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一些农村小学,特别是在偏远地区,由于学校规模偏小,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存在校本教研被边缘化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穿新鞋走老路”,新课程改革以前怎么样进行教学研究,现在还是“涛声依旧”;二是不作为,闭门造车,校本教研名存实亡。谁也不能否定校本教研在提升教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是值得探究的问题。通过近几年对农村小学广泛而深入地调研,我们认识到: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基于”学校不应该“局限于”本校,要提倡校际合作。
所谓“校际合作”,就是在同一乡镇范围内,按校区相邻、就近便捷的原则,将多所小学整合为一个个校本教研片组,联校成片、以片组为单位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达到资源共享、校校互动、共同进步的目标。
1 建全校本教研校际合作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1.1 成立校本教研校际合作工作领导小组,由中学分管小学工作的副校长担任组长,各小学校长为成员。小组负责规划和组织全乡镇范围内各小学的校本教研校际合作工作,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同时,实行各小学校长负责制,明确“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当起校本教研“领导策划者”“合作组织者”“研究和引导者”的角色。
1.2 建立校本教研校际合作网络。该网络按校区相邻、舍远就近的原则,将多所小学整合为一个校本教研片组,以利于校本合作活动的开展。在片组内,本着“合作与发展”的目标,让有共同研究目标和兴趣的同科教师组合成教研联组;在联组之内,再按所授课年级和学段的不同,分成多个备课小组。选拔优秀教师担任片组、联组、备课组的负责人。
1.3 健全校本教研校际合作制度。没有十分有效的管理制度,校本教研校际合作就会浮于形式,难以取得实效。只有在实践中摸索,建立责任明确、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校本教研校际合作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其指导思想:一是将校本教研纳入对教师、对学校的评价体系之中,如教师签到制度、考评奖励制度;二是对校本教研的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如教师反思制度、教师交流制度、活动记录制度等。
2 强化过程管理,使校本教研校际合作取得实效
2.1 规范校本教研校际合作操作流程,严格执行“五定”“三结合”。
五定:一是定时间,设立“校本教研日”(每周三下午)和“片组活动日”(每月安排一个下午),校本教研日在本校、片组活动日在规定的地点开展活动;二是定地点,同一片组的教师到同一地点参加活动,一般由各小学轮流坐庄主持活动;三是定内容,每次片组活动根据计划定好一个核心内容,使每次活动有主题;四是定中心发言人,每个教研联组安排一个中心发言人,围绕活动主题组织一次专题讲座;五是定专人记录,填写活动登记表,以备检查。
三结合:一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平时以各个学校为单位开展活动,片组活动时间以片组为单位;二是小活动与大活动相结合,小活动在各自的学校解决,大活动须片组内协作;三是“托管”与“自管”相结合,各小学教师挂靠在片组中的联组和备课组内,全程参与相关活动。
2.2 建立校本教研校际合作平台。①借校际合作的机会,积极挖掘校区内人才资源,将全乡镇小学骨干教师整合成"专业引领"团队,让本地名师发挥专业引领重任。②创办校本教研专刊,刊登教学案例和老师反思文章,引领教师学习理论,提升理念,明确方向。③加强备课组建设,除选拔得力的备课组组长外,还开展同备课组内教师的信息交流活动,如同一备课组教师人人订一份不同的专业教育报刊,定期交换阅读;再如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开展研讨活动,比如电话沟通交流、阅读网络博客等等。
2.3 加强同伴互助,实行教师间优势互补。①课例研究。课例研究是以课例展开的形式开展的一种教研活动。这种活动能为研讨活动提供一个展示研讨过程的平台,教师在互动中共同探讨,共享群体的教学实践智慧。具体做法有两种:一是“同课多人备”,按“首次备课→集体交流→二次备课→实施教学→反思优化”的步骤进行;二是“同课多人上”,同一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设计,让不同的教师同题会课。②反思交流。教学反思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教学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的过程。在校际合作中,同一备课组的教师把自己在教学教研实践中的困惑带到小组中来讨论、解决,将自己的成功与大家分享,这样进行信息交换、经验分享,使教师们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新课程理念。③课题研究。受自身条件的局限,农村小学进行课题研究困难重重。实施校际合作以后,开展课题研究就容易多了。通过子课题研究,培养了一部分骨干教师,更带动了各小学科研活动的开展。农村小学在进行课题研究时选择子课题进行研究,实践证明是明智的选择!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认为农村小学校本教研进行校际合作是很有必要的,校际合作是破解农村小学校本教研难题的有效策略。
