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鹤国际:私有化路口

来源 :营销界·食品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lh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私有化,或许是飞鹤在业务和资本方面进行一些改变的信号
  10月3日,飞鹤乳业宣布,公司收到一份不具约束力的建议,公司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冷友斌和摩根士丹利亚洲私募股权投资部门,有意以每股7.4美元的价格收购冷友斌目前所拥有股份之外的所有流通股。公司董事会拟形成一个特殊的独立董事委员会,就此项收购提议进行尽职调查,以考虑该建议。
  飞鹤乳业称,收购资金将会通过债券和股权的方式进行募集,摩根士丹利方面将从永隆银行获得5000万美元的债务融资。
  目前,飞鹤乳业拥有超过200个收奶站、6家生产厂,零售网点超过8万个。摩根士丹利上述私募股权投资部门在亚洲目前已经投资超过24亿美元,该部门主要专注于成长型公司。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由于飞鹤没有出现在黑名单中,因此不仅没有受到负面影响,反而赢得了发展时机。此后一段时期,飞鹤产品最高销量与前一年同期相比提升了600%。而为了快速补充发展所需资金,以及加快发展步伐,飞鹤乳业于2009年8月引入红杉中国,后者注资6300万美元获得飞鹤乳业210万股,共计10.5%的股份,双方还签订了苛刻的对赌条款。
  但飞鹤乳业的业绩并未取得预期中的增长。2009年12月底,飞鹤股价一度跌破25美元;2010年4月,股价低于20美元,此后更是一路下探;到2010年8月25日,飞鹤收盘价一路跌至6.64美元的历史最低。
  2011年2月,飞鹤乳业发布公告称,将回购红杉中国所持有的262.5万股股份,并在未来一年内分四次共向红杉支付约6300万美元以及相应的利息。
  飞鹤乳业还宣布,为提高该公司资产流动性,减少债务杠杆,在保证公司获得高品质生鲜奶的同时,省去公司在养殖场的运营支出,公司将旗下的两家牧场以1.318亿美元左右的估值出售。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近两年飞鹤乳业面临着产销下滑的不利局面,与红杉资本的对赌失败后,飞鹤乳业这些年一直在收缩,部分产能甚至租借给了伊利乳业使用,但在伊利乳业发生“汞超标”事件后,其销售有所好转,库存的产品得以迅速清理,企业逐渐恢复过来,但目前在进口奶粉大量冲击下,发展形势仍不乐观。
  “退市有一个好处是便于股权的转让。”宋亮认为,对于飞鹤乳业而言,作为上市公司,股权比较分散,一旦私有化,股权就可以很便利地转让给产业资本,摩根士丹利参与私有化,意味着下一步飞鹤乳业可能寻找其他希望进入中国乳业的产业资本转让股权或者部分资产。另外一方面,飞鹤乳业私有化可以看作其希望在业务和资本投资方面进行一些改变的信号。
  不过,宋亮也指出,飞鹤乳业的优势也较为明显,其奶源主要集中在黑龙江,是中国最具优势的奶源带,此外,政府部门给了飞鹤乳业很多土地税收方面的优惠支持。
  刘鹏[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企业在战略中最应该关心什么?    在中国,应对短期挑战和实现长期发展,可以归纳五大主题任务:第一,经济必须可持续发展;第二,在这个过程中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竞争力;第三,社会一定要和谐发展;第四,能源必须有效利用;最后一个就是环境保护。  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向对于成长的认识,而不是对于竞争的认识。成长战略有三个最主要的思想:    1、打破惯例  所有行业惯例,在一定程度上会对顾客和消费者行为产生一种
