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非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sini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物教学中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能力尤为重要,职教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表现丰富,如对问题的猜想或应急性回答,提出怪问题,产生新奇的想象,对难题的顿悟等。从当前的教学现状看,长期以来,逻辑思维一直被视为科学思维的唯一类型,而非逻辑思维仍未被重视。非逻辑思维与逻辑思维是相辅相成的,对于学生接受与理解生物学知识,有时非逻辑思维竟起关键作用。
  
  一、想象思维的培养
  
  想象思维是人们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的表象进行加工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对表象的夸张、拓宽和升华,是对表象理想化的改造;它可以脱离现象,但却以现象为基矗想象具有直观性、形象性、整体性、概括性等特征。在科学发明创造中,飞机的设计受到鸟和蜻蜒的启示,潜艇的制造得益于对鱼类的模拟,它们都证明了想象对于发明创造具有重要作用。想象以实际生活小积累起来的丰富的表象为基础,在它们之间进行分解、组合、类比、联想等加工而展开的。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运用比喻、类比和联想等方法,在学生头脑中创设感性的形象,为他们进一步思维提供资料信息,并使思维具体化。
  1.运用比喻,创造具体生动的整体形象比喻就是打比方,它是拿具体形象的事物来比喻与其相似的事物,以某种已知事物去说明相类似的尚未认识的事物。生物教学中借助比喻,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更易于学生理解,也能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蛋白质的结构时,联系学生熟悉的弹簧,把蛋白质的多肽链比作弹簧的钢丝,弹簧的螺旋相当于多肽链的盘曲,再把一条或多条弹簧折叠起来,也就是多肽链盘曲成螺旋后再折叠,相当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在这一基础上再闸述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是由氨基本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决定的,就像制作弹簧的钢丝,其材料的种类、长短、粗细有差别一样;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就像弹簧的缠绕、折叠方式不同一样。这样,就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掌握。再如把DNA的结构比作“螺旋状的楼梯”,把生物膜上的载体比作“渡船”等,无不生动形象、妙趣横生。
  2.运用类比和联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类比和比喻一样,也是由已知推出未知的方法,类比往往又要通过联想才能充分激发想象力。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或巧妙的设问,在学生头脑中引发各种各样的新形象,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比如,学习生物进化中各“纪”动植物景观时,可以启发学生根据古生物的化石、现代生物界的图景,可造一幕幕或生机盎然、鸟语花香,或雷电交加、地动山摇,或蔽树参天、恐龙横行等古代生物界的图景。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而且也易于学生理解。学生经常展开想象的翅膀,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二、直觉思维的培养
  
  直觉思维是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直觉思维具有迅捷性、直接性、本能意识等特征。直觉作为一种心理现象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也贯穿于科学研究之中。
  “只有通过那种以对经验的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直觉,才能得到这些定律”。其实,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是一致的,只不过水平与层次不同。如果采用科学的方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有助于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猜测性直觉思维常常只抓住对象的主要的本质的环节,而那些次要的,非本质的环节往往被忽略,因而对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猜测性。因此,教学中对问题的讲解和阐述不要总是给予思维结果,而应经常有意识地创设有一定模糊度的问题,给学生以利用原有知识对当前问题进行分析、猜想的机会,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直接猜出问题的答案。
  例如,学习生物进化时,可以设问:假定恐龙没有绝灭,地球上生物界将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再如,学习遗传与变异时,设问:人类能否进行无性繁殖?
  总之,逻辑思维虽然具有可靠程度的优点,但易受传统思维的束缚,而非逻辑思维可突破成规与定势,更具有创造性。在职教学生的思维逐渐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发展过程中,适当地辅之以非逻辑思维的训练与培养,利于其形成全面的创造性思维品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素质,适应未来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现在,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已不仅仅局限于躯体的强健,没有疾患,而应是躯体、生理和心理都能适应社会。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密切关注。许多学生由于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加之缺乏正常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状态不平衡,甚至失常。更有甚者由于心理疾患做出了令人痛心不堪之事,如犯罪、自缢、跳楼等在媒体上时有报到。其他一些不正常心理状态如焦虑、失望、烦恼、自卑、孤独、抑郁等更是在中学生中普遍存
期刊
当今的体育(与健康)课,强调“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而体育教学大纲则主要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指导思想,比较忽视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健康尺度。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新课程标准实际上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体育场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
期刊
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中许多概念的引出,是从观察实验现象开始的,正确的结论绝大部分也是通过实验得出的,因此化学实验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加强实验教学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效果不错,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努力做好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促使
期刊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  ——题记     作为一名教师,我越来越意识到,高中物理是一个充满智慧、富有乐趣、饱含哲学之美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带领学生畅游科学的殿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味先哲的智慧,成了我经常思考的问题。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真理过程中带有情绪性的意向活动,只
期刊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传统的教学系统只有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要素,而现代的教学体系中,多出了一个“教学媒体”,这四个要素不是简单地组合在一起,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一、多媒体技术是课堂教学变成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有力工具    研究型学习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它主从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就其学科特点而言,它与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有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广阔空间和丰富的素材,本文就中学化学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谈谈我的看法。     一、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品质的前提     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长期以来的基础教育漠视或忽视了对创新能力的保护、培养和引导,从根本上阻碍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和提高。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化学课堂教学
期刊
地理学科有其身的特点。它所研究的事物的存在于广阔的宇宙空间里或遥远的地方,有的存在于很久远的年代或经过了漫长的地质年代。这些事物的研究决定了地理学科具有复杂性、抽象性、广阔性、漫长性和认识上的间接性,这些特性使我们研究起来不可能每个事物都直接观察或亲身经历,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事物我们要靠用语言、黑板、粉笔等讲解半天还达不到想要的效果。随着信息技术和地理学科的整合,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变的容易,而且
期刊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新课程体系中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做为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我认为应通过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提问、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联想能力、展开科技兴趣活动等几条途径来实施。     一、精心设计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内在动力。学生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就对物理知识产生
期刊
摘要:培养二十一世纪具有积极性、主动性、探究精神、创新精神融为一体的高素质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有效途径,而自主参与的课堂教学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本文即是对化学自主参与的课堂结构,从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等方面作的探索。  关键词:化学;自主参与;课堂结构     一、问题的提出:    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积极性、主动性、有探究精神、创新精神融为一体的高素质人才。培养这种人才的有效途径
期刊
在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艺术修养相结合的素质。怎样才能具备这一素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培养跨世纪接班人的需要,是新世纪的挑战。因此,我们应当本着艺术创造和科学性精神相结合的观点,扎扎实实的研究教材、教法,勇于探索,不断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曾经有一位特级教师讲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一课,他在上课之前,首先向学生介绍在英国伦敦珍藏着一本著名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