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形势下,随着“十三五”计划的不断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就呈现到了大家的视野当中。统筹战略部署,在国内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新主力军当中,为河北省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新的契机。坚持世界的眼光,展现国际化的标准,构建中国化的特色,实现高点定位的智慧新城建设。从“虹吸”影响到落地效应,都在千载难逢的机遇当中,为河北省高等教育积极的融入京津翼协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延伸基础。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学生就业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状况
从一定程度上看,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提高区域交流,成为了目前状态下发展的重点。例如:珠江三角洲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京津冀经济圈。这三大经济圈对经济结构的发展与调整起到了推动性的力量,并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构建了新生的主力军。根据国家的界定,京津翼经济圈,主要包含了北京地区、天津地区、石家庄地区、保定地区、唐山地区、廊坊地区、秦皇岛地区、张家口地区、承德地区、沧州地区等。面积在18.34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在8600万人左右。河北省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并在原料的产量上位居前茅。因此,立足高校服务的京津翼协同发展状况上,只有提高人力资源的服务成都,这样才能促进创新型人才的进一步发展。
二、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
针对于河北省近三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上调查来看,大部分的学生主要关注的是薪资待遇与工作环境的问题。还有部分毕业生并没有进行有效的思想定位,认为工作环境好,工资高,待遇好就是理想的工作,并且希望工作的地点是北京或者是大津。其次是唐山地区、廊坊地区、秦皇岛等地区。对于河北省的就业去向并不是很积极。第一,京津冀协同发展下,产业机构调整让就业难度不断的提升。另外,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需要和社会产业的发展保持一定的一致性,这样就导致河北省各产业与高能耗的就业岗位不断的降低,这样以来,应届毕生的就业难度就会提高。第二,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对应的教育资源流动性不强,资源配置不合理。从目前的形势上看,京津冀协同发展越来越强,但是高等教育资源并没有形成良好的规划性,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因此,这个时候高校的毕业生自由的漏洞性,就会受到地方性优质的制约与影响。另外,户籍制度与薪资待遇也会对毕业生的自由流动产生较大的阻碍性。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河北省大学生在就业上就会困难重重。第三,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其中的就业门槛与工资差距较大,导致了就业难的问题出现。一般的情况下,河北省大学生进入高端企业的机会较小,甚至有的出现了失业的状况。北京等地区的工资较高,河北省较低。另外,北京等地区户口的子女,优惠福利较大,这样就导致很多学生不愿意到河北省就业,也会导致河北省的学生就业形势不乐观。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大学生就业促进对策
(一)河北省高校层面
第一,高校需要提高自身建设,形成特色专业。另外,河北省高校需要在协同发展的整体规划当中,给自身进行合理的定位,结合不同类型与需求,制定合理的人才发展战略。将高校的专业建设与社会主义的市场需求结合起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优势互补,展现分工明确的格局。在项目教学与导向教学还有案例教學的引导下,提高自身的专业优势。提高新型新产业的延伸,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拓展龙头企业的发展。打造属于河北省实际情况的品牌效应。提升毕业生市场竞争力,不断的输入高质量的人才,促进地方区域的进一步发展。第二,立足行业需求,促进服务行业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带动下,河北省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条件,提高行业的稳定性。将重点行业与学校、政府、人才市场等联系起来。在教学研究的合作下,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第三,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创业能力。构建创业新渠道,统筹发展,打造多元化的组合。成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孵化园,或者是使用创新大赛的形势,提高学生的创意精神与创业意向。第四,转变理念,提高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这个时候,就需要结合河北省的实际情况,调查就业政策,就业形势与信息。同时还需要给予学生较强的就业心理指导,引导学生做好对应的就业准备。规划自身的就业生涯,提高个性化的全面发展。
(二)社会层面
这个时候,需要企业单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制定配套的就业发展计划。提高技术性的资源与设备上的资源等。在区域的范围上,注重合作平台的开发。提升企业员工素质基地,加强培训。增强企业实力,顺应市场需求,提高企业与高校大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三)政府层面
以政府为主导,搭建京津冀交流平台,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深化合作。高校大学生就业想要得到长足的发展,那么就需要提高校企之间的合作性与互动性。提高地方性政府与高校之间的联系,搭建互动交流平台。鼓励合作,促进就业。不断探索出一条政府创建平台,主动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的就业体系,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发展的大学生就业长效机制
四、总结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身高校大学身的协同发展,是增强区域综合实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因此,想要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强强联合抱团式的暗法者,那么就需要构建鲜明的区域给报销教育,.1曾长极”。把握机遇,借助京津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去前面提高河北省教育质量,为企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促进区域的协同发展,完成国家的战略性实施。
参考文献
[1]李哲.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河北高职教育[J].共产党员(河北),2015(09):15-16.
[2]王秋莲.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04):89-90.
[3]李运昌,黄东民.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01):90-91.