所谓“校际合作”,就是在同一乡镇范围内,按校区相邻、就近便捷的原则,将多所小学整合为一个个校本教研片组,联校成片、以片组为单位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达到资源共享、校校互动、共同进步的目标。
1 建全校本教研校际合作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1.1 成立校本教研校际合作工作领导小组,由中学分管小学工作的副校长担任组长,各小学校长为成员。小组负责规划和组织全乡镇范围内各小学的校本教研校际合作工作,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同时,实行各小学校长负责制,明确“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当起校本教研“领导策划者”“合作组织者”“研究和引导者”的角色。
1.2 建立校本教研校际合作网络。该网络按校区相邻、舍远就近的原则,将多所小学整合为一个校本教研片组,以利于校本合作活动的开展。在片组内,本着“合作与发展”的目标,让有共同研究目标和兴趣的同科教师组合成教研联组;在联组之内,再按所授课年级和学段的不同,分成多个备课小组。选拔优秀教师担任片组、联组、备课组的负责人。
1.3 健全校本教研校际合作制度。没有十分有效的管理制度,校本教研校际合作就会浮于形式,难以取得实效。只有在实践中摸索,建立责任明确、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校本教研校际合作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其指导思想:一是将校本教研纳入对教师、对学校的评价体系之中,如教师签到制度、考评奖励制度;二是对校本教研的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如教师反思制度、教师交流制度、活动记录制度等。
2 强化过程管理,使校本教研校际合作取得实效
2.1 规范校本教研校际合作操作流程,严格执行“五定”“三结合”。
五定:一是定时间,设立“校本教研日”(每周三下午)和“片组活动日”(每月安排一个下午),校本教研日在本校、片组活动日在规定的地点开展活动;二是定地点,同一片组的教师到同一地点参加活动,一般由各小学轮流坐庄主持活动;三是定内容,每次片组活动根据计划定好一个核心内容,使每次活动有主题;四是定中心发言人,每个教研联组安排一个中心发言人,围绕活动主题组织一次专题讲座;五是定专人记录,填写活动登记表,以备检查。
三结合:一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平时以各个学校为单位开展活动,片组活动时间以片组为单位;二是小活动与大活动相结合,小活动在各自的学校解决,大活动须片组内协作;三是“托管”与“自管”相结合,各小学教师挂靠在片组中的联组和备课组内,全程参与相关活动。
2.2 建立校本教研校际合作平台。①借校际合作的机会,积极挖掘校区内人才资源,将全乡镇小学骨干教师整合成"专业引领"团队,让本地名师发挥专业引领重任。②创办校本教研专刊,刊登教学案例和老师反思文章,引领教师学习理论,提升理念,明确方向。③加强备课组建设,除选拔得力的备课组组长外,还开展同备课组内教师的信息交流活动,如同一备课组教师人人订一份不同的专业教育报刊,定期交换阅读;再如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开展研讨活动,比如电话沟通交流、阅读网络博客等等。
2.3 加强同伴互助,实行教师间优势互补。①课例研究。课例研究是以课例展开的形式开展的一种教研活动。这种活动能为研讨活动提供一个展示研讨过程的平台,教师在互动中共同探讨,共享群体的教学实践智慧。具体做法有两种:一是“同课多人备”,按“首次备课→集体交流→二次备课→实施教学→反思优化”的步骤进行;二是“同课多人上”,同一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设计,让不同的教师同题会课。②反思交流。教学反思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教学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的过程。在校际合作中,同一备课组的教师把自己在教学教研实践中的困惑带到小组中来讨论、解决,将自己的成功与大家分享,这样进行信息交换、经验分享,使教师们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新课程理念。③课题研究。受自身条件的局限,农村小学进行课题研究困难重重。实施校际合作以后,开展课题研究就容易多了。通过子课题研究,培养了一部分骨干教师,更带动了各小学科研活动的开展。农村小学在进行课题研究时选择子课题进行研究,实践证明是明智的选择!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认为农村小学校本教研进行校际合作是很有必要的,校际合作是破解农村小学校本教研难题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