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这门课程是所有课程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学好了语文课程,才能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高度重视语文这门课程,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关键。在初中阶段,教师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应当从各个方面来帮助学生。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利用各种方法来提高他们的能力,在出现瓶颈后也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朗读式教学,就是用这样一种新式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式教学;学习精力;文章记忆;作者感受
语文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它需要学生在日积月累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够在阅读中了解如何去进行写作和作者是如何通过使用写作手法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所以教师如果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需要从这方面入手,通过朗读的形式使学生能够自行感受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感情共鸣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文章。
一、集中学习精力
语文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枯燥的过程,如果学生无法从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就很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走神跑神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学习效率大大降低。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朗读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的形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帮助学生减少在课堂上走神的情况,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效率能够更高。使用朗读式教学方法应当抓住恰当的时机。例如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力已经达到了一个倦怠期,在这个时候,利用朗读式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本内容上去,能够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进行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社戏》这节课内容学习的时候,因为《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比较有意思的回忆性散文,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为了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式的教学方法,对重点段落进行着重的朗读,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够从文章的故事性转移到文章是如何通过叙事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这其实就是一个由浅层阅读到深层阅读的转变。只有在进行深度阅读时才能够学的更加充分且完整。
二、加深文章记忆
由于语文学习的内容是以记忆和理解为主,所以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一次的学习肯定无法将所有内容记入心中。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进行反复记忆。那么朗读式教学就能将表层记忆转化为深层记忆,更好的使学生理解课本内容。由于语文学习的内容有浅层记忆和深层记忆,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有重点的,当学生学习重点内容较为吃力的时候,教师要对出现这种问题的学生选择一种教学方法,即利用朗读的教学方法,就能够很好的使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学习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也能够更好的进行理解,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解读。
例如,在进行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大自然的语言》这节课内容学习的时候,因为这一单元是关于自然现象的科普类文章,所以主要内容侧重于说明文。说明文和议论文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写作文体,所以教师在进行课文内容教学时,应当注意提高学生对于写作手法的重视程度,使学生在进行文章练习时能够更好地侧重于它是如何通过描写来表达这一现象的,提高学生对于写作手法的敏感程度。并且能够让学生学会这样的写作手法,并将它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逐步吸收这种方法并成为自己的东西。
三、直观作者感受
由于学生学习课文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将课文记住,还需要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学到写作技巧。所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如何理解课本内容,如何跟随作者的写作手法去进行情感理解是更重要的课题之一。当学生理解文章情感出现困难的时候,不要一味的,固执地利用一种方式进行学习,应当选用其他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这时可以尝试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细微之处,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阅读文章,提高学生阅读文章的思维转化率和学习效率。
例如,在进行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节课内容学习的时候。如何看待这篇文章?如何解答作者所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是这篇文章学习的重点。利用朗读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对一些核心句子,核心段落的朗读来理解作者是如何在当时那个年代通过演讲的形式来传播自己的思想的,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通过朗读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核心概念和他的真实感受。
总而言之,由于语文教学的特殊性,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不能仅仅用一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这门课程的有趣,才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中之重。由于初中阶段的语文内容已经涉及了基本的文言文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更需要利用特殊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朗读式教学方法既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文章的二次记憶,也能够在记忆过程中深刻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文献:
[1]熊枫.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探析[J].华夏教师,2018(33):55-56.
[2]高春月.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1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