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因特网的发展,为知识的获取和利用提供了有利的工具,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教学由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特殊性首当其冲受到这一冲击,网络资源和传统教学的整合是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教学新模式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网络资源 计算机应用类课程 教学模式
【Abstract】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provides effective way for acquiring and making use of knowledge, which also impacts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Because of the Specificity of Computer Professionals, computer-application-courses teaching is influenced more. The integration of network resources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is the leading way of computer-application-courses teaching method.
【Key words】 Network resources computer application course teaching method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Internet已经把全世界的信息资源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全球最大的信息资源库,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如何有效、迅速地把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运用在教学中,和传统教学整合是我们值得研究的新课题。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给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挑战,我们必须从全新的视角审视传统的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做好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的教学工作。
1 网络环境下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教学遇到的问题
因特网的发展,大大扩展了我们所拥有的信息资源,便利了人们的交流和互动,从经济、文化等方面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资源是当今世界发展极其重要的无形资源,是无形的财富。网络信息资源是随着因特网近二十年来在全球的崛起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广大无边的信息空间,以数字化形式记录的,以多媒体形式表达的,存贮在网络计算机磁介质、光介质以及各类通讯介质上的,并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方式进行传递的信息内容的集合。网络信息资源的出现是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它将对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乃至整个教育体制产生深刻的影响,对计算机应用类课程专业的教学影响尤为深刻,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的教学在这一冲击下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教学理念方面。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传统教学理念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计算机应用类课程专业学生模仿能力强而创新意识匮乏。
1.2 教学内容方面。计算机应用类课程各类专业教材更新快,教材如果不能紧跟网络时代快节奏的步伐,三、四年后,学生所学的知识大部分过时,所学专业知识难以指导学生今后的工作实践。
1.3 教学手段方面。许多高校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教学方法仍以传统的教学为主,网络资源、多媒体教室利用较少。
1.4 教学模式方面。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教学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压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 网络环境下网络资源在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网络资源作为更新最快的全球知识宝库,和教学紧密结合是大势所趋,既是教学内容改革的需要,也是教学手段优化的必然。网络资源和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必然能够使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的教学在动态的变化中吐故纳新,满足竞争市场对计算机应用类课程人才培养的要求。网络环境下网络资源在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丰富的网络资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特网上丰富的网络资源由于表现形式多样,如文本信息、图像、动画、表格等,学生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学实践中,制作精美的网络课件,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原因也在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 丰富的网络资源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如利用网络实验室培养学生数据的处理能力,利用网络使学生从事商情信息发布,网络营销推广活动,利用网络搭建个人网站,构建交流平台。
2.3 丰富的网络资源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个人的自主学习,小组的协作学习,彻底地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空间,有利于学生的潜能的开发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难易不同的学习内容,网络解决了班级授课条件下教师因材施教的难题。
2.4 丰富的网络资源优化了教学手段,拓展了教学和学习的空间,便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网络为师生的平等交流提供了广阔空间,师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BBS和聊天室等方式进行交流,就自己学习研究的内容及心得体会进行交流讨论,可以将自己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上传到网络的相应栏目请求帮助,也可以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解答,或者与其他同学合作,共同解决某个问题。指导教师则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其他教师也可以对这些同学进行帮助。学生可以将学习和研究的观点、进程、体会及活动记录及时上传到网络的指定区域,接受各方面的评价。
