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绥·珂勒惠支对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影响

来源 :美与时代(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m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凯绥·珂勒惠支是德国表现主义版画家,其作品反映了无产阶级的生活和斗争,最早由鲁迅引进中国,其作品在创作思想内容及表现技法上,深深地影响了20世纪30年代的进步木刻青年,间接地推动了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发展。中国新兴木刻运动可以说是德国表现主义与苏联现实主义结合的产物。作品流露出的那份对生活在战乱年代生活困顿民众的深切同情,及反压迫反侵略的抗争精神,使木刻摆脱了传统的附属状态。虽技艺提高尚有空间,但作品满是纯粹的激情与史诗般的品格,所彰显的那份生命的力量,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Keisuke Koehler, a German expressionist painter whose work reflects the life and struggle of the proletariat, was first introduced into China by Lu Xun. His works have profoundly influenced the content of the creative thinking and techniques of expression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progress of the woodcut youth in the era has indirect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woodcut movement in China. The emerging woodcut movement in China can be said to be a product of the combination of German expressionism and Soviet realism. The work shows the deep sympathy for the hard-working people living in the war years and the spirit of resistance against oppression and aggression that have made woodcuts get rid of the traditional attachment. Although there is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art, but the work is full of pure passion and epic character, the share of the life force demonstrated, with landmark significance.
其他文献
原文与译文的关系是翻译研究中不可避免的话题之一。中西方传统翻译研究是以原语为导向的,不管是语文学派的翻译思想还是语言学派的译学理论,均认为原文、原作者是绝对权威,
目的分析本院压力性损伤现患率和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促进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改进,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调查人员每两人一组,每组调查人员负责3~5个
<正>颈源性失眠是指由于交感神经或者椎动脉受到刺激,使得脑部血流不畅或者大脑兴奋性增高,造成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1]。颈椎的退变,加外伤或劳损,使颈椎关节错位,椎间不
反语是言语交际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然而人们对反语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反语运用的实际情况。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反语才成为心理学家、语言学
近30年来,学术语篇的语类分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兴趣,已在应用语言学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本领域的研究长期以来以学术论文(research article)为主要研究对象,而篇幅较
隐喻一直是很多学科领域关注的老话题,但是始终极具吸引力。系统功能语法以前的隐喻研究大都集中在词汇层面,直到韩礼德提出语法隐喻,指出词汇层面和语法层面都存在隐喻现象
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多样化、海量化、快捷性、灵活性以及复杂性,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多媒体资源的使用也渗入到教学的各个学科,翻转课堂的全球流行,可汗学院的成功实
“花~”“~花”词的选择和使用,属于词语修辞的范畴。“花”字义本身具有形象美。当人们以“花”为构成语素合成词的时候,花的形象美也就成了它的修辞效果之一。由于男性美和女
文化、政治、社会学领域对霸权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把霸权问题与意识形态、国家、市民社会、政治、文化等联系起来进行全面而深刻地理论探索的学者首推葛兰西。葛兰西已
20世纪末,中美两国出现呼格吉勒图案和辛普森案两个相似的案件,但却出现了完全迥异的判决结果。两国对于案件的审理和裁决本质上都诠释了对司法正义的追求,但对于追求司法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