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镇精神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关爱而导致身心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已经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探索行之有效的关爱模式:关爱不缺席的家庭教养方式,家校互动的关爱模式,侧重心理健康干预的学校关爱模式,借助社会资源的社区关爱模式,以此解决精神留守儿童的身心问题。
【关键词】精神留守儿童;关爱模式;家庭;学校;家校互动;社区
精神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无暇照顾而被暂时交给他人代管的儿童,这类儿童一般在城镇比较多,又称为城镇留守儿童。他们与父母分离时间不会过长,但是父母陪伴的时间比较短,或被隔代看管、或以各種方式托管。经研究表明,他们的物质生活方面比较丰富,但由于家长忙于工作、社交等活动,忽视儿童精神需求或者他们被家长过度保护,导致物质生活满足过度,从而引发一系列行为和心理问题,这是城市精神留守儿童的另一种表现。社会和不少家长在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行为上存在误区。家长经常采取短期关爱、过度补偿等形式。“短期关爱”是指家长当孩子能够在自己身边的时候给予关爱,这种关爱模式基于一劳永逸的思想,忽略了平时的关心爱护。而“过度补偿”是指家长出于愧疚、亏欠或其他心理,而给予留守儿童过多的物质或精神关爱。社会对待精神留守儿童有明显的差别待遇,刻意将精神留守儿童与其他儿童区分开来,为精神留守儿童举办他们才能参加的活动,出发点是特殊关照,但却导致精神留守儿童对自己的身份认知更加凸显和在意,进而自认为“低人一等”,反而会强化精神留守儿童的消极认知观念和消极行为。这些操作不当的社会关爱忽略了留守儿童的尊重需求。为此,需要探索行之有效的关爱模式,解决他们的身心问题,对城镇精神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大有裨益。
一、关爱不缺席的家庭教养方式
亲人关爱对孩子心理成长极为重要,缺乏亲情的关爱的留守儿童,很容易造成人格发育缺陷,家庭亲情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甚至是智力发展。家庭中成员,特别是孩子父母,如果平时缺少对孩子观察、关心、关爱,就无法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也无法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当孩子遇到学习及生活上的困难,孩子最想得到的是自己亲人或者说自己父母的帮助,这个时候孩子是脆弱的,而如果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孩子会极度缺乏安全感,感觉到孤独无助,进而会产生性格内向、自卑、孤僻,不善与人交流等缺陷。因此,我们教师在与家长沟通中,非常注意提醒家长增加与孩子的交流,尽量抽时间给予孩子关心和教导。比如,没在孩子身边时抽时间和孩子打打电话或者视频一下,和孩子谈谈心聊聊天,滋养亲情。
家庭氛围对孩子也非常重要,所以家庭文明建设也是让孩子体会到家庭温暖的重要内容。我校在近年来大力提倡“家教,家风,家训”的家庭文化建设,在学校公众号设了一个“莲韵家风分享”栏目,每周分享一个家庭的良好家风,让家长们取长补短,并让家长重视家风建设对孩子的影响,潜移默化中,许多家庭纠正了自己不好的风气和习惯。比如,家长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在孩子面前展示自己孝敬长辈,拒绝在孩子面前说粗话,拒绝在家里面玩牌赌博,和谐邻里关系,主动约束自己遵纪守法等,让孩子在良好家风及家庭美德的氛围中耳濡目染,促进精神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作为家庭教养的主角,父母亲不但要给予精神留守儿童更多关爱,提供正确的成长氛围和环境,同时也应该根据孩子的自身性格特点,因势利导,采用适当的方式去引导孩子,让孩子构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侧重心理健康干预的学校关爱模式
我们要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主渠道作用,建立精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机制。在校内开展各种有特色、有意义的活动,如我校就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增加孩子交流的机会,提升孩子的素养,既丰富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表现欲。
开展针对精神留守儿童的团体辅导,帮助精神留守儿童获得更广泛同伴关系的同时,对情感空缺问题进行心理健康疏导,缓解留守儿童的情感落差。
培养精神留守儿童的健康心理,离不开软硬件的支撑。我校学习成熟的教学经验,注重心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软硬件建设。比如培养或引进具有专业水平的心理健康老师,对出现不良心理问题的孩子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及干预。建立能培养儿童健康向上的微型图书室,让心理留守儿童通过画本,故事书中的精彩内容,排遣自身的孤独感,学习图书或故事中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通过体验式的专题活动,比如让孩子说出自己最伤心的事,最希望的事等,了解精神留守儿童的内心需求,然后对症下药去帮助孩子培养健康的心理。