3 网络资源在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环境下,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呢?结合目前教学工作和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进行概括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3.1 充分利用局域网,搭建网络教学平台。总体而言,因特网上的教学信息层次多,品种多样,良莠不分,分散无序,内容庞杂。如仍由学生个人在网上获取,既浪费时间,效率低下,又难以控制,效果不好。而利用目前局域网上的教学平台,则避免了以上的问题。但如何把具体的一门课上好,管理好,获得学生的认可,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3.1.1 要选择或制作一个精良的网络教学课件。一个好的网络课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当然更重要的是它能授课内容讲解的透彻,易懂。
3.1.2 专业教师在网上搜索各课程的教学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取舍,在网上发布,或建立丰富的网上导航和相关的信息链结,供学生学习和从事相关研究,这样有助于学生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
3.1.3 搭建网上信息交流平台,利用电子邮件、BBS和聊天室等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3.1.4 组建虚拟班级。虚拟班级是指在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技术构筑成的教与学的环境,可使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虚拟班级与传统的班级不同,它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由一套软件构成的群体通讯系统、工作空间和辅助设备构成的“虚拟”的班级。这种方式让学习同一门课的学生有了一个集体一个组织,方便了学员之间以及学员和老师之间的交流。这样一种形式,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程的凝聚力和趣味性。
3.2 利用网络资源,搭建课程数据库。课程数据库是将各个学科的资料进行精选并汇总在共享的数据库中,通过平台进行发布,从而让所有老师和学生利用其中的丰富数据。教学服务的学科数据库内容多样,主要包括:
3.2.1 课程资料数据库:我们可为每门课程组织信息数据库,库中内容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实验大纲、教师配备等,这样管理人员能高效管理课程配置。
3.2.2 有关课程的试题库:将课程试题组织在数据库中,范围上包括知识点、节、单元、章等试题,形式上有填空、选择、简答、问答等。最终能进行计算机出题、组卷、判别、评分与分析,实现高效的计算机化考试。
3.2.3 媒体素材库:课件中提到和涉及到的一些相关素材,通过素材数据库可查找出所需素材。
3.3 搭建模拟的操作环境。在教学软件的支撑下,能提供各科教学所需要的实验环境。并通过将各课程知识结构化和模块化,提供模拟环境,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4 积极鼓励教师个人教育网站的建设。教师通过建立个人网站或主题网站,可以介绍学习方法,提供相关课程学习资料和研究课题,链接相关的学习网站或网页,开设相互交流的专栏。教师个人网站的建立便于学生获取相关学习资料,有利于师生的互动和交流。
总之,网络的快速发展,企业的信息化培训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教学的新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勇于创新,探索让学校、教师、学生都满意的“三赢”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陆宝益.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J].情报学报,2002(2):21~23
2 胡萍等.以因特网为基础的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2002(7)
【关键词】 网络资源 计算机应用类课程 教学模式
【Abstract】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provides effective way for acquiring and making use of knowledge, which also impacts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Because of the Specificity of Computer Professionals, computer-application-courses teaching is influenced more. The integration of network resources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is the leading way of computer-application-courses teaching method.
【Key words】 Network resources computer application course teaching method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Internet已经把全世界的信息资源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全球最大的信息资源库,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如何有效、迅速地把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运用在教学中,和传统教学整合是我们值得研究的新课题。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给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挑战,我们必须从全新的视角审视传统的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做好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的教学工作。
1 网络环境下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教学遇到的问题
因特网的发展,大大扩展了我们所拥有的信息资源,便利了人们的交流和互动,从经济、文化等方面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资源是当今世界发展极其重要的无形资源,是无形的财富。网络信息资源是随着因特网近二十年来在全球的崛起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广大无边的信息空间,以数字化形式记录的,以多媒体形式表达的,存贮在网络计算机磁介质、光介质以及各类通讯介质上的,并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方式进行传递的信息内容的集合。网络信息资源的出现是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它将对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乃至整个教育体制产生深刻的影响,对计算机应用类课程专业的教学影响尤为深刻,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的教学在这一冲击下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教学理念方面。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传统教学理念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计算机应用类课程专业学生模仿能力强而创新意识匮乏。
