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互联网环境下流行在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中“丧文化”的研究,探索“丧文化”产生和流行的原因,剖析了互联网环境下“丧文化”的内涵、特质和对策。
关键词:网络环境;“丧文化”;大学生
2016年7月“葛优躺”的图片在互联网上以各种形式转发,“屌丝”、“废柴”、“新的一天一定会迎来新的打击”、“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等表达被青年在互联网中广泛以及快速的传播,彩虹合唱团、马男波杰克在互联网蹿红,这些都代表着网络“丧文化”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中。那么,“丧文化”究竟表达了些什么意义?“丧文化”流行的背后反映了大学生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丧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流行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是笔者在本文想要探析的内容。
一、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丧文化”的内涵
第一,具有亚文化光谱。“丧文化”表面上表现出了消极、颓废的观点,深层次中包含了戏谑、自嘲、抗议等观点或主张;同时引起了一群青年在网络上的聚集,比如在微博上出现的“每日一丧”话题,知乎上的“丧文化”话题,豆瓣丧组等,这些都是因“丧文化”聚集的青年群体;经常在网络中以段子、表情包等作为传播方式的“丧文化”显然也符合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新媒体”特征。
第二,“丧文化”反映了大学生集体焦虑的状态。如今的大学生群体以90后为主,他们虽然在经济条件上已比前面几代人富足许多,但生活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他们面对着更大的压力和更残酷的竞争。就业、住房、婚姻、医疗、环境、人际交往等压力交错相逼。大学生群体发现要改变现状或将来几乎毫无可能。这样的焦虑急需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所言非所指、似是而非并且在网络上传播的“丧文化”显然非常合适。大学生群体表现出的“丧文化”有些是戏谑,有些是自嘲,还带着些许抗议。因此,“丧文化”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群体面对的社会现实,以及集体焦虑、抱团取暖的状态。
第三,大学生群体中的“丧文化”具有“自我反讽”的特征。“反讽”最明显的特征是所言非所指,也就是一个陈述的实际内涵和它表面意义相互矛盾。这与大学生群体中表现的“丧文化”异曲同工。丧文化中“反鸡汤”正是这种情形的表现,比如“咸鱼总有翻身的一天,翻过身来还是咸鱼”,这些戳穿“鸡汤”真相的话语使得创作者和传播者都成为了揭露和告知真相的智者,同时通过这样的“自我反讽”使自己成为了“直面淋漓鲜血的”勇者。这种大学生群体中的“自我反讽”的丧文化不仅不“丧”,反而体现了当今大学生在面对社会现实的勇敢和有所准备。
二、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丧文化”的特质
第一,表达方式的多元性。它的表达方式也不拘泥于某种单一的形式,而是以杂糅了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的快速传播的表达形式为主,包括表情包、小视频、动态图像、微信长文、卡通形象等形式。
第二,表达内容的负面性。网络中传播的“丧文化”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图像、视频,都表达了负面性的内容。从字面上看传播的基本上是颓废、无力、消极、悲观等负面性的内容。
第三,存在状态的碎片性。简单的一句话、一个网络表情、一个小视频都是“丧文化”的传播形式。简短、直观和去中心化的传播导致了“丧文化”在网络中存在状态的碎片性特质。
第四,传播方式的随意性。他们通过在网络中集体无意识、自发性的传播丧文化来证实这是同龄人都在面临的情境,这样自娱自乐式的、随意性的传播方式也成为了丧文化的一个特质。
三、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丧文化”的对策
第一,因势利导,建立情绪宣泄渠道,培养大学生甄别信息、理性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丧文化”表达了许多青年人在面对社会现实时无力、悲观的感受,没有社会经验的大学生群体很可能会受到“丧文化”表面意义的影响,从而引起不必要的焦虑。教育工作者应通过沟通帮助焦虑中的大学生合理宣泄情绪,正确、全面的理解丧文化表现的内容。大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时容易被错误的信息引导,可能会产生偏激的想法或行为,因此必须要培养大学生甄别信息、理性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
第二,角色换位,用网络语言、网络思维与学生沟通。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對大道理、“心灵鸡汤”之类宽泛的正能量表现出抵抗情绪,同时喜欢与众不同、生动活泼的交流方式。于是在教育中应顺势而为,重视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采用大学生容易接受的网络语言、网络思维进行沟通,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有亲和力。
第三,价值引导,引导学生树立理想,培育向上的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教书育人全过程。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受到的冲击和诱惑纷繁复杂,只有树立了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大学生才能够坚定的行走在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道路上。
第四,环境支持,创造健康的互联网环境。政府应当进一步整治互联网环境,完善舆论监督机制,惩处恶意炒作丧文化的行为;互联网媒体应自觉维护网络环境秩序,守好媒体道德的底线,平衡好公众利益发声筒与媒体产业运营之间的矛盾,肩负起传播社会正能量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萧子扬,常进锋,孙健.从“废柴”到“葛优躺”: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网络青年“丧文化”研究[J].青少年学刊,2017(03):3-7.
