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vxq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青海人,幸好和《中国摄影》杂志创刊60年同龄的摄影人,《中国摄影》伴随着我二十多年的摄影生涯,始终是我心目中的“高、大、上”,它影响我就对青海这片神奇博大、壮美神秘沃土的热爱与崇敬之情怀,永远是一本净化我心灵、陶冶我情操、让我终生受益的教科书,也是我磨炼意志、释放生命、求索艺术、放歌人生的好伙伴。多年来,我以真诚朴实的情感和充满激情的镜头语言同社会交流,与自然沟通,同时代对话,用摄影这种特殊的视觉艺术,蕴含了对社会和人生的诸多感悟。
  1993年,因工作的需要,我离开了热爱多年的舞蹈生涯,失意地走进了一贫如洗、几乎瘫痪的摄影家协会。我曾经忧伤、曾经迷茫,为了让空寂和迷茫的心忙碌起来,我调整自己,暗下决定,立志干一行爱一行,让自己人生的字典里没有“沦落、消沉”。我努力让自己尽快熟悉协会业务,自我加压,虚心请教离职老领导、老同志、老摄影家,注重结交摄影界新朋友,发展新会员,开拓新局面。大家知道,摄影曾被人们称之为“贵族艺术”,所谓“贵族”就是突出了一个“钱”字,在十几年前的青海经济相对落后,协会经费仅有2000元,想要开拓新局面步履维艰。经过艰难的探索和摸索,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协会要想有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融入社会、融入市场经济大潮,就要“走出小协会,闯进大社会”。有了思路就有出路,有了出路才能有活路,经过四处游说,不停地推销自己,终于和青海首家香港合资的青海艺凯彩扩有限公司“联姻”并冠名大赛,吸收企业为团体会员,协会终于走出了低谷,有了生机和活力,随之各种摄影活动有声有色、红红火火地开展了,协会的影响力扩大了,凝聚力增强了。经过几年的发展,青海摄影队伍不断壮大,会员人数从原来的40人发展到2500余人,全国会员的人数从原来的11人发展到今天的238人,摄影行业从无到有,发展到今天的42家,协会也一下子从门可罗雀变得门庭若市。为了让摄影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积极参与全省重大活动,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举办了一系列紧扣时代主题的展览活动,用镜头记录社会变迁,人民精神风貌和生活变化;用摄影艺术宣传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鼓舞人民群众的士气;开展摄影技术培训和认证,不断推进摄影事业的发展。为扩大青海对外宣传,举办全省州县摄影文化旅游节30多个,举办多次全省性“青海不再遥远”为主题的青海旅游风光大展和“大美青海”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国的展览等等,青海摄影以特有的形式让全国了解青海,让青海走向世界,特别是近几年由省政府连续主办的六届中国青海三江源国际摄影节,策划展出国内外优秀摄影作品3万余幅,组织国内外摄影家1200多人采风创作,组织摄影家创作采风30余次,其中300多个国内外影展成为青海省对外宣传的“金名片”,受到广泛的好评。青海摄协也扮演了小协会办大事、小协会撑大梁的角色,得到了中宣部、中国文联、中国摄影家协会表彰,我个人也获得了“中国万里采风成果奖”、“中国摄影开拓杯金奖”、“中国摄影组织工作金像奖”、“中国摄影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想想自己20多年来的摄影工作历程,往事历历在目,当我回首那无数个日日夜夜,便对“摄影”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对曾经和仍然战斗在摄影战线上的前辈们充满了由衷的敬仰,同时也对我的家人感到深深的愧疚。十几年来,我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发展青海摄影事业当中,无论父母病重、亲人住院、女儿就学,家里所有的困难都担在我妻子—一个很普通的女人身上。