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张问陶说:“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写诗如此,写文章亦是如此。一篇文章不仅要做到赏心悦目,更要有能激发读者共鸣的“情”,给读者豁然开朗、为之一振的感受。在习作中,我们渴望看到学生具有独特情感和个性特征的文字,因此,我们在习作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表达。
一、 真诚:关注细节,展现人情美
《爱之链》一文中,人与人之间浓浓的爱意深深感染着我们,激发着我们关注生活中动人的细节之美。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表达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都要力图挖掘琐屑却又十分具有情感内涵的细节。在这样看似寻常琐碎的文章中,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情,却有着细腻的人情美。学生几乎不需要什么华丽的语言,就可以在平平淡淡中把内心真挚的情感表达出来。那种看似平淡无奇的语言,往往更能给人以感染力。
教师要培养学生感知生活中的人情美。首先,是引导学生以真诚的态度对待生活。真诚地对待生活,才会俯身贴近生活,正视平常事物中那点点滴滴的闪光;真诚地对待生活,生活中的细节之美才会投射到我们的内心中去。每个人的生活情境是不一样的,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具有个体差异的美的细节,不至于出现生活素材的简单雷同。其次,学生要注意积累生活中动人的细节,日记、随笔是很好的形式。教师要通过自身的审美导向,培养学生抒写真情的习惯和欲望,而不至于把日记、随笔当作简单的任务。
在充满人情味的细节的捕捉过程中,恰恰展示了学生自身性情中真诚的一面,柔性的一面,通过文字这个桥梁,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人性美、人情美的光华。
二、 细腻:重视描写,追求才情美
同样面对漫天飞雪,从“撒盐空中差可拟”到“未若柳絮因风起”,我们可以感受到两个人不同的才情;在李白和徐凝的同题古诗《望庐山瀑布》里,我们看到了各具风韵的才情。对于同样的事物,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表现形式也具有个性化特征。在写作中,应该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细节描写,充分展示自己独特的感受能力。
首先,要借个性化的形象描写,展示独特体验。学生在写作时,首先应该走到事情的深处,走进人物内心,聚焦细节,调动感官,用个性化的语言解读人物的神情、行为、语言、心理等。“路上,我好累,最累的不是脚,不是腿,也不是手膀子,而是我的眼珠子……在手表和正前方来回地转。”“我的心好像被抛在了北极,好冷好冷……”这些语言真切地表达了作者的独特感受。
其次,要借助个性化景语展示独特情趣。高年级学生要学会恰当地运用景语,个性化地解读景物语言,凸显个性化,表现出情绪的独立性。借助独特的“景语”,我们时常可以感受到作者与众不同的情趣。比如写湖水:“当手与你接触的一刹那,一股凉意透进心底,如拉着妈妈的手那样温柔,我沉醉在这柔柔的湖水中!”写落日:“傍晚的太陽终于落山了,在昆虫和小动物们的催促下,终于落下了地平线。但是太阳神是永远都不会屈服的,于是他甩下一片云彩,气愤地消失了。”
总之,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不会有两种相同的感受。写出与众不同,就写出了独特。举手投足,颔首蹙眉,乃至于一切景物,都可以有一个具有个性特征的表达方式。
处理文字的时候,作者不妨把自己当作一个高明的摄影师,时而聚焦,时而定格,时而拉长镜头,时而慢镜头播放;同样的画面,追求不寻常的视角,表现别样的韵味……这种个性化展示,使得文字散发出与众不同的才情。当然,这种个性化必须遵从一个原则,即自然,切不可为了追求新奇而失真。
三、 率真:正视原“我”,袒露性情美
在指导学生习作时,首先应该打破枷锁,以宽容甚至欣赏的心态,接纳学生习作里流露出来的原生态的“我”。曾经有一位学生写过一篇文章,内容大致是这样的:看到一个娃娃不小心跌倒了,我扶起了她。这时,她的母亲从楼上冲下来,把我大骂一通,嘴笨的我一时有口难辩,只得逃避。恰巧这时候,这位母亲又要上楼,叫那个娃娃在楼下等。结果这个娃娃跟在我身后往小区外挪去,不小心又一次摔倒了。我有些不知所措,看着那个倒地的孩子,在短暂的思想斗争之后,我飞快地跑出小区,把那个孩子的哭声留在身后……我们不能要求一个涉世不深的孩子有“圣人”一般的表现,更不该给他贴上“觉悟不高”的标签,应该承认,作者是一个真实而且坦诚的孩子。在这里,“我”就是一个真心实意的人,一个孩子。这个“我”,不需要十分高尚,可以是一个平凡的个体;这个“我”,有一些幼稚,甚至还有一些无知;这个“我”,可以有一些狭隘,甚至还有一些自私……对于学生而言,就算是留下一些遗憾,在遗憾中获得人生体验,不也是一种成长吗?
基于这一点,教师还要宽容地尊重学生对于习惯思维的挑战。如写“雪”,既可以写它的纯洁,也可以写它的虚伪,因为它掩盖了一切肮脏的东西;写小草,既可以写它的顽强,也可以写它的举棋不定,随风摇摆……“我手写我口,我笔表我心”,让学生的习作真正成为学生情感宣泄的平台和展示自我的舞台!
