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作品《桃花坞》演奏分析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07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除了对物质生活的要求有所提升之外,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音乐是丰富大众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代音乐无论是曲式风格,还是演唱、演奏技法都越来越潮流化。二胡作为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也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二胡的音色深厚、甜润、纯正而雅致,能给人以刚劲、秀美之感,很多影视作品的背景音乐采用了二胡演奏的形式。二胡这种含蓄而又不张扬的表达方式,非常适合表达中国人的情感。
  近年来,二胡领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优秀的作品逐步改变了二胡在大众心中传统古板的印象。当代青年作曲家李渊清于2019年创作的《桃花坞》就很具有代表性。笔者第一次聆听这首作品时,便被其深深地吸引了,曲中轻快的旋律直击人心,使人眼前浮现出传统江南街巷热闹繁华的景象。
  一、《桃花坞》的创作背景
  江南的风景美如画,小桥、流水、人家、青砖、绿瓦、白墙……此番美景必定会有诗人用优美的诗句赞美一番。正是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江南涌现出大量的文人墨客,如范仲淹、唐寅等。
  二胡中也有许多描绘江南美景的作品,如《月夜》《江南春色》《苏南小曲》等。除了二胡作品外,人们熟知的刘天华、阿炳(华彦钧)、孙文明等二胡先辈,他们也都生于江南。由此可见,江南文化对二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江南音乐风格的二胡作品在音乐史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曲家李渊清生长于江南,《桃花坞》就是其根据儿时记忆所创作的。桃花坞是今苏州市桃花坞大街及其周边地区,这里也因唐寅的《桃花庵歌》而声名鹊起:“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桃花坞》融合了苏州评弹,听起来俏皮十足,又不失悠扬之感。
  二、《桃花坞》的曲式结构分析
  《桃花坞》创作于2019年,是一首非常新的作品。但这首作品的创作并没有采用西方的一些作曲手法,而是建立在我国传统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在乐曲的片头、片中、片尾运用了钢琴伴奏的形式,融入了苏州评弹的曲式风格,让人眼前一亮。整首曲子听上去俏皮、轻快,却又不失中国传统曲目结构规整的特点。
  (一)引子
  《桃花坞》的亮点就在用钢琴做引,引用了苏州评弹的经典小调,开门见山,让人如同置身于苏州小镇。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带着愉悦的心情,伴随苏州评弹小调,一天的美好生活拉开帷幕。
  (二)中板
  作品的第一部分是小快板,要展现出踩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轻快地走在桃花坞的街市中,悠闲地欣赏着路边风景的快活氛围。乐曲中不时出现的跳弓和击打琴筒将这种氛围营造得更加浓厚。
  (三)散板
  乐曲的第二部分旋律自由,并由慢变快。一开始,慢板刻画了作曲者悠闲地走在桃花坞街市上,停下脚步开始欣赏一些民间手艺人的表演。木版年画、剪纸、糖人、拉洋片、制扇、锡器等民间手工艺展现了桃花坞商业一片繁荣的景象。之后,乐曲的旋律渐快,并用了大量的跳把、拨弦、双音等技巧,既惟妙惟肖地展示出民间手艺人拍手称奇的绝活,又让整首乐曲显得更有层次感。
  (四)快板
  乐曲的最后一段与引子遙相呼应,再一次融入了苏州评弹的音乐旋律。随之,二胡采用击弓与拨弦的演奏方法,转调、加花变奏,将乐曲推向高潮,让听众感受到桃花坞之旅的目不暇接、流连忘返。而曲终时的经典评弹过门,堪称作品画龙点睛之笔。
  三、《桃花坞》的演奏分析
  随着时代的进步,二胡的演奏技法也在不断精进。在作品的演奏过程中,演奏技法直接影响到演奏者的情感表达。二胡作品《桃花坞》在借助丰富多彩的演奏技巧的同时,还能够达到感染听众的效果。
  (一)音准与节奏的把握
  二胡与其他乐器不同,它没有固定的音高,音准要靠演奏者扎实的基本功及熟练度去进行极其细微的把控,这在跳把的过程中是极难把握的。《桃花坞》运用了很多装饰音,可以使整首作品听起来更加活泼俏皮,其中的很多装饰需要用跳把来完成。同时,这首曲子还用了很多高音来表达鸟语花香和空灵的感觉。对于二胡的演奏来说,高音区的音准和音色是较难把握的,对指距的要求甚是细微。所以,音准的把握对整首曲子的表现至关重要。
