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它不是殉葬品,而是经过千般打造之后,整齐有序地埋入地下,来自生活的第一现场。它就是给人用的,因此带着真实生活的气息。它有人味儿,而不是死人味儿。它是活的,带着烧火做饭的烟火气,当然也有行军打仗的紧张感,透过它,我几乎看到了它周围那些烟熏火燎的粗朴面庞。一件鐎斗,让那个时代的军中岁月,一下子眉目清晰起来。
一
东北有一位作家,叫刁铁军,笔名刁斗,写过很多有名的小说。我与他相识很多年,却一直不知道刁斗是啥玩意儿,一下就露出了我的孤陋寡闻。直到我在故宫博物院里见到那件龙首三足鐎斗,才明白了这世界真有一种物件,名叫鐎斗(刁斗)。
在我终于知道什么是鐎斗以前,鐎斗已经存在了二十多个世纪,比我们的生命久远得多。它几乎像历史一样古老,因为它在《史记》里就现过身,司马迁在《李将军列传》里说:“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说的是大将军李广,行军扎营都很任性,晚上都不用鐎斗(刁斗)来巡夜报警。
曾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马衡先生在《中国金石学概要》中说:“鐎斗,温器也。三足有柄,所以煮物……枪又鐎斗之别名,枪即铛也。用之于军中者,则谓之刁斗。”
不同的历史学家,讲述了鐎斗不同的功能——一個是用来巡夜的报警器,一个是用来做饭的炊具,但它们都是鐎斗。在古时的军中,军人们除了弓戈在手,鐎斗也是从来不能丢的。因为这种三足青铜器,负责着他们的温饱和安全。对于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士兵来说,鐎斗代表着某种安全感。只是那个年代太久远了,以至于曾经寻常的鐎斗,在今天已显得无比陌生。
二
在故宫博物院,有一件龙首三足鐎斗。这件鐎斗来自六朝,底部有三足,铸成兽足形状。器身为圆口深腹,形如小盆,四周有缘口,是典型的汉魏六朝的器型特征,到了唐代,鐎斗就没有缘口了,如颜师古所记:“鐎谓鐎斗,温器也,似铫而无缘。”腹下放置柴薪,便可烧火加热。它一侧设有长柄,柄首扬起,成一只龙首,让整个鐎斗宛若一条奔走的游龙,充满了动感与活力。
尽管这只是一件普通的鐎斗,它是为形而下服务的,而不是高大上的祭祀礼器,但当它从时光中穿越到今天,仍然没为那个时代丢脸。历史隐匿了设计者的名字,但他足以笑傲今天所有的设计师,因为他在一件实用器物中体现出的美,在今天仍难以匹敌。
他一定不会知道,他设计的产品会成为故宫博物院的收藏品,但他知道为自己的设计负责,哪怕过了一两千年,有人把它从土里挖出来,放在博物馆里,与那些奢华的青铜器联袂出场,它也一点不显寒酸。
它不是殉葬品,而是经过千般打造之后,整齐有序地埋入地下,来自生活的第一现场。它就是给人用的,因此带着真实生活的气息。它有人味儿,而不是死人味儿。它是活的,带着烧火做饭的烟火气,当然也有行军打仗的紧张感,透过它,我几乎看到了它周围那些烟熏火燎的粗朴面庞。
一件鐎斗,让那个时代的军中岁月,一下子眉目清晰起来。
三
遥想那个时代,华夏大地早已打成一团狗血。从公元220年三国争锋到公元589年隋朝灭陈一统天下,这369年中,只有司马炎建立的西晋,天下曾归于一统,西晋之前的东汉三国时期,之后的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天下都处在分崩离析的状态,东亚大陆,变成一个巨大的战场。
但西晋只活了50年,从灭掉东吴算起,江山一统的时间只有区区37年。东晋有103年,但天下是分裂的,东晋偏安江南,它的北方,是五胡十六国。往下是南北朝,天下更加不可收拾,以长江为界,南北方政权轮流更替,这一百多年中,北方出现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个朝代,南方则有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轮番登场,人们把这四个朝代,与之前的三国东吴、东晋一起并称六朝,因为这六个朝代的共同点是都建都于南京,南京也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六朝古都”。
