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上市 点石成金

来源 :理财周刊月末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aiping0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体上市,已成为目前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热点,成了点石成金的法宝,只要沾上这一概念,股价立马涨停。于是,在相关个股强劲表现的示范效应下,更多的传闻铺天盖地而来,就连股评推荐个股也尽量要和它扯上关系。
  自2004年TCL集团第一个“吃螃蟹”实现整体上市后,如今整体上市已在证券市场雷厉风行:从TCL集团、武钢股份、宝钢股份到百联股份、鞍钢股份,再到上港集箱、上海汽车、沪东重机,整体上市可谓是资本市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沪东重机的典范效应
  
  最具代表性的是沪东重机(600150),自从1月中旬传出将定向增发、大股东中船集团以自身资产认购相应股份后的10个交易日内,股价基本无调整地从30余元直奔70多元——居然涨了一倍多!
  而在沪东重机的示范效应下,由其所发起的这股整体上市热潮刚好引发相关整体上市个股的疯涨热情。2月7日,中化国际涨停!广船国际涨停!江南重工涨停!中铁二局涨停!东方电机涨停!中金黄金也涨停!……在泡沫论大讨论之后、市场期望着反弹行情之际,它们却能率先涨停,就是因为一个共同的题材——整体上市!
  由于整体上市所带来的巨大“赚钱效应”,股市中闻“整体”而动,一时间有关整体上市的传闻满天飞。近期,不少个股都有着这样的经历:首先,市场传闻“豪门”大股东将整体上市;接着,上市公司股价连续飙升;随后,公司不得不出面澄清。
  据不完全统计,自2月以来,就整体上市发布澄清公告的公司已经超过10家。如五矿发展、澳柯玛、电广传媒、香江控股、川化股份、泸天化、西飞国际、河池化工和黔源电力等多家公司已先后就整体上市发布了澄清公告。
  然而,从已经发布了澄清公告的个股表现来看,尽管澄清当天个股出现降温的迹象,但这些个股跌幅非常温柔,如2月9日发布公告的电广传媒仅仅下跌了1.9%,而2月8日发布澄清公告的中化国际居然当天还继续上涨3.21%。
  那么,澄清公告究竟澄清了什么?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公司的澄清公告一律都非常简短,只有两三句话,但它们的措辞却非常讲究。
  例如电广传媒,公司公告中称“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目前及未来3个月内没有整体上市计划”。这样包含具体时间期限的澄清公告,表明所澄清的事件是有前提条件的。类似的情况还有五矿发展、泸天化、川化股份、黔源电力等,它们的公告大意均为“2007年内没有整体上市计划”,或者“年内无整体上市计划”。更为蹊跷的是,中化国际称“到目前为止,没有整体上市计划”。这样的用词就更值得推敲,“到目前为止”,也就是说到发公告这一天,过了这一天,澄清的事件就有可能发生了。上市公司发布这样的公告,难怪澄清当天中化国际反而上涨了3.21%。
  “股市炒的就是预期”。在这种遮遮掩掩、欲说还羞、澄而不清的澄清公告面前,投资者反而会增大市场对整体上市的预期。
  
  整体上市概念为何受追捧?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搞清楚上市公司为何热衷于整体上市。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资本市场中有70%以上是国有企业上市,而当时国企上市主要的目的在于甩包袱。因此,在国有股占70%左右的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资产大都不是大股东——国有集团公司的优质资产。在A股上市的很多上市公司所经营的只是集团的部分资产,这导致了大量关联交易的存在,同时不利于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上市公司形象地被称为大股东的“提款机”,随后资本市场存在的如资金占用、违规担保、关联交易等等诸多问题都与此有关。上市公司“肥的被拖瘦、瘦的被拖垮、垮的被拖死”。
  而在监管严格特别是股改实现全流通之后,这一现象得以根本改变,控股股东与广大中小股东“坐在了一条板凳”上,因而大股东也从以前的关注再融资过渡到现在的关注上市公司的质量和股价,也更愿意将优质同业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从而通过二级市场市盈率的估值“放大器效应”获得财富的增值。即从估值来看,整体上市后,由于注入优良资产,公司盈利能力变强,主业更加突出,行业地位更具优势,因而在估值上可以享受溢价。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相关制度的变化也有利于整体上市。如股权激励机制、市值考核机制的形成,将意味着市场参与各方都愿意看到二级市场市值的提升,而增厚每股收益、提升资产协同效应往往是提升市值的最为快捷的方式。对于有些公司,由于在整体上市之前改制存在缺陷,导致大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还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同业竞争、关联交易、利益输送、大量占款等现象还大量存在,从而损害了其他投资者权益,影响了公司的正常经营,而在整体上市之后,此类情形将会大幅减少,一些隐性的利润可能得以显现出来,资产的协同效应也迅速体现,从而使得国有资产在最大程度上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也有利于上市公司形成可持续性的发展动力。
  以沪东重机的整体上市为例。根据公告,沪东重机拟定向增发4亿股,发行价格为30元,募集资金120亿元,用于分别收购控股股东中船集团所持有的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66.66%的股权、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100%股权、中船远航文冲船舶工程有限公司54%股权,以及宝钢、上海电气各自持有的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16.67%的股权,上述资产折合约90亿元。同时,募集30亿元资金用于外高桥船舶和澄西船舶的技改项目。
  相关人士表示,尽管几项资产的净资产收益率比原上市公司低不少,但由于定向增发价格所对应的市盈率和市净率较为可观,大股东相应资产所对应的股份数较少,因此增发后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收益增厚幅度较大,给广大投资者带来了不菲的收益。
  此外,整体上市还可以看作是解决大股东违规占资的一个重要途径。博时基金分析师认为,全流通后,大股东通过注入优质资产、集团整体上市等方式大幅度改善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增长能力。
  
