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临床资料
例1女,85岁。因左下肢静脉曲张长期服用迈之灵。于2014年1月21日因右锁骨骨折住院,开始服用仙灵骨葆胶囊(0.5粒),每次3粒,2次/d。入院时查肝功能无异常。6月29日复查肝功能发现ALT 311 U/L,AST 412 U/L,6月30日复查肝功能ALT和AST分别为341 U/L和461U/L,乙肝五项检查均为阴性。遂停止服用仙灵骨葆胶囊,继续服用服用迈之灵,同时服用甘利欣和垂盆草。7月7日复查肝功能ALT和AST分别为111 U/L和69U/L,7月13日复查肝功能ALT和AST分别为26U/L和32U/L。
例2女,92岁。高血压病患者,长期服用左旋氨氯地平,2014年5月24日因右股骨粗隆间骨折住院,开始服用仙灵骨葆胶囊(0.5粒),每次3粒,2次/d。入院时查肝功能无异常。8月24日复查肝功能ALT和AST分别为105 U/L和871U/L,后乙肝五项检查均为阴性,停服仙灵骨葆胶囊,继续服用左旋氨氯地平。9月13日复查肝功能ALT 35 U/L,AST 23 U/L,已恢复正常。
2讨论
2例服用仙灵骨葆胶囊引起肝功异常的病例,既往无慢性肝炎史,虽都并用其他药,但发生肝功能损伤后停用仙灵骨葆胶囊,其他药继续服用,经过一段时间后,肝功恢复正常。因此肝功能异常均由仙灵骨葆胶囊所致。
仙灵骨葆胶囊的成分为淫羊藿,续断,补骨脂,地黄,丹参,知母。具有滋补肝肾,接骨续筋,强身健骨的作用,用于骨质疏松,骨折,骨关节炎、骨无菌性坏死等症。其中丹参对肝功能有影响,其余成分口服后未见对肝功能造成损害的文献报道。曾有1例服用丹参汤致肝功能异常的临床报道[l],同时有动物实验研究证明丹参在剂量高于20mg/ml时可明显造成大鼠肝细胞的脂质过氧化损伤,这可能为其对大鼠肝细胞的毒性作用机制之一[2]。因此,长期服用该药可能对肝脏产生的毒副作用,应予以高度重视。说明书中未诉不良反应。其口服后对肝功能造成损害的报道极少,值得临床医生重视,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在服药过程中出现消化道症状,包括恶心、纳差、腹胀、乏力、尿黄时及时停用。有肝功能异常史或有基础肝病史的患者应慎用。
参考文献:
[1]陈仲康,王悦晴,成东海,等.丹参致肝功能异常I例[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2,1 1(6):310.
[2]孟雪莲,曾晓非,孙祖越,等.丹参致大鼠肝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实验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2(1):31—33.
例1女,85岁。因左下肢静脉曲张长期服用迈之灵。于2014年1月21日因右锁骨骨折住院,开始服用仙灵骨葆胶囊(0.5粒),每次3粒,2次/d。入院时查肝功能无异常。6月29日复查肝功能发现ALT 311 U/L,AST 412 U/L,6月30日复查肝功能ALT和AST分别为341 U/L和461U/L,乙肝五项检查均为阴性。遂停止服用仙灵骨葆胶囊,继续服用服用迈之灵,同时服用甘利欣和垂盆草。7月7日复查肝功能ALT和AST分别为111 U/L和69U/L,7月13日复查肝功能ALT和AST分别为26U/L和32U/L。
例2女,92岁。高血压病患者,长期服用左旋氨氯地平,2014年5月24日因右股骨粗隆间骨折住院,开始服用仙灵骨葆胶囊(0.5粒),每次3粒,2次/d。入院时查肝功能无异常。8月24日复查肝功能ALT和AST分别为105 U/L和871U/L,后乙肝五项检查均为阴性,停服仙灵骨葆胶囊,继续服用左旋氨氯地平。9月13日复查肝功能ALT 35 U/L,AST 23 U/L,已恢复正常。
2讨论
2例服用仙灵骨葆胶囊引起肝功异常的病例,既往无慢性肝炎史,虽都并用其他药,但发生肝功能损伤后停用仙灵骨葆胶囊,其他药继续服用,经过一段时间后,肝功恢复正常。因此肝功能异常均由仙灵骨葆胶囊所致。
仙灵骨葆胶囊的成分为淫羊藿,续断,补骨脂,地黄,丹参,知母。具有滋补肝肾,接骨续筋,强身健骨的作用,用于骨质疏松,骨折,骨关节炎、骨无菌性坏死等症。其中丹参对肝功能有影响,其余成分口服后未见对肝功能造成损害的文献报道。曾有1例服用丹参汤致肝功能异常的临床报道[l],同时有动物实验研究证明丹参在剂量高于20mg/ml时可明显造成大鼠肝细胞的脂质过氧化损伤,这可能为其对大鼠肝细胞的毒性作用机制之一[2]。因此,长期服用该药可能对肝脏产生的毒副作用,应予以高度重视。说明书中未诉不良反应。其口服后对肝功能造成损害的报道极少,值得临床医生重视,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在服药过程中出现消化道症状,包括恶心、纳差、腹胀、乏力、尿黄时及时停用。有肝功能异常史或有基础肝病史的患者应慎用。
参考文献:
[1]陈仲康,王悦晴,成东海,等.丹参致肝功能异常I例[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2,1 1(6):310.
[2]孟雪莲,曾晓非,孙祖越,等.丹参致大鼠肝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实验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2(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