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大量的教学示例和方法探索,分析了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弊端,极大地影响着英语口语的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必须要改变教学观念,挖掘影响英语口语学习过程的积极因素,变换方式,趣化课堂,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英语口语;实践;兴趣;任务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230-02
英语是语言,是知识和文化的载体,是用来交际的最基本形式。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要求学生“较为熟练的语言技能,比较丰富的语言知识,学习过程的体验,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和团队合作的意识”。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英语教学主要以语法翻译法为主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讲解和传授语言,而轻视言语能力的培养。即使间或开展口语教学,亦偏重于只听不说或只说不听的单一畸形训练模式,不利于学生口语能力的全面发展。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这一弊端。因此,我们的英语教材也就特别注重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就口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谈谈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和思考。
一、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因素
(一)建立自信心
学生英语口语能力难以提高的一大障碍就是学生对开口讲英语有一种恐惧心理。总是怕出错,怕受到老师的批评,更怕被同学耻笑。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回答时表现得异常紧张和焦虑,原本已掌握的知识却不能流利地表达出来,以至一个简单的句子也说得结结巴巴,语法错漏百出,甚至有的学生会用一句消极的“Sorry,I don’t know.”来应付提问。这种恐讲心理极大地阻碍了英语口语训练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教师的角色应由单纯的“传授者”转变为“传授者”、“组织者”、“交际合作者”、“创造者”和“心理治疗者”;要关爱、信赖学生,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人格上平等,力求拉近两者的心理距离,在课堂上始终坚持以鼓励表扬为主。学习是一个尝试与纠错的过程,对于学生口语语法的错误,教师要尽量避免过多的即时纠正。教师应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消除各种心理障碍,降低他们的情感顾虑,让学生能够快乐地自主开口说英语,事半功倍。
(二)教师要有良好的自身素质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具备“长流水”的硬件。很多教师总是习惯把精力放在课文语言点的讲解和语法翻译上,但对于口语课的备课工作却草草了事。其实,英语口语的备课工作更为重要,对教师的要求更高。首先要求教师有过硬的口语基本功,用英语组织教学活动、进行交际的能力要强;具备相当的跨国文化知识,对每个topic都要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在口语的训练过程中更要体现出敏捷的思维及快速应变的能力,并要对学生有足够的热情和耐心。另外,还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顾及到不同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情感态度,教师应不时地给不同特点的学生有发挥自己长处的机会,让他们能从自身中得到启示。这样才能吃透大纲、教材,把握重和难点,把复杂内容条理化、困难句子浅显化,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加入到课堂活动中,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三)加强元认知体验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人都意识到英语只有在“用中学”(Learning by doing)才是学习英语的最有效途径。也就是说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用英语去做事,从做中学,加强学生的元认知体验。“一堂成功的课正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分担着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the greater part of the work)”(C、E、Eckersley).传统的教学,老师在课堂上一脚踢,既是导演也是演员,学生只是观众,只负责听课,看老师表演,做笔记,练习题目。这样的授课方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做了长时间的艰辛工作,学生记住的却不多,其原因之一就是老师上课过份依赖讲授。老师讲得越多,学生就是练得越少。要想让学生学习掌握得更好,就得想办法让他们自己去实践。丹麦语言学家耶斯柏森(Jespersen)说:“教好外语的首要条件是给学生尽量多的事去做,而且用英语做。学生必须沉浸在里面,而不只是不时地喷淋一点水,他必须全身投入水中,感到自然,作为一个游泳能手而左右逢源。”“知识的基础就是我们自己的亲身体验(personal experience)。”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情景中积极地参与和体验,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成为真正的语言交际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习的实质。
(四)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活动的心理因素。心理学还告诉我们,当人们对某种事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时,总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其学习当中,总会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学习,能主动积极地探索,并能以较大的意志力去克服克所遇到的困难。反之,则不然。所以,能否吸引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教学成败很关键的一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激活学生的兴奋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兴趣学习英语呢?很多学生都会对英语产生短时的兴趣,但如果他们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学习就变得很被动,一旦遇到挫败,学生便会变得退缩。这就是英语学习上的一个普遍难题。
