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和年画故事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ach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画就是与年俗有关的版画。也是过年期间特有的民间艺术。年画是中国民俗的形象反映,是节日文化风俗的典型体现。
  民间年画因风俗节日而兴起,它寄托了人们对风调雨顺、农事丰收、家宅安泰、人畜平安和祈福迎新、驱灾辟邪的愿望。
  
  年画的演变
  
  年画的起源和古代的桃符有关。如东汉蔡邕《独断》所载,汉代“常以岁竞十二月,从百隶及童儿而时傩,以索宫中驱疫鬼也。桃弧、棘矢(弓箭),土鼓,鼓且射之。以赤丸五谷播洒之,以除疾殃。已而立桃人、苇索、儋牙虎、神荼、郁垒以执之”。
  蔡邕所说的“神荼”、“郁垒”在应劭的《风俗通义》“祀典”中引《黄帝书》:“上古之时,有荼与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立桃树下,简阅百鬼,无道理,佞为人祸害,荼与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因此,汉代县官多在腊日或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冀以卫凶也”。可见,年画的风俗源于抵御邪祟进入的愿望。
  《汉书·景十三王传》中也有记载:“广川惠王越,殿门有成庆画,短衣大挎长剑。”颜师古注:“成庆,古勇士也。”到了南北朝时,干脆就将神荼、郁垒直接画在桃板上。《荆楚岁时记》:“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也有人直接将神荼、郁垒的名字写在桃木上,省去了绘画的麻烦。后来,桃符渐渐分化成春联及门画,其中的门画就是年画的前身。
  古人为何家家贴门神?据说,古人以为黑夜有鬼魅出来,门上若画或贴上一副武将门神,就可在守护神的保护下安睡。到了晋代,有“元旦画鸡于门”的风俗,因鸡一叫天就亮了,鬼魅则不见。此说见于王嘉《拾遗记》:“尧在位七十年,有氏支之国献重明之鸟,一名双睛,言双睛在目,状如鸡、鸣似凤,时解落毛羽,肉翮而飞。能搏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今人每岁元日,或刻木铸金或图画为鸡于牖上,此之遗像也。”
  画鸡于门上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扩大了年画中的门神题材,至今一些年画产地的早期门画中,尚有这一形式的画样传世。宋代以后门神画上的猛将秦琼、尉迟恭之像就是由此演变而来。
  春节张贴年画的风俗在各年画产地不尽相同。在佛山,明代以前,人们多放石虎、石狮于门左右,以示驱邪示威。自年画兴起后,人们在腊月二十四以后,便开始张贴春联、门画,民间俗称贴门神,以作驱邪纳福之用。
  
  年画与民俗
  
  年画往往通过反映民俗风情和各个地方的庆典活动来表现民俗。很多年画作品在反映社会变革或人们衣食住行等活动中,有意无意地表现出了时代风尚、社会风俗。如一些年画中的服装装束是研究服装变化真实可靠的资料,年画中的农耕工具则是研究农业工具历史演变的重要资料。年画中的古代婚礼都是堂上供一“天地龙车”或“和合二仙”之图,案上放弓箭、粮斗、瓶炉、花果等物,这与传说中的桃花女破周公的故事相关。此外,晚清武强年画印了一些反映“维新变法”时提供新学的年画《万童习武》、《儿童体操图》等,景物一改过去家塾那种书房环境,表现了奋发自强的主题。从这些反映教育题材的年画中,可见我国近百年来教育制度的演变,也可以看到受西俗影响的社会变革,如男女平等、风气开放等。
  在旧时,年画不仅大量出现在岁末腊月的乡村市集、城镇街巷,就是在平时嫁女娶亲、生子弥月、入塾读书、考试中举、升官授职、拜师收徒、酬师谢神、养蚕获利、捕鱼丰收、出猎平安、安家迁居、谢医挂匾、祭天酬神等民俗活动中,都用年画艺术形式点缀其盛。
  所以,年画艺术与民俗密切相关。古时没有电影、电视,也没有报纸、刊物,更没有网络等现代媒体,因此,年画作为惟一的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传播媒体,以其通俗性反映了几乎所有民俗文化内容。
  