  整体上市并非尽善尽美
  
  虽然整体上市可以使上市公司获得业绩增长和估值溢价两方面的好处,仍有分析人士对一些整体上市项目表示出了一些担忧。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认为,作为一种外延式增长方式,整体上市相比内生性增长方式,效果更为明显,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上市公司的业绩和成长性。通过外生性的资产注入,可以实现优势资源向上市公司集中,大幅改善公司的基本面,为业绩爆发性增长打下基础,并且上市公司在整体上市后,预期业绩大幅增长,推动股价迅猛上涨。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整体上市其实就是一种资产重组,重组后上市公司价值有望提高,但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其合理估值,最终股价仍会回到起点。目前,一些个股仅 凭一些捕风捉影的传闻就一涨再涨,蕴含了较大风险。
  天相投顾研究员仇彦英也表示,市场对整体上市概念股炒作的是优质资产注入的预期,但资产注入取决于公司的内部操作,具有不确定性,投资者也难以把握。他认为:“目前认为好的,未来也可能成为包袱。”因此,投资者应注意控制风险,不要盲目追随传闻。
  
  整体上市方兴未艾
  
  虽然整体上市也可能有着种种的隐患,但它相对于以前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做法,到如今大股东资产注入已是跨出了质的一步。而无论从政策的扶持力度还是实际的操作过程,整体上市都将加速前行。
  不久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曾明确表示,今年央企要加快推进股份制改革,具备条件的央企母公司整体改制上市或主营业务整体上市;鼓励、支持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中央企业,通过增资扩股、收购资产等方式,把优良主营业务资产逐步注入上市公司。有鉴于此,整体上市无疑有望成为今年证券市场上的亮点所在。李荣融还首次明确提出七大行业——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由国有经济绝对控制。这七大行业的整体上市应该会加速前行。
  至于整体上市将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则是各取所需了。据了解,目前整体上市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方式进行:一是换股IPO,即集团公司与所属上市公司公众股股东以一定比例换股,吸收合并所属上市公司,同时发行新股,如TCL集团、上港集团;二是换股并购,即将同一实际控制人的各上市公司通过换股的方式进行吸收合并,完成公司的整体上市,如百联股份;三是定向增发收购,即集团所属上市公司向大股东定向增发收购大股东资产以实现整体上市,目前这种模式应用较为广泛,如鞍钢集团、上汽集团、太钢不锈、本钢板材;四是再融资反收购,即通过再融资(增发、配售或者可转债)收购母公司资产,这是比较传统的整体上市途径,优点是方案简单,但再融资往往不受市场欢迎,特别是在新置入资产盈利能力较弱导致摊薄每股收益的时候,如中国联通、长江电力。
  在整体上市的四条路径中,尤其以定向增发更受欢迎。据统计,截至目前,拟通过增发进行再融资的上市公司共有216家,其中采用定向增发方式的204家,2006年度计划通过定向增发再融资的上市公司已突破200家。统计显示,共有29家公司在去年底完成定向增发,部分公司由此实现了整体上市。2006年三季报显示,29家公司前三个季度共创造了96.46亿元的净利润,比去年同期的33.82亿元增长了185.22%。其中,在去年初实现整体上市的鞍钢股份,前三个季度取得了51.52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00%。再如,上港集团在整体上市后实现了加速发展。上港集团于2006年以3.67元/股发行24.22亿股A股,实现了集团的整体上市,上港集团成为了第一家整体上市的港口股。据统计,2006年,上港集团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71万标准箱,比上年增长20.1%,净增363万标准箱,绝对增量为历史最高;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3亿吨大关,完成3.03亿吨,比上年增长13.1%;外贸吞吐量完成1.92亿吨,比上年增长15.7%。随着洋山港的陆续投产,上海港将在2009或2010年超越目前集装箱吞吐量排名世界第一的新加坡港,而成为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口。
  可以预见的是,盈利能力最大化是现阶段整体上市的主要动力,整体上市带来的上市公司长远利益格局变化,一批上市公司将因此成为大蓝筹,并且由此带来的资本市场的新蓝筹时代的效应已有所体现。
