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教学付卫香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dongfen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解读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安排了《查字典》(音序查字法),这
  是一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字典。学会查字典无论是对于提高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还是辅助自主阅读都有积极的意义。统编本教材在一下《语文园地一》和《语文园地二》的“字词句运用”中分别安排了有关大写字母“找一找,连一连”和“读一读,记一记”的练习,为《语文园地三》音序查字法的正式学习做了铺垫,体现了统编本教材编写的系统性。设计本课教学时,应立足教材安排的这种前后联系,在课前预习中让学生自制大写字母卡片,与同桌玩玩抽读游戏、排列游戏,以便较好地记忆26个大写字母。这一预习设计可为课堂上学生认识音节索引表,提高查字效率进行巧妙铺垫。另外,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序查字法,遵循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课堂教学主板块可以设定为:1.趣认字典,自主发现;2.学查字典,教给方法。第一板块侧重“趣”,通过看看封面,翻翻目录,识识页码,赛赛翻字典,调动学生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全身心参与,全方位认识《新华字典》这位新朋友。第二板块侧重“学”,通过跟老师学,跟小伙伴学,男女生比赛查字典等,计时查字典等,一步步掌握音序查字法。学习过程就像闯关游戏,不知不觉就到达了胜利的终点。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看一看、翻一翻、比一比等形式多角度熟悉字典。
  2.由扶到放,铺设阶梯,反复练习,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音序查
  字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翻页码等多种形式熟
  悉字典,为后面正式查找做好扎实铺垫。
  2.引导学生逐步熟悉音序查
  字法三步骤。
  教学过程:
  一、趣认字典
  (一)看封面,交流自主发现
  教师导语: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块儿认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她是谁呢?
  1.出示《新华字典》,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新华字典》,從正面、反面、侧面逐步观察。
  2.让学生谈谈观察发现。
  预设:有“新华字典”四个大字;商务印书馆;第11版等。
  3.教师导语:你喜欢这位新朋友吗?听听她的自我介绍。
  听录音:字典的自我介绍①
  大家好!我叫“新华字典”,我出生在商务印书馆,是“新华字典”家族的第十一代传人。我身穿一件大红色的外套,镶着碧绿的花边,看起来美丽又大方。
  (二)翻目录,关注音节索引
  1.先让学生翻开封面看总目
  录,再听听《新华字典》这位新朋友的介绍。
  听录音:字典自我介绍②
  别看我小巧玲珑,我肚子里学问可多啦!翻开总目录,你会看到“汉语拼音音节索引”和“部首检字表”。可别小看这两张表,你们查字典时它们是必不可少的!正文的内容就更丰富了,一直到678页才结束呢!里面住着10000多个生字,3000多个词语解释。
  2.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三)识页码,聚焦正文页码
  1.观察调皮的页码,发现内容最多的是正文。
  2.认页码:页码在每页右上
  角;共两组页码(重点关注正文页码);熟悉正文第1页。
  (四)翻字典,学习快手攻略
  1.翻字典比赛。
  让学生分别快速翻到正文第9、99、169、253、678页(强调正文页码)。
  2.采访小快手:刚才,老师发现有一位小朋友每次都翻得很快。我想采访一下他。××快手,你有什么诀窍吗?
