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教学要始终贯彻一个主题——健康第一、快乐体育、以学生为主。快乐体育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思考问题和独立创造留有余地。在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个性的同时,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和习惯。教师应最大限度适应学生的需要,完成在发展中求快乐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快乐体育 途径 方式
快乐体育指的是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快乐体育”特别强调情调情境的创设与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我在教学中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一.“乐”在情景创设
上课铃响了,学生对场地、器材的布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几个由小木箱堆积而成的堡垒,里面放了很多垒球,远处有几块投掷靶,另一处是由体操棒、跨栏架等组成的综合素质练习的场地。这样的设计从开始起,学生就想象课的内容。备场地、器材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易受干扰是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他们产生参与练习的兴趣。快乐是愉快情绪的体验,而愉快情绪的建立是以学生产生需要和兴趣为前提的。因之,场地、器材安排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快乐氛围的前提,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
二.“乐”在精选教材
内容与形式的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主因。周而复始地重复练习,让学生产生了厌倦,上体育课的快乐逐步消失。没有了快乐,谈不上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需要新颖、实用、有挑战性的教材。那么如何选用和搭配教材呢?与动物动作相联系,如青蛙一跳远、鹰爪一武术;与故事、童话相结合,如在低年级教学将技术动作穿插在故事、童话中,边做边说边唱,充分利用器械完成技术动作;还可创设情境,如阅兵仪式练习队列队形等。这样将枯燥、单调的练习融入知识性、趣味性中,便显得教材新颖。体育特长生一般在学习初期显得兴趣浓、但当他们掌握技术动作后,便厌倦了,区别对待选用适合他们的有挑战性的教材尤为重要。
三.“乐”在师生和融
教师、学生任何一方的心理与行为变化都会给对方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其中教师的变化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一起参与练习,对学生的积极参与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参加课堂教学,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他们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能让学生“想学”、“敢学”、“乐学”的方法教师都应主动接受,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人,品尝体育的快乐。
言教不如身教。在教学中,教师应溶入到学生中成为他们的朋友。还可以利用自己行动感染学生,以微笑服务学生。如《大鱼网》的游戏,亲自参加当渔夫,学生是小鱼,并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在游戏中启发他们如何不被渔夫抓住,如何去救被抓住的小鱼,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四.“乐”在回归生活
课程标准极力倡导体育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特点,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所选内容应是他们平时熟悉的、贴近他们生活的。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上,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使学生置于生活的氛围中,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让他们在活动中积极锻炼,充分感悟体育的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放松的时候,大家围成一个圈,以创建花园城市为主题,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并巧妙设计游戏;教师以一棵小树慢慢地长大(学生两手合并上升),一根再一根(左手向左伸长、右手向右伸开),微风轻轻吹(五指分开抖动),风大了,小树摇呀摇(学生向左右侧一、二次),风停了,小鸟飞回家(学生们学小鸟飞到队伍中)。这样,教师把生活情境再现到体育教学中,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让他们用自己的身心去体验与感悟,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拉近了双方的距离。新课程下的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更多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习惯。
五.“乐”在放飞个性
放飞个性就是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空间。过去的教学方式制约、挫伤了学生的体育情感。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和参与的全面性。例如在低年级的投掷教学中,我问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会飞呀?学生有的说:我要画一只和平鸽,让世界充满爱;有的说:我要画一只风筝,带着理想去飞翔。这样的精心安排,一改教师以往技术讲解、学生埋头练习的传统模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丰富,个性得到飞扬。
总之,快乐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技能。为了让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体验和认知感悟。因之,赋予体育教学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理应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总之,在“快乐体育”中,精心创设适合学生活动的情境,从而扩展其体质、个性、能力发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心理素质,达成在快乐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快乐的教学目标。
(责任编辑:阳卓江)
关键词:快乐体育 途径 方式
快乐体育指的是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快乐体育”特别强调情调情境的创设与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我在教学中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一.“乐”在情景创设
上课铃响了,学生对场地、器材的布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几个由小木箱堆积而成的堡垒,里面放了很多垒球,远处有几块投掷靶,另一处是由体操棒、跨栏架等组成的综合素质练习的场地。这样的设计从开始起,学生就想象课的内容。备场地、器材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易受干扰是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他们产生参与练习的兴趣。快乐是愉快情绪的体验,而愉快情绪的建立是以学生产生需要和兴趣为前提的。因之,场地、器材安排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快乐氛围的前提,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
二.“乐”在精选教材
内容与形式的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主因。周而复始地重复练习,让学生产生了厌倦,上体育课的快乐逐步消失。没有了快乐,谈不上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需要新颖、实用、有挑战性的教材。那么如何选用和搭配教材呢?与动物动作相联系,如青蛙一跳远、鹰爪一武术;与故事、童话相结合,如在低年级教学将技术动作穿插在故事、童话中,边做边说边唱,充分利用器械完成技术动作;还可创设情境,如阅兵仪式练习队列队形等。这样将枯燥、单调的练习融入知识性、趣味性中,便显得教材新颖。体育特长生一般在学习初期显得兴趣浓、但当他们掌握技术动作后,便厌倦了,区别对待选用适合他们的有挑战性的教材尤为重要。
三.“乐”在师生和融
教师、学生任何一方的心理与行为变化都会给对方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其中教师的变化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一起参与练习,对学生的积极参与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参加课堂教学,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他们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能让学生“想学”、“敢学”、“乐学”的方法教师都应主动接受,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人,品尝体育的快乐。
言教不如身教。在教学中,教师应溶入到学生中成为他们的朋友。还可以利用自己行动感染学生,以微笑服务学生。如《大鱼网》的游戏,亲自参加当渔夫,学生是小鱼,并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在游戏中启发他们如何不被渔夫抓住,如何去救被抓住的小鱼,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四.“乐”在回归生活
课程标准极力倡导体育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特点,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所选内容应是他们平时熟悉的、贴近他们生活的。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上,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使学生置于生活的氛围中,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让他们在活动中积极锻炼,充分感悟体育的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放松的时候,大家围成一个圈,以创建花园城市为主题,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并巧妙设计游戏;教师以一棵小树慢慢地长大(学生两手合并上升),一根再一根(左手向左伸长、右手向右伸开),微风轻轻吹(五指分开抖动),风大了,小树摇呀摇(学生向左右侧一、二次),风停了,小鸟飞回家(学生们学小鸟飞到队伍中)。这样,教师把生活情境再现到体育教学中,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让他们用自己的身心去体验与感悟,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拉近了双方的距离。新课程下的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更多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习惯。
五.“乐”在放飞个性
放飞个性就是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空间。过去的教学方式制约、挫伤了学生的体育情感。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和参与的全面性。例如在低年级的投掷教学中,我问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会飞呀?学生有的说:我要画一只和平鸽,让世界充满爱;有的说:我要画一只风筝,带着理想去飞翔。这样的精心安排,一改教师以往技术讲解、学生埋头练习的传统模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丰富,个性得到飞扬。
总之,快乐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技能。为了让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体验和认知感悟。因之,赋予体育教学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理应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总之,在“快乐体育”中,精心创设适合学生活动的情境,从而扩展其体质、个性、能力发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心理素质,达成在快乐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快乐的教学目标。
(责任编辑:阳卓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