所以,我们应该创设一切条件,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英雄有用武之地的成就感,我们要正确地认识每个学生都需要以自己的速度来接受语言这一客观现实。同时,要巧设话题,营造气氛,使学生自愿地、主动地使用英语提问,回答和交谈。当他们在语言实践取得成功,一种成就感会油然而生。作教师的就要改变学生的成败体验,使其获得学业上的成就感,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
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成败所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英语教学应把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新的课程标准》的特点中,其中的交际性是重中之重。所以要创设真实的情景,活化教材,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去运用语言的欲望,为学生的交际铺设了一个平台。
例如,在教学“It must belong to Carla.”这一内容时,本人并不着急于句型的讲授,而是创设学习的悬念,把一大堆的物品抱进教室,先出示本班学生的作业,此时教师故装神秘“ I have many notebooks.Do you know the owners?Do you want to guess?”这样,学生的兴趣就轻而易举地被激发起来,个个跃跃欲试。教师拿起一个笔记本接着问“Whose notebook is this?It can’t be a boy’s.It could be...” 此时就放手让学生试着模仿句型操练,并流畅地引出must,might等表示猜测的词的用法及其与belong to (属于)的句型转换。这样,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学生已不知不觉地走进了教师所预设的教学任务当中。整个过程中,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在真实的语境中掌握了语言知识和技能,并大大激发起了学习兴趣,口语操练自然容易了。
(二)任务型教学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让学生高效地运用口语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法。它是师生通过用英语对话、交流和意义创设等方式,让学生完成一系列根据其发展需求而设计的教学任务,使学生通过用英语做事情去达到学习目标,实现跨文化交流和创新。教学当中运用实物更能体现语言教学的真实性,使英语课堂形象化、趣味化和交际化,特别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欲望大增。英语任务型教学关注英语学习的过程。强调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边互动,力图创立一个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意义的磋商与交流,通过做事来使用英语,从而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特别是英语交际能力。
如本人在教学“How do you make banana milk shake?”这课时,先把香蕉、苹果、雪梨、橙子、酸奶、蜂蜜、水果刀、搅拌机等东西放在讲台桌上,这已经向学生布置了这堂课的任务就是要学会用英语的指令去做奶昔。老师边演练做奶昔的过程、边用英语进行说明“First,peal the bananas.Next,cut up the bananas.Then,put the bananas into the blender.Next,pour the milk and yogurt into the blender. Turn on the blender.Finally,drink the milk shake.”然后几个学生轮流上台演示,再次熟练做奶昔的几个步骤,再分到每个小组中轮流做奶昔的同时操练语句。这样的直观演练效果明显,特别能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动手做,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语言操练,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学习不再是枯燥的。
又如在教学九年级第七单元“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时,本人借用多媒体来协助教学。在课堂开始初,先放一段动画,题目是“If you have a hot air balloon,where would you fly?”放动画之前先给出三个问题让学生观看动画后回答“How many countries are mentioned in the flash?”“What are they?”“What are the famous things or places in these countries?”,这样学生能带着问题去学习,动画完毕,教师因势利导去提问“If you have a hot air balloon,where would you fly?”,接下去的课堂教学便水到渠成,整个课堂中学生坚持用口语来表达课堂的目标语,并顺利地完成本课所设的任务,效果立竿见影。
三、结束语
随着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口头交际能力愈来愈受到重视。口语能力是任何语言学习者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交际能力所包含的重要技能力之一。本人认为,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要始终把握住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探索意识,引发学生要求学习的兴趣,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调动兴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加强学生的元认知体验,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并辅以课后有效的补充形式,紧密结合我国教学实际,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英语口语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不同的学习对象和环境,应该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这样一定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冠杰,马寅初,姜宁.中学英语教学心理研究[M].1999,5(1).
[2]French,F.G.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broad,Longman Group,1963.
[3]朱明炬.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输入与输出[J].外语电化教学,2000,(3).