[4]赵冬梅.河北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2018(03)56-57.
作者简介
王森(1989.08-),性别:女;籍贯:山东寿光人;学历: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单位: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现有职称:助教;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学生就业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状况
从一定程度上看,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提高区域交流,成为了目前状态下发展的重点。例如:珠江三角洲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京津冀经济圈。这三大经济圈对经济结构的发展与调整起到了推动性的力量,并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构建了新生的主力军。根据国家的界定,京津翼经济圈,主要包含了北京地区、天津地区、石家庄地区、保定地区、唐山地区、廊坊地区、秦皇岛地区、张家口地区、承德地区、沧州地区等。面积在18.34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在8600万人左右。河北省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并在原料的产量上位居前茅。因此,立足高校服务的京津翼协同发展状况上,只有提高人力资源的服务成都,这样才能促进创新型人才的进一步发展。
二、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
针对于河北省近三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上调查来看,大部分的学生主要关注的是薪资待遇与工作环境的问题。还有部分毕业生并没有进行有效的思想定位,认为工作环境好,工资高,待遇好就是理想的工作,并且希望工作的地点是北京或者是大津。其次是唐山地区、廊坊地区、秦皇岛等地区。对于河北省的就业去向并不是很积极。第一,京津冀协同发展下,产业机构调整让就业难度不断的提升。另外,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需要和社会产业的发展保持一定的一致性,这样就导致河北省各产业与高能耗的就业岗位不断的降低,这样以来,应届毕生的就业难度就会提高。第二,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对应的教育资源流动性不强,资源配置不合理。从目前的形势上看,京津冀协同发展越来越强,但是高等教育资源并没有形成良好的规划性,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因此,这个时候高校的毕业生自由的漏洞性,就会受到地方性优质的制约与影响。另外,户籍制度与薪资待遇也会对毕业生的自由流动产生较大的阻碍性。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河北省大学生在就业上就会困难重重。第三,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其中的就业门槛与工资差距较大,导致了就业难的问题出现。一般的情况下,河北省大学生进入高端企业的机会较小,甚至有的出现了失业的状况。北京等地区的工资较高,河北省较低。另外,北京等地区户口的子女,优惠福利较大,这样就导致很多学生不愿意到河北省就业,也会导致河北省的学生就业形势不乐观。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大学生就业促进对策
(一)河北省高校层面
第一,高校需要提高自身建设,形成特色专业。另外,河北省高校需要在协同发展的整体规划当中,给自身进行合理的定位,结合不同类型与需求,制定合理的人才发展战略。将高校的专业建设与社会主义的市场需求结合起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优势互补,展现分工明确的格局。在项目教学与导向教学还有案例教學的引导下,提高自身的专业优势。提高新型新产业的延伸,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拓展龙头企业的发展。打造属于河北省实际情况的品牌效应。提升毕业生市场竞争力,不断的输入高质量的人才,促进地方区域的进一步发展。第二,立足行业需求,促进服务行业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带动下,河北省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条件,提高行业的稳定性。将重点行业与学校、政府、人才市场等联系起来。在教学研究的合作下,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第三,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创业能力。构建创业新渠道,统筹发展,打造多元化的组合。成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孵化园,或者是使用创新大赛的形势,提高学生的创意精神与创业意向。第四,转变理念,提高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这个时候,就需要结合河北省的实际情况,调查就业政策,就业形势与信息。同时还需要给予学生较强的就业心理指导,引导学生做好对应的就业准备。规划自身的就业生涯,提高个性化的全面发展。
(二)社会层面
这个时候,需要企业单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制定配套的就业发展计划。提高技术性的资源与设备上的资源等。在区域的范围上,注重合作平台的开发。提升企业员工素质基地,加强培训。增强企业实力,顺应市场需求,提高企业与高校大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三)政府层面
以政府为主导,搭建京津冀交流平台,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深化合作。高校大学生就业想要得到长足的发展,那么就需要提高校企之间的合作性与互动性。提高地方性政府与高校之间的联系,搭建互动交流平台。鼓励合作,促进就业。不断探索出一条政府创建平台,主动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的就业体系,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发展的大学生就业长效机制
四、总结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身高校大学身的协同发展,是增强区域综合实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因此,想要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强强联合抱团式的暗法者,那么就需要构建鲜明的区域给报销教育,.1曾长极”。把握机遇,借助京津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去前面提高河北省教育质量,为企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促进区域的协同发展,完成国家的战略性实施。
参考文献
[1]李哲.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河北高职教育[J].共产党员(河北),2015(09):15-16.
[2]王秋莲.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04):89-90.
[3]李运昌,黄东民.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01):90-91.
[4]赵冬梅.河北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2018(03)56-57.
作者简介
王森(1989.08-),性别:女;籍贯:山东寿光人;学历: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单位: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现有职称:助教;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