中,隐喻被拟人化了。银行用“睡觉”来修饰,被赋予了生命迹象。根据概念隐喻的理论,该隐喻中源域是人,而目标域是银行。根据常识,人每天都需要睡觉,银行也会在夜晚停止工作。人会变得疲劳,银行也会有业务低迷的时候。这个广告明面上的含义是花旗银行永远不会睡觉。实际上的含义是花旗银行永远不会停止服务。因此,这个广告的意义在于一般的银行会在夜晚停止服务,并且有业务低迷的时候。而花旗银行则不会有这样的情况。花旗银行不会打烊,也不会有业务低迷的情况发生。
  3.2 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不是一个概念构造另一个,而是在同一个概念系统内部,参照上下、内外、前后、深浅、中心—边缘之类的空间方位自相组织起来的。方位隐喻是参照方位形成的一系列隐喻概念。
  例2:If you are sad,add more lipstick and attack.———香奈儿口红
  在这个广告中,有“sad”一词这句话有“sad is down”含义。伤心的时候,心情是低沉而落寞的。而“more”一词有“more is up”的含义,心情变得明朗而欢快。人在一种悲伤地情绪下,往往呈现出一种下降的状态。而人在积极的情绪下,会倾向于保持向上的姿态。如果你不开心的时候,请多抹些口红,会让你的心情变好,并且会给你带来更多的色彩和乐趣,使你精力充沛,满载能量。这则广告利用了空间的概念将人的心情形容出来,心情的转变有上与下的方向对应。
  3.3 实体隐喻
  实体隐喻是指人类以自身经验和生理实体为基础,把事件、行为、感情、思想等抽象概念转换为具体事物。它是将抽象和模糊的思想或感情状态等无形概念作为具体的有形实体,对其进行指称、归类、组合和识别等。
  例3:Dreamers are remarkable people.They touch our lives;they touch our hearts in profound ways.They dare to create something miraculous that no one else thought possible.——Tiffany珠宝
  这是Tiffany的广告,其中的“dreamers”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而能与“touch”这类词搭配的一般是具体的事物。在这个广告中,“touch lives”和“touch hearts”被赋予了功能能够触摸一些抽象的事物。这就是梦想家被赋予了“无形的手”的一些“有形的手”的特点和功能。
  4 结论
  商业广告的主要目的在于向大众传递产品信息,让他们产生购买的欲望。广告中的概念隐喻就是将产品通过他们身边所熟知的事物构建出来,让人们在无形中被广告说服。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会用已知的概念去分析广告,并且很容易接受并且记住广告,从而也达到了提高产品销售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Croft,W.& Cruse,D.Cognitive Linguistics.Bei Jing:Bei J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2] 龔立民.英语广告中概念隐喻的认知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2.
