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阶梯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aaaqqq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总结归纳国内外关于阶梯式教学法的相关资料和观点,首次提出“双向阶梯式教学法”的新型教学模式,并对该教学模式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效果展望。
  关键词:双向阶梯式教学法 高中生物 教学
  目前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的开展,老师们纷纷在各个领域内尝试着探究、合作、自主等《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模式[1],我通过综合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针对当前教育形式、结合日常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并提出了“双向阶梯式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纵向、横向两种阶梯式教学的一种教育理论。经过实践观察及有目的性的教学实验,证明阶梯式教学法是贯彻新课程改革的一把利器,综合运用各类阶梯式教学模式的双向阶梯式教学才是成功的保障。
  1.研究内容
  我们将阶梯式教学分为两大类,横向阶梯式指的是对学生按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分阶梯,纵向阶梯式是指对每个阶层的学生的授课和教育过程的阶梯式分层,即采取“问题设置-实践引导-结论分析”的阶梯式教学模式。而“双向阶梯式教学”模式将纵向、横向阶梯式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是将班级内学生按照学习成绩、综合素质分为三组,针对每组学生进行“问题设置-实践引导-结论分析”阶梯式教学,从而达到量体裁衣、因材施教的目的。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十七世纪中叶,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ohn Amos Comenius)总结推广了课堂教学以来,班級授课制便作为学校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沿用至今[2]。但随着历史的前进,各国的教育家逐渐认识到班级授课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学生动手机会少,创造性不易发挥;教学目标“一刀切”,不利于因材施教等等。因此,人们在质疑、思索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探寻既能保持教学规模,又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新型教学形式。1868年美国教育家哈利斯(Harris,W.T.)在圣路易州创立了“活动分团制”的阶梯式教学的雏形[4],国内众多学者也相继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阶梯式教学实验首先在上海市拉开序幕,随后,江苏、浙江、辽宁、四川、湖南等几省也逐步展开了阶梯式教学的实验研究工作,如孙琪的《阶梯式”教学的尝试》,何龙泉的《教学难点的阶梯式处理》,李富忠的《阶梯式小单元教学法研究》,这些文章都从不同的角度对阶梯式教学进行了研究[3]。
  3.研究的理论基础
  阶梯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人所擅长的能力是不同的,阶梯式教学方法确切地讲就是教师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后,按阶梯式分布设置教学目标,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易到难,从简到繁,最终让学生在学习中按照教学要求拾级而上,不断取得进步,树立学习自信心,从而最终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4.研究方法和步骤
  双向阶梯式教学法包括横向和纵向阶梯式教学两部分,“横向阶梯式教学”具体方法为:根据班级同学的学习成绩及综合素质,分为A、B、C三组,A组为学习成绩好兴趣浓接受快的学生,B组为学习成绩中等,学习情绪稳定或能力一般,学习勤奋的学生;C组为学习成绩较差接受困难大消极厌学或顽皮不学的学生;按组别重新排位,针对A组同学,实行指导式教学,以自学为主,充分发挥其创新性和主观能动性;对B组同学,实行引领式教学,在扎实掌握教材要求内容的同时,进行适当的课外延伸;对C组同学,实行基础式教学,牢牢把握基础知识基本框架,在基本框架掌握后略加延伸。“横向阶梯式教学”对教师要求更加提高,一,备课:对A组学生,制定完善的自学提纲,注重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对B组学生,以教材要求为主,将教学要求内容牢牢掌握,适当进行课外延伸,对C组学生,教师应提炼出基础知识框架,加强基本功的训练。二,课堂教学:在时间的安排上,A、B组的授课时间只需点到为止,一般10分钟左右。C组的授课时间要得到充分保证,一般25~30分钟,教师应将基础知识框架的掌握作为主要方面,在提高基础的同时,不断满足他们的要求,争取向A、B组同学转化。三、作业,应充分考虑到三组同学的实际,对A组同学,简单的基础问题可以简单带过,侧重于思考性和趣味性的习题,对B组同学,布置课本上必要的习题和一些选做题,对C组同学,只要求完成课本上的习题,不出一些基础习题,加强基本功的训练。
  “纵向阶梯式教学”具体方法为,对三组中的每一组都实行“问题设置-实践引导-结论分析”的阶梯式教学模式,第一步“问题设置”:通过问题的设置,学生可以明白自己知识薄弱的环节,激发学习兴趣,带着问题和兴趣吸收相关知识,问题的设置应坚持积极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等,通过创设“悬念式”、“直观式”、“阶梯式”、“辐射式”“开放式”问题情境,以置疑、探究方式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是课堂成为自主学习的场所。第二步“实践引导”:提出问题之后,应有步骤、有方法的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通过对问题的逐层分解,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第三步”结论分析:在完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之后,最后应对该过程进行总结式的分析,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存在?我自己能不能发现类似问题?为什么要这样解决?解决这个问题应用到了哪些相关理论?有没有其他解决方法?纵向阶梯式教学法在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般讲课规律的基础上,在知识和时间的安排上需要做较大的改进.就授课而言,三个阶梯既独立成段,又前后连贯,以便三个梯级的学生都明白自己在该梯级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对思维的发展起定向作用.