  《桃花坞》的第二部分在保证?=160的速度下,要运用跳把来完成十六分音符的演奏。演奏者在保证速度的基础上,要控制好每个节奏,使每个音可以清晰且饱满地呈现出来。与此同时,作品风格的装饰处理还要灵活地贯穿其中。如果无法兼顾这几者,作品的效果就不能完美地演绎出来,甚至会“变味儿”。
  (二)演奏技法的运用
  在作品演奏之前,演奏者应该对作品有所了解,通过自己的知识积累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作品的调式、调性、旋律、节奏等特点。演奏技法的运用要结合作品所表现的地域风格进行调整。
  《桃花坞》中的多处需要运用双音、倚音、拨弦和击弓等技法,有些部分用了倚音和滑音,让听众感觉很轻快;击弓又仿佛带听众穿过小桥,看到潺潺的流水,使听众眼前呈现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所以,此处的演奏技法要体现出轻巧、明快的感觉;有些部分运用了双音和拨弦的技法,呈现了民间街头艺人展示绝技的场景和街巷一片热闹的景象;还有些部分在节奏加快的同时,运用了转调、加花的形式,将音乐推向高潮。所以,想要体现作品的风格和寓意,演奏技法的处理必须恰到好处。
  (三)二度创作
  因为性格和阅历不同,演奏者对作品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在演奏方式上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二度创作可以使相同的音乐作品拥有不同的个性。二度创作不仅要求演奏者真实地再现原作品,更重要的是要将原作品丰富起来。《桃花坞》这个作品是作曲家李渊清根据儿时的记忆并结合苏州评弹元素创作而成。
  首先,演奏者要深入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例如,当地的音乐、语言、文化、习俗等特点,在江南乐曲柔美的基础上,将儿时玩耍的场景用活泼的演奏方式表现出来。其次,演奏者要对曲谱进行分析研究,了解作品的演绎风格,更准确地把握作曲者所表达的情感。再次,演奏者要全情投入,同时可以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感情融入乐曲当中,使乐曲富有感染力。
  四、结语
  二胡音乐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二胡作品的发展,好的作品会赋予二胡演奏新的意义。在二胡作品的演奏中,演奏者除了要有高超的演奏技法,还要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情感。如何能够呈现精彩的二胡曲目,演奏者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奏技能,深入研究作品的创作背景,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将作品演绎得淋漓尽致,这可以使听众有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感觉。好的演奏者既能完美呈现作品的情感和内涵,又能展现自身的表演魅力,达到人琴合一、人曲合一的境界。
  (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
  作者简介:王飞飞(1984-),男,山西汾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音乐表演艺术教学。
其他文献
动画作为文化产业之一,不断探索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姜子牙》以中国传统故事为题材,汲取本民族文化符号,展现出别具一格的东方韵味。这部动画电影不仅成功塑造了一个勇于舍己为人、具有担当的英雄形象——姜子牙,而且在彰显民族精神的同时,将传统文化应用于新兴文化产业,使传统文化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个体英雄与自我认同  中国动画电影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借
期刊
《中国在梁庄》以其纪实性反映了中国农民的悲痛人生。本文通过聚焦其中的女性书写,关注乡村女性的生存状态,通过生与育的悲剧来彰显女性的伟大,以期对城市化进程中那些被忽视的乡村女性对于家庭、乡村甚至社会的意义进行反思。  《中国在梁庄》是一部影响很大的非虚构作品,作者梁鸿通过撷取地处中原的梁庄,展开了一场非正式的田野调查,创作了一幅21世纪中国农村生活快照。其中的女性书写为人们认识乡村、了解乡村女性提供
期刊
本文结合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趋势,讨论中华传统文化在国产动画电影中的使用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以优秀作品《大鱼海棠》为例,对传统文化元素在国产动画电影中的应用手法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推动国产动画设计行业的发展,并为更多优秀作品的创作提供思路,从而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传统文化是我国历经数千年所沉淀下来的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其中包括我国传统的雕塑、建筑、绘画、舞蹈、书法、戏曲等不同领域,