[4]姚晟.英语朗读仍是农村中学的有效教学手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5).
关键词:英语口语;实践;兴趣;任务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230-02
英语是语言,是知识和文化的载体,是用来交际的最基本形式。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要求学生“较为熟练的语言技能,比较丰富的语言知识,学习过程的体验,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和团队合作的意识”。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英语教学主要以语法翻译法为主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讲解和传授语言,而轻视言语能力的培养。即使间或开展口语教学,亦偏重于只听不说或只说不听的单一畸形训练模式,不利于学生口语能力的全面发展。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这一弊端。因此,我们的英语教材也就特别注重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就口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谈谈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和思考。
一、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因素
(一)建立自信心
学生英语口语能力难以提高的一大障碍就是学生对开口讲英语有一种恐惧心理。总是怕出错,怕受到老师的批评,更怕被同学耻笑。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回答时表现得异常紧张和焦虑,原本已掌握的知识却不能流利地表达出来,以至一个简单的句子也说得结结巴巴,语法错漏百出,甚至有的学生会用一句消极的“Sorry,I don’t know.”来应付提问。这种恐讲心理极大地阻碍了英语口语训练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教师的角色应由单纯的“传授者”转变为“传授者”、“组织者”、“交际合作者”、“创造者”和“心理治疗者”;要关爱、信赖学生,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人格上平等,力求拉近两者的心理距离,在课堂上始终坚持以鼓励表扬为主。学习是一个尝试与纠错的过程,对于学生口语语法的错误,教师要尽量避免过多的即时纠正。教师应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消除各种心理障碍,降低他们的情感顾虑,让学生能够快乐地自主开口说英语,事半功倍。
(二)教师要有良好的自身素质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具备“长流水”的硬件。很多教师总是习惯把精力放在课文语言点的讲解和语法翻译上,但对于口语课的备课工作却草草了事。其实,英语口语的备课工作更为重要,对教师的要求更高。首先要求教师有过硬的口语基本功,用英语组织教学活动、进行交际的能力要强;具备相当的跨国文化知识,对每个topic都要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在口语的训练过程中更要体现出敏捷的思维及快速应变的能力,并要对学生有足够的热情和耐心。另外,还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顾及到不同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情感态度,教师应不时地给不同特点的学生有发挥自己长处的机会,让他们能从自身中得到启示。这样才能吃透大纲、教材,把握重和难点,把复杂内容条理化、困难句子浅显化,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加入到课堂活动中,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三)加强元认知体验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人都意识到英语只有在“用中学”(Learning by doing)才是学习英语的最有效途径。也就是说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用英语去做事,从做中学,加强学生的元认知体验。“一堂成功的课正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分担着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the greater part of the work)”(C、E、Eckersley).传统的教学,老师在课堂上一脚踢,既是导演也是演员,学生只是观众,只负责听课,看老师表演,做笔记,练习题目。这样的授课方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做了长时间的艰辛工作,学生记住的却不多,其原因之一就是老师上课过份依赖讲授。老师讲得越多,学生就是练得越少。要想让学生学习掌握得更好,就得想办法让他们自己去实践。丹麦语言学家耶斯柏森(Jespersen)说:“教好外语的首要条件是给学生尽量多的事去做,而且用英语做。学生必须沉浸在里面,而不只是不时地喷淋一点水,他必须全身投入水中,感到自然,作为一个游泳能手而左右逢源。”“知识的基础就是我们自己的亲身体验(personal experience)。”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情景中积极地参与和体验,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成为真正的语言交际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习的实质。
(四)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活动的心理因素。心理学还告诉我们,当人们对某种事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时,总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其学习当中,总会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学习,能主动积极地探索,并能以较大的意志力去克服克所遇到的困难。反之,则不然。所以,能否吸引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教学成败很关键的一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激活学生的兴奋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兴趣学习英语呢?很多学生都会对英语产生短时的兴趣,但如果他们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学习就变得很被动,一旦遇到挫败,学生便会变得退缩。这就是英语学习上的一个普遍难题。