[2]徐川.在“丧”与“燃”之间走进青年[N].人民日报,2017-7-21(013).
关键词:网络环境;“丧文化”;大学生
2016年7月“葛优躺”的图片在互联网上以各种形式转发,“屌丝”、“废柴”、“新的一天一定会迎来新的打击”、“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等表达被青年在互联网中广泛以及快速的传播,彩虹合唱团、马男波杰克在互联网蹿红,这些都代表着网络“丧文化”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中。那么,“丧文化”究竟表达了些什么意义?“丧文化”流行的背后反映了大学生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丧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流行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是笔者在本文想要探析的内容。
一、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丧文化”的内涵
第一,具有亚文化光谱。“丧文化”表面上表现出了消极、颓废的观点,深层次中包含了戏谑、自嘲、抗议等观点或主张;同时引起了一群青年在网络上的聚集,比如在微博上出现的“每日一丧”话题,知乎上的“丧文化”话题,豆瓣丧组等,这些都是因“丧文化”聚集的青年群体;经常在网络中以段子、表情包等作为传播方式的“丧文化”显然也符合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新媒体”特征。
第二,“丧文化”反映了大学生集体焦虑的状态。如今的大学生群体以90后为主,他们虽然在经济条件上已比前面几代人富足许多,但生活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他们面对着更大的压力和更残酷的竞争。就业、住房、婚姻、医疗、环境、人际交往等压力交错相逼。大学生群体发现要改变现状或将来几乎毫无可能。这样的焦虑急需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所言非所指、似是而非并且在网络上传播的“丧文化”显然非常合适。大学生群体表现出的“丧文化”有些是戏谑,有些是自嘲,还带着些许抗议。因此,“丧文化”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群体面对的社会现实,以及集体焦虑、抱团取暖的状态。
第三,大学生群体中的“丧文化”具有“自我反讽”的特征。“反讽”最明显的特征是所言非所指,也就是一个陈述的实际内涵和它表面意义相互矛盾。这与大学生群体中表现的“丧文化”异曲同工。丧文化中“反鸡汤”正是这种情形的表现,比如“咸鱼总有翻身的一天,翻过身来还是咸鱼”,这些戳穿“鸡汤”真相的话语使得创作者和传播者都成为了揭露和告知真相的智者,同时通过这样的“自我反讽”使自己成为了“直面淋漓鲜血的”勇者。这种大学生群体中的“自我反讽”的丧文化不仅不“丧”,反而体现了当今大学生在面对社会现实的勇敢和有所准备。
二、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丧文化”的特质
第一,表达方式的多元性。它的表达方式也不拘泥于某种单一的形式,而是以杂糅了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的快速传播的表达形式为主,包括表情包、小视频、动态图像、微信长文、卡通形象等形式。
第二,表达内容的负面性。网络中传播的“丧文化”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图像、视频,都表达了负面性的内容。从字面上看传播的基本上是颓废、无力、消极、悲观等负面性的内容。
第三,存在状态的碎片性。简单的一句话、一个网络表情、一个小视频都是“丧文化”的传播形式。简短、直观和去中心化的传播导致了“丧文化”在网络中存在状态的碎片性特质。
第四,传播方式的随意性。他们通过在网络中集体无意识、自发性的传播丧文化来证实这是同龄人都在面临的情境,这样自娱自乐式的、随意性的传播方式也成为了丧文化的一个特质。
三、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丧文化”的对策
第一,因势利导,建立情绪宣泄渠道,培养大学生甄别信息、理性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丧文化”表达了许多青年人在面对社会现实时无力、悲观的感受,没有社会经验的大学生群体很可能会受到“丧文化”表面意义的影响,从而引起不必要的焦虑。教育工作者应通过沟通帮助焦虑中的大学生合理宣泄情绪,正确、全面的理解丧文化表现的内容。大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时容易被错误的信息引导,可能会产生偏激的想法或行为,因此必须要培养大学生甄别信息、理性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
第二,角色换位,用网络语言、网络思维与学生沟通。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對大道理、“心灵鸡汤”之类宽泛的正能量表现出抵抗情绪,同时喜欢与众不同、生动活泼的交流方式。于是在教育中应顺势而为,重视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采用大学生容易接受的网络语言、网络思维进行沟通,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有亲和力。
第三,价值引导,引导学生树立理想,培育向上的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教书育人全过程。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受到的冲击和诱惑纷繁复杂,只有树立了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大学生才能够坚定的行走在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道路上。
第四,环境支持,创造健康的互联网环境。政府应当进一步整治互联网环境,完善舆论监督机制,惩处恶意炒作丧文化的行为;互联网媒体应自觉维护网络环境秩序,守好媒体道德的底线,平衡好公众利益发声筒与媒体产业运营之间的矛盾,肩负起传播社会正能量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萧子扬,常进锋,孙健.从“废柴”到“葛优躺”: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网络青年“丧文化”研究[J].青少年学刊,2017(03):3-7.
[2]徐川.在“丧”与“燃”之间走进青年[N].人民日报,2017-7-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