  5.双向阶梯式教学法的实用性及社会价值
  我们这项研究的应用价值是针对目前传统教育中存在的浅表性、随意性等问题,通过对双向阶梯式教学相关理论再进行广泛系统的查阅和分析总结,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理论,然后在所带班级中进行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教学实验,利用统计学方法及相关标准化量表、调查问卷、考试成绩相关分析等,对该理论进行完善和总结,以期能够得到推广和利用。
  参考文献
  [1]周小山,严先元编著.《新课程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模式》.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关胜霞.教学论教程[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孙琪.“阶梯式”教学的尝试[J].天津教育
  [4]何龙泉.教学难点的阶梯式处理[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5]李富忠.阶梯式小单元教学法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其他文献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力学解题贯穿整个过程,熟悉并掌握力学解题对提高解题能力至关重要。力学是一个前后紧密相连,是一个严密的学科体系。如果我们把学生在后面将要学习的内容,在前面教学内容当中先就作以铺垫,后面学习的时候再来回顾和深入,这样能让学生更容易更深刻理解物理知识的本质,对物理知识的逻辑体系有进一步的认识,并能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思维的乐趣,且拓宽学生思维和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俗话说授人
期刊
摘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充分地利用教材的内容,充分地利用实验器材。精心地设计实验,巧妙地把实验安排进教学中,把实验和科学知识相结合,也要注意训练学生自自己动手的能力。这样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科学 探索性 实验教学 研究  一、初中科学探索性实验情境的创设  创设实验情境是为了增强科学实验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更有利于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才能热爱学习、愿意学习、乐于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下面,我从物理教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总结如下:  一、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科学知识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物理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和现代科学技术息息相关,处处渗透着与物理知识有密切联系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当今科技日新月异学生没有过多的时间了
期刊
摘要:对于刚刚步入高中的新生来说,物理的学习面临着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定性到定量、由具体到抽象的很高的台阶。因此,许多学生总是反应说初中物理考试经常能拿九十多分,但到高中要得七、八十分都难,不知怎么了,如何帮助学生跨越这一台阶尽快掌握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是高一物理教师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介绍初中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然后就高中物理学科特点,提出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的几个观点。  关键词:梯
[摘要]:化学课程改革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探究学生亲自动手为主要过程的学习活动,而化学实验就属于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式和途径,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具备一定的化学实验技能和知识能力,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和保证。  [关键词]:实验探究、多元互动、探究价值。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有人说:“即使讲千遍,不如做实验”。在传
【摘要】 随着教改的进一步促进,给中学物理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为了让中学生既能掌握物理的基础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想象力及创造能力,在中学物理教育中引入了低成本实验。本文分析了中学物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析低成本实验对中学物理教育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低成本实验 中学物理教育 促进探析  一直以来,物理都是一门以实验为中心的学科,缺乏了实验也就不能够理解物理的真正内涵。随着新设备的出现,确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和生活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非常有利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而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关键。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产生创新方法,启动创新思维,从而获得创新结果。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几点认识。  一、合理设计课堂结构,
期刊
[摘 要] 针对高中生物课时较少,而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繁多这一教学矛盾,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实用方法。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这无疑对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然而新的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物教学又提出了许多新的目标和要求,高中生物教师要使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新课程标准所规
21世纪的人才能力,必须具有创造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关键。在中学各门课程中,物理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有其独特的优势。那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就这做一些积极的探讨。  创新。从本质上看,创新就是发现事物的"新"关系,并按新关系形成新作品(精神的和物质的)。明确了创新的实质,再看"创新精神"。精神的基本内容包
期刊
初中物理新教材设计了其中一个栏目,名叫STS,STS是英文“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和“社会”(Society)第一个字母的缩写,它主要阐述了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及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所以它是一门把理论联系实际具体化课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STS教育,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物理课程中,体验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科学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学习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