特别是近10年,青海摄影事业进入了快车道,想要干的事情太多,时间不够用,我就放弃节假日,连续8年春节都在农村、牧区和艰苦地区度过。为抢救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连续五年在全省各地奔波,在条件艰苦的少数民族地区一住就是几个月。1994年,协会承担了青海省国家扶贫工程有关项目,我们组织15个摄影小组,历时三年,冒着洪水被困、大雪封山、交通狭窄、事故频发的危险和经常缺粮缺水的困难,先后深入16个国家贫困县,68个贫困乡,135个贫困村,行程18万多公里,拍摄照片10万余幅,举办令人瞩目的“贫困与反贫困”摄影展并出版扶贫画册参加世界扶贫大会,得到世界的关注。在这次拍摄中,大概是1995年9月的一天,当我们行程到海拔4600米的昆仑山口时,刚刚还晴好的天气,突然刮起了黑风,风越来越大,天越来越暗,我们意识到沙尘暴来了,避风的地方不敢停,怕被沙子埋掉,高的地方不敢停,以防被狂风刮跑,只好就近躲避。两个多小时沙尘暴才渐渐平息,我们的身体竟被沙尘掩埋了一半,人没有受伤,但手中的相机、镜头已全部损坏,有些干脆是不能用了。還有一次,在海西乌兰县拍摄异地脱贫配套工程赛西北库时,我们分别爬上制高点,我不慎从高坡上摔下来,相机被摔坏,我的手、脚疼痛难忍,无法行走。同伴们极力劝说要去医院,可当时正是拍摄的关键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我只有忍痛坚持先完成任务,等回到西宁去医院检查,手臂骨折了……家人心疼地数落我“真是不要命了”。实际上,在我从事摄影工作的几十年来,这样的困难和危险时常会出现在眼前。为了培养青海摄影人才,提高青海摄影水平,多年来,我无数次组织广大会员,也带领国内外来青海采风的摄影家,走遍了青海的山山水水,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都成为我们创作和体验人生的佳境,虽然吃了许多苦、遭了许多罪,经常性的脚磨出血了,腰累弯了,家也顾不上了,但也创作出了许多好的作品。我始终坚信有付出就有收获,天道酬勤,摄影为我带来了很多荣誉,也推动了我创作的不断进步,先后有5000余幅作品在国内外报刊发表,有百余幅作品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奖,300余幅作品在国内外展出,获国际奖30余幅,国家级大赛(展)奖50余幅,省部级奖180余幅,编辑出版《青海风情》《天上三江源》《三江源风情录》《神鹰俯瞰的疆域》《冰雪天堂 秘境青海》等20余部摄影画册和个人专著。我非常欣慰和自豪,在我人生的韶华之年,有幸走进了摄影的大门,既让我品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让我学会了分析与思考,学会了合作与竞争,学会了继承与创新,也学会了如何不断超越,突破自己的极限而成长,更学会了一个职业摄影人所应有的品行和修养,道德和良心,懂得了一个摄影家的历史责任。




  在我的摄影创作中有一个时期我的感受非常复杂,总感觉我的作品系列中缺失了什么东西,并由此时常处于迷茫和失意之中。通过回顾和疏理自己的艺术创作道路,我感觉自己的创作思路是如此的零散。摄影艺术的感染力和感召力虽然有所发挥,但令人震撼的作品有限。长期的摄影实践,多次经历中的一次创作,《中国摄影》的再次启示使我豁然开朗,创作的激情仿佛打开了闸门。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是,2000年的国庆前夕,当车行驶到门源阿柔乡时,天降暴雪,道路被封。铺天盖地的鹅毛大雪让我们深陷惊恐之中,寒冷和饥饿也随之袭来,众人无语之中车内的气氛似乎凝固了。就在这时,隐约听得“呼哧呼哧”的喘气声越来越近,众人探头一望,雪花飞舞之中,有一大片黑白相间的牦牛群向我们滚动而来,原来我们凑巧遇上了当地牧民的秋后转场。面对雄浑壮观的场面,我们心潮起伏,激奋不已,惊恐和寒冷烟消云散。我们兴奋地跳下车,选择最佳角度,不顾一切地对着转场牦牛“狂轰滥炸”,在不停的追逐和兴奋的快门声中,时不时有人连人带相机掉进雪地的冰窟窿中。几个小时过去了,相机成了冰疙瘩,整个人成了冰雪人,极度兴奋的状态,让我们忘记了寒冷和饥饿,望着远去的牛群,我们喘着粗气心满意足地笑了。这次遭遇换回的是丰厚的回报,《冰雪转场》《遥远的生命》等作品成为我永远的骄傲,《中国摄影》杂志刊登了雪域系列,成为我品尝冰雪人生、感悟野性魅力的典藏之作。
