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历史上对于诸葛亮这个人物的评价,不是从一开始就固定的。今天人们所熟知的诸葛亮形象,其实与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有较大的出入,在漫长的历史中,诸葛亮有一个逐渐被神化的过程。而這个神化的痕迹之一就是《三国演义》中的赤壁大战。
苏东坡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传诵千古,“赤壁大战”也成为了一个经典。很多人可能认为,诗中“羽扇纶巾”说的就是诸葛亮指挥若定、料事如神的风采。其实,这种赞扬在很长时间里都是属于周瑜的,而非诸葛亮。小说《三国演义》为了神化诸葛亮,不得不将周瑜大大贬损一番,周瑜成为衬托诸葛亮完美形象的最大牺牲者,最后还编造了一段周瑜被气死的情节,死前还悲叹命运:“既生瑜,何生亮。”故事自然编得不错,但与事实有较大出入。
首先,在人们熟知的“赤壁大战”故事中,诸葛亮是一个老谋深算的策略家,而周瑜则是年轻气盛的小伙子。事实上,当时的诸葛亮才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周瑜不仅在资历上比诸葛亮资深很多,年龄上也是诸葛亮的大哥。周瑜诞生于公元175年,诸葛亮诞生于公元181年,也就是说,周瑜比诸葛亮年长6岁。赤壁大战发生在公元208年,当时诸葛亮27岁,周瑜33岁。此时的诸葛亮,刚刚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一年左右,还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也不太被人知道,而周瑜作为吴国军事统帅已经快10年了(周瑜24岁被任命为中郎将)。
其次,《三国演义》中,赤壁大战期间,诸葛亮怀着“联吴抗曹”的主张,纵横捭阖,舌战群儒,甚至还用激将法换得了周瑜“与曹贼势不两立”的态度。似乎“联吴抗曹”都是诸葛亮战略远见的兑现,“赤壁大战”是这一战略规划的第一步。事实上,早在赤壁大战7年前,鲁肃就向孙权提出了“三分天下,联刘抗曹”的主张。因此,诸葛亮向刘备献出的《隆中对》有抄袭的嫌疑。区别仅仅在于,鲁肃的“刘”指的是刘表,诸葛亮的“刘”是取代了刘表的刘备。作为吴国军事统帅,周瑜对于鲁肃的意见长期都是支持的,实际上不存在被激将的必要。
第三,《三国演义》在“赤壁大战”中描述的黄盖苦肉计、周瑜小肚鸡肠被气死、“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火烧战船,乃至赤壁之战的地点等等一系列情节,现在都可以找到大量的史实证明其错误。例如,历史记载,周瑜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正史上也没有被气死的描述。再如,有史记载,所谓火烧战船,是因为曹操的北方士兵在南方水土不服,普遍生病,士气下降,曹操自己烧毁了战船脱离战场。甚至还有人对“借东风”也提出了质疑。这种观点指出,“赤壁大战”时,是否有成熟的风帆技术还值得探讨。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中国的风帆技术出现在3世纪以后。那么,在赤壁大战所处的3世纪初期,风帆技术究竟如何并不明朗,其技术水平能否借助顺风快速逆流而上也值得存疑。当然,大多数中国科技史专家认为三国时期风帆技术确实已经有了,否则,孙吴很难到达台湾,开辟海洋航线。
总之,《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小说,确实有大量的文学描写违背了历史事实,在诸葛亮和周瑜的问题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其目的就是要抬高诸葛亮,贬低周瑜,周瑜成为诸葛亮神化过程中的牺牲品。除赤壁大战外,其他美化诸葛亮的痕迹也很多,不一一罗列。那么,《三国演义》为何要大量虚构历史,扬孔(明)抑周(瑜)呢?