只不过,这六朝都是小朝廷,平均寿命约为55年,一个人的生命还没走到尽头,朝代就换了。所以,伤逝似乎成了这座城市的永久主题,“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李商隐一语戳到伤心处:从孙吴到陈亡的三百年时间不算太短,但六朝诸代,纷纷更迭,恰好似凌晨残梦,说什么钟山虎踞龙蟠、形势险要,说什么天命所归、国祚长久,其实都只是痴人说梦、自我安慰罢了。
那是中国历史中一个变幻无常、空前混乱的时期,血在荒原上乱飞,人在暗夜里奔走,三百多年中,马没停止过嘶鸣,人没停止过流血,没有人知道,三百年的尸体积起来有多厚。不知那时中国有多少人口,经得起三百年的屠杀。战事浩大沉重,落在诗人曹操的笔下,变成这样一行诗:
白骨露於野,
千里无鸡鸣。
写战争的残酷,曹操最到位,最犀利,最露骨,以至于他的词语里,直接露出了白骨。到唐代,杜甫写《三吏》《三别》,依然可见曹操《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的浓郁投影。
黄仁宇先生在《中国大历史》里,把这段岁月称为“失落的三个多世纪”。中国人讲历史,言必称周秦汉唐、宋元明清,那“失落的三个多世纪”,仿佛真的跌进了时间的黑洞,很少有人愿意提起,尽管那三个多世纪的时间,比周代之外的任何一个朝代时间都长。其实西方人也一样“势利眼”,黑暗的中世纪没有历史,尽管有不少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但西方人谈历史,除了古希腊罗马,就是文艺复兴。但黑暗也应该有它自己的历史,黑暗的历史中也有光亮。
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王羲之、陶渊明、顾恺之,就是那黑暗时代里的光环,他们的光芒不逊于任何一个强盛朝代。还有华美绚烂的佛教艺术,在时代的苦雨中,沿丝绸之路传入黄河流域,像花朵的授粉,风力越是强劲,传布范围就越大。所有这些,都让那“失落的三个多世纪”在文化上赚得盆满钵满。至于工艺制造业,虽然受战争影响呈现出某种凋敝,却又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变得无拘无束、活力无限,好像我们华夏文明的能量,都在这场长达三百多年的苦难中,完成了一次聚变,它所迸射出的空前的光亮,到今天还让人叹为观止。 四
我从话本小说里看见了那个年代的战争,看见各路英雄的大节大义和冷酷无情,但我们看不见一只鐎斗,因为它们的场面太大,照顾不到一只鐎斗。那些关于英雄的传奇,讲述的是金戈铁马,大雪弓刀,鐎斗则代表着底层,代表着日常生活,与火热的战斗格格不入。
只有真正的文学能够触摸到它,因为真正的文学不是写场面的,而是写人性的。所谓人性,就是吃喝拉撒、欲望情感。《礼记》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里写:“食色,性也。”对吃饭的合法性追求,是得到了圣人的肯定,入了儒家正式法典的,即使战争这严肃浩大的主题,也遮蔽不了。
曹操洞察了这一点,他的《苦寒行》,讲述的是他为了平定袁绍叛乱而率兵翻越太行山的壮举,但他没有吹牛,没有回避行军的痛苦不堪,没有忽略士兵在饥寒中对食物的渴求,以至于他们要在严寒中凿冰煮粥,据此我们可以说,曹操是那个年代里真正的诗人,尽管身居庙堂,并在后世的戏曲中被勾勒出一张奸雄的脸,但他的文艺却经常能够为工农兵服务,他的诗,也因此有了生命的呼吸感和底层的血汗味儿。他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都是文学史上的名人,但文字的沉雄厚重,都敌不过他们的爹。曹操的诗,像重重的脚印,踏在文学史里,有人形容它“是礁石上的铜铸铁浇”,比魏晋名士的玄谈,更有力度。
