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交流是现代数学教育的精髓,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在“大众数学”教育风起云涌的今天,数学交流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生生之中,召唤着师生创造力、智慧、才情的涌动和勃发。在数学交流中,学生放开心态、凸现主体、彰显个性、大胆创造;教师传业解惑、分享快乐、情感升华。为什么要让学生进行交流?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学生的交流便于教师了解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是从教学需要的角度出发的;有的认为“学生的交流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这是从课堂教学形式或氛围上去考虑的;还有的认为“学生的交流是为了学生相互间的学习、启发和取长补短”,这是从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的实质上来思考的。故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就会有所侧重。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下面就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1 创设情境,激发交流
环境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创设生动、有趣情境有利于学生交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并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师利用有趣的情境来刺激学生的动机,还可以提出适当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教学“生活中的比”这课时,我用PowerPoint制作的有关“速度”、“单价”画面。尤其在讲述购买水果单价时,我故作无法选择的样子,问:“这有A、B、C三个水果摊,到哪个摊位购买合适?”问题一提出,课堂顿时沸腾起来,同学们七嘴八舌地争论起来。这样创设情境,能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转移到课堂上来,并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诱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结果、发现规律,真正做到“爱学、乐学”。
2 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实现交流
教师要自觉、主动地从“传道、授业、解惑”者转为学习者、引导者、促进者,从高高的讲台走下来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树立平等互助的师生、生生的关系,要充分确信学生的能力,把自己的地位下放到学生的水平线上,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成果,师生共同研讨、交流,在平等的氛围中增进师生、生生的交流情感。如在“生活中的比”的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看到这个(6÷4=6:4=■=1.5)等式想说些什么?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后,说:“比与分数、除法间有什么关系?”由于分数、除法都是已学知识,学生很容易找到他们的关联,一个个跃跃欲试,都想发表见解。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学会了知识。不但强化和提高了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运用已有经验解决新知识的能力。
可见,让学生置身于积极参与的宽松环境中,让每个学生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他人的思想。在活动中,学会人际交流、观点交锋和智慧的碰撞。引导他们善于互相学习、善于与他人合作、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力图理解他人的想法。把别人的思想同自己的想法综合起来,反思自己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中交流数学、理解数学,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3 关注实效,促进交流
课堂交流是学生数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激发学生主动积极探索、提高学生的评价与反思能力、充分发挥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群体互补作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 提供探索空间,促进交流。如:在“生活中的比”的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了这样有价值的问题:师:同学们,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是零?针对这个问题,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使学生能进行独立地尝试、探索,积极地在小组里或全班内交流自己的见解,同时能在倾听别人意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这样,既可以使交流充分有效,又可以让全体学生共享集体的智慧。在交流的过程中,我边板书边用“谁愿意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还有不同的意见吗?”“你真行!”等语言鼓励学生进行大胆交流;用“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想?你能说出道理吗?”等话语引导发言者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提高思维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主动地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与此同时,增进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提高了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
3.2 把握契机,促进交流。课堂交流要根据内容需要,把握有利时机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交流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相互启发,得到互补。课堂交流一般应安排在:需要展示思维过程时;在探究问题后,学生都有自己探索的体验时;解题策略多样、有多种解法时;对某些普遍性错误进行分析、纠错时;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材料和情景需要学生提供时。
如,解答开放题:用18厘米长的铁丝围城一个长方形,可以怎么围?因答案有多个,就需要通过交流,展示各种情况下的方法。又如在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时,我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思考:外出春游时,我们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说,要考虑时间、地点、天气……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就怎样确定天气、地点为例,引出了“统计”的概念。
又如: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出示:“小红今年9岁,她哥哥从出生到今年,只过了3个生日。请同学们想一想,她哥哥今年几岁?”有的同学顺口答道:“3岁。”但一想不对,小红今年都9岁了,怎么哥哥才3岁呢?大家疑云骤起,谁都想知道一个正确的答案。就在这时教师笑着鼓励他们:“你们想知道正确的答案吗?自己到书上去寻找吧。相信你们一定能找到!”至此,学生探索热情高涨,产生了学习“年、月、日”这一新知的浓厚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探索中。
3.3 摆正角色,促进交流。为了使学生在交流中能做到正确的角色定位:首先,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见解。其次,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说话时声音响亮,条理清楚,语句完整,语言精练且重点突出。最后,培养学生适时转换的能力,“善于倾听”和“敢于表达”是相辅相成的,在交流活动中,既不能成为旁听者,更不能只注重表达自己的见解,而忽略了别人有益的建议。要善于在别人的见解上完善自己的见解,在自己发言之后,收集有益的反馈信息。要将说与听有机结合起来,有所倾听,才能有所表达,有了听与说,才有对知识的理解。
3.4 及时评价,促进交流。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交流,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目标,可以有同桌、小组、大组(全班)的交流。不论是哪种形式的交流,都要重视及时的反馈与评价。在交流时,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交流的技巧,还要引导其他学生关注交流的内容,以便作出正确的判断,及时补充发表自己的观点。如在小组合作学习后的交流时,代表小组进行交流的同学,不仅要汇报自己的观点,还要概括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集体探究成果,也可以代表他们组,提出疑难问题向同伴和老师请教。在交流时,其他同学能注意倾听,以便对交流的内容进行评价,并对他们的发言提出质疑或补充他们的不足,培养学生边听边想、先想后交流的习惯,提高交流的水平与交流的效果。
