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高速发展的高职教育中,其课程的设置上基本沿袭了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这已不能适应现在的高职教育,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之一,本文通过机电一体化专业现状分析,探讨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关键词】高职 机电一体化 工作过程 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a)-0138-01
1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输送各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任,这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应具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精良的专业技能、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身体及心理素质,而且应该具有适应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因此, 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应用知识的学习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既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这就要求高职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不断创新,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职业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良好的发展,先进的西方国家在职业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如加拿大的CBE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教育、德国的双元制等,其中德国的双元制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职业教育,德国制造之精良与德国从业者的高素质是分不开的。为创立更能适应知识社会需求,真正体现职业属性的课程模式,1996年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颁布职业学校使用的被称为“学习领域”的课程指南。“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该课程方案由工作过程导出“行动领域”再经教学整合形成“学习领域”,并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来实施, 具有整体性、合作性、个性化的特点,更能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跳出了学科体系的樊篱,对我国年轻的高职教育的改革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指导意义。本人参加了“2007年度中德高职师资进修项目第二批进修教师培训班”赴德学习,现根据个人对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粗浅认识,对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开发谈一下个人的设想。
2 机电一体化专业现状
目前国内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办学职业(岗位)定位是多样化的,就参加赴德进修的第一、二批七个高职学校的机电专业而言,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定位是数控机床制造与维修,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航空机电设备维修,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是楼宇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运行,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是自动生产线的调试与维护,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维修及数控维修,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物流机械自动化设备维护与维修,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是物流自动线的维修,从这可看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职业定位是多种多样的,这些还只是各学校本专业的主要岗位,加上第二、第三岗位,机电一体化专业职业涉及的岗位就更多了,这就给本专业制定国内统一课程标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求同存异,可以发现,在众多的职业岗位中,自动生产线的维护与维修是其中较有共性的职业岗位,虽然最终的载体有所不同,但其具有许多共性的东西,因此可以考虑共同开发一个基于自动生产的维护与维修的公共平台,在此平台的基础上各学校可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区域经济的特点发展自己的最终特色岗位。
3 机电一体化专业自动生产线方向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有较长的办学历史,在办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现以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有现有设施就机电一体化专业自动生产线方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提出的设想。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必须有硬件支持,因而其课程开发必须以学校现有设施为依托。
无论是加拿大的CBE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教育、德国的双元制,其成功都有其特定的环境。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因此个人认为学习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也要结合我国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更侧重于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采用步进的方式进行,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来讲,其课程开发则应从易于实现的专业课开始,因为专业课更加容易贴进工作过程。
课程的开发围绕机电一体化专业典型的工作过程自动生产线的维护和维修来展开。
对于自动生产线来说,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机械部分又可细分为机械结构及传动装置、液压气动执行装置等,电气部分又可细分为电气控制、PLC控制,围绕自动生产线的维护和维修这一典型工作过程,结合我校现有条件,可以针对“MPS模块化生产线安装、调试与维护”这一典型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围绕其电气部分可以设计《交流电机及控制》学习领域,围绕PLC控制可设计《PLC控制》学习领域,围绕其液压气动执行装置可设计《液压气动及其控制》学习领域。每一学习领域都有实训设施与之相配。这些学习领域对应于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原有《机电设备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技术》、《PLC与组态技术》、《机电一体化设备维修》这几门课程,但其内涵则大不相同了。
比如对原《机电设备液压与气动》课程来说,其性质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实用的技术基础课程,课程任务是以流体为介质进行能量传递与控制的技术,使学生掌握流体力学基础理论,使之针对液压系统出现的技术问题具有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液压气动基本元件原理及应用,掌握典型基本回路,了解液压气压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学习的仅仅是液压与气动。而在新的《液压气动及其控制》这一学习领域,结合本专业现有气动综合实训台及液压综合实训台,对过学习情境的设计,学生不单单要学习单纯的液压与气动,还要学习液压与气动装置的电气控制和PLC控制。电气控制和PLC在相关的学习领域中已专门学习过了,在这里的电气控制和PLC控制更注重于应用。在真实的自动生产线上,液压与气动执行装置一个般都是由电气或PLC控制的,这一学习过程则更加贴近真实的工作过程。
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中,原学科体系的很多知识点会出现在不同的学习领域,这对于学生的获得方法能力是十分有益的。比如对《PLC控制》,通过学习情境的设计,学生可以学习用PLC控制交流电机、直流电机、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其中还要融入传感器等知识,学生在《PLC控制》这一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中每一个知识点可以是相对独立的,通过《MPS模块化生产线安装、调试与维护》这一学习领域,则可以实现大综合,把相对独立的知识点串起来,实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也就学会运用《PLC控制》中学到的知识。不仅能力得到培养,从中更学到了方法。而且相同的知识点,不同的载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保持。
4 结语
机电一体化专业因地域、学校办学特色、学校资源等原因专业(职业)定位差距很大,自动生产线的维护和维护是较多的职业定位,对于这一定位,这里提出机电一体化专业自动生产线方向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设想,找出专业的共性,从而可实现课程多个学校的联合开发,这对专业本身的发展和课程开发的成本和质量都是十分有益的。
参考文献
[1] 刘惠坚,徐月华.建立车间式实训室培养技能型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38)50—52.