  3.引导总结规律:数字小的时候,一页一页翻;数字大的时候,一叠一叠翻。
  4.学习小快手翻页码的小攻
  略,自己练一练。
  (设计意图:这是一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字典,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主动观察发现,能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乐趣。通过看看封面,翻翻目录,识识页码,赛赛翻字典,学生就像在探索迷宫一样,兴趣盎然,乐此不疲。)
  二、学查字典
  (一)学查:典(diǎn)
  1.明确学习任务:学查字典。
  教师导语:翻字典游戏好玩吗?想不想挑战难度更高的?(板书:查字典)
  2.教师介绍。
  查字典的方法有三种: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笔画查字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种——音序查字法。这是一把打开字典大门的金钥匙。(板书:音序查字法 )
  3.跟老师学查——“典”。
  教师导语:既然是查字典,那我们就来查查“字典”的“典”字吧!小朋友,接下来请你跟我这
  样做。
  (1)确定“典”字的音节,音序,找到大写字母D。
  教师示范,指导学生翻开字典,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大写字母D。
  (2)找到音节“diɑn”,重点指导学生找到音节所在的页码。
  (3)翻到正文相应页码,找到音节“diɑn” ,按照字的四声次序找到要查的字“典”。
  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一步步在字典中找到“典”字的。(分三步走)
  师生归纳并板书:①找大写字母;②找音节;③定页码。
  (二)练查:厨(chú)、 漂(piào)、踪(zōnɡ)
  1.小老师教查“厨”。
  (1)小老师边读书上提示,边翻找。其余同学跟做。
  (2)找到“厨”字后,指名学生说说“厨”的意思,并组词。
  2.速查“漂”和“踪”。
  (1)教师导语:小老师很棒,下面的小朋友也很棒!那么,接下来我们男女生比一比:男生查“漂”,女生查“踪”,看哪方查得又对又快。   (2)男女生分别查“漂”“踪”。
  (3)师评价、反馈。(提示:查之前特别注意看清所查字的读音,尤其是多音字,如“漂”。)
  3.朗读韵文,熟记音序查字的方法。
  音序查字法口诀
  音序查字要牢记,
  先把大写字母找。
  字母下面找音节,
  看看它在第几页。
  (1)出示音序查字法口诀,师范读。
  (2)学生跟着老师一句一句读。
  (3)指名读。
  (4)生齐读。
  (三)赛查:粮(liánɡ)、燕(yàn)、汽(qì)、语(yǔ)、比(bǐ)
  比赛规则:3分钟计时,规定时间内查的字多者为胜。
  评价小结:短短3分钟时间,好多小朋友都查到三个字以上,真棒!看来,小朋友们音序查字法掌握得都不错!
  (设计意图:“学查字典”这一环节重在体现一个“学”字。先跟老师学,再跟查字典小能手学,最后才放手自查。音序查字法的“三步走”就在这一次次的练习中逐步得以掌握。对于查字典的方法,边练边讲,先练后讲,多练少讲,学生才能真正学以致用,学习的效果才能水到渠成。)
  三、小结收获
  教师导语:时间过得真快呀!快要下课了,哪位小朋友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领,又是怎么做的。
  小结:学会了音序查字法,查字典三步走:①找大写字母;
  ②找音节;③定页码。
  延伸:小朋友们真会学习!课后可以和伙伴或爸爸妈妈一起玩玩查字典游戏哦!
  (设计意图:最后这一环节,让学生自己说说收获,他们可能说的不那么流利,不那么全面,但是学生是充满成就感的,因为这节课他们一直在探索,一直在主动体验,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所以这节课的总结也该由他们来完成。作为老师应抓住时机,趁热打铁,将课堂内所学的方法以及学习的热情引向更广阔的课外世界。学习就是如此,有时老师的价值更应该体现在激勵与唤醒学生学习的热情上。)
  作业设计
  1.课后查查自己的姓名,了解自己名字的大概含义。
  2.回家和爸爸妈妈比赛查字
  典,看谁查得快。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觉得学习查字典不仅有用,而且其乐无穷。先学会查找自己的名字,然后和好朋友一起交流自己名字的含义,学生兴趣盎然,连一些平时有些内向的学生也积极参与,乐在其中。回家与爸爸妈妈比赛查字典,谁赢了谁当查字典老师,课堂向课外延伸,学习向生活延伸,查字典成为亲子互动小游戏,于潜移默化中将音序查字法一遍又一遍地巩固。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学习热情得到充分的激发。)
  (作者单位:浙江湖州市长兴县第六小学/长兴县教育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 郝 帅
其他文献
文本解读  《司马光》是一篇小古文。学习本课既要关注单元主题的落实,又要兼顾古文的特征,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综合确定教学内容。  作为古文的朗读,不能仅满足于读准字音,还应根据句子的意思,在句中进行正确的逻辑停顿,整体读出“声断气连”的感觉。教师可示范读、带读,然后让学生自由读、展示读,逐步引导学生读出古文的节奏感、意蕴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走向熟读成诵。逻辑停顿可参考如下:  群儿/戏于/庭