《苦寒行》里写:
水深桥梁绝,
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
薄暮無宿栖。
行行日已远,
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
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
悠悠使我哀。
这首《苦寒行》,虽没有出现鐎斗,但是我想,在这苦难行军的现场,鐎斗定然是存在的,它隐在词语的背后,青铜的轮廓却若隐若现——诗里写了“取薪”(收集柴木)和“作糜”(煮粥)的场面,但没有了鐎斗,“取薪”“作糜”就不成立了。
《三国演义》第五十回,写三江水战、赤壁鏖兵后,曹操狼狈出逃,天色微明时,暴雨忽然倾盆而至,曹操与军士冒雨而行,饥寒交迫,又是一次“苦寒行”。曹操看到士兵纷纷倒在路上,于是下令:“马上有带着锣锅的,也有村中掠得粮米的,便就山边拣干处埋锅造饭,割马肉烧吃。”在这样的处境下,马上背的“锣锅”,就成了众人生存的指望。
这“锣锅”,就是鐎斗。
五
曹操死了两百年,到了南北朝,仗还是没有停下来,天下反而更乱,像鐎斗里熬的那一锅粥。就连机杼前的织布女都被卷入战场,像男人一样去厮杀,这情况,恐怕在中外战争史上都是罕见的,所以,很多年后,那女子成了一首著名的北朝民歌的主角,后来又成了戏曲舞台和美国迪士尼动画片的主角。我们都知道她的名字:木兰。
一首《木兰诗》,让一个洒脱明亮的木兰脱颖而出,但这首民歌里,也裹藏着鐎斗的讯息,只不过在诗里不叫鐎斗,而是用了另一个名字——金柝: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铁衣是铠甲,却很少有人知道,“金柝”就是鐎斗。
银盔银甲的木兰,蹲伏在公元5世纪的夜色中。黑夜隐去了她的脸,我们却能透过这首诗,看到她被深夜里的微光照亮的铠甲,还有那只被回旋的雾气纠缠着的鐎斗。
那是北魏鲜卑人向柔然发起的一场战争。而木兰,其实就是鲜卑人——一个在匈奴西迁之后占据了蒙古高原的强悍民族。《木兰诗》写:“可汗大点兵”,那可汗,很可能就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因为在他的任期内,发动了对柔然的战争。
在拓跋焘的带领下,这支有木兰参加的鲜卑军队,开始了一次次壮丽的行军,先后灭掉了北方的胡夏、北燕、北凉这些小政权,又统一了黄河流域,入主了中原,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与南朝的宋、齐、梁政权南北对峙,成为代表北方政权的“北朝”。
一首诗,把博物馆里一件孤立的古物,安置到原本属于它的环境里,让我们透过这件古老而普通的军中器物,看见它与历史相互依存的关系。
有了木兰,鐎斗就不会寂寞。
六
三百年的战事,三百年的行军,三百年的痛苦痉挛,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但对于文明,却未必如此。华夏文明在创立之初,就处在游牧文明的包围圈里,一连串令人心颤的名字,在不同的朝代里轮番出现,它们是:匈奴、乌桓、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吐蕃、月氏、乌孙……中国人于是把世界分成“文明”和“野蛮”两个部分,中心是“文明”的(华),而周边是“野蛮”的(夷)。
但是这种简单的“二元论”,在这三百年的动荡中,模糊了。
许倬云先生说:“从东汉末年开始到隋唐统一的四百年间,中国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吸收了数百万外来的基因。在北方草原西部的匈奴和草原东部的鲜卑,加上西北的氐、羌和来自西域的羯人,将亚洲北支的人口融入中国的庞大基因库中。”