东汉灭亡后,天下大乱。由乱而治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因此,在对东汉灭亡后的这段天下纷争的历史做总结时,有一个主题左右了对那个历史时期中历史人物的评价。这个主题是:汉室灭亡后,谁是正统?对于正统的不同认定,导致了对三国时期历史人物评价的改变。
陈寿写《三国志》是在西晋,西晋是曹魏的延续,出于陈寿的立场,他在《三国志》中,将魏晋作为正统,孙吴和刘蜀都是分裂天下的角色,因此,在对周瑜和诸葛亮两人的对比描述上,应该说标准是同一的,不会有故意褒贬的现象。
西晋之后,到了东晋时期,对三国的评价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东晋去魏已远;另一方面,东晋自己也像孙吴一样,偏安一隅,当年“孙刘联合抗曹”便有了现实的意义,因此,自东晋开始,对于三国人物的历史评价开始出现双重标准,摇摆不定。一部分后来出现于《三国演义》的虚构情节,也在这个时期开始露头。这种状态延续了整个南北朝时期。
到了唐代,随着大帝国的建立,关于三国谁为正统的话题争论不太激烈。人们更多只看重历史事实。例如杜甫极为推崇诸葛亮,是出于其忧国忧民的个人情操,而非正统。与杜甫相反的是李白,大力赞颂周瑜的战功。在《赤壁歌送别》一诗中,李白写道:“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从历史上看,唐朝以前的历史记载中,诸葛亮与赤壁大战基本上没什么关系,不管赤壁大战的真伪如何,功劳和光环都是属于周瑜的。
宋朝对于三国孰为正统的争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时期,其间又分为北宋、南宋前后两个阶段。北宋时期,欧阳修首先明确主张曹魏为正统,其实也有为赵匡胤涂脂抹粉的嫌疑。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暗合了赵匡胤被“禅让”而黄袍加身得天下的历史。虽然欧阳修的曹魏正统论也遭遇一些反对,但是,反对的声音较弱。到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时,他继承了欧阳修的观点,依然以曹魏为正统,对于诸葛亮和周瑜也就没有明显的褒贬,按照事实说话。且看《资治通鉴》中的《赤壁之战》,在司马光笔下,周瑜英姿焕发,是位胸中带甲、胆识过人、智勇兼备的优秀军事家。苏轼的《赤壁怀古》也正是这种历史正统观念的产物,因此,苏轼在诗中赞美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周瑜:“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对三国正统的重大转变发生在南宋。南宋的处境与当年的东晋、东吴有点儿类似,长江以北已经被金人占领,还长期处于战争状态,抗金与抗曹似乎有了可以类比的地方。因此,到了朱熹那里,以曹魏为正统被彻底推翻,刘蜀成为正统的延续。魏蜀吴三国中,朱熹之所以先推翻曹魏,再排除孙吴,力推刘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刘蜀的“国号”为“汉”,刘备也有一个“皇叔”称号,可能是皇亲。以“汉”为旗号激发民族热情,也成为抗击金人的必然选择。
纵观历史,不管三国孰为正统,争来争去,要么曹魏,要么刘蜀,孙吴永远没有份。当蜀汉在南宋成为真正的正统,诸葛亮立即成为光辉的榜样,曹操也开始成为奸雄,周瑜则是任人摆布的泥巴人了。因此,南宋以后,不管是历史著作还是文学著作,诸葛亮与周瑜的地位发生了彻底的改变,目的就是要树立诸葛亮这个“光复汉室”的典型。诸葛亮被神化的大量举动也都是在此后出现的,同时沾光的还有关羽、张飞、赵子龙等,以及“桃园结义”的“千古佳话”。
关羽被神化是诸葛亮被神化的副产品。在南宋以后的历史中,关羽的神化甚至比诸葛亮有过之而无不及。关羽夜读《春秋》既让其成为读书人的保护神,也是儒将的象征;关羽还是“忠义”的最高体现,并且是战神、财神等等。
更重要的是,朱熹所创立的理学思想,此后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据统治地位,诸葛亮的光辉形象几乎被永久性地确立,再也难遭质疑。
