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改革和发展规划小组刚刚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细读中,我们不难发现,师资水平是促进教育发展所关注的重点,纲要中提到要“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以农村教师为重点”。目前,农村教师专业化程度普遍较低,年龄结构老化,学科性缺编严重。在教师队伍更新缓慢的现实情况下,学校组织开展高效的校本培训,无疑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最有效途径。
如何才能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一下四方面的工作:
1 扭转不良风气,让教师“有触动”
古诗有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些道理,教育管理者和教师都懂,但就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是有些教师自我要求过低,感觉教了这么多年书,“一个课本,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老胳膊老腿老传统,教学质量也不差,职业倦怠严重,自觉学习、自我更新的意识淡薄;二是有些学校校本培训只为应付检查,急功近利,敷衍了事,学校学习氛围淡薄,对一些通过自身学习而取得一定教学成果、形成一定教学风格的老师不重视、不奖励、不推广,打消了教师积极性;三是一些学校办学观念有偏差,觉得只要不出事故、教育质量过得去就行,靠师资强校、办特色名校的追求没有。这些思想观念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制约着校本培训的开展。要确保校本培训的开展,必须让每位教师有触动。凡是美的东西,大家都喜欢,精选一些优秀的课堂实录、教研论文,让老师们学习,让他们惊讶;凡有第一的地方,大家都想争取,分批组织开展全员性的教育能力大赛,让部分教师自愧不如。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全体教职工了解教育现状,从业务学习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上扭转认识,让他们有强烈的“危机感”。特别是应抓好一把手工程,加强对中心学校校长和各中小学校长的考核,让他们高度重视和支持校本培训工作。
2营造浓厚氛围,让教师“想参与”
校本培训的开展,不在于向教师灌输了多少新鲜的理论,而在于教师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把业务学习发展为一种自觉、光荣的行为。怎样达到这种效果,我们必须在营造氛围上做文章。我们都有同感:有些学校校本培训做的好,全校教师都爱学习;有些学校校本教研落实不力,原本爱学习的老师也在退化。氛围问题,其实是学校的一种学习风气、文化底蕴的问题。前一段时间,笔者在《中国教师报》上读到一篇《黄冈师道》的文章,其中有一章是写黄冈有些学校“蓬勃的草根化教科研”,有一所学校每周二晚上是学校固定的业务学习时间,办公室里灯火通明,老师们常常为某个问题争得面红刺耳,这样的学习活动,从来没有人缺席、迟到,倒是如果有谁没参加,没承担课题,就会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而感到无地自容。试想,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有了这种思想,校本培训就不难了。
3制定可行方案,让教师“明目标”
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不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不是漫无目的扯东扯西,要达到校本培训的实际效果,学校必须要制定出科学的可行性方案。一是要做好调研摸底工作,了解教师个人、备课组、年级组等不同层次人员对校本培训的期望与要求;二是要有长期规划设想,确保校本培训每年有重点,每月有目标,每周有活动;三是要鼓励教师个人勇于承担一些小课题,达到人人在参与、人人有任务。通过这些前期的准备工作,确保制定出的方案任务是明确的、目标是具体的,让每位教师明晰学校的思路、调整自己的计划、与学校整体培训工作和谐、同步。不求“花哨”,选取他们最想学习和更新的业务内容;固定时间,形成常规,保证全体人员必须参加。小组认为,教育局应尽快拟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培训内容结合教师需求,适当的时候考虑组织师训教师出外学习。
4搭建展示平台,帮教师“出成就”
校本培训中,如果教师付出了时间、付出了努力,却尝不到成功的喜悦,必然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因此,学校必须要经常搭建展示平台,帮教师“出成就”。一是要让每位教师都有机会当集体性学习活动的主讲人或组织者;二是要在校园醒目位置做名优教师的宣传,让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校园明星”;三是积极争取市级以上各种教学教研竞赛名额,全力支持教师参与活动,全程关注;四是强化奖惩,将教师业务学习情况与评优评先挂钩、与教师聘任挂钩、与绩效工资挂钩,用制度规范激励教师参与的热情,顶住一些歪风邪气,让校本培训中成长起来的真正优秀教师得到应有的奖励与荣誉。