  应景牟画
  
  《春牛图》
  过去,农村无历书,年画作坊入冬先印《春牛图》,图中画一芒神,为一童子模样者,手持一短鞭,象征春临,童子依一卧牛身旁,手托一“春”字。图上印有一年二十四节气月日表及《流郎诗》、《地亩经》等,供农人耕作时按图上节气行事。
  从宋代刘克庄诗“今年台历无人寄,且看树翁壁上图”句,则知《春牛图》远在宋代已流行民间。《春牛图》又名《芒神春牛图》,《清嘉录》中记载:苏州新年“城中圆妙观尤为游人所争集。卖画张者聚市于三清殿,乡下争买《芒神春牛图》”。
  《春牛图》有很多种类,不同地方的年画构图不同,但主题一样。
  《九九消寒图》
  《九九消寒图》是民间年画中的历画之一种,也是早期出现的年画形式之一。现存较早的一幅是明代弘治元年(1488)陕西刻印的《九九消寒之图》。此图中画一蒜头形宝瓶,上插一枝折梅花,共81片花瓣。梅瓶四周画了从一九到九九由冷转暖的不同节气和人们耕种聚饮的各种风俗活动。
  明尤侗所著《帝京景物略》记载:“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由此可知明代《九九消寒图》多画梅花。
  清代年画中“消寒图”的形式较多,其中有一种娃娃题材的,图中画一儿童拿香谱,谱上印有九个双钩楷字、每字九笔,如“香保送茶来厅前待客”、“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也有作“雁南飞柳芽茂便是春”等美句者。
  各地《九九消寒图》的图案都不同,武强的《九九消寒图》图案为著名的“六子争头”,是武强年画代表作。而山东潍县刻印的《九九消寒图》上印一年之节气与月建等字,下刻八卦之文排成九组,每组九条。每组下系一诗,诗中有寓意贫富不均之怨,如“四九地铺遍地平,朔风冽冽起新晴;朱提公子休嫌冷,中有樵夫赤足行”。
  
  灯画
  
  民间以农历正月十五为灯节,城市街头张灯结彩,庆贺佳节;农村则以秫秸扎一方形灯架,外糊木版印制的“灯方子”纸画。这类灯画四张为一幅,印有各种地方戏曲一出,图上还刻有谜语各一则。
  例如“走马灯”灯是用年画作坊刻印的刀马人剪制而成,先用竹篾扎成方形或圆形纸灯,将彩印刀马人剪出,粘于一纸轮之下四周,轮中有干,能活动自转。常见的画面有“三英战吕布”、“割须弃袍”、“捉拿花蝴蝶”等小说中的武打场景。
  
  镇宅钟馗
  
  钟馗是民间木版年画中较早出现的一个题材。北宋时已有印卖以钟馗为题材的年画的文献记载,不过那时是在除夕悬挂。叶梦得《石林燕语》载:‘神宗(赵顼)梦中忽得吴道子画钟馗像,因使镂板赐二府,明年除日复赐。”反映出钟馗在宋代和门神一样,都是新年出现在墙壁或门上。
  直到明朝时,岁暮还是“门旁置桃符板,将军炭、贴门神。室内悬挂福神、鬼判、钟馗等画”。明代以后,除夕悬挂钟馗的风 俗渐渐移到五月端午,悬于堂中“挂钟馗图画一月,以祛邪魅”。
  民间年画中的钟馗,多无捉鬼情节,只画钟馗头戴进士巾,身穿圆领官衣,脚蹬厚底靴,仗剑,手指一蝠,或题“引福入堂”,或题“恨福来迟”以及“福在眼前”、“福自天来”等字句,借“蝠”与“福”字之音相接近,巧成一句吉利之语。
  
  财神
  
  在民俗年画中,关于财神的年画最多。各地都有不同财神的图案,有的是文财神,有的是武财神,有的是文武财神,有的是财神夫妇,有的是上关下财(上面是关公,下面是财神)。关公也是财神,关公重义,因义比钱重,所以关公在财神的上面。在人们心中,其实重义也是为了得财,因为只有诚信,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灶王
  