总之,注重数学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是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化。教学中要多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中的各种问题,不断尝试,不断探索,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使视角从狭窄的思维中解放出来,在过程中寻求发展,使得他们能够在其中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自由平等地进行数学交流,以改变他们认知方式的单一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练习让学生的数学运用意识得以延伸和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运用数学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1 创设情境,激发交流
环境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创设生动、有趣情境有利于学生交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并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师利用有趣的情境来刺激学生的动机,还可以提出适当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教学“生活中的比”这课时,我用PowerPoint制作的有关“速度”、“单价”画面。尤其在讲述购买水果单价时,我故作无法选择的样子,问:“这有A、B、C三个水果摊,到哪个摊位购买合适?”问题一提出,课堂顿时沸腾起来,同学们七嘴八舌地争论起来。这样创设情境,能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转移到课堂上来,并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诱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结果、发现规律,真正做到“爱学、乐学”。
2 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实现交流
教师要自觉、主动地从“传道、授业、解惑”者转为学习者、引导者、促进者,从高高的讲台走下来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树立平等互助的师生、生生的关系,要充分确信学生的能力,把自己的地位下放到学生的水平线上,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成果,师生共同研讨、交流,在平等的氛围中增进师生、生生的交流情感。如在“生活中的比”的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看到这个(6÷4=6:4=■=1.5)等式想说些什么?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后,说:“比与分数、除法间有什么关系?”由于分数、除法都是已学知识,学生很容易找到他们的关联,一个个跃跃欲试,都想发表见解。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学会了知识。不但强化和提高了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运用已有经验解决新知识的能力。
可见,让学生置身于积极参与的宽松环境中,让每个学生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他人的思想。在活动中,学会人际交流、观点交锋和智慧的碰撞。引导他们善于互相学习、善于与他人合作、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力图理解他人的想法。把别人的思想同自己的想法综合起来,反思自己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中交流数学、理解数学,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3 关注实效,促进交流
课堂交流是学生数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激发学生主动积极探索、提高学生的评价与反思能力、充分发挥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群体互补作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 提供探索空间,促进交流。如:在“生活中的比”的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了这样有价值的问题:师:同学们,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是零?针对这个问题,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使学生能进行独立地尝试、探索,积极地在小组里或全班内交流自己的见解,同时能在倾听别人意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这样,既可以使交流充分有效,又可以让全体学生共享集体的智慧。在交流的过程中,我边板书边用“谁愿意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还有不同的意见吗?”“你真行!”等语言鼓励学生进行大胆交流;用“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想?你能说出道理吗?”等话语引导发言者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提高思维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主动地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与此同时,增进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提高了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
3.2 把握契机,促进交流。课堂交流要根据内容需要,把握有利时机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交流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相互启发,得到互补。课堂交流一般应安排在:需要展示思维过程时;在探究问题后,学生都有自己探索的体验时;解题策略多样、有多种解法时;对某些普遍性错误进行分析、纠错时;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材料和情景需要学生提供时。
如,解答开放题:用18厘米长的铁丝围城一个长方形,可以怎么围?因答案有多个,就需要通过交流,展示各种情况下的方法。又如在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时,我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思考:外出春游时,我们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说,要考虑时间、地点、天气……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就怎样确定天气、地点为例,引出了“统计”的概念。
又如: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出示:“小红今年9岁,她哥哥从出生到今年,只过了3个生日。请同学们想一想,她哥哥今年几岁?”有的同学顺口答道:“3岁。”但一想不对,小红今年都9岁了,怎么哥哥才3岁呢?大家疑云骤起,谁都想知道一个正确的答案。就在这时教师笑着鼓励他们:“你们想知道正确的答案吗?自己到书上去寻找吧。相信你们一定能找到!”至此,学生探索热情高涨,产生了学习“年、月、日”这一新知的浓厚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探索中。
3.3 摆正角色,促进交流。为了使学生在交流中能做到正确的角色定位:首先,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见解。其次,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说话时声音响亮,条理清楚,语句完整,语言精练且重点突出。最后,培养学生适时转换的能力,“善于倾听”和“敢于表达”是相辅相成的,在交流活动中,既不能成为旁听者,更不能只注重表达自己的见解,而忽略了别人有益的建议。要善于在别人的见解上完善自己的见解,在自己发言之后,收集有益的反馈信息。要将说与听有机结合起来,有所倾听,才能有所表达,有了听与说,才有对知识的理解。
3.4 及时评价,促进交流。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交流,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目标,可以有同桌、小组、大组(全班)的交流。不论是哪种形式的交流,都要重视及时的反馈与评价。在交流时,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交流的技巧,还要引导其他学生关注交流的内容,以便作出正确的判断,及时补充发表自己的观点。如在小组合作学习后的交流时,代表小组进行交流的同学,不仅要汇报自己的观点,还要概括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集体探究成果,也可以代表他们组,提出疑难问题向同伴和老师请教。在交流时,其他同学能注意倾听,以便对交流的内容进行评价,并对他们的发言提出质疑或补充他们的不足,培养学生边听边想、先想后交流的习惯,提高交流的水平与交流的效果。
总之,注重数学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是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化。教学中要多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中的各种问题,不断尝试,不断探索,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使视角从狭窄的思维中解放出来,在过程中寻求发展,使得他们能够在其中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自由平等地进行数学交流,以改变他们认知方式的单一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练习让学生的数学运用意识得以延伸和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运用数学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