  自然万物,瞬息万变。正如一个国际摄影名家发出的感慨:“请不要忽略每一个微弱的力量,下一秒也许不是你想象的那样”。青海诗人白渔看到《遥远的生命》这幅作品时,深受感染,他欣然执笔:“雪也扑来,冰也挤进来,在毛堆上雀耀,品味季节的成熟,茫茫凛冽化作恬静,没有盛夏草原人心如火,高寒中推出甘甜的温馨。”这次艰苦而难忘的经历,让我永远记住了这一激动人心的一刻,懂得了冰雪的品格,让我零距离感受了冰雪中生命的顽强和灵动。更为重要的是,此后我的创作风格有了大的改变,我有了深沉的思索:正因为有了青海三江源的冰雪,才有了江河湖海博大精深的胸怀,才有了蕴育万千生灵的摇篮,才有了中华民族的发源之地,冰雪如同伟大母亲的乳汁,是养育大地生灵的甘露。


  在2010年的玉树大地震中,我和我的团队分十二批次150余人在第一时间奔赴灾区,现场的一幕幕令我们深深的感动和震动,我们一次次在泪流满面中按下快门。在余震不断、险象环生的灾区,我们不仅是记录者,还是救援者、志愿者。但没有一个人退缩,在我们的努力下,顺利完成前期拍摄任务,共拍摄图片10万余幅。震后第五天在当时位于北京磁器口的中国摄协阳光大厅,中宣部、中国文联和青海省委宣传部共同举办“2010年玉树抗震救灾摄影展”,随后,部分影展在北京、上海、西宁等18个城市展出,获得了许多奖励和很高的评价。
  从“4·14”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青海摄影人就紧紧和玉树灾区联在了一起。近一年中,我分别组织和陪同省外摄影家20余次赴玉树救灾、重建、援建现场创作拍摄。强烈的高山反应和超负荷的工作量使人呕吐、晕倒,我被两次强行送进医院抢救。我常常想,我是一名摄影组织者,一个职业摄影人,只要我的信念坚如磐石,只要我的理想能永远年轻,我情愿燃烧我的每一寸躯体,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我要用心去追求生命的意义。无论困难有多大,我都会一如既往,因为我挚爱它—我的摄影事业。2011年因为摄影我曾获得中宣部、社会保障部、中國文联“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在人生的旅途中,获奖只是一个助推器,是我前进路途中的动力。
  掌声终究会消逝,奋斗的脚步仍要继续,60岁是个新的起点,我会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心态和高度的责任心,和我的团队一起向着更高的目标和更美好的未来攀登,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其他文献
30年前,我拥有的第一支单反相机的交换镜头就是35mm的,不过其最大相对孔径只有f/2.8——这是我唯一的选择,因为它便宜。那时候35mm f/1.4规格的镜头也有,对我来说都是天价。有了这种小广角镜头后,我逐渐找到了适合这个镜头的题材以及由此形成的拍摄习惯。  锋利的最大光圈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面,我得杂志编辑的信任,连续试用了数种数码时代的35mm交换镜头,还都是f/1.4的规格,而最近的一次
期刊
尼康D750发布于2014年9月,定位于专业级高端单反相机。尼康一方面将D750的调焦、测光系统提升至与D4S、D810同一级别,另一方面植入了内置WiFi和翻折屏,并延续尼康D610小体积全画幅单反设计,使D750成为一台便携且功能强大的相机。  外观及操控  D750采用碳纤维、镁合金复合材料的一体化结构外壳设计,使机身强度更大且重最更轻,甚至比尼康D610还轻了10克,重量仅750克,对于经
期刊