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将“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作为核心理念,“坚持融合创新”便是四大基本原则之一。坚持融合创新,要发挥的是技术优势,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从融合应用阶段迈入创新发展阶段。  我试着借鉴“建构学习理论”来描述童真语文,其中的工具观便是“信息技术 ”。学生的学习建构活动需要强有力的建构工具,信息技术便成为智能时代现
个人小传  “陈老师的课,总是与众不同!”  “原来,语文课还可以这么上!”  这是很多老师听了我的课、我的讲座后,给我的评价。其中,有褒奖,也有批评。无论褒贬,我都接受。因为,我会“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  小船。  也许,骨子里有点不安分的基因,从小就不愿走别人走过的路。数学课上,我总是向老师求证我的解题思路对不对;语文课上,我经常因为一个句群里层次的划分,和老师据理力争。好在我很有礼貌,老师们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熟读了《去年的树》这篇课文,学习了生字。下面,就让我们再来复习一下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生:讲的是鸟儿寻找树,并唱歌给它听的故事。  二、品味诵读,感悟友情  师:好!其实,不管是讲,是读,是听,这个小故事都感动了无数人。  师:那么,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  生:鸟儿和树。(师板书:鸟儿 树)  师:下面,让我们来猜测一
一、导入:初步感知“和”意  师: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历史故事。谁来读课题?  生:《将相和》。  师:《将相和》这个历史故事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当时有好多国家,最主要的有7个:齐楚燕赵韩魏秦。这些国家之间战争不断,其中有个秦国,依仗自己力量强大,常常寻找借口进攻别的国家,人称虎狼之国。《将相和》讲述的就是发生在秦国和赵国之间的一个故事。  师:大家预习了课文,“将相和
三年级,我们换了一间有阳光明媚窗台的新教室。我和学生把窗台开发出来种了植物,养了小动物,并称它为“阳光阳台”。从此,这里生机盎然、惊喜不断——大蒜宝宝在我们的悉心照顾下生根长叶;小蜗牛从养殖箱偷爬到阳台的窗帘上;水仙在寒冬中竞相开放;家里废弃的萝卜头也在这里抽出了新叶,重新绽放生命的光彩……阳台上的生命故事,成为我们班习作起步阶段学生的习作对象和习作素材。  我为三年级上册的习作安排了八项内容,如
寓言是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庄子》中有《寓言》篇,“寓言”二字即始见于此。外国寓言作品中著名的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还有古印度的寓言。  那么何为寓言呢?在传统的文论中,认为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所谓“寓”,即“寄托”之义也,寓言就是寄托着深刻含义的一种简短的故事。谭达先在《中国民间寓言研究》中指出:“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叙述和描写时,很少用繁冗松散之笔;语言非常
本课生字  会认的字:乌 鸦 处 找 办 旁 许 法 放 进 高  会写的字:只 石 多 出 见  教学设计  一、字理析题,导入新课  1.出示乌鸦图片,让学生观察了解乌鸦,引导学生说说看到的乌鸦是怎样的:“黑色的”——是从它的颜色上观察;“是一只鸟”——是从它的形态和数量上观察。从而得出结论:乌鸦是一种羽毛黑色的鸟。  2. 字理析解“乌”。从上面对乌鸦的描述中引出“乌”字,“乌”是象形字,繁
教育教学的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学会积累语言,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对于低年级学生,需要通过语文教学提升词语的掌握能力,因为只有学好词语,才能为后续的句子、段落、篇章的学习做好铺垫。  一、小学语文低年级词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脱离语境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相应的情景衬托,才可以更容易理解知识。但从当前小学语文低年级
语文和审美天然地紧密联系主要表现在语言的精神内涵——语义之中。语义直接而密切地反映着我们的主客观世界,主客观世界无尽的美蕴藏于语义之中。语义是语言的意义,这里的语言可以是词、词组(短语)、句子、篇章等不同级别的语言单位。一篇文章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语义系统,它包含着词、句等不同级别的语言单位。因此,感知文本之美应当以词、句的意义理解为对象和载体。  一、聚焦词的内涵去拓展  人类语言有时被称为“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