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正处于生理日益成熟而心理相对滞后发展的矛盾期。中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存亡、民族的兴衰。所以教师充分认识中学生心理健康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一、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为了深入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我带领平桂一中的政治组全体成员对平桂一中,平桂三中,沙田四中的七、八年级进行了一次《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问卷调查。实发问卷1200份,回收1100份,剔除一部分做答不合格的问卷,实际统计的问卷为1060份。从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结果看,平桂区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的来说是好的,但是据调查了解,有些学生由于处于生长期,心理、生理都不成熟,学习、生活诸多烦恼积压在心内,所以也产生了不必要的焦虑、孤僻、自暴自弃等心理问题。这主要表现如下。
1.厌学情绪严重
根据调查,厌学学生在中学生中比例高达11.4%,其中八年级高达19%。他们表现为怀疑知识的有用性,对学习消极应付;学习动力不足,感到学习没劲,丧失上进的信心;对学习没有兴趣,把学习当做苦差事,作业不能独立完成,向往社会生活;更严重者根本不学习,终日得过且过,看到课本就头痛,坐进教室就犯愁,经常迟到、早退、旷课……
2.考试焦虑
据调查,有43%的中学生对考试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特别是学习基础比较差,性格比较内向,学习方法不够灵活,考前复习不够充分,对自我期望值过高的学生,最容易产生考试焦虑症状。据我们调查分析产生焦虑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从客观上来说,来自于家长和社会的期望,同学之间的激烈竞争;从主观上讲,来自于对考试失败的严重后果的极度关注。据有关专家说:严重的考试焦虑不仅对学习具有极大的危害,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会造成极大影响。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生如果有这样的心理状况,又将怎么适应未来社会的生存发展呢?
二、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有些学生因家庭或自身等原因存在厌学情绪,把读书学习视为一种痛苦、负担、压力,这种强烈的厌学情绪使这些学生自暴自弃,悲观厌世。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只要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挫折,正确地对待人生和前途,去奋斗,去拼搏,你就会发现人生的天空如此广阔,青春的鲜花如此美丽,俗话说:“不经风雨,何以见彩虹。”这样你的生活才会变得精彩,人生才会有价值。
2.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这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是全体教师广泛参与。这就要求教师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希望我们教师对待每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绝对不能挖苦、讽刺学生,应以一颗宽容慈爱之心爱护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尽量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将更有利于完善学生情绪状态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4.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培养,所以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紧密配合。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家访或家长会,对家长进行理论、方法、技巧的指导,甚至发放相关的阅读材料。大部分中学生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如学生应试心理差,教师可引导家长以平常心看待考试;再如有些中学生有社交恐惧心理,或男女交往的困惑等,家长应鼓励孩子多交友,在择友上加以指导,培养社交技巧。由此可见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正确引导孩子,加强交流,这样对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是很重要的。
5.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学校可通过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与咨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预防心理疾病、矫治心理障碍。让他们学会了解自我、正确评价自我,认识现实、正视逆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学会劳逸结合,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学会用积极乐观的方法调节:如换位思考、升华、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来克服不良心境。从而让自己天天拥有好心情,保持拥有一个健康情绪。
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此问题无疑需要渗透教育的整个过程,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需要由家庭、社会和学校建起的教育平台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解决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D].1999.
[2]王呈祥编著.教师的爱与责任[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耿帅,王秀丽,闫景秋编著.教育热点问题之一:师德观察[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黄晓)
一、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为了深入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我带领平桂一中的政治组全体成员对平桂一中,平桂三中,沙田四中的七、八年级进行了一次《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问卷调查。实发问卷1200份,回收1100份,剔除一部分做答不合格的问卷,实际统计的问卷为1060份。从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结果看,平桂区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的来说是好的,但是据调查了解,有些学生由于处于生长期,心理、生理都不成熟,学习、生活诸多烦恼积压在心内,所以也产生了不必要的焦虑、孤僻、自暴自弃等心理问题。这主要表现如下。
1.厌学情绪严重
根据调查,厌学学生在中学生中比例高达11.4%,其中八年级高达19%。他们表现为怀疑知识的有用性,对学习消极应付;学习动力不足,感到学习没劲,丧失上进的信心;对学习没有兴趣,把学习当做苦差事,作业不能独立完成,向往社会生活;更严重者根本不学习,终日得过且过,看到课本就头痛,坐进教室就犯愁,经常迟到、早退、旷课……
2.考试焦虑
据调查,有43%的中学生对考试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特别是学习基础比较差,性格比较内向,学习方法不够灵活,考前复习不够充分,对自我期望值过高的学生,最容易产生考试焦虑症状。据我们调查分析产生焦虑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从客观上来说,来自于家长和社会的期望,同学之间的激烈竞争;从主观上讲,来自于对考试失败的严重后果的极度关注。据有关专家说:严重的考试焦虑不仅对学习具有极大的危害,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会造成极大影响。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生如果有这样的心理状况,又将怎么适应未来社会的生存发展呢?
二、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有些学生因家庭或自身等原因存在厌学情绪,把读书学习视为一种痛苦、负担、压力,这种强烈的厌学情绪使这些学生自暴自弃,悲观厌世。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只要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挫折,正确地对待人生和前途,去奋斗,去拼搏,你就会发现人生的天空如此广阔,青春的鲜花如此美丽,俗话说:“不经风雨,何以见彩虹。”这样你的生活才会变得精彩,人生才会有价值。
2.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这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是全体教师广泛参与。这就要求教师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希望我们教师对待每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绝对不能挖苦、讽刺学生,应以一颗宽容慈爱之心爱护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尽量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将更有利于完善学生情绪状态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4.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培养,所以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紧密配合。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家访或家长会,对家长进行理论、方法、技巧的指导,甚至发放相关的阅读材料。大部分中学生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如学生应试心理差,教师可引导家长以平常心看待考试;再如有些中学生有社交恐惧心理,或男女交往的困惑等,家长应鼓励孩子多交友,在择友上加以指导,培养社交技巧。由此可见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正确引导孩子,加强交流,这样对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是很重要的。
5.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学校可通过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与咨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预防心理疾病、矫治心理障碍。让他们学会了解自我、正确评价自我,认识现实、正视逆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学会劳逸结合,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学会用积极乐观的方法调节:如换位思考、升华、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来克服不良心境。从而让自己天天拥有好心情,保持拥有一个健康情绪。
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此问题无疑需要渗透教育的整个过程,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需要由家庭、社会和学校建起的教育平台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解决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D].1999.
[2]王呈祥编著.教师的爱与责任[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耿帅,王秀丽,闫景秋编著.教育热点问题之一:师德观察[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黄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