《三国演义》的思想背景就是蜀汉为正统的立场。应该说,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三国演义》借助很多虚构事件而塑造的诸葛亮的形象,在文学上还是很成功的,以至于几百年来,很多人简单地把小说当成了真正的历史,诸葛亮在人们的心目中也几乎成为一个神,一个理想化的象征符号。因此,当有人找出真正的历史事实,剥掉一些诸葛亮神圣的光环时,很多人便无法接受。
理解了历史上三国的正统之争,顺便也就能够理解为何经常有人要替曹操翻案,因为曹操的奸雄形象,很大程度上也是南宋时期出于现实利益需要而人为塑造的。
苏东坡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传诵千古,“赤壁大战”也成为了一个经典。很多人可能认为,诗中“羽扇纶巾”说的就是诸葛亮指挥若定、料事如神的风采。其实,这种赞扬在很长时间里都是属于周瑜的,而非诸葛亮。小说《三国演义》为了神化诸葛亮,不得不将周瑜大大贬损一番,周瑜成为衬托诸葛亮完美形象的最大牺牲者,最后还编造了一段周瑜被气死的情节,死前还悲叹命运:“既生瑜,何生亮。”故事自然编得不错,但与事实有较大出入。
首先,在人们熟知的“赤壁大战”故事中,诸葛亮是一个老谋深算的策略家,而周瑜则是年轻气盛的小伙子。事实上,当时的诸葛亮才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周瑜不仅在资历上比诸葛亮资深很多,年龄上也是诸葛亮的大哥。周瑜诞生于公元175年,诸葛亮诞生于公元181年,也就是说,周瑜比诸葛亮年长6岁。赤壁大战发生在公元208年,当时诸葛亮27岁,周瑜33岁。此时的诸葛亮,刚刚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一年左右,还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也不太被人知道,而周瑜作为吴国军事统帅已经快10年了(周瑜24岁被任命为中郎将)。
其次,《三国演义》中,赤壁大战期间,诸葛亮怀着“联吴抗曹”的主张,纵横捭阖,舌战群儒,甚至还用激将法换得了周瑜“与曹贼势不两立”的态度。似乎“联吴抗曹”都是诸葛亮战略远见的兑现,“赤壁大战”是这一战略规划的第一步。事实上,早在赤壁大战7年前,鲁肃就向孙权提出了“三分天下,联刘抗曹”的主张。因此,诸葛亮向刘备献出的《隆中对》有抄袭的嫌疑。区别仅仅在于,鲁肃的“刘”指的是刘表,诸葛亮的“刘”是取代了刘表的刘备。作为吴国军事统帅,周瑜对于鲁肃的意见长期都是支持的,实际上不存在被激将的必要。
第三,《三国演义》在“赤壁大战”中描述的黄盖苦肉计、周瑜小肚鸡肠被气死、“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火烧战船,乃至赤壁之战的地点等等一系列情节,现在都可以找到大量的史实证明其错误。例如,历史记载,周瑜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正史上也没有被气死的描述。再如,有史记载,所谓火烧战船,是因为曹操的北方士兵在南方水土不服,普遍生病,士气下降,曹操自己烧毁了战船脱离战场。甚至还有人对“借东风”也提出了质疑。这种观点指出,“赤壁大战”时,是否有成熟的风帆技术还值得探讨。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中国的风帆技术出现在3世纪以后。那么,在赤壁大战所处的3世纪初期,风帆技术究竟如何并不明朗,其技术水平能否借助顺风快速逆流而上也值得存疑。当然,大多数中国科技史专家认为三国时期风帆技术确实已经有了,否则,孙吴很难到达台湾,开辟海洋航线。
总之,《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小说,确实有大量的文学描写违背了历史事实,在诸葛亮和周瑜的问题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其目的就是要抬高诸葛亮,贬低周瑜,周瑜成为诸葛亮神化过程中的牺牲品。除赤壁大战外,其他美化诸葛亮的痕迹也很多,不一一罗列。那么,《三国演义》为何要大量虚构历史,扬孔(明)抑周(瑜)呢?