三、家校互动的关爱模式
解决留守儿童的精神贫困问题,单凭学校或者家庭的力量还是不够的,要加强两方面的合力。
基于现在通讯科技的发展,我们积极采用新工具,建立家校微信群,让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在家在校情况互通有无,随时相互沟通,掌握精神留守儿童的行为变化,提前对孩子心理健康做出预判。同时,通过平台,达到家校共商模式,对孩子心理培养做到目标统一,效果良好。不定期进行家长沟通会,让家长了解及参与学校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中,双方共同努力阻力精神留守儿童身心协调发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校和家长充分挖掘内容丰富并且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元素,将不同文化渗透到留守儿童日常的生活和行动之中。如我们所在的城镇处于岭南,学校和家长充分发挥本地资源,开展“岭南文化知多少”“走进虎门硝烟”,认识“世界工厂”等活动,通过这种群体式的文化活动,将孩子、家长和老师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发挥两者的合力,让缺失的亲情得以弥补。
四、借助社会资源的社区关爱模式
弥补亲子互动不足,社区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可借助社区的力量,形成留守儿童天然安全监护和文化培育网,将“家”的范围扩大到社区。
在制度上,加快精神留守儿童制度的落实。负责城镇精神留守儿童的爱服务工作,履行组织开展信息排查、强制报告等职责。招募社区志愿者开展防溺水、居家安全、中秋知识竞赛等社区教育活动。利用社区资源,建立精神留守儿童的活动空间,志愿者可以在活动空间里进行棋艺、阅读、绘画室的指导,让儿童在学校放学后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并从中发挥自己的兴趣特长。
这些措施为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了解当地文化提供必要的条件,营造良好的社区教育氛围,充分发挥社区等公共场域对留守儿童价值观养成和道德熏陶的作用。确保在家庭教育缺位时,为精神留守儿童构筑一道防护墙。
从心理学角度看,除了生理需求等基本的生理和物质保障之外, 精神性的因素同样不容忽视。因此,我们需要持之以恒去探索关爱模式,让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汪昌权.精神留守:留守儿童研究的新取向[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02).
[2]陈昕苗,卫甜甜.乡村文化传承中的留守儿童成长困境解读[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9(04).
【关键词】精神留守儿童;关爱模式;家庭;学校;家校互动;社区
精神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无暇照顾而被暂时交给他人代管的儿童,这类儿童一般在城镇比较多,又称为城镇留守儿童。他们与父母分离时间不会过长,但是父母陪伴的时间比较短,或被隔代看管、或以各種方式托管。经研究表明,他们的物质生活方面比较丰富,但由于家长忙于工作、社交等活动,忽视儿童精神需求或者他们被家长过度保护,导致物质生活满足过度,从而引发一系列行为和心理问题,这是城市精神留守儿童的另一种表现。社会和不少家长在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行为上存在误区。家长经常采取短期关爱、过度补偿等形式。“短期关爱”是指家长当孩子能够在自己身边的时候给予关爱,这种关爱模式基于一劳永逸的思想,忽略了平时的关心爱护。而“过度补偿”是指家长出于愧疚、亏欠或其他心理,而给予留守儿童过多的物质或精神关爱。社会对待精神留守儿童有明显的差别待遇,刻意将精神留守儿童与其他儿童区分开来,为精神留守儿童举办他们才能参加的活动,出发点是特殊关照,但却导致精神留守儿童对自己的身份认知更加凸显和在意,进而自认为“低人一等”,反而会强化精神留守儿童的消极认知观念和消极行为。这些操作不当的社会关爱忽略了留守儿童的尊重需求。为此,需要探索行之有效的关爱模式,解决他们的身心问题,对城镇精神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大有裨益。
一、关爱不缺席的家庭教养方式
亲人关爱对孩子心理成长极为重要,缺乏亲情的关爱的留守儿童,很容易造成人格发育缺陷,家庭亲情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甚至是智力发展。家庭中成员,特别是孩子父母,如果平时缺少对孩子观察、关心、关爱,就无法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也无法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当孩子遇到学习及生活上的困难,孩子最想得到的是自己亲人或者说自己父母的帮助,这个时候孩子是脆弱的,而如果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孩子会极度缺乏安全感,感觉到孤独无助,进而会产生性格内向、自卑、孤僻,不善与人交流等缺陷。因此,我们教师在与家长沟通中,非常注意提醒家长增加与孩子的交流,尽量抽时间给予孩子关心和教导。比如,没在孩子身边时抽时间和孩子打打电话或者视频一下,和孩子谈谈心聊聊天,滋养亲情。