  [3] 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Vocaloid3歌声合成的原理,并探讨了这款软件操作和效果方面的不足,最后重点提出了与算法和文本处理等有关的四点建议。  关键词:Vocaloid3;歌声合成;算法;文本处理  歌声合成技术是指通过语音合成技术相关技术让计算机合成出模拟人声的歌声。优点在于便于创作和修改,能获得较为完美的歌声。这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方向。比如,相应的虚拟歌手可以创造巨大收益,它们与真实歌手无异
期刊
摘 要:在现代汉语中“粉红”是指红色与白色混合而成的颜色,即是浅红色。但是从其造字义来说“粉”最初并没有红色的含义。本文主要探讨“粉”的名词意义“末儿”与形容词意义“粉红色”之间的关系,梳理出词义的主要发展经过。  关键词:粉;粉末:粉红色  “粉,傅面者也”(《说文解字》),据此可知“粉”许慎将“粉”释为涂抹在面上的脸上的粉末。又“粉,分也,研米使分散也”(《释名·释首饰》),故从声训的角度来说
期刊
摘 要:同声传译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但是它的历史并不是很长,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开始使用到今天,也不过八十年左右的时间。随着中国与外界交往的增多,同声传译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是现代国际会议普遍接受的翻译方法。因此,同声传译的重要性更加值得肯定。  关键词:同声传译;技巧;应用  1 同声传译中的增补法  同声传译作为翻译方式的一种,同时也是一种翻译技术和艺术的结合,需要译员发挥自己的再创造性来进
期刊
摘 要:本文重点从同音同形词和多义词的定义角度出发,分析了它们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找出两者之间的区别,并提出了几种区分的方法。  关键词:同音同形词;多义词  语言研究者一直对词的多义性(polysemy)进行研究,然而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即一词多义与同音形异义(homonym)的区分问题。通常,多义词与同音词之间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多义词(一词多义)和同音词(几词同音),都是用同样的语音形式表达
期刊
摘 要:致使两幅作品风格不同与各自经历和人生际遇有很大关系,也与他们各自所处时代、继承前人的高度有很大关系。王冕的前朝是宋,宋以院体画盛行,提倡艳丽写实,文人画尚不成熟,王冕为文人画得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而徐渭是站在巨人的头上,需要做的是写实性的突破。在他之前,林良开始用写意笔法;沈周注重笔墨,将草书引入画中,孕育大写意花鸟画的出现;比徐渭大三十多岁的陈淳揭开了大写意花鸟画的开端,徐渭在他们的表现技
期刊
卫斯理看到了这条应聘启事。  新的报纸忘了买,网费也没续交,卫斯理就是这么一个不管下一秒的人。他或许即将毕业,或许已经毕业,时间没钱给他买钟,他也自然抛弃了时间。  神奇的卫斯理虽然不好好读书,但却上了大学。一旦飘远,时间就快了起来,卫斯理要毕业了。毕业就要找工作,找工作便要看招聘启事。  可他手上拿的是去年的报纸,从图书馆的老旧报刊栏抽的出来,泛着些灰,纸边有些泛黄,鼻尖隐约飘来一股霉味儿。卫斯
期刊
摘 要:在日语中,许多词的形成都伴随着变音现象。主要包括连浊、转音、音便、半浊音化等内容。了解这些音变现象对我们更完善地掌握好日语,无疑是大有益处的。本文的主旨在于,将上述各项变音现象加以总结,希望能够为日语学习者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变音;连浊;转音;音便;半浊音化  1 连浊现象  所谓连浊是指某些复合词中的后一部分的第一个音节由清音变成浊音的现象。这种现象只能发生在“カ、サ、タ、ハ”四行
期刊
摘 要:在当今信息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全球范围的科技交流也日益频繁,需要大量的科技翻译人才。科技文献的翻译,既要求译者具有很好的外语能力,还要求译者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目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众多,但科技翻译人才的缺口却很大,因为仅有英语专业背景的人翻译科技文献,总是更容易出现科技专业人士所谓的常识错误。  关键词:美学;科技英语;翻译  随着理工类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他们中不少人已
期刊
摘 要:本文从语法隐喻理论角度出发,剖析王维《鹿柴》一诗的三个英译本,试图证明语法隐喻理论可以为不同译本的评价和原诗的解读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法隐喻;鹿柴  “语法隐喻”这一概念是韩礼德在《功能语法导论》(1985)中首先提出来的。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法隐喻根据纯理功能可分为三类:概念语法隐喻、人际语法隐喻、语篇语法隐喻。概念隐喻主要分为及物性隐喻和名词化;人际隐喻分为语
期刊
摘 要:我们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近义词,虽然这些词的用法在表面看起来相同,但在实际运用当中,却有着微妙的差异。比如「まで」「までに」「までで」这三个词的用法,对于初学者来说就是难点之一,本文就「まで」「までに」「までで」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这三个词之间的具体差异,以期对「まで」「までに」「までで」的教授和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まで」;「までに」;「までで」  1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