1.2 教学内容方面。计算机应用类课程各类专业教材更新快,教材如果不能紧跟网络时代快节奏的步伐,三、四年后,学生所学的知识大部分过时,所学专业知识难以指导学生今后的工作实践。
1.3 教学手段方面。许多高校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教学方法仍以传统的教学为主,网络资源、多媒体教室利用较少。
1.4 教学模式方面。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教学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压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 网络环境下网络资源在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网络资源作为更新最快的全球知识宝库,和教学紧密结合是大势所趋,既是教学内容改革的需要,也是教学手段优化的必然。网络资源和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必然能够使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的教学在动态的变化中吐故纳新,满足竞争市场对计算机应用类课程人才培养的要求。网络环境下网络资源在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丰富的网络资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特网上丰富的网络资源由于表现形式多样,如文本信息、图像、动画、表格等,学生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学实践中,制作精美的网络课件,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原因也在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 丰富的网络资源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如利用网络实验室培养学生数据的处理能力,利用网络使学生从事商情信息发布,网络营销推广活动,利用网络搭建个人网站,构建交流平台。
2.3 丰富的网络资源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个人的自主学习,小组的协作学习,彻底地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空间,有利于学生的潜能的开发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难易不同的学习内容,网络解决了班级授课条件下教师因材施教的难题。
2.4 丰富的网络资源优化了教学手段,拓展了教学和学习的空间,便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网络为师生的平等交流提供了广阔空间,师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BBS和聊天室等方式进行交流,就自己学习研究的内容及心得体会进行交流讨论,可以将自己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上传到网络的相应栏目请求帮助,也可以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解答,或者与其他同学合作,共同解决某个问题。指导教师则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其他教师也可以对这些同学进行帮助。学生可以将学习和研究的观点、进程、体会及活动记录及时上传到网络的指定区域,接受各方面的评价。
3 网络资源在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环境下,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呢?结合目前教学工作和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进行概括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3.1 充分利用局域网,搭建网络教学平台。总体而言,因特网上的教学信息层次多,品种多样,良莠不分,分散无序,内容庞杂。如仍由学生个人在网上获取,既浪费时间,效率低下,又难以控制,效果不好。而利用目前局域网上的教学平台,则避免了以上的问题。但如何把具体的一门课上好,管理好,获得学生的认可,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3.1.1 要选择或制作一个精良的网络教学课件。一个好的网络课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当然更重要的是它能授课内容讲解的透彻,易懂。
3.1.2 专业教师在网上搜索各课程的教学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取舍,在网上发布,或建立丰富的网上导航和相关的信息链结,供学生学习和从事相关研究,这样有助于学生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
3.1.3 搭建网上信息交流平台,利用电子邮件、BBS和聊天室等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3.1.4 组建虚拟班级。虚拟班级是指在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技术构筑成的教与学的环境,可使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虚拟班级与传统的班级不同,它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由一套软件构成的群体通讯系统、工作空间和辅助设备构成的“虚拟”的班级。这种方式让学习同一门课的学生有了一个集体一个组织,方便了学员之间以及学员和老师之间的交流。这样一种形式,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程的凝聚力和趣味性。
3.2 利用网络资源,搭建课程数据库。课程数据库是将各个学科的资料进行精选并汇总在共享的数据库中,通过平台进行发布,从而让所有老师和学生利用其中的丰富数据。教学服务的学科数据库内容多样,主要包括:
3.2.1 课程资料数据库:我们可为每门课程组织信息数据库,库中内容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实验大纲、教师配备等,这样管理人员能高效管理课程配置。
3.2.2 有关课程的试题库:将课程试题组织在数据库中,范围上包括知识点、节、单元、章等试题,形式上有填空、选择、简答、问答等。最终能进行计算机出题、组卷、判别、评分与分析,实现高效的计算机化考试。
3.2.3 媒体素材库:课件中提到和涉及到的一些相关素材,通过素材数据库可查找出所需素材。
3.3 搭建模拟的操作环境。在教学软件的支撑下,能提供各科教学所需要的实验环境。并通过将各课程知识结构化和模块化,提供模拟环境,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4 积极鼓励教师个人教育网站的建设。教师通过建立个人网站或主题网站,可以介绍学习方法,提供相关课程学习资料和研究课题,链接相关的学习网站或网页,开设相互交流的专栏。教师个人网站的建立便于学生获取相关学习资料,有利于师生的互动和交流。
总之,网络的快速发展,企业的信息化培训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教学的新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勇于创新,探索让学校、教师、学生都满意的“三赢”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陆宝益.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J].情报学报,2002(2):21~23
2 胡萍等.以因特网为基础的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