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者,其自身的能力对于教育水平有着很重要的影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提高教师能力的关键所在,高职院校要结合高职教育特色,建立有效机制,与教师共同努力,提高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关键词]教师;职业生涯;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2-0177-01
一、针对群体差异及个体差异建立完善的教师职业链路
学校要在符合学校发展规划、尊重教师个体和群体差异的前提下建立完善的教师职业生涯培养方案,培养方案要在顺应高职教育规律、符合学校发展规划、适合教师群体特点和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进行设计。
对转制或升格院校的教师着力于提高学历层次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构成,比高等教育及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要更加复杂,我国一部分高职院是由原来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或成人高校转制而成,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虽然有很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学历层次普遍较低,掌握的知識、技能不能完全满足高职教育的要求。对于这类教师,提供提高学历层次、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对他们的职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对来自企业或行业的教师着力于拓展专业视野。由于我国近年来为提高高职教育的水平,缩短高职教育和行业、企业、职业及岗位间的差距,提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不过这类教师在稳定性、教学能力、教学效果方面均需求要近一步提高,而他们虽然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这些经验往往来自于某个行业或企业,这同时也会成为他们职业视野的局限所在,克服自身的局限性、拓宽专业视野则是这类教师提高能力的必然选择,要为其创造更多接触各类行业和企业的机会,以打破他们原有的专业局限和思维定式,最大地发挥他们优化师资队伍的作用。
对刚刚从事教育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着力于提升教学技能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毕业生加入到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当中,这部分教师普遍学历层次较高,掌握了比较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先进的教学技能,有很强的可塑性,但是尚未能真正领悟高职教育的内涵。学校在建设师资队伍时要充分考虑年龄结构的合理化,培养优秀的后备力量是一个学校能长久发展的必由之路,选派有丰富经验的资深教师对年青教师进行传、帮、带,可以加快年青教师的成长速度,同时对担负培养任务的教师不仅对他们的自身业务提高也是一种促进,也是对他们能力的认可,对他们自身的职业生涯宽度也是一种拓展。
二、拓展教师专业化深度与宽度,建设“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
无论是从事哪个专业领域,无论是承担专业课、基础课、实际技能训练或实验课的教学任务,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成熟度,不断拓展专业领域的宽度,挖掘专业领域的深度,才能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但不同类别的教师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专业课教师应着重挖掘专业深度及强化实际应用能力目前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教材更新的速度远低于知识更新的速度,学校教育滞后于职业发展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均要面对的一种普遍现象,急需改变。专业教师承担着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传授、实践应用能力训练的任务,要很好地完成承担的任务,需要专业教师自身具备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丰富实用的实践经验,这些需要专业教师在本专业领域内不断地努力钻研,高效学习,勤于实践方可持续发展。而除了教师自身的主动性以外,学校也必需为专业教师提供有力的支持,建立长远地培训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任务,使教师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充电。通过培养和选拔专业队伍带头人,定期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业务知识、先进技术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活动,派出人员进修,开展专题讲座和技术交流,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介绍和交流本专业、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和前沿成果,加强和兄弟院校的横向沟通,达到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目的,实现人才和技术的资源共享。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仍沿袭了高等教育重学术研究轻实践的习惯作风,这种惯性导致了很多专业教师依然以钻研理论知识作为重点,而对实践环节较少涉足,或者依然完全停留在理论学习阶段,这就需要学校对专业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做出明确的要求,同时还提供专业实践及企业实践的机会,以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出更多既有丰富理论知识,又能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基础课教师要侧重于拓展专业领域的宽度基础课的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基础课教师要围绕自己授课专业的特点,以及本专业对应的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来调整授课内容。对于授课专业领域跨度较大的教师,除教师自身努力外,学校也应选派专业教师对基础课教师进行指导,以帮助基础课教师能更深刻地了解专业内涵,方可更好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三、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促进教师不断成长合理的激励制度,及时肯定适当的行为,可以非常有效地促进教师不断成长,而激励制度要实行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并重的原则,以满足教师不同层次的需求
物质奖励方案要依据“宽带”薪酬体系的原则来制定,由此教师便会在充分考虑自身的能力优势的前提下来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奖励考核要以业绩与成果为主,并与理论水平、技术水平相结合,并对教师职业道德水平进行有效评价,使考核成为奖励先进、推动后进的有效手段。考核结果作为职务聘任、职称评定、工资晋升的重要依据,更好的激励教师奋发向上。高职教育对教师综合能力及任用条件均有别于高等教育,目前的职称晋升模式是以高等教育特色为前提制订的,过多强调教师的理论研究能力,而对教师的实际的职业能力并未进行考核,这种模式对于高职教育并不十分适合,急需建立适应高职院校的以职业能力或职业资格为主导的职称晋升模式。目前我国教育部正在着手建立适合高职教育的职称评定模式,但该系统尚未建立之前,各高职院校要为教师创造条件,在校内设立多种奖励措施,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同时要将实际运用知识的实际技能也纳入科研能力的考核范围,体现高职教育注重实践能力的特色,鼓励教师对职业实践能力勇于探索。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连榕.教师专业发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2] Norman C.Gysbers,Mary J.Heppner,Joseph A.Johnston.职业生涯咨询:过程、技术及相关问题(第2版)[M].侯志瑾,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陆旸,杨希全,蒋宝陵.基于差异化视角的职业生涯规划策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15):12-13.