  民谚说“先有杨家埠,后有灶王爷”。在杨家埠家庭年画作坊里,每年大量印刷灶王爷年画。这样的油光纸年画一天可印300张,最多时日夜加班可印700张。灶王爷年画有五六块版,刷五六次色,相当于一天要印1500~4200张。
  灶王年画也称灶神、灶君、灶君府等。贴灶王风俗的演变,已有千年之久。灶君府印刻作坊遍及全国,远至云南的纳西族、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地区,都有大小不同彩印或墨线灶君纸马图像。图像的形式有坐、有立(白族灶君是立像),有灶君一神独坐,有灶君与夫人并坐,还有香案前灶君坐于中间,左右二夫人分坐,此类灶君只有山东潍县和聊城一带流行,俗称“三头灶”。
  灶王年画顾名思义是贴在灶上的,贴了灶王画,表示一年四季天天开火,灶火旺盛,家境殷实,表达了底层民众最朴素的愿望。因此,灶王年画是印制最多的年画之一,几乎家家年画作坊都印灶王。
  
  年画的意义
  
  为何年画在古代得以广泛流传?通过对各地大量年画的研究,可以认为,在古代,年画对普通百姓起着与宗教几乎同等的作用。
  西方人有宗教信仰,中国有儒、释、道传统,但这些还不是宗教信仰,那么,民俗年画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为中国人的宗教,或者说成了一种信仰。
  比如贴门神,是为了驱邪辟灾,迎祥纳福;贴观音,是为了向善。不同的是,西方人的宗教是纯精神的,而中国人的这种宗教其实是功利的,如贴财神,是为了求财。在现存的潍县清代年画中,就有大量的这类年画,如有一幅上面写的是“争请财神到我家,堆的银子白花花”,还有一幅《家有摇钱树》,表现了古代生活画面,上面印有一些有趣的文字:“家有摇钱树,许多珠宝铺;家有聚钱炉,富贵有了余。许多骡和马,也有牛和驴,也有玉,也有珠,许多宝贝堆满屋。这家人家实在好,老老少少都有福。做阔老,做尚书,做学院,做总督,子孙贤,读诗书。”从这幅年画中可以看到,人们对世俗快乐和物质的追求憧憬,要远远多于精神追求。
  (本刊编辑部崔欣整理)
其他文献
法门古寺    我们的车子驶上宝鸡到咸阳的高速公路没走多远,便遇到参加演习的部队途经宝鸡,为保证交通通畅,当地交通部门对部分路段进行了管制,致使我们的车辆在高速路上滞留了三个小时,车行至扶风县境内时已是下午4点多。深秋的关中平原,庄稼早已归仓,偶有玉米秸秆堆成的柴垛立于田中,道路两旁苍翠的松树一直通向远方。车到法门寺前已是下午5点,工作人员早已下班,经接待方的衔接沟通,我们才碍以进^寺内参观。  
期刊
丁玲,原名蒋冰之,1904年出生于湖南l临澧县。4岁时父亲病逝,家境急剧败落。母亲余曼贞和著名妇女领袖向警予是结拜姐妹。余曼贞为常德女子小学学监,俊秀端庄的向警予每次往返于长沙、溆浦之间,都会坐帆船或小火轮。等候班轮之时,就在余曼贞的学校里住上三五天,与丁玲母女挤在一张床上,讲述新闻、新事、新道理及个人的理想与抱负。丁玲直到晚年,还这样忆述向警予:“当我还只是一个毛孩子时,就有了她美丽的崇高形象。
期刊
螺髻山群峰博大雄奇,叠岭层峦,蔚为壮观,真可谓无限风光在险峰!螺髻山山山显峥嵘、峰峰皆巍峨,它既有黄山、泰山之雄奇,衡山、华山之峻峭,更有峨眉、九寨之秀美,还有那保存完好的浩瀚原始森林、绿意袭人的广袤草原、色彩斑斓的奇花名卉、名类齐全珍禽异兽。真可谓无处不秀、无处不幽、无处不妙!螺髻山一跃成为集雄、奇、险、野、峻、幽、秀于一体,自然风光和彝族风情相融的综合性风景名胜旅游区。  螺髻山位于四川省凉山
期刊