所以,我们应该创设一切条件,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英雄有用武之地的成就感,我们要正确地认识每个学生都需要以自己的速度来接受语言这一客观现实。同时,要巧设话题,营造气氛,使学生自愿地、主动地使用英语提问,回答和交谈。当他们在语言实践取得成功,一种成就感会油然而生。作教师的就要改变学生的成败体验,使其获得学业上的成就感,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
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成败所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英语教学应把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新的课程标准》的特点中,其中的交际性是重中之重。所以要创设真实的情景,活化教材,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去运用语言的欲望,为学生的交际铺设了一个平台。
例如,在教学“It must belong to Carla.”这一内容时,本人并不着急于句型的讲授,而是创设学习的悬念,把一大堆的物品抱进教室,先出示本班学生的作业,此时教师故装神秘“ I have many notebooks.Do you know the owners?Do you want to guess?”这样,学生的兴趣就轻而易举地被激发起来,个个跃跃欲试。教师拿起一个笔记本接着问“Whose notebook is this?It can’t be a boy’s.It could be...” 此时就放手让学生试着模仿句型操练,并流畅地引出must,might等表示猜测的词的用法及其与belong to (属于)的句型转换。这样,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学生已不知不觉地走进了教师所预设的教学任务当中。整个过程中,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在真实的语境中掌握了语言知识和技能,并大大激发起了学习兴趣,口语操练自然容易了。
(二)任务型教学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让学生高效地运用口语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法。它是师生通过用英语对话、交流和意义创设等方式,让学生完成一系列根据其发展需求而设计的教学任务,使学生通过用英语做事情去达到学习目标,实现跨文化交流和创新。教学当中运用实物更能体现语言教学的真实性,使英语课堂形象化、趣味化和交际化,特别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欲望大增。英语任务型教学关注英语学习的过程。强调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边互动,力图创立一个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意义的磋商与交流,通过做事来使用英语,从而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特别是英语交际能力。
如本人在教学“How do you make banana milk shake?”这课时,先把香蕉、苹果、雪梨、橙子、酸奶、蜂蜜、水果刀、搅拌机等东西放在讲台桌上,这已经向学生布置了这堂课的任务就是要学会用英语的指令去做奶昔。老师边演练做奶昔的过程、边用英语进行说明“First,peal the bananas.Next,cut up the bananas.Then,put the bananas into the blender.Next,pour the milk and yogurt into the blender. Turn on the blender.Finally,drink the milk shake.”然后几个学生轮流上台演示,再次熟练做奶昔的几个步骤,再分到每个小组中轮流做奶昔的同时操练语句。这样的直观演练效果明显,特别能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动手做,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语言操练,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学习不再是枯燥的。
又如在教学九年级第七单元“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时,本人借用多媒体来协助教学。在课堂开始初,先放一段动画,题目是“If you have a hot air balloon,where would you fly?”放动画之前先给出三个问题让学生观看动画后回答“How many countries are mentioned in the flash?”“What are they?”“What are the famous things or places in these countries?”,这样学生能带着问题去学习,动画完毕,教师因势利导去提问“If you have a hot air balloon,where would you fly?”,接下去的课堂教学便水到渠成,整个课堂中学生坚持用口语来表达课堂的目标语,并顺利地完成本课所设的任务,效果立竿见影。
三、结束语
随着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口头交际能力愈来愈受到重视。口语能力是任何语言学习者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交际能力所包含的重要技能力之一。本人认为,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要始终把握住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探索意识,引发学生要求学习的兴趣,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调动兴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加强学生的元认知体验,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并辅以课后有效的补充形式,紧密结合我国教学实际,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英语口语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不同的学习对象和环境,应该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这样一定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冠杰,马寅初,姜宁.中学英语教学心理研究[M].1999,5(1).
[2]French,F.G.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broad,Longman Group,1963.
[3]朱明炬.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输入与输出[J].外语电化教学,2000,(3).
[4]姚晟.英语朗读仍是农村中学的有效教学手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