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如何用新理念、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和驾驭教材,让教材焕发出新的活力,是作为教学课程“实施者、决策者和创造者”的教师应该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焕发新的活力呢?笔者的体会是:
一、调用经验走近教材
在教学中,教师要在教材和学生生活之间巧搭桥梁,调用教师自己的经验,调用学生平日的感受,让教材“近”起来,使教材成为学生可接受可感悟的内容。
语文教材所选篇目,有些涉及地域风俗,有些反映了历史事件。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把相关的资料巧妙地穿插进课堂,增加学生对课文的感性认识。如在教沈从文的《端午日》一文时,笔者布置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向自己的父母亲、爷爷奶奶了解本地家乡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在活动中,学生理解了风俗内容,感受了端午的文化气息,自然地拉近了与教材的距离。
为使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借题发挥,《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决定弃医从文,惜别恩师时,他说了句善良的谎话:“准备回国学生物学,先生教的知识也还是有用的。”为理解鲁迅“撒谎”的目的,老师讲了个故事——有户人家婆媳关系长期不和。一次过节,儿子用积攒的烟钱,给老母买了套新衣,对她说:“妈,今天你儿媳妇给你买了套新衣,看看满意么?”老人家顿时眉开眼笑,自此之后,婆媳关系出现了良好的转机。这实在是一个给人带来深沉安慰的谎话啊!学生受此启发,纷纷发言,各自介绍了生活中美丽的谎言。原来,在赶集购物、请客赴宴、出外旅游等许多生活的角落,都有这种“谎话”的影子。缓解矛盾、消除磨擦、避免隔阂、安慰病人,往往也需要善良的谎话。学生品味这些“谎话”,丰富了人生阅历,积累了生活经验,同时也激发了辩证思维,更好地理解了课文。
二、重视过程,让教材“活”起来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材料,需要教师和学生能动地、个性化去解读,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教学的过程。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活动”,要以学生的感悟代替教师的分析,变读书、答问的单调形式为课堂上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讨论、表演、展示、欣赏、评价等。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是一篇简短的童话故事,它歌颂了崇高的爱心。笔者在教学时,别出心裁地要求学生排演课本剧。于是,课堂里或三四人合演,或一人独演,学生在演练的过程中深切地理解了小姑娘的爱心。而后笔者又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改编课文中间部分。有的设置了一个小男孩也去找水的情节,有的虚构了小姑娘昏死过去又被神仙救活的内容,有的想象了七个孩子甘愿献身战胜妖魔求得大雨的故事……看看作家的文章,读读自己的作品,学生对童话想象丰富奇特的特色感受得更加深刻了。改编课文,其实也是对教材学习的过程。不但能使他们展开思维的翅膀,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使教材“活”起来。
学生学习知识的最好途径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应该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为动态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围绕教材提出别样的发人深思的见解,这种学习过程,会使教材立体化地活生生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三、有机补充,让教材“厚”起来
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本次课程改革中的新课题。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仅满足于教材内容,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社会需要人有敏锐的洞察力与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思考材料。
由于语文教材的滞后性,课文的一些内容或观点可能过时,我们要结合时代的特点,以课文为源头,发掘新的活水,为课文注入充满时代气息的内,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如在学习《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由于年代相距有半个世纪之久,过去志愿军战士那激动人心的英雄事迹一时难以激起学生的激情。这时,可围绕“最可爱的人—人民解放军”这个源头,将人民解放军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分析。这样,学生就可以从1998年抗洪抢险的英雄事迹,衡阳消防官兵奋勇扑灭大火等英雄壮举中,深刻地认识到人民军队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本色。对旧课文注入新内容,能加深学生对人物品质的理解,使旧课文焕发出新的教育价值。
补充同题材名作,扩大学生阅读面。如课内学蒲松龄《狼》时,可指导学生读毕淑敏的《神勇的狼》,加强学生对狼的全面认识,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全面了解事物的意识,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念。又如余秋雨散文《文化苦旅》中有一篇《三峡》,文笔优美流畅,引用传说生动感人,饶有情趣。在《长江三峡》一文的教学中,以此作为比较阅读的材料,学生学习兴趣倍增,提高了阅读、分析、鉴赏的能力,这无疑增厚了教材,开阔了学生视野。
由节选看全文,由一篇看多篇。教材中往往选编了一些长篇的节选,学习时可指导学生看全文,这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把握,又可以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如上《在烈日和暴雨下》,可提前让学生阅读《骆驼祥子》,学习莎士比亚的戏剧节选《在法庭上》,可指导学生阅读全剧《威尼斯商人》。课内学某一佳作,课外可指导学生阅读同一作者的其它名篇佳作。如学了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课外可指导阅读《项链》,让学生体味小说撼人心魄的魅力,感悟莫泊桑小说结尾那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艺术特点。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靠教师的善于运用。”因此教师要改变“教教材”和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应以学生“如何学”为着眼点,对教材巧裁剪、巧设计、巧补充,让教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金坤荣,江苏省吴江市南麻中学)
