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职称的周一良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a8577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题目所指有人不知职称,是说这人不为职称所累,对职称不去上心,犹如不知。这个人就是昔日燕京大学研究生,后来的著名历史学家周一良。
  事情发生在1935年。是年周一良从燕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留校读研究生。读研期间,他去清华大学旁听陈寅恪先生讲授魏晋南北朝史的课程。周听陈先生的课顿觉自己“眼前放一异彩”,从此对陈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并下决心要像陈先生那样治学,尤其是治魏晋南北朝史。由于旁听陈寅恪先生的课,周一良得以拜识陈先生,且受到后者激赏。第二年,尚未从燕大研究生毕业的周一良,便由陈先生推荐,进入由著名学者傅斯年创立的中研院史语所工作。 周一良加盟史语所,傅斯年高兴之下,也很无奈地告诉周,因眼下无职称缺额,周进入史语所,暂且只能给他“图书员”的“職称”。不过傅向周表明,这并不会影响周在史语所自由研究魏晋南北朝史;史语所也不会给周定硬性成绩指标。傅对周说,你什么时候写出有质量的文章,都可以在《史语所集刊》上发表。周一良明白了,史语所一时无法给他相应职称,但可以提供给他在学术殿堂里自由翱翔的广阔空间。而这恰是周梦寐以求的。在周看来,能涉足史语所这方学术平台,是他人生的机缘,远比职称重要。事实也确实如此,周一良在史语所不仅沉潜于魏晋六朝典籍,还精读《宋书》,并涉猎《资治通鉴》《金石萃编》及清人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赵翼的《廿二史札记》等,终于在学术研究领域日臻化境。其间他还时时得到在北平的陈寅恪先生的指教,后者不时将随时想到的见解和产生的想法,写在明信片上寄给他,有时他一天竟会收到陈先生寄来的多张明信片。周一良也不负陈先生、傅先生所望,仅这一年,他就写出三四篇高质量的学术文章,其中发表在权威的《史语所集刊》上的《南朝境内的各种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一文,让陈寅恪先生“深为倾服”。不妨设想,假如当初周一良计较于职称,惟职称是重,因此与史语所失之交臂,又岂会有这一年的收获和日后的成就。由是观之,周的不知职称,这“不知”实乃一种大智;大智若愚,这恰是他作为一个真正的学人的绝顶聪明之处。
其他文献
明帝国初建的14世纪中期,正是世界政治史和经济史上的一个转折时刻。在西方,黑暗的中世纪宣告结束,由自由民组成的新兴商业城市成为欧洲的新希望,教皇和各国君王的权力受到控制,一场以“文艺复兴”为主题的启蒙运动拉开了帷幕,同时,北欧和西欧各国开始海外大冒险。而在东方,从皇帝、知识分子到平民百姓,竟没有一个人察觉到这一历史性的变局。朱元璋悍然取缔了沿袭千年的宰相制度,将一切国政大权均集中于皇帝一身,政治的
期刊
“您贵姓?”是中国很常见的问候语。姓氏在中国文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有着独特的魅力。历史上,姓氏大家族成员众多。据调查统计,目前中国2万姓氏已经消失,仅余4100个常见姓。那么,这些姓氏又有着怎样的历史?  说起巨姓,人们往往都会开玩笑:“既然姓巨,不如名字就叫‘巨无霸’,好记又响亮……”可玩笑归玩笑,很多人并不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巨姓名人还真就叫“巨毋(无)霸”。  据《汉书》第九十九卷《
期刊
我们常说黄土高原培育了华夏文化,但就在黄土高原培育华夏儿女的同时,它还培育了戎狄的儿女。戎狄,是古代与华夏不同的族群,长期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北部地区,华夏文人称他们为“蛮族”,因为他们不行礼乐、不修文字、不念诗书,却养太多的牲口。  华夏的文明人在庙堂列鼎中盛满了牲口肉,但他们从来低视养牲口的戎狄。戎狄是黄土高原的另一种居民,但他们却被把持历史纪录大权的汉族士大夫抹杀了。我们今人,也受了古代文人的影
期刊
金石学始于宋代,以青铜器铭文和石刻文字为主要研究对象,属于文字学的范畴。广义的文字学,全面研究字的音形义,在古代被称为“小学”,除文字外,还包括音韵、训诂的研究。随着近代甲骨文、汉代简牍、敦煌藏经洞遗书三大考古发现,传统文字学被大大拓展了。罗振玉和王国维对新发现的甲骨、汉简、敦煌遗书、墓志以及青铜器、玺印、碑刻、符牌等大量文物进行汇集整理,综合了古文字、古文献、器物学、地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方法,罗振
期刊
在中国古代,由于经济不发达,医疗条件差,一般人们的寿命是很短的,六十就叫“花甲子”,七十就到“古来稀”了。孔子活了七十三,孟子活了八十四,也就算长寿了。所以有句老话叫“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但事有例外,古代也不乏长寿之人,在那样的条件下能够长寿甚至寿活百岁,其经验即便对于现代人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春秋时就有一位寿星佬,他活了一百多岁,长寿秘诀只有一个字:和。这个人,就是人称“坐怀不乱”
期刊
火器的革新与冷兵器的退步  北宋与南唐之间的皖口之战,不仅决定了南唐政权最终覆灭的命运,也是一次以火箭、猛火油机等当时最新式武器相对抗为突出特色的典型战例。这与宋太祖重视火药武器的研发密不可分,也体现出宋朝整顿军工生产所取得的成果。然而,短兵相接、近身格斗所用的刀、枪、剑等士兵基本装备,却仍停留在唐代的水平上。这其中既有武器技术发展的自身规律,与北宋尚武之风越来越弱的时代特质亦不无关系。  ——范
期刊
从富强到文明的近代强国梦  晚清是一个国家主义狂飙的年代,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导引之下,中国人相信优胜劣汰,强权就是公理,国家实力就是一切。然而,日益弥漫的物质实利主义摧毁了中国的政治秩序和道德秩序,造成了民国初年的政治乱局与精神危机。不久后世界大战,成为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中国知识分子在战争的废墟之中意识到国家主义与物质主义是现代文明两帖可怕的毒药,于是从生存竞争的迷雾中醒来,产生了“五四”时代广泛
期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信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坚定不移地为此奋斗。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方志敏的“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念”、周文雍的“志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无不体现出共产党人对信仰的忠贞与坚守。随着十八大的召开,党更是自觉地把宗旨融入到为人民服务之中。  萧乾的书桌像刺猬  萧乾的家,极乱,极拥挤,来的客人一多,三五个就麻
期刊
中国历史上对于诸葛亮这个人物的评价,不是从一开始就固定的。今天人们所熟知的诸葛亮形象,其实与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有较大的出入,在漫长的历史中,诸葛亮有一个逐渐被神化的过程。而這个神化的痕迹之一就是《三国演义》中的赤壁大战。  苏东坡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传诵千古,“赤壁大战”也成为了一个经典。很多人可能认为,诗中“羽扇纶巾”说的就是诸葛亮指挥若定、料事如神的风采。其实,这种赞扬在很长时间里都是属于
期刊
朝贡外交是中国古代王朝特有的一种外交体系,其立足点是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中心大国的定位。  自商周以来,中原王朝都一直认为自己居天人之中,是“天朝上國”,是世界的主体,故自称“中国”、“中华”;而周边乃至更远的地区与国家都是蛮夷戎狄居住的化外之地。这样,他们与中原王朝的关系自然被限定为自下而上的朝贡关系。朝贡外交的实质是名义上的宗主认同外交,并不是扩张式的帝国外交,因而,在政策导向上则是“王者不治夷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