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大量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因此职业教育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針,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努力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一方面,要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坚持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的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也就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努力培养好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认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观念的转变
(一)学生观念的转变
目前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是初中阶段的中下生,以及一部分“差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差,所以在学习方面多数会有自卑感,我们老师决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看不起他们,应因势利导,以“学做人,求发展”的理念为核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家长观念的转变
在家长的眼中,孩子上了职业学校,就说明自己的孩子在学习方面没什么希望了,反正孩子还小,有个学校能帮自己看着孩子,不让他们提前走上社会,混个毕业证就行了。所以老师要多通过家访或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们沟通,打开家长的心结,取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从而做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二、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不少中职学生文化课学习习惯不尽人意,但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中大部分学生富有个性、聪明伶俐、喜欢独立思考、不愿盲从等闪光点。在教学中,我们要找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的班级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有位男同学非常“活跃”,该学生在初中时曾被处分过两次。但在开学不久的多媒体课中,无意中发现他思维很敏捷,并且学得很快。为此,马上找他谈心,鼓励了他学习多媒体制作,提高他的学习兴趣。终于在全省影视后期制作竞赛,取得了银奖。
三、能力的培养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我们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经常是“授人以鱼”,那么,究竟如何来做才能真正的“授人以渔”呢?这就要求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要将培养学生发展的能力作为教育的主旋律,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又要让学生习得终身受益学习方法。
(一)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中职学生由于基础较差,不少人已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但他们思想活跃,求新求奇思想较重,对周围世界十分敏感好奇,他们喜欢观察事物,凡是觉得新鲜的就想了解,凡是自己喜好的就会去做。教师就应该利用这种心理特征,试着推行的“先做后学”的做法就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探究其规律,培养自己认知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先做后学”,先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碰到各种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就会主动查阅相关资料,探究相关知识,进行尝试、归纳、总结,在头脑中形成感性认识。然后教师再组织课堂教学,将实践内容引入到理论学习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可以解决操作中发现的问题,同时还可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最后再进行综合训练的实习,进一步巩固学到的知识,达到理论、实践的纵向、横向贯通。从“先做后学”教学反馈来看,教学效果比较明显。例如2015年王老师指导的两名学生,参加了全省影视后期制作竞赛,都取得了银奖,这都归功于此。
(二)合作共事能力的增强
对于将来要跨出校门,踏上工作岗位的中职学生,具备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将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自我探究之外,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必需的。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中职学生原来个人学习能力的不足,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而且在合作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分享成功的喜悦,逐步树立起对学习的“成就的动机”,激发学习的愿望和渴望。
(三)课堂环境车间化
“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 的具体做法就是“学做合一”。即:能把课堂搬进车间的就进车间,能把部件搬进教室的就搬进教室,车间与课堂合一,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徒弟合一。其优势在于融理论教学、实践操作为一体,做到“教、学、做”结合,“手、口、脑”并用,真正体现了能力与知识同步提高。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又要具有不同的设备和环境。例如我们可以把校企合作的广告公司的项目搬到课堂上,边学边做,让学生在上课期间完成部分项目。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又很好的做到了“学做合一”。
(四)配套教材校本化
传统的教材一般都强调理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不能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要。教材要摒弃传统的专业教学课程方案,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将各个知识点分解实践训练任务,有计划地开展技能训练,在训练中让学生知其然。教师将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用专业理论知识来加以解释,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对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将“综合性”与“职业性”有机统一,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降低专业理论的重心,突出与实践技能相关的必备专业知识。充分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职教思想,学生将来做什么,学生要学什么教师就教什么。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确定在培养具有通专多能实用型、就业率高、岗位适应性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自主创业的发展能力的劳动者。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迎合时代及教育对象的变化发展,与时俱进,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以一种客观现实的心态,真心实意、全心全意地去教育、开导每一位中职学生,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更有成效。
一、观念的转变
(一)学生观念的转变
目前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是初中阶段的中下生,以及一部分“差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差,所以在学习方面多数会有自卑感,我们老师决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看不起他们,应因势利导,以“学做人,求发展”的理念为核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家长观念的转变
在家长的眼中,孩子上了职业学校,就说明自己的孩子在学习方面没什么希望了,反正孩子还小,有个学校能帮自己看着孩子,不让他们提前走上社会,混个毕业证就行了。所以老师要多通过家访或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们沟通,打开家长的心结,取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从而做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二、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不少中职学生文化课学习习惯不尽人意,但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中大部分学生富有个性、聪明伶俐、喜欢独立思考、不愿盲从等闪光点。在教学中,我们要找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的班级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有位男同学非常“活跃”,该学生在初中时曾被处分过两次。但在开学不久的多媒体课中,无意中发现他思维很敏捷,并且学得很快。为此,马上找他谈心,鼓励了他学习多媒体制作,提高他的学习兴趣。终于在全省影视后期制作竞赛,取得了银奖。
三、能力的培养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我们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经常是“授人以鱼”,那么,究竟如何来做才能真正的“授人以渔”呢?这就要求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要将培养学生发展的能力作为教育的主旋律,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又要让学生习得终身受益学习方法。
(一)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中职学生由于基础较差,不少人已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但他们思想活跃,求新求奇思想较重,对周围世界十分敏感好奇,他们喜欢观察事物,凡是觉得新鲜的就想了解,凡是自己喜好的就会去做。教师就应该利用这种心理特征,试着推行的“先做后学”的做法就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探究其规律,培养自己认知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先做后学”,先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碰到各种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就会主动查阅相关资料,探究相关知识,进行尝试、归纳、总结,在头脑中形成感性认识。然后教师再组织课堂教学,将实践内容引入到理论学习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可以解决操作中发现的问题,同时还可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最后再进行综合训练的实习,进一步巩固学到的知识,达到理论、实践的纵向、横向贯通。从“先做后学”教学反馈来看,教学效果比较明显。例如2015年王老师指导的两名学生,参加了全省影视后期制作竞赛,都取得了银奖,这都归功于此。
(二)合作共事能力的增强
对于将来要跨出校门,踏上工作岗位的中职学生,具备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将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自我探究之外,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必需的。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中职学生原来个人学习能力的不足,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而且在合作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分享成功的喜悦,逐步树立起对学习的“成就的动机”,激发学习的愿望和渴望。
(三)课堂环境车间化
“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 的具体做法就是“学做合一”。即:能把课堂搬进车间的就进车间,能把部件搬进教室的就搬进教室,车间与课堂合一,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徒弟合一。其优势在于融理论教学、实践操作为一体,做到“教、学、做”结合,“手、口、脑”并用,真正体现了能力与知识同步提高。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又要具有不同的设备和环境。例如我们可以把校企合作的广告公司的项目搬到课堂上,边学边做,让学生在上课期间完成部分项目。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又很好的做到了“学做合一”。
(四)配套教材校本化
传统的教材一般都强调理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不能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要。教材要摒弃传统的专业教学课程方案,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将各个知识点分解实践训练任务,有计划地开展技能训练,在训练中让学生知其然。教师将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用专业理论知识来加以解释,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对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将“综合性”与“职业性”有机统一,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降低专业理论的重心,突出与实践技能相关的必备专业知识。充分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职教思想,学生将来做什么,学生要学什么教师就教什么。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确定在培养具有通专多能实用型、就业率高、岗位适应性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自主创业的发展能力的劳动者。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迎合时代及教育对象的变化发展,与时俱进,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以一种客观现实的心态,真心实意、全心全意地去教育、开导每一位中职学生,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