60岁。有幸与《中国摄影》杂志同庚。  我接触摄影应该算是比较早的,大约五六岁,跟着上海外婆家的一个舅舅,开始玩晒相:用6寸左右的木质晒相夹,在被窝里把黑白底片和照相馆买来的印相纸夹在一起,拿到太阳下晒10分钟左右,相纸就会晒出发黄的影像,放进大苏打水(硫代硫酸钠)中定影,可以得到一张似乎是调过棕色的照片,觉得很神奇。  9岁到北京父母身边,赶上“文革”,怕我出去瞎混,找出照相机让我玩儿。家里有3
期刊
问:虽然你的作品和摄影有着很紧密的联系,但它们又不是完全在讨论摄影,而是在更广泛的层面上讨论图像。为什么你对于图像这么感兴趣呢?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这个主题的呢?  答:我的绝大多数作品其实都源自一个很简单的事实,就是我发觉现在越来越多的图像都是由电脑产生并且只被电脑解析的,而不是由人类制造然后被人类观看的。我感兴趣的是这些制造图片的装置(apparatuses)是如何改变了图像的功能以及我们观
期刊
一 、引言  1913年1月28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前身“上海图画美术院”在《申报》上首次刊出一则招生广告。在该招生广告中,所列举的“专授”内容包括了摄影。广告中说:“本院专授各种西法图画及西法摄影、照相铜版等美术,并附属英文课。”1  有必要在此对这段广告稍作讨论。创设才一年不到的“上海图画美术院”,在此广告中将图画(绘画)与摄影、照相铜版(照相制版术之意)并列为所要“专授”的“美术”之各个方
期刊
前不久办妥退休手续。真是快啊,一晃60岁啦。摸相机以来,不觉已30年。这不,《中国摄影》的编辑电话一来,才得知《中国摄影》也60岁啦,同属鸡。约稿写写拍照的那些事。其实我不太回忆过去。一是健忘,二是自认为还不老。约稿信里写“共同书写中国摄影60年精彩故事”,在我这儿哪有什么精彩呀,充其量是断断续续的流水账。  第一个10年呢,我在企业基层运输处办公室工作,常给领导写文稿,还兼新闻报道差事。为了省事
期刊
今年是《中国摄影》杂志创刊60周年。古人以天干地支组合,六十年一甲子,認为活满了一个甲子,就相当于经历了天地宇宙和人生的一个完整轮回。在这个轮回里,这本杂志寄托着几代中国摄影人和历任编辑人员对摄影的理想和情感,承载着无数有关摄影的欢欣愉悦和艰辛困顿,见证了中国摄影人的荆棘载途和柳暗花明。  60年一路走来,《中国摄影》杂志从创立之初的季刊,到1959年改为双月刊;从1966年停刊,到1974年复刊
期刊
人与土地(land)以及风景(landscape)的关系是自古以来地理学家、科学家、人文学者以及哲人所关注的主题,《周易》中有“仰以冠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通过摄影的实践来探索地理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的空间结构则成为当代摄影中重要的实践主题。  本文中使用的“地景摄影”一词,指向的是以地理景观作为观察对象的风景摄影实践,一来用以和中国传统的风光摄影作为区分,二来则是更贴
期刊
我与摄影,具体来说,我与中国摄影产生关系,和两个人有关。一个是张海儿,我的老哥们儿和同龄人(我们都是1957年生人),中国当代著名摄影家;一个是李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圳《现代摄影》主编、中国当代摄影重要的组织者与活动家。  先说张海儿。上世纪70年代初,我读高中,开始系统学习绘画。当时广州青年文化宫办了一个美术培训班,我报名参加了。一天,班上来了两个人,画素描时,他们各自拿出一个木头盒子,又从盒
期刊
提起照相馆,总会引发人们许多的记忆和话题。随便一张出自照相馆有些年头的照片,那布景、那装束、那表情、那身姿,都会令人砰然心动,即使照片上是我们并不认识的陌生人。  或许很多人的心里都曾经有一座照相馆,在那里发生这过往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并以照片的方式长久地留存。曾经的照相馆有点像庙宇教堂,人们庄重地换上最体面的衣服,梳理好仪容,虔诚而严肃地走进那间有些神秘的屋子并谨慎地站在照相机的前面。到照相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