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趣的导入是日常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一个有趣的导入能够成功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顺利开始新的课程。教师是一门极具艺术性的职业,新课导入是教师们展示教学艺术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的导入法种类多样,一般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种:讲授法,故事导入,动手操作。教师们可以采用一种或多种导入方式结合的形式,拓宽学生的思路,扩大学生视野。
关键词:讲授法;故事导入;动手操作
小学生处在一个对玩乐有极强兴趣的阶段,课后的游戏活动在学生心中的影响十分深远。以至于许多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初仍处于回味课间休息时间的各类游戏活动的状态,从而使其心情难以平复,没有进入课堂学习状态,这时候学生的学习成效十分低下。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这样的状态也会造成许多知识点遗漏。数学是一门环环相扣的学科,若前边部分内容没有掌握牢固,则后边的内容就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为课堂设计有效且合理的课堂导入,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更见其成效。
一、講授法导入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方法,也就是单刀直入、直切要点地向学生点出课程要点。讲授法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方法,这种直接的方式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大量系统连贯的知识,便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按照计划有条理地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方法一般被应用于一个单元的第一堂课,例如开始教授角的大小时,就可以直接使用讲授法导入:“同学们,早上好,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来学校新的单元——比较角的大小”,讲授法导入如需取得效果,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较高,否则容易使学生陷入消极被动等待的状态。
其次,讲授法导入适用于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等多种情景,可用以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巩固旧知识,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几乎都需要同讲授法结合进行。但是传统的讲授法导入,不利于创新教育,如何将讲授导入法与新课改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呢,我认为应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创新。
1.贴近生活
教师传达知识应不拘于具体的形式,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在上课之前,教师应积极做好备课工作,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知识预备水平,用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引出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熟悉感,减轻学生对新课程的畏难情绪。
2.形式新颖多变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生的注意力在课程开始的5分钟内最为集中。教师课堂导入的环节应尽量控制在5分钟之内,否则容易使学生注意力流散,降低课堂教学效果。要想避免满堂灌的现象出现,教师应精心设计,在传统讲授法的基础上,结合讨论法、启发法导入方式,为学生营造轻松、平等的课堂氛围,这样也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积极探索新的问题,比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
二、以故事情节导入课堂学习内容
故事向来因其趣味性而对小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学生在成长历程中大多都是故事相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将课堂学习内容与趣味故事相结合,将课堂所学习内容编排进故事情节,让学生通过故事体会课堂所讲述主题,那么讲故事也是一种极好的课堂导入方式。
例如分数化简的课堂学习开始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一个分财产的故事。一位富翁在其遗嘱中有这样的遗产分配,其财产总数的九分之三归大儿子,二儿子得六分之二,小儿子得三分之一。但他们都觉得自己分配的财产不如其他两个的多,于是便争论不休,于是他们便找到当地的一位智者来替他们解决疑惑。教师这时可以让学生们充当故事中的“智者”,替富翁的三个儿子计算他们到底谁的财产分得多。学生通过将分式化简,自然便可发现其实他们三人所分配到的财产是一样多的,富翁是非常公正的。学生在帮助故事人物解决问题的同时不自觉地进入到了课堂学习主题,故事导入课堂起到了其应有的作用。
三、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小学生的联想能力不强,尤其在几何图形的学习过程中,有些图形的切割、平移等操作单凭教师的语言描述很难让学生完全理解。然而小学生对于各项动手活动却有极为浓厚的兴趣,在教材中,几何图形的学习存在多处动手的环节,其目的是使教材中讲述的几何图形的操作更为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教师可以将该动手环节设置在课堂开始阶段,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会这节课堂中所要讲述的内容。
例如在“轴对称图形”和“旋转对称图形”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寻找或画出这样一些图片,并采用剪纸的方式将其裁剪下来,将其对折或者旋转让学生观察图形是否能够完全重合。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便能体会到“轴对称图形”和“旋转对称图形”的定义,对课堂学习内容也有更深一步的了解。教师便可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向教材更深层次的知识延伸,从而实现导入课堂教学的目的。
总之,课堂导入是一门教学艺术,充分发挥导入环节的魅力,可以帮助激发学生的兴趣,当然教师在追求导入方式多样化的同时,也应尽力避免过分追求表面的花哨和热闹,而忽视真正的教学内容。课堂导入是否恰当合理,对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教师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应设计有效的课堂导入方式,将学生目光集中于课堂之上,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打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1]姚彬.论讲授法在教学中的运用[J].今传媒,2012.1(3):139-140.
[2]陈水佳.浅谈小学生的“注意”[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0.1(5):69-70.