其他文献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民间股神》及续集发行后在全国引起热销,郑馄今作为《民间股神》(续集)中的“领军”人物,在读者中的名声越来越大,很多投资者都希望更多地了解他。    善擒“黑马”神奇预言    来自台湾的股林高手郑焜今先生,1967年踏入证券业,至今已整整40个年头了。他原本就读于台湾大学法律系,但对证券业的酷爱改变了他的人生之旅。他曾成功运作数亿、数十亿元规模的资金叱咤台湾股市风云;他也曾成
期刊
内幕操纵不仅严重损害了中小投资者权益,破坏了市场的正常制度,而且加剧了股价的异常波动。监管部门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监管,维护市场“公开、公平、公正”。    “传言满天飞,股价飞上天”成为目前股市火爆行情中一个缩影。随着股指的走高,投资者不断涌入市场,市场传言也越来越多,部分股票的涨停令人瞠目结舌。而上市公司的澄清公告俨然成了股市的一道风景线。内幕交易、违规交易等各种混乱现象层出不穷。违规行为正在挑战
期刊
“教改把二老掏空,医改给你提前送终”。这句民间谑言道出的一个实质却是,对当代中国老百姓而言,教育和医疗是两个负担沉重的领域,而且它们到了不改不行却不知如何改的境地。  依赖行政命令管制药价,这已经被证明是一个失败之举。一方面百姓得不到实惠,另一方面逼迫药厂动歪脑筋买卖药号甚至行贿药监局官员,即使勉强生产出了廉价药,经销商不卖,医院不开处方,还是白搭。  这种景象似乎和教育改革遇到的困境相似。一方面
期刊
春节临近,大多数人都在忙着采购年货,年近七旬的老吕自然也忙得不可开交。不过就是再忙他依然会在春节前半个月到邮币卡市场转转,购买一些邮票年册和流通纪念币作为压岁钱,在除夕晚上送给自己的两个孙辈。  实际上,像老吕这样将邮币卡藏品作为春节礼品送人的群体还真不少呢。在近20年的礼品消费市场上,邮币卡一直成为一个受青睐的板块,而在岁尾年初的礼品市场上引人瞩目。那么今年春节可以选购哪些邮币卡作为礼品呢?从目
期刊
ST股大涨之后,投资者操作上更应保持理性。即便要介入,也必须对相关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一些没有业绩支撑,没有重组预期的ST股,其股价将可能被打回原形。    尽管今年以来,A股市场是在大起大落中度过,而一向被称作垃圾股的ST股却不管大盘涨跌,一味地“涨声”一片。而伴随着ST股的涨停、涨停、再涨停的是漫天飞舞的利好消息,而ST股究竟有几家正在寻求浴火重生,又有多少是在浑水摸鱼?   
期刊
春节历来是银行卡使用的旺季,假期银行网点营业时间缩短,人们将更多地依赖ATM机等自助终端来提取现金。在银行卡使用的高峰时节里,多多参加银行的刷卡消费奖励活动,在消费旺季里也能边花大钱、边赚小钱;巧妙地选用最合时宜的信用卡,有利于减轻节后的还款负担;当然,安全用卡的“弦”也要时时紧绷,遇到紧急情况需从容应对。    边刷卡边赚小钱    春节里热闹喧嚣的气氛,钱袋子自然是守不住的,走亲访友、休闲娱乐
期刊
流连于城市的街头,随处可见“某某银行自助银行”的招牌。随着自助银行区的推广普及,到这里办业务的人也越来越多。不过,记者做了一个调查,在自助银行区里的三大“金刚”——自助取款机、自助存款机和自助查询终端里,人们使用得更多的往往是取款机和存款机,在某些时段,一些业务繁忙的网点,这两台机器前甚至也会排起长队来,相比之下自助查询机前倒是乏人问津。  其实,这几年各家银行纷纷加大了对自助银行区的建设力度,引
期刊
日前,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2007年一季度投资策略报告称,股市向好环境持续存在,他们仍旧坚持传统的分析方法,在持续增长的行业之中寻找盈利可能会超过投资者预期的行业,这些行业包括银行业和消费品行业,以及受居民收入增长和流动性刺激的房地产行业。    2007年经济数据:前低后高    无论是货币数据还是实体经济的数据,均出现了经济放缓的局面,这一状况可能会延续到2007年中期。此后由于政府政
期刊
从今年的1月1日起,住房贷款利率“局部升息”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各家商业银行将取消原有的住房贷款优惠利率,而对大部分住房贷款老客户(在2005年3月17日之前申请住房贷款者)实行贷款基础利率上打“九折”的利率政策。从调整前后的住房贷款利率表中,我们不难看到,除6个月以内的短期住房贷款利率外,其余的几种期限的贷款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贷款利率提高了,对于买房者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在于每个月支付的住房
期刊
社保卡(医保卡)的记录不仅有利于个人的疾病和健康管理,同时也是商业保险理赔需要的重要依据之一。若将自己的社保卡(医保卡)随意借给他人就医,就极可能为日后商业保险的理赔“自寻烦恼”,埋下纠纷隐患。    今年49岁的张女士于2003年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了一款两全保险,并附加了一份住院费用补偿保险,每年都按时缴费和续保。2006年,她因一妇科疾病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出院后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申请。当保险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