隋炀帝杨广之妻、唐高祖李渊他妈,都是鲜卑人。
她们都是独孤信的女儿,而独孤信,正是北魏分裂后的西魏大将军。
唐太宗李世民,亲妈和老婆(皇后),也都是鲜卑人。
陈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略稿》中称唐皇室“皆是胡种”。
中国人走到隋唐,血统已发生变化。华夷血乳交融的“唐人”,已经不同于“汉人”。王桐龄先生把隋唐时期的汉族称作以汉族为父系、鲜卑为母系的“新汉族”。
远血缘通婚,优育了人种,也优化了文明。这片东亚大陆,从未吹起如此强劲的对流风,让北方民族放下自己在军事上的优越感,谦卑地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同时也在中原文明的精耕细作、细润绵密中,吹进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旷野之风、雄悍之力。“北方的辽阔粗犷、狂放的生命激情,与南方发展得纤细精致、缛丽委婉的情思,忽然得以合流。”
这种大融合,或许是某些号称“万世一系”、血统纯正的单一民族国家所不能理解的,但它正是历史赋予中国的一次大机遇,它让我们的文明,在一种动态的竞争与融合,而非静态的守成中,变得更加强韧,就像一位学者的戏言:百分之百纯粹的铁已经让位给了合成的钢,人们压根儿就没有见过百分之百纯度的玉石。至于百分之百鸡蛋汤做的一顿饭,谢谢您了,敝人实难下咽!
在风尘仆仆的鐎斗背后,一个跨民族的文化体正在秘密地熔铸成型。
可以说,没有长达三百年的动荡与煎熬,就没有隋唐两大帝国的开阔与浩荡。
当战争的尘埃落定,我们在唐朝的大街上,看到了打马球的男人,荡秋千的妇女,醉酒当歌的诗人,袒胸露背的女装,宽广笔直的大道,金碧辉煌的庙宇,高耸入云的佛塔,纷至沓来的使者,最终造就了隋唐帝国面向世界兼收并蓄的博大胸襟。
明亮四射的大唐,不是鐎斗里熬出的一锅糊饭,而是三百年的熔炉里淬炼出的金丹。
编辑:耿凤
一
东北有一位作家,叫刁铁军,笔名刁斗,写过很多有名的小说。我与他相识很多年,却一直不知道刁斗是啥玩意儿,一下就露出了我的孤陋寡闻。直到我在故宫博物院里见到那件龙首三足鐎斗,才明白了这世界真有一种物件,名叫鐎斗(刁斗)。
在我终于知道什么是鐎斗以前,鐎斗已经存在了二十多个世纪,比我们的生命久远得多。它几乎像历史一样古老,因为它在《史记》里就现过身,司马迁在《李将军列传》里说:“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说的是大将军李广,行军扎营都很任性,晚上都不用鐎斗(刁斗)来巡夜报警。
曾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马衡先生在《中国金石学概要》中说:“鐎斗,温器也。三足有柄,所以煮物……枪又鐎斗之别名,枪即铛也。用之于军中者,则谓之刁斗。”
不同的历史学家,讲述了鐎斗不同的功能——一個是用来巡夜的报警器,一个是用来做饭的炊具,但它们都是鐎斗。在古时的军中,军人们除了弓戈在手,鐎斗也是从来不能丢的。因为这种三足青铜器,负责着他们的温饱和安全。对于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士兵来说,鐎斗代表着某种安全感。只是那个年代太久远了,以至于曾经寻常的鐎斗,在今天已显得无比陌生。
二
在故宫博物院,有一件龙首三足鐎斗。这件鐎斗来自六朝,底部有三足,铸成兽足形状。器身为圆口深腹,形如小盆,四周有缘口,是典型的汉魏六朝的器型特征,到了唐代,鐎斗就没有缘口了,如颜师古所记:“鐎谓鐎斗,温器也,似铫而无缘。”腹下放置柴薪,便可烧火加热。它一侧设有长柄,柄首扬起,成一只龙首,让整个鐎斗宛若一条奔走的游龙,充满了动感与活力。