期刊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理念、生活方式激烈碰撞,年轻一代逐步成为社会消费主力,传统白酒不断受到洋酒的挑战,这时的白酒文化弘扬工作,应该在三个层面有所作为:  饮用:有张、有弛、有健康  中国白酒文化历来就是健康文化的传播者和倡导者,白酒要想实现未来健康发展,就必须改变不健康、不文明、不高雅的饮酒风气。  茅台集团倡导小杯饮酒的“讲究文化”,讲究成功、和谐和人文关怀;水井坊提倡健康饮酒,首次在业界以包装物
期刊
1969-1970年底,美国又经历了一次经济危机,工业产出整体下降了近10%,即便在1972年恢复期仍有5%以上的失业率。  最糟糕的是,紧接下来的1973-1975年二战后第二次世界经济大危机中,全球石油危机使得需求大幅度下滑,结果导致产出大幅度过剩,美国失业人口达到了将近9.1%,也就是大约10个人里有1个人没有工作。  此时,创办于1930年代的乐事薯片(LAY’S)本该通过一些变革和创新,
期刊
勇闯低谷期  经济低谷期企业应该做什么?  面向未来的市场回暖,企业又该准备些什么?  这已经是非常紧要的问题。  当我们回顾全球经济发展的历史,发现凡是萧条、低谷时期,反而是包括食品品牌在内的各类优秀企业静心求变、奋力创新的时候。  1930年代,全球经济陷入萧条,美国市场更是一片恐慌,美国人甚至专门运用一个词汇“DEPRESSION”(大萧条)来描述那之后的几年暗淡光景。  当时,早餐麦片的头
期刊
如果你读过《基业长青》这本书,那么你一定记得里面有一个章节特别有意思,叫做《教派般的文化》。里面讲述道:“伟大的公司通常是以理念为核心,表现得像教派一样。”并列举了宝洁、沃尔玛和诺德斯特龙百货做案例。  是的,当我们扫描全球那些度过艰难期的品牌,它们未必都和宗教有关,但都可以看到有关“信仰”或者“对一种理念或梦想的坚持”的信息。  你一定还记得Charles William Post先生在一个疗养
期刊
1987年黑色星期一至1993年——7个经济强国惨到半年内企业破产数就超过43万家,失业率接近8%。  当时,美国人已经基本习惯了购买福杰斯(FOLGER’S)、麦斯威尔(MAXWELL HOUSE)或者雀巢公司的速溶咖啡,还有一小部分人买咖啡豆回家自己研磨冲泡——在二战之前,整个美国都习惯于买咖啡豆回家自制咖啡;但战后,经过麦斯威尔和福杰斯先后领导的速溶咖啡推广战役,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的美国人终
期刊
本次超高端白酒的下滑或许只是白酒行业拐点的预演  与往年动不动就是同比增长百分之二三十相比,白酒行业今年双节的行情让人无法乐观。“在下滑。”安徽某知名白酒经销商相关负责人在电话中声音低沉地说。  这并不是个别情况。广东某烟酒连锁企业负责人告诉《营销界·食品营销》记者,今年双节白酒销量与去年同比下降10%,主要因素高端白酒销量下滑;安徽另一白酒经销商则称,双节销量同比下降30%~50%;五粮液某子品
期刊
与外来的葡萄酒相比,被贴上“官酒”标签的中国白酒在教育普通消费者方面却乏善可陈。  “一个形象力差的行业,我们难以想象它的未来发展空间。”古井集团董事长余林在《酒界三问》一文(见《营销界·食品营销》2012年10期)中认为,“不要仅仅看到白酒表面的繁荣,一旦消费者不高兴、不满意、不买账,那么危机随时会来。”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实际上,这种危机正一步步变成现实。南方某烟酒连锁企业就向本刊记者
期刊
谁都知道,葡萄酒最终要走上品牌化道路。问题是:时机到了吗?  “不做品牌,还赚着钱;做了品牌,反而亏本。”  近年,进口葡萄酒增长明显加快。2010年,中国人均葡萄酒消费量仅为0.9升,其中只有不足20%是进口葡萄酒。这其中的上升空间有多大?光是躺在床上随便想一想,就足以燃起无数投资人挤破头来做葡萄酒的热情。  从2008年到2010年底,仅温州市的葡萄酒商就注册商标1045个。他们中大部分都抱有
期刊
上市白酒企业利用强大的现金运作能力搭售白酒早已不是秘密,现在,他们有了新手法。  捆绑销售  中低端白酒上市企业的业绩最近两年动辄呈几倍增长,不免遭受市场质疑其业绩真实性。之前市场普遍怀疑,资金可能囤积白酒、拉高股价坐庄。但在近期,另一条交织着厂家、经销商和资本机构的隐秘利益链正在逐渐浮现。  8月中旬,一条提供资金的消息在市场上开始小范围流传:某知名白酒上市企业,可以提供10个亿的一年期资金,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