一、调用经验走近教材
在教学中,教师要在教材和学生生活之间巧搭桥梁,调用教师自己的经验,调用学生平日的感受,让教材“近”起来,使教材成为学生可接受可感悟的内容。
语文教材所选篇目,有些涉及地域风俗,有些反映了历史事件。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把相关的资料巧妙地穿插进课堂,增加学生对课文的感性认识。如在教沈从文的《端午日》一文时,笔者布置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向自己的父母亲、爷爷奶奶了解本地家乡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在活动中,学生理解了风俗内容,感受了端午的文化气息,自然地拉近了与教材的距离。
为使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借题发挥,《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决定弃医从文,惜别恩师时,他说了句善良的谎话:“准备回国学生物学,先生教的知识也还是有用的。”为理解鲁迅“撒谎”的目的,老师讲了个故事——有户人家婆媳关系长期不和。一次过节,儿子用积攒的烟钱,给老母买了套新衣,对她说:“妈,今天你儿媳妇给你买了套新衣,看看满意么?”老人家顿时眉开眼笑,自此之后,婆媳关系出现了良好的转机。这实在是一个给人带来深沉安慰的谎话啊!学生受此启发,纷纷发言,各自介绍了生活中美丽的谎言。原来,在赶集购物、请客赴宴、出外旅游等许多生活的角落,都有这种“谎话”的影子。缓解矛盾、消除磨擦、避免隔阂、安慰病人,往往也需要善良的谎话。学生品味这些“谎话”,丰富了人生阅历,积累了生活经验,同时也激发了辩证思维,更好地理解了课文。
二、重视过程,让教材“活”起来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材料,需要教师和学生能动地、个性化去解读,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教学的过程。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活动”,要以学生的感悟代替教师的分析,变读书、答问的单调形式为课堂上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讨论、表演、展示、欣赏、评价等。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是一篇简短的童话故事,它歌颂了崇高的爱心。笔者在教学时,别出心裁地要求学生排演课本剧。于是,课堂里或三四人合演,或一人独演,学生在演练的过程中深切地理解了小姑娘的爱心。而后笔者又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改编课文中间部分。有的设置了一个小男孩也去找水的情节,有的虚构了小姑娘昏死过去又被神仙救活的内容,有的想象了七个孩子甘愿献身战胜妖魔求得大雨的故事……看看作家的文章,读读自己的作品,学生对童话想象丰富奇特的特色感受得更加深刻了。改编课文,其实也是对教材学习的过程。不但能使他们展开思维的翅膀,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使教材“活”起来。
学生学习知识的最好途径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应该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为动态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围绕教材提出别样的发人深思的见解,这种学习过程,会使教材立体化地活生生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三、有机补充,让教材“厚”起来
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本次课程改革中的新课题。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仅满足于教材内容,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社会需要人有敏锐的洞察力与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思考材料。
由于语文教材的滞后性,课文的一些内容或观点可能过时,我们要结合时代的特点,以课文为源头,发掘新的活水,为课文注入充满时代气息的内,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如在学习《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由于年代相距有半个世纪之久,过去志愿军战士那激动人心的英雄事迹一时难以激起学生的激情。这时,可围绕“最可爱的人—人民解放军”这个源头,将人民解放军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分析。这样,学生就可以从1998年抗洪抢险的英雄事迹,衡阳消防官兵奋勇扑灭大火等英雄壮举中,深刻地认识到人民军队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本色。对旧课文注入新内容,能加深学生对人物品质的理解,使旧课文焕发出新的教育价值。
补充同题材名作,扩大学生阅读面。如课内学蒲松龄《狼》时,可指导学生读毕淑敏的《神勇的狼》,加强学生对狼的全面认识,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全面了解事物的意识,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念。又如余秋雨散文《文化苦旅》中有一篇《三峡》,文笔优美流畅,引用传说生动感人,饶有情趣。在《长江三峡》一文的教学中,以此作为比较阅读的材料,学生学习兴趣倍增,提高了阅读、分析、鉴赏的能力,这无疑增厚了教材,开阔了学生视野。
由节选看全文,由一篇看多篇。教材中往往选编了一些长篇的节选,学习时可指导学生看全文,这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把握,又可以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如上《在烈日和暴雨下》,可提前让学生阅读《骆驼祥子》,学习莎士比亚的戏剧节选《在法庭上》,可指导学生阅读全剧《威尼斯商人》。课内学某一佳作,课外可指导学生阅读同一作者的其它名篇佳作。如学了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课外可指导阅读《项链》,让学生体味小说撼人心魄的魅力,感悟莫泊桑小说结尾那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艺术特点。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靠教师的善于运用。”因此教师要改变“教教材”和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应以学生“如何学”为着眼点,对教材巧裁剪、巧设计、巧补充,让教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金坤荣,江苏省吴江市南麻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