家庭氛围对孩子也非常重要,所以家庭文明建设也是让孩子体会到家庭温暖的重要内容。我校在近年来大力提倡“家教,家风,家训”的家庭文化建设,在学校公众号设了一个“莲韵家风分享”栏目,每周分享一个家庭的良好家风,让家长们取长补短,并让家长重视家风建设对孩子的影响,潜移默化中,许多家庭纠正了自己不好的风气和习惯。比如,家长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在孩子面前展示自己孝敬长辈,拒绝在孩子面前说粗话,拒绝在家里面玩牌赌博,和谐邻里关系,主动约束自己遵纪守法等,让孩子在良好家风及家庭美德的氛围中耳濡目染,促进精神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作为家庭教养的主角,父母亲不但要给予精神留守儿童更多关爱,提供正确的成长氛围和环境,同时也应该根据孩子的自身性格特点,因势利导,采用适当的方式去引导孩子,让孩子构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侧重心理健康干预的学校关爱模式
我们要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主渠道作用,建立精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机制。在校内开展各种有特色、有意义的活动,如我校就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增加孩子交流的机会,提升孩子的素养,既丰富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表现欲。
开展针对精神留守儿童的团体辅导,帮助精神留守儿童获得更广泛同伴关系的同时,对情感空缺问题进行心理健康疏导,缓解留守儿童的情感落差。
培养精神留守儿童的健康心理,离不开软硬件的支撑。我校学习成熟的教学经验,注重心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软硬件建设。比如培养或引进具有专业水平的心理健康老师,对出现不良心理问题的孩子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及干预。建立能培养儿童健康向上的微型图书室,让心理留守儿童通过画本,故事书中的精彩内容,排遣自身的孤独感,学习图书或故事中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通过体验式的专题活动,比如让孩子说出自己最伤心的事,最希望的事等,了解精神留守儿童的内心需求,然后对症下药去帮助孩子培养健康的心理。
三、家校互动的关爱模式
解决留守儿童的精神贫困问题,单凭学校或者家庭的力量还是不够的,要加强两方面的合力。
基于现在通讯科技的发展,我们积极采用新工具,建立家校微信群,让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在家在校情况互通有无,随时相互沟通,掌握精神留守儿童的行为变化,提前对孩子心理健康做出预判。同时,通过平台,达到家校共商模式,对孩子心理培养做到目标统一,效果良好。不定期进行家长沟通会,让家长了解及参与学校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中,双方共同努力阻力精神留守儿童身心协调发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校和家长充分挖掘内容丰富并且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元素,将不同文化渗透到留守儿童日常的生活和行动之中。如我们所在的城镇处于岭南,学校和家长充分发挥本地资源,开展“岭南文化知多少”“走进虎门硝烟”,认识“世界工厂”等活动,通过这种群体式的文化活动,将孩子、家长和老师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发挥两者的合力,让缺失的亲情得以弥补。
四、借助社会资源的社区关爱模式
弥补亲子互动不足,社区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可借助社区的力量,形成留守儿童天然安全监护和文化培育网,将“家”的范围扩大到社区。
在制度上,加快精神留守儿童制度的落实。负责城镇精神留守儿童的爱服务工作,履行组织开展信息排查、强制报告等职责。招募社区志愿者开展防溺水、居家安全、中秋知识竞赛等社区教育活动。利用社区资源,建立精神留守儿童的活动空间,志愿者可以在活动空间里进行棋艺、阅读、绘画室的指导,让儿童在学校放学后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并从中发挥自己的兴趣特长。
这些措施为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了解当地文化提供必要的条件,营造良好的社区教育氛围,充分发挥社区等公共场域对留守儿童价值观养成和道德熏陶的作用。确保在家庭教育缺位时,为精神留守儿童构筑一道防护墙。
从心理学角度看,除了生理需求等基本的生理和物质保障之外, 精神性的因素同样不容忽视。因此,我们需要持之以恒去探索关爱模式,让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汪昌权.精神留守:留守儿童研究的新取向[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02).
[2]陈昕苗,卫甜甜.乡村文化传承中的留守儿童成长困境解读[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