总的来说,无论是人情美、才情美还是性情美的表现,都是以实践积累和内在情感的发展为依托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时候,要避免进入一个单纯追求技术的误区,当然,这更要求教师本身做一个既有情怀又有胸怀的人,这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南京市六合区广益小学)
一、 真诚:关注细节,展现人情美
《爱之链》一文中,人与人之间浓浓的爱意深深感染着我们,激发着我们关注生活中动人的细节之美。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表达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都要力图挖掘琐屑却又十分具有情感内涵的细节。在这样看似寻常琐碎的文章中,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情,却有着细腻的人情美。学生几乎不需要什么华丽的语言,就可以在平平淡淡中把内心真挚的情感表达出来。那种看似平淡无奇的语言,往往更能给人以感染力。
教师要培养学生感知生活中的人情美。首先,是引导学生以真诚的态度对待生活。真诚地对待生活,才会俯身贴近生活,正视平常事物中那点点滴滴的闪光;真诚地对待生活,生活中的细节之美才会投射到我们的内心中去。每个人的生活情境是不一样的,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具有个体差异的美的细节,不至于出现生活素材的简单雷同。其次,学生要注意积累生活中动人的细节,日记、随笔是很好的形式。教师要通过自身的审美导向,培养学生抒写真情的习惯和欲望,而不至于把日记、随笔当作简单的任务。
在充满人情味的细节的捕捉过程中,恰恰展示了学生自身性情中真诚的一面,柔性的一面,通过文字这个桥梁,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人性美、人情美的光华。
二、 细腻:重视描写,追求才情美
同样面对漫天飞雪,从“撒盐空中差可拟”到“未若柳絮因风起”,我们可以感受到两个人不同的才情;在李白和徐凝的同题古诗《望庐山瀑布》里,我们看到了各具风韵的才情。对于同样的事物,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表现形式也具有个性化特征。在写作中,应该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细节描写,充分展示自己独特的感受能力。
首先,要借个性化的形象描写,展示独特体验。学生在写作时,首先应该走到事情的深处,走进人物内心,聚焦细节,调动感官,用个性化的语言解读人物的神情、行为、语言、心理等。“路上,我好累,最累的不是脚,不是腿,也不是手膀子,而是我的眼珠子……在手表和正前方来回地转。”“我的心好像被抛在了北极,好冷好冷……”这些语言真切地表达了作者的独特感受。
其次,要借助个性化景语展示独特情趣。高年级学生要学会恰当地运用景语,个性化地解读景物语言,凸显个性化,表现出情绪的独立性。借助独特的“景语”,我们时常可以感受到作者与众不同的情趣。比如写湖水:“当手与你接触的一刹那,一股凉意透进心底,如拉着妈妈的手那样温柔,我沉醉在这柔柔的湖水中!”写落日:“傍晚的太陽终于落山了,在昆虫和小动物们的催促下,终于落下了地平线。但是太阳神是永远都不会屈服的,于是他甩下一片云彩,气愤地消失了。”
总之,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不会有两种相同的感受。写出与众不同,就写出了独特。举手投足,颔首蹙眉,乃至于一切景物,都可以有一个具有个性特征的表达方式。
处理文字的时候,作者不妨把自己当作一个高明的摄影师,时而聚焦,时而定格,时而拉长镜头,时而慢镜头播放;同样的画面,追求不寻常的视角,表现别样的韵味……这种个性化展示,使得文字散发出与众不同的才情。当然,这种个性化必须遵从一个原则,即自然,切不可为了追求新奇而失真。
三、 率真:正视原“我”,袒露性情美
在指导学生习作时,首先应该打破枷锁,以宽容甚至欣赏的心态,接纳学生习作里流露出来的原生态的“我”。曾经有一位学生写过一篇文章,内容大致是这样的:看到一个娃娃不小心跌倒了,我扶起了她。这时,她的母亲从楼上冲下来,把我大骂一通,嘴笨的我一时有口难辩,只得逃避。恰巧这时候,这位母亲又要上楼,叫那个娃娃在楼下等。结果这个娃娃跟在我身后往小区外挪去,不小心又一次摔倒了。我有些不知所措,看着那个倒地的孩子,在短暂的思想斗争之后,我飞快地跑出小区,把那个孩子的哭声留在身后……我们不能要求一个涉世不深的孩子有“圣人”一般的表现,更不该给他贴上“觉悟不高”的标签,应该承认,作者是一个真实而且坦诚的孩子。在这里,“我”就是一个真心实意的人,一个孩子。这个“我”,不需要十分高尚,可以是一个平凡的个体;这个“我”,有一些幼稚,甚至还有一些无知;这个“我”,可以有一些狭隘,甚至还有一些自私……对于学生而言,就算是留下一些遗憾,在遗憾中获得人生体验,不也是一种成长吗?
基于这一点,教师还要宽容地尊重学生对于习惯思维的挑战。如写“雪”,既可以写它的纯洁,也可以写它的虚伪,因为它掩盖了一切肮脏的东西;写小草,既可以写它的顽强,也可以写它的举棋不定,随风摇摆……“我手写我口,我笔表我心”,让学生的习作真正成为学生情感宣泄的平台和展示自我的舞台!
总的来说,无论是人情美、才情美还是性情美的表现,都是以实践积累和内在情感的发展为依托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时候,要避免进入一个单纯追求技术的误区,当然,这更要求教师本身做一个既有情怀又有胸怀的人,这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南京市六合区广益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