尽管这只是一件普通的鐎斗,它是为形而下服务的,而不是高大上的祭祀礼器,但当它从时光中穿越到今天,仍然没为那个时代丢脸。历史隐匿了设计者的名字,但他足以笑傲今天所有的设计师,因为他在一件实用器物中体现出的美,在今天仍难以匹敌。
他一定不会知道,他设计的产品会成为故宫博物院的收藏品,但他知道为自己的设计负责,哪怕过了一两千年,有人把它从土里挖出来,放在博物馆里,与那些奢华的青铜器联袂出场,它也一点不显寒酸。
它不是殉葬品,而是经过千般打造之后,整齐有序地埋入地下,来自生活的第一现场。它就是给人用的,因此带着真实生活的气息。它有人味儿,而不是死人味儿。它是活的,带着烧火做饭的烟火气,当然也有行军打仗的紧张感,透过它,我几乎看到了它周围那些烟熏火燎的粗朴面庞。
一件鐎斗,让那个时代的军中岁月,一下子眉目清晰起来。
三
遥想那个时代,华夏大地早已打成一团狗血。从公元220年三国争锋到公元589年隋朝灭陈一统天下,这369年中,只有司马炎建立的西晋,天下曾归于一统,西晋之前的东汉三国时期,之后的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天下都处在分崩离析的状态,东亚大陆,变成一个巨大的战场。
但西晋只活了50年,从灭掉东吴算起,江山一统的时间只有区区37年。东晋有103年,但天下是分裂的,东晋偏安江南,它的北方,是五胡十六国。往下是南北朝,天下更加不可收拾,以长江为界,南北方政权轮流更替,这一百多年中,北方出现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个朝代,南方则有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轮番登场,人们把这四个朝代,与之前的三国东吴、东晋一起并称六朝,因为这六个朝代的共同点是都建都于南京,南京也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六朝古都”。
只不过,这六朝都是小朝廷,平均寿命约为55年,一个人的生命还没走到尽头,朝代就换了。所以,伤逝似乎成了这座城市的永久主题,“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李商隐一语戳到伤心处:从孙吴到陈亡的三百年时间不算太短,但六朝诸代,纷纷更迭,恰好似凌晨残梦,说什么钟山虎踞龙蟠、形势险要,说什么天命所归、国祚长久,其实都只是痴人说梦、自我安慰罢了。
那是中国历史中一个变幻无常、空前混乱的时期,血在荒原上乱飞,人在暗夜里奔走,三百多年中,马没停止过嘶鸣,人没停止过流血,没有人知道,三百年的尸体积起来有多厚。不知那时中国有多少人口,经得起三百年的屠杀。战事浩大沉重,落在诗人曹操的笔下,变成这样一行诗:
白骨露於野,
千里无鸡鸣。
写战争的残酷,曹操最到位,最犀利,最露骨,以至于他的词语里,直接露出了白骨。到唐代,杜甫写《三吏》《三别》,依然可见曹操《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的浓郁投影。
黄仁宇先生在《中国大历史》里,把这段岁月称为“失落的三个多世纪”。中国人讲历史,言必称周秦汉唐、宋元明清,那“失落的三个多世纪”,仿佛真的跌进了时间的黑洞,很少有人愿意提起,尽管那三个多世纪的时间,比周代之外的任何一个朝代时间都长。其实西方人也一样“势利眼”,黑暗的中世纪没有历史,尽管有不少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但西方人谈历史,除了古希腊罗马,就是文艺复兴。但黑暗也应该有它自己的历史,黑暗的历史中也有光亮。