不必重新去——翻阅中国历史,人在西安,便会明白一件事:西安,这是一片被时光深深耕耘的版图。在这座古都的脉络里,印刻着历史的烽烟以及无法磨灭的往事。  出了成阳机场,坐上开往西安的旅游大巴,前来接团的导游就开始为我们介绍西安、介绍陕西,言语中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在西安以及咸阳这一片地面上,曾有13个朝代和国家在此建都,陕西的黄土下面埋有整整73位历代帝王,名臣将相的墓葬更是数不胜数。”导游笑着说
期刊
二郎山:悲壮的老歌,迎风飘扬    很多人对于二郎山这个地名的记忆都是从一首老歌里得来的,那首歌叫《歌唱二郎山》这首歌创作于1950年9月,此后数十年间传唱不衰,除了曲调的奔放素情、歌词的淳朴真实之外,最动人的应陔是西南军区工兵纵队在傲其简陋的条件下,开通了雅安至甘孜的公路,那条公路简称雅孜公路。而二郎山就是雅孜公路小最险要的一段:没有大型机械设备,要在最高海拔达5000多米的山顶上靠肩挑背扛开出
期刊
嘉峪关是明长城的西西点,与渤海边上的山海关和北京的居庸关同为长城世上的重要关隘。  第一眼看到嘉峪关,给我的印象是,它的外观与山海关和居府关迥异,没有一丝相似之处。  嘉峪关关城的后半部分是生活区,中轴线上是关帝庙,关羽神像是部队的保护神,每次出征都要烧香祭拜,求关老爷暗中保佑,退敌凯旋。北面是嘉峪关最高统帅游击将军的官邸,门楼虽然不算高大,但有石狮守护,虎虎生威,颇有气势。前院有议事厅、书房等,
期刊
[摘要]羊牧隆城是北宋天禧元年(1017)曹玮经营“六盘山外”过程中带领军民于葫芦河上游修筑的“山外四寨”之一,后来改名隆德寨并成为德顺军防区下的一个重要镇寨。本文根据宋人范育关于地名“聚卜结隆”为蕃语,“十八为‘聚卜结’,谓谷‘隆’,盖言诸谷共凑一川耳”的语言现象,分析“羊牧隆”、“邪没笼”是由蕃语“羊牧(邪没)”和“隆(笼)”两个词构成的地名;“羊牧”意为黑水,“羊牧隆”就是黑水河谷的意思。羊
期刊
[摘要]伊斯玛仪派(亦称七伊玛目派)是一个对伊斯兰教和世界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宗教哲学派别。帕米尔塔吉克族伊斯玛仪派以极其复杂的宗教哲学和打上神秘主义烙印的组织结构闻名于世,肯定人的理性与侧重世俗主义是帕米尔宗教文化的实质内容。公元11世纪,纳赛尔霍斯罗乌(NaserKhosrow)在帕米尔传播伊斯玛仪派以后,在几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保存正宗伊斯玛仪派宗教哲学的伊斯玛仪派兼收并蓄,形成了其独特的
期刊
“十二五”期间,甘肃不仅要做大做强丝绸之路游线、华夏文明黄河游线、大香格里拉游线三条国家精品旅游线路,还将破除瓶颈,加快完善旅游交通建设。甘肃省于2010年制定的《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其中就提到如上计划。  该意见提到的重点任务中,不仅要着力打造国家精品线路,还将培育甘南一陇南——定西一白银—庆阳红色旅游、天水一陇南古三国历史遗迹旅游
期刊
[摘要]博物馆免费开放后,文物安全面临着很大的危险。为此,博物馆保卫部门必须改变原有观念,切实提高安保人员素质,以确保文物安全。本文以甘肃省博物馆为例,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博物馆安全管理工作作了探讨。  [关键词]博物馆;安全管理;科学防范体系  [中图分类号]G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22-0084-02    博物馆是文物、标本、资料的主要收藏机构,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