[关键词]教师;职业生涯;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2-0177-01
一、针对群体差异及个体差异建立完善的教师职业链路
学校要在符合学校发展规划、尊重教师个体和群体差异的前提下建立完善的教师职业生涯培养方案,培养方案要在顺应高职教育规律、符合学校发展规划、适合教师群体特点和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进行设计。
对转制或升格院校的教师着力于提高学历层次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构成,比高等教育及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要更加复杂,我国一部分高职院是由原来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或成人高校转制而成,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虽然有很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学历层次普遍较低,掌握的知識、技能不能完全满足高职教育的要求。对于这类教师,提供提高学历层次、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对他们的职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对来自企业或行业的教师着力于拓展专业视野。由于我国近年来为提高高职教育的水平,缩短高职教育和行业、企业、职业及岗位间的差距,提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不过这类教师在稳定性、教学能力、教学效果方面均需求要近一步提高,而他们虽然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这些经验往往来自于某个行业或企业,这同时也会成为他们职业视野的局限所在,克服自身的局限性、拓宽专业视野则是这类教师提高能力的必然选择,要为其创造更多接触各类行业和企业的机会,以打破他们原有的专业局限和思维定式,最大地发挥他们优化师资队伍的作用。
对刚刚从事教育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着力于提升教学技能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毕业生加入到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当中,这部分教师普遍学历层次较高,掌握了比较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先进的教学技能,有很强的可塑性,但是尚未能真正领悟高职教育的内涵。学校在建设师资队伍时要充分考虑年龄结构的合理化,培养优秀的后备力量是一个学校能长久发展的必由之路,选派有丰富经验的资深教师对年青教师进行传、帮、带,可以加快年青教师的成长速度,同时对担负培养任务的教师不仅对他们的自身业务提高也是一种促进,也是对他们能力的认可,对他们自身的职业生涯宽度也是一种拓展。
二、拓展教师专业化深度与宽度,建设“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
无论是从事哪个专业领域,无论是承担专业课、基础课、实际技能训练或实验课的教学任务,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成熟度,不断拓展专业领域的宽度,挖掘专业领域的深度,才能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但不同类别的教师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专业课教师应着重挖掘专业深度及强化实际应用能力目前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教材更新的速度远低于知识更新的速度,学校教育滞后于职业发展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均要面对的一种普遍现象,急需改变。专业教师承担着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传授、实践应用能力训练的任务,要很好地完成承担的任务,需要专业教师自身具备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丰富实用的实践经验,这些需要专业教师在本专业领域内不断地努力钻研,高效学习,勤于实践方可持续发展。而除了教师自身的主动性以外,学校也必需为专业教师提供有力的支持,建立长远地培训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任务,使教师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充电。通过培养和选拔专业队伍带头人,定期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业务知识、先进技术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活动,派出人员进修,开展专题讲座和技术交流,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介绍和交流本专业、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和前沿成果,加强和兄弟院校的横向沟通,达到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目的,实现人才和技术的资源共享。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仍沿袭了高等教育重学术研究轻实践的习惯作风,这种惯性导致了很多专业教师依然以钻研理论知识作为重点,而对实践环节较少涉足,或者依然完全停留在理论学习阶段,这就需要学校对专业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做出明确的要求,同时还提供专业实践及企业实践的机会,以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出更多既有丰富理论知识,又能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基础课教师要侧重于拓展专业领域的宽度基础课的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基础课教师要围绕自己授课专业的特点,以及本专业对应的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来调整授课内容。对于授课专业领域跨度较大的教师,除教师自身努力外,学校也应选派专业教师对基础课教师进行指导,以帮助基础课教师能更深刻地了解专业内涵,方可更好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三、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促进教师不断成长合理的激励制度,及时肯定适当的行为,可以非常有效地促进教师不断成长,而激励制度要实行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并重的原则,以满足教师不同层次的需求
物质奖励方案要依据“宽带”薪酬体系的原则来制定,由此教师便会在充分考虑自身的能力优势的前提下来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奖励考核要以业绩与成果为主,并与理论水平、技术水平相结合,并对教师职业道德水平进行有效评价,使考核成为奖励先进、推动后进的有效手段。考核结果作为职务聘任、职称评定、工资晋升的重要依据,更好的激励教师奋发向上。高职教育对教师综合能力及任用条件均有别于高等教育,目前的职称晋升模式是以高等教育特色为前提制订的,过多强调教师的理论研究能力,而对教师的实际的职业能力并未进行考核,这种模式对于高职教育并不十分适合,急需建立适应高职院校的以职业能力或职业资格为主导的职称晋升模式。目前我国教育部正在着手建立适合高职教育的职称评定模式,但该系统尚未建立之前,各高职院校要为教师创造条件,在校内设立多种奖励措施,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同时要将实际运用知识的实际技能也纳入科研能力的考核范围,体现高职教育注重实践能力的特色,鼓励教师对职业实践能力勇于探索。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连榕.教师专业发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2] Norman C.Gysbers,Mary J.Heppner,Joseph A.Johnston.职业生涯咨询:过程、技术及相关问题(第2版)[M].侯志瑾,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陆旸,杨希全,蒋宝陵.基于差异化视角的职业生涯规划策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15):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