[2] 姜大源, 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58):47—54.
[3] 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9.
【关键词】高职 机电一体化 工作过程 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a)-0138-01
1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输送各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任,这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应具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精良的专业技能、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身体及心理素质,而且应该具有适应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因此, 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应用知识的学习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既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这就要求高职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不断创新,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职业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良好的发展,先进的西方国家在职业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如加拿大的CBE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教育、德国的双元制等,其中德国的双元制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职业教育,德国制造之精良与德国从业者的高素质是分不开的。为创立更能适应知识社会需求,真正体现职业属性的课程模式,1996年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颁布职业学校使用的被称为“学习领域”的课程指南。“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该课程方案由工作过程导出“行动领域”再经教学整合形成“学习领域”,并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来实施, 具有整体性、合作性、个性化的特点,更能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跳出了学科体系的樊篱,对我国年轻的高职教育的改革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指导意义。本人参加了“2007年度中德高职师资进修项目第二批进修教师培训班”赴德学习,现根据个人对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粗浅认识,对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开发谈一下个人的设想。
2 机电一体化专业现状
目前国内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办学职业(岗位)定位是多样化的,就参加赴德进修的第一、二批七个高职学校的机电专业而言,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定位是数控机床制造与维修,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航空机电设备维修,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是楼宇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运行,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是自动生产线的调试与维护,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维修及数控维修,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物流机械自动化设备维护与维修,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是物流自动线的维修,从这可看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职业定位是多种多样的,这些还只是各学校本专业的主要岗位,加上第二、第三岗位,机电一体化专业职业涉及的岗位就更多了,这就给本专业制定国内统一课程标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求同存异,可以发现,在众多的职业岗位中,自动生产线的维护与维修是其中较有共性的职业岗位,虽然最终的载体有所不同,但其具有许多共性的东西,因此可以考虑共同开发一个基于自动生产的维护与维修的公共平台,在此平台的基础上各学校可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区域经济的特点发展自己的最终特色岗位。
3 机电一体化专业自动生产线方向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有较长的办学历史,在办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现以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有现有设施就机电一体化专业自动生产线方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提出的设想。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必须有硬件支持,因而其课程开发必须以学校现有设施为依托。
无论是加拿大的CBE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教育、德国的双元制,其成功都有其特定的环境。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因此个人认为学习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也要结合我国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更侧重于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采用步进的方式进行,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来讲,其课程开发则应从易于实现的专业课开始,因为专业课更加容易贴进工作过程。
课程的开发围绕机电一体化专业典型的工作过程自动生产线的维护和维修来展开。
对于自动生产线来说,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机械部分又可细分为机械结构及传动装置、液压气动执行装置等,电气部分又可细分为电气控制、PLC控制,围绕自动生产线的维护和维修这一典型工作过程,结合我校现有条件,可以针对“MPS模块化生产线安装、调试与维护”这一典型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围绕其电气部分可以设计《交流电机及控制》学习领域,围绕PLC控制可设计《PLC控制》学习领域,围绕其液压气动执行装置可设计《液压气动及其控制》学习领域。每一学习领域都有实训设施与之相配。这些学习领域对应于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原有《机电设备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技术》、《PLC与组态技术》、《机电一体化设备维修》这几门课程,但其内涵则大不相同了。
比如对原《机电设备液压与气动》课程来说,其性质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实用的技术基础课程,课程任务是以流体为介质进行能量传递与控制的技术,使学生掌握流体力学基础理论,使之针对液压系统出现的技术问题具有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液压气动基本元件原理及应用,掌握典型基本回路,了解液压气压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学习的仅仅是液压与气动。而在新的《液压气动及其控制》这一学习领域,结合本专业现有气动综合实训台及液压综合实训台,对过学习情境的设计,学生不单单要学习单纯的液压与气动,还要学习液压与气动装置的电气控制和PLC控制。电气控制和PLC在相关的学习领域中已专门学习过了,在这里的电气控制和PLC控制更注重于应用。在真实的自动生产线上,液压与气动执行装置一个般都是由电气或PLC控制的,这一学习过程则更加贴近真实的工作过程。
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中,原学科体系的很多知识点会出现在不同的学习领域,这对于学生的获得方法能力是十分有益的。比如对《PLC控制》,通过学习情境的设计,学生可以学习用PLC控制交流电机、直流电机、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其中还要融入传感器等知识,学生在《PLC控制》这一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中每一个知识点可以是相对独立的,通过《MPS模块化生产线安装、调试与维护》这一学习领域,则可以实现大综合,把相对独立的知识点串起来,实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也就学会运用《PLC控制》中学到的知识。不仅能力得到培养,从中更学到了方法。而且相同的知识点,不同的载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保持。
4 结语
机电一体化专业因地域、学校办学特色、学校资源等原因专业(职业)定位差距很大,自动生产线的维护和维护是较多的职业定位,对于这一定位,这里提出机电一体化专业自动生产线方向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设想,找出专业的共性,从而可实现课程多个学校的联合开发,这对专业本身的发展和课程开发的成本和质量都是十分有益的。
参考文献
[1] 刘惠坚,徐月华.建立车间式实训室培养技能型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38)50—52.
[2] 姜大源, 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58):47—54.
[3] 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