如何才能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一下四方面的工作:
1 扭转不良风气,让教师“有触动”
古诗有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些道理,教育管理者和教师都懂,但就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是有些教师自我要求过低,感觉教了这么多年书,“一个课本,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老胳膊老腿老传统,教学质量也不差,职业倦怠严重,自觉学习、自我更新的意识淡薄;二是有些学校校本培训只为应付检查,急功近利,敷衍了事,学校学习氛围淡薄,对一些通过自身学习而取得一定教学成果、形成一定教学风格的老师不重视、不奖励、不推广,打消了教师积极性;三是一些学校办学观念有偏差,觉得只要不出事故、教育质量过得去就行,靠师资强校、办特色名校的追求没有。这些思想观念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制约着校本培训的开展。要确保校本培训的开展,必须让每位教师有触动。凡是美的东西,大家都喜欢,精选一些优秀的课堂实录、教研论文,让老师们学习,让他们惊讶;凡有第一的地方,大家都想争取,分批组织开展全员性的教育能力大赛,让部分教师自愧不如。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全体教职工了解教育现状,从业务学习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上扭转认识,让他们有强烈的“危机感”。特别是应抓好一把手工程,加强对中心学校校长和各中小学校长的考核,让他们高度重视和支持校本培训工作。
2营造浓厚氛围,让教师“想参与”
校本培训的开展,不在于向教师灌输了多少新鲜的理论,而在于教师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把业务学习发展为一种自觉、光荣的行为。怎样达到这种效果,我们必须在营造氛围上做文章。我们都有同感:有些学校校本培训做的好,全校教师都爱学习;有些学校校本教研落实不力,原本爱学习的老师也在退化。氛围问题,其实是学校的一种学习风气、文化底蕴的问题。前一段时间,笔者在《中国教师报》上读到一篇《黄冈师道》的文章,其中有一章是写黄冈有些学校“蓬勃的草根化教科研”,有一所学校每周二晚上是学校固定的业务学习时间,办公室里灯火通明,老师们常常为某个问题争得面红刺耳,这样的学习活动,从来没有人缺席、迟到,倒是如果有谁没参加,没承担课题,就会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而感到无地自容。试想,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有了这种思想,校本培训就不难了。
3制定可行方案,让教师“明目标”
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不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不是漫无目的扯东扯西,要达到校本培训的实际效果,学校必须要制定出科学的可行性方案。一是要做好调研摸底工作,了解教师个人、备课组、年级组等不同层次人员对校本培训的期望与要求;二是要有长期规划设想,确保校本培训每年有重点,每月有目标,每周有活动;三是要鼓励教师个人勇于承担一些小课题,达到人人在参与、人人有任务。通过这些前期的准备工作,确保制定出的方案任务是明确的、目标是具体的,让每位教师明晰学校的思路、调整自己的计划、与学校整体培训工作和谐、同步。不求“花哨”,选取他们最想学习和更新的业务内容;固定时间,形成常规,保证全体人员必须参加。小组认为,教育局应尽快拟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培训内容结合教师需求,适当的时候考虑组织师训教师出外学习。
4搭建展示平台,帮教师“出成就”
校本培训中,如果教师付出了时间、付出了努力,却尝不到成功的喜悦,必然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因此,学校必须要经常搭建展示平台,帮教师“出成就”。一是要让每位教师都有机会当集体性学习活动的主讲人或组织者;二是要在校园醒目位置做名优教师的宣传,让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校园明星”;三是积极争取市级以上各种教学教研竞赛名额,全力支持教师参与活动,全程关注;四是强化奖惩,将教师业务学习情况与评优评先挂钩、与教师聘任挂钩、与绩效工资挂钩,用制度规范激励教师参与的热情,顶住一些歪风邪气,让校本培训中成长起来的真正优秀教师得到应有的奖励与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