东汉灭亡后,天下大乱。由乱而治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因此,在对东汉灭亡后的这段天下纷争的历史做总结时,有一个主题左右了对那个历史时期中历史人物的评价。这个主题是:汉室灭亡后,谁是正统?对于正统的不同认定,导致了对三国时期历史人物评价的改变。
陈寿写《三国志》是在西晋,西晋是曹魏的延续,出于陈寿的立场,他在《三国志》中,将魏晋作为正统,孙吴和刘蜀都是分裂天下的角色,因此,在对周瑜和诸葛亮两人的对比描述上,应该说标准是同一的,不会有故意褒贬的现象。
西晋之后,到了东晋时期,对三国的评价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东晋去魏已远;另一方面,东晋自己也像孙吴一样,偏安一隅,当年“孙刘联合抗曹”便有了现实的意义,因此,自东晋开始,对于三国人物的历史评价开始出现双重标准,摇摆不定。一部分后来出现于《三国演义》的虚构情节,也在这个时期开始露头。这种状态延续了整个南北朝时期。
到了唐代,随着大帝国的建立,关于三国谁为正统的话题争论不太激烈。人们更多只看重历史事实。例如杜甫极为推崇诸葛亮,是出于其忧国忧民的个人情操,而非正统。与杜甫相反的是李白,大力赞颂周瑜的战功。在《赤壁歌送别》一诗中,李白写道:“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从历史上看,唐朝以前的历史记载中,诸葛亮与赤壁大战基本上没什么关系,不管赤壁大战的真伪如何,功劳和光环都是属于周瑜的。
宋朝对于三国孰为正统的争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时期,其间又分为北宋、南宋前后两个阶段。北宋时期,欧阳修首先明确主张曹魏为正统,其实也有为赵匡胤涂脂抹粉的嫌疑。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暗合了赵匡胤被“禅让”而黄袍加身得天下的历史。虽然欧阳修的曹魏正统论也遭遇一些反对,但是,反对的声音较弱。到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时,他继承了欧阳修的观点,依然以曹魏为正统,对于诸葛亮和周瑜也就没有明显的褒贬,按照事实说话。且看《资治通鉴》中的《赤壁之战》,在司马光笔下,周瑜英姿焕发,是位胸中带甲、胆识过人、智勇兼备的优秀军事家。苏轼的《赤壁怀古》也正是这种历史正统观念的产物,因此,苏轼在诗中赞美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周瑜:“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对三国正统的重大转变发生在南宋。南宋的处境与当年的东晋、东吴有点儿类似,长江以北已经被金人占领,还长期处于战争状态,抗金与抗曹似乎有了可以类比的地方。因此,到了朱熹那里,以曹魏为正统被彻底推翻,刘蜀成为正统的延续。魏蜀吴三国中,朱熹之所以先推翻曹魏,再排除孙吴,力推刘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刘蜀的“国号”为“汉”,刘备也有一个“皇叔”称号,可能是皇亲。以“汉”为旗号激发民族热情,也成为抗击金人的必然选择。
纵观历史,不管三国孰为正统,争来争去,要么曹魏,要么刘蜀,孙吴永远没有份。当蜀汉在南宋成为真正的正统,诸葛亮立即成为光辉的榜样,曹操也开始成为奸雄,周瑜则是任人摆布的泥巴人了。因此,南宋以后,不管是历史著作还是文学著作,诸葛亮与周瑜的地位发生了彻底的改变,目的就是要树立诸葛亮这个“光复汉室”的典型。诸葛亮被神化的大量举动也都是在此后出现的,同时沾光的还有关羽、张飞、赵子龙等,以及“桃园结义”的“千古佳话”。
关羽被神化是诸葛亮被神化的副产品。在南宋以后的历史中,关羽的神化甚至比诸葛亮有过之而无不及。关羽夜读《春秋》既让其成为读书人的保护神,也是儒将的象征;关羽还是“忠义”的最高体现,并且是战神、财神等等。
更重要的是,朱熹所创立的理学思想,此后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据统治地位,诸葛亮的光辉形象几乎被永久性地确立,再也难遭质疑。
《三国演义》的思想背景就是蜀汉为正统的立场。应该说,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三国演义》借助很多虚构事件而塑造的诸葛亮的形象,在文学上还是很成功的,以至于几百年来,很多人简单地把小说当成了真正的历史,诸葛亮在人们的心目中也几乎成为一个神,一个理想化的象征符号。因此,当有人找出真正的历史事实,剥掉一些诸葛亮神圣的光环时,很多人便无法接受。
理解了历史上三国的正统之争,顺便也就能够理解为何经常有人要替曹操翻案,因为曹操的奸雄形象,很大程度上也是南宋时期出于现实利益需要而人为塑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