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王羲之、陶渊明、顾恺之,就是那黑暗时代里的光环,他们的光芒不逊于任何一个强盛朝代。还有华美绚烂的佛教艺术,在时代的苦雨中,沿丝绸之路传入黄河流域,像花朵的授粉,风力越是强劲,传布范围就越大。所有这些,都让那“失落的三个多世纪”在文化上赚得盆满钵满。至于工艺制造业,虽然受战争影响呈现出某种凋敝,却又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变得无拘无束、活力无限,好像我们华夏文明的能量,都在这场长达三百多年的苦难中,完成了一次聚变,它所迸射出的空前的光亮,到今天还让人叹为观止。 四
我从话本小说里看见了那个年代的战争,看见各路英雄的大节大义和冷酷无情,但我们看不见一只鐎斗,因为它们的场面太大,照顾不到一只鐎斗。那些关于英雄的传奇,讲述的是金戈铁马,大雪弓刀,鐎斗则代表着底层,代表着日常生活,与火热的战斗格格不入。
只有真正的文学能够触摸到它,因为真正的文学不是写场面的,而是写人性的。所谓人性,就是吃喝拉撒、欲望情感。《礼记》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里写:“食色,性也。”对吃饭的合法性追求,是得到了圣人的肯定,入了儒家正式法典的,即使战争这严肃浩大的主题,也遮蔽不了。
曹操洞察了这一点,他的《苦寒行》,讲述的是他为了平定袁绍叛乱而率兵翻越太行山的壮举,但他没有吹牛,没有回避行军的痛苦不堪,没有忽略士兵在饥寒中对食物的渴求,以至于他们要在严寒中凿冰煮粥,据此我们可以说,曹操是那个年代里真正的诗人,尽管身居庙堂,并在后世的戏曲中被勾勒出一张奸雄的脸,但他的文艺却经常能够为工农兵服务,他的诗,也因此有了生命的呼吸感和底层的血汗味儿。他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都是文学史上的名人,但文字的沉雄厚重,都敌不过他们的爹。曹操的诗,像重重的脚印,踏在文学史里,有人形容它“是礁石上的铜铸铁浇”,比魏晋名士的玄谈,更有力度。
《苦寒行》里写:
水深桥梁绝,
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
薄暮無宿栖。
行行日已远,
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
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
悠悠使我哀。
这首《苦寒行》,虽没有出现鐎斗,但是我想,在这苦难行军的现场,鐎斗定然是存在的,它隐在词语的背后,青铜的轮廓却若隐若现——诗里写了“取薪”(收集柴木)和“作糜”(煮粥)的场面,但没有了鐎斗,“取薪”“作糜”就不成立了。
《三国演义》第五十回,写三江水战、赤壁鏖兵后,曹操狼狈出逃,天色微明时,暴雨忽然倾盆而至,曹操与军士冒雨而行,饥寒交迫,又是一次“苦寒行”。曹操看到士兵纷纷倒在路上,于是下令:“马上有带着锣锅的,也有村中掠得粮米的,便就山边拣干处埋锅造饭,割马肉烧吃。”在这样的处境下,马上背的“锣锅”,就成了众人生存的指望。
这“锣锅”,就是鐎斗。
五
曹操死了两百年,到了南北朝,仗还是没有停下来,天下反而更乱,像鐎斗里熬的那一锅粥。就连机杼前的织布女都被卷入战场,像男人一样去厮杀,这情况,恐怕在中外战争史上都是罕见的,所以,很多年后,那女子成了一首著名的北朝民歌的主角,后来又成了戏曲舞台和美国迪士尼动画片的主角。我们都知道她的名字:木兰。
一首《木兰诗》,让一个洒脱明亮的木兰脱颖而出,但这首民歌里,也裹藏着鐎斗的讯息,只不过在诗里不叫鐎斗,而是用了另一个名字——金柝: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铁衣是铠甲,却很少有人知道,“金柝”就是鐎斗。
银盔银甲的木兰,蹲伏在公元5世纪的夜色中。黑夜隐去了她的脸,我们却能透过这首诗,看到她被深夜里的微光照亮的铠甲,还有那只被回旋的雾气纠缠着的鐎斗。