[3]王磊.小学数学导入教学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2).
[4]苏淳良.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4).
作者简介
冯伟伟,女,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从教5年,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关键词:讲授法;故事导入;动手操作
小学生处在一个对玩乐有极强兴趣的阶段,课后的游戏活动在学生心中的影响十分深远。以至于许多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初仍处于回味课间休息时间的各类游戏活动的状态,从而使其心情难以平复,没有进入课堂学习状态,这时候学生的学习成效十分低下。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这样的状态也会造成许多知识点遗漏。数学是一门环环相扣的学科,若前边部分内容没有掌握牢固,则后边的内容就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为课堂设计有效且合理的课堂导入,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更见其成效。
一、講授法导入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方法,也就是单刀直入、直切要点地向学生点出课程要点。讲授法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方法,这种直接的方式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大量系统连贯的知识,便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按照计划有条理地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方法一般被应用于一个单元的第一堂课,例如开始教授角的大小时,就可以直接使用讲授法导入:“同学们,早上好,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来学校新的单元——比较角的大小”,讲授法导入如需取得效果,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较高,否则容易使学生陷入消极被动等待的状态。
其次,讲授法导入适用于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等多种情景,可用以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巩固旧知识,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几乎都需要同讲授法结合进行。但是传统的讲授法导入,不利于创新教育,如何将讲授导入法与新课改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呢,我认为应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创新。
1.贴近生活
教师传达知识应不拘于具体的形式,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在上课之前,教师应积极做好备课工作,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知识预备水平,用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引出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熟悉感,减轻学生对新课程的畏难情绪。
2.形式新颖多变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生的注意力在课程开始的5分钟内最为集中。教师课堂导入的环节应尽量控制在5分钟之内,否则容易使学生注意力流散,降低课堂教学效果。要想避免满堂灌的现象出现,教师应精心设计,在传统讲授法的基础上,结合讨论法、启发法导入方式,为学生营造轻松、平等的课堂氛围,这样也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积极探索新的问题,比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
二、以故事情节导入课堂学习内容
故事向来因其趣味性而对小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学生在成长历程中大多都是故事相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将课堂学习内容与趣味故事相结合,将课堂所学习内容编排进故事情节,让学生通过故事体会课堂所讲述主题,那么讲故事也是一种极好的课堂导入方式。
例如分数化简的课堂学习开始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一个分财产的故事。一位富翁在其遗嘱中有这样的遗产分配,其财产总数的九分之三归大儿子,二儿子得六分之二,小儿子得三分之一。但他们都觉得自己分配的财产不如其他两个的多,于是便争论不休,于是他们便找到当地的一位智者来替他们解决疑惑。教师这时可以让学生们充当故事中的“智者”,替富翁的三个儿子计算他们到底谁的财产分得多。学生通过将分式化简,自然便可发现其实他们三人所分配到的财产是一样多的,富翁是非常公正的。学生在帮助故事人物解决问题的同时不自觉地进入到了课堂学习主题,故事导入课堂起到了其应有的作用。
三、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小学生的联想能力不强,尤其在几何图形的学习过程中,有些图形的切割、平移等操作单凭教师的语言描述很难让学生完全理解。然而小学生对于各项动手活动却有极为浓厚的兴趣,在教材中,几何图形的学习存在多处动手的环节,其目的是使教材中讲述的几何图形的操作更为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教师可以将该动手环节设置在课堂开始阶段,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会这节课堂中所要讲述的内容。
例如在“轴对称图形”和“旋转对称图形”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寻找或画出这样一些图片,并采用剪纸的方式将其裁剪下来,将其对折或者旋转让学生观察图形是否能够完全重合。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便能体会到“轴对称图形”和“旋转对称图形”的定义,对课堂学习内容也有更深一步的了解。教师便可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向教材更深层次的知识延伸,从而实现导入课堂教学的目的。
总之,课堂导入是一门教学艺术,充分发挥导入环节的魅力,可以帮助激发学生的兴趣,当然教师在追求导入方式多样化的同时,也应尽力避免过分追求表面的花哨和热闹,而忽视真正的教学内容。课堂导入是否恰当合理,对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教师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应设计有效的课堂导入方式,将学生目光集中于课堂之上,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打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1]姚彬.论讲授法在教学中的运用[J].今传媒,2012.1(3):139-140.
[2]陈水佳.浅谈小学生的“注意”[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0.1(5):69-70.
[3]王磊.小学数学导入教学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2).
[4]苏淳良.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4).
作者简介
冯伟伟,女,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从教5年,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