期刊
当今,动画作为一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受众相当广泛。本文从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展开分析,指出中国动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措施,期望能为中国动画的发展提供帮助。  一、中国动画的发展  (一)万氏兄弟  说起中国动画的发展,不得不提到万氏兄弟,即万籁古、万古蟾、万超尘。1922年,万氏兄弟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动画广告《舒振东华文打字机》,翻开了中国动画的第一页。万氏兄弟是
期刊
在辞藻华丽,浮夸文风盛行的东汉时期,儒学与谶纬神学是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疾虚妄古之实论,讥世俗汉之异书”的《论衡》力图“铨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提倡描绘客观真实。学者对于王充《论衡》思想的评论存在一些争议,本文从王充思想的褒贬两方面展开分析,以期对民族音乐学的学习提供参考。  一、《论衡》的思想主旨  《论衡》全书以论辩为主,援引了大量的材料,又运用了比喻、类比和逻辑推理等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期刊
自现代性追求发端以来,有关现代性和反现代性的研究就一直备受评论界的关注和讨论。废名是京派文学的鼻祖,更是在反现代性的批判当中受到影响,然而从废名的创作、生平等几个方面来看,这样的批判实则不够客观。废名笔下的田园牧歌并非不写乡村及乡村封建传统所隐喻的中国的衰败和凋零,而是以独有的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在时间与空间的交错下、在平淡美好的田园描写中揭示落后、封闭的生存困境。废名不是启蒙现代性的“逃兵”,他
期刊
20世纪初,表现主义绘画兴起于德国,并成为欧洲绘画领域的一种艺术潮流。本文着重研究表现主义绘画在中国的发展,以表现主义的概念开篇,重点探讨表现主义绘画理论与实践在中国的发展以及表现主义绘画被中国所接受的原因。  一、表现主义的概念  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起源于北欧的一场艺术运动,涉及绘画、诗歌、小说、戏剧等许多领域。在西方现代美术史上,表现主义绘画是一个重要的艺术流派。表现主义的出现与当时的反印象
期刊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在国家动荡、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面对“礼崩乐坏,瓦釜雷鸣”的现实,不同阶层及其代表人物先后发表了不同的主张。诸子心系天下,为解救百姓于战乱、消灭社会之弊端不断切磋和交流,百家争鸣之局面应运而生。这一时期形成的思想和文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基础,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
期刊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和李白并称“李杜”,是中国诗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号称“诗圣”,留下作品1500余篇,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歌对中国诗坛、韩国诗坛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古代韩国文人喜欢杜甫的诗歌,他们的作品中留下许多受杜甫诗歌影响的印记。  李奎报,字春卿,号“白云居士”,是韩国高丽时期著名的文人,他精通诗歌和散文,在诗论、政论等方面也有不凡的成就,在高丽文坛有着极高的声誉
期刊
《舞之灵》是2010年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中的一个舞蹈节目,其以古典舞与民族民间舞相结合的形式呈现。《舞之灵》中的民族民间舞有彝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和朝鲜族舞蹈,不同的舞种在一个作品中同时出现,迸发出了不一样的火花,风格迥异却又打动人心。本文着重阐述舞蹈作品《舞之灵》中出现的彝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舞蹈与古典舞基训之间的关系。  任何舞蹈种类都要遵循统一、科学的运动规律,舞者需要通过动作来塑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