那是北魏鲜卑人向柔然发起的一场战争。而木兰,其实就是鲜卑人——一个在匈奴西迁之后占据了蒙古高原的强悍民族。《木兰诗》写:“可汗大点兵”,那可汗,很可能就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因为在他的任期内,发动了对柔然的战争。
在拓跋焘的带领下,这支有木兰参加的鲜卑军队,开始了一次次壮丽的行军,先后灭掉了北方的胡夏、北燕、北凉这些小政权,又统一了黄河流域,入主了中原,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与南朝的宋、齐、梁政权南北对峙,成为代表北方政权的“北朝”。
一首诗,把博物馆里一件孤立的古物,安置到原本属于它的环境里,让我们透过这件古老而普通的军中器物,看见它与历史相互依存的关系。
有了木兰,鐎斗就不会寂寞。
六
三百年的战事,三百年的行军,三百年的痛苦痉挛,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但对于文明,却未必如此。华夏文明在创立之初,就处在游牧文明的包围圈里,一连串令人心颤的名字,在不同的朝代里轮番出现,它们是:匈奴、乌桓、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吐蕃、月氏、乌孙……中国人于是把世界分成“文明”和“野蛮”两个部分,中心是“文明”的(华),而周边是“野蛮”的(夷)。
但是这种简单的“二元论”,在这三百年的动荡中,模糊了。
许倬云先生说:“从东汉末年开始到隋唐统一的四百年间,中国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吸收了数百万外来的基因。在北方草原西部的匈奴和草原东部的鲜卑,加上西北的氐、羌和来自西域的羯人,将亚洲北支的人口融入中国的庞大基因库中。”
隋炀帝杨广之妻、唐高祖李渊他妈,都是鲜卑人。
她们都是独孤信的女儿,而独孤信,正是北魏分裂后的西魏大将军。
唐太宗李世民,亲妈和老婆(皇后),也都是鲜卑人。
陈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略稿》中称唐皇室“皆是胡种”。
中国人走到隋唐,血统已发生变化。华夷血乳交融的“唐人”,已经不同于“汉人”。王桐龄先生把隋唐时期的汉族称作以汉族为父系、鲜卑为母系的“新汉族”。
远血缘通婚,优育了人种,也优化了文明。这片东亚大陆,从未吹起如此强劲的对流风,让北方民族放下自己在军事上的优越感,谦卑地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同时也在中原文明的精耕细作、细润绵密中,吹进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旷野之风、雄悍之力。“北方的辽阔粗犷、狂放的生命激情,与南方发展得纤细精致、缛丽委婉的情思,忽然得以合流。”
这种大融合,或许是某些号称“万世一系”、血统纯正的单一民族国家所不能理解的,但它正是历史赋予中国的一次大机遇,它让我们的文明,在一种动态的竞争与融合,而非静态的守成中,变得更加强韧,就像一位学者的戏言:百分之百纯粹的铁已经让位给了合成的钢,人们压根儿就没有见过百分之百纯度的玉石。至于百分之百鸡蛋汤做的一顿饭,谢谢您了,敝人实难下咽!
在风尘仆仆的鐎斗背后,一个跨民族的文化体正在秘密地熔铸成型。
可以说,没有长达三百年的动荡与煎熬,就没有隋唐两大帝国的开阔与浩荡。
当战争的尘埃落定,我们在唐朝的大街上,看到了打马球的男人,荡秋千的妇女,醉酒当歌的诗人,袒胸露背的女装,宽广笔直的大道,金碧辉煌的庙宇,高耸入云的佛塔,纷至沓来的使者,最终造就了隋唐帝国面向世界兼收并蓄的博大胸襟。
明亮四射的大唐,不是鐎斗里熬出的一锅糊饭,而是三百年的熔炉里淬炼出的金丹。
编辑:耿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