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实践路径

来源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_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不仅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更要承担起引领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作用。如何深入挖掘新媒体时代文化育人的新路径,探究地方文化的特色,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和德育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文化育人;价值取向;优化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了自己的文化,这个国家的人民就找不到根了。”[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文化支撑,是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民族、认识国情、认识世界的思想指导,在高校教育工作中發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环境的改变,传统文化的教育对象和教育模式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新媒体时代,高校文化育人面临着新的问题,探究当下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当前关于“高校文化育人”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从时间分布来看,2016年之前相关的研究较少,2017年开始增加,至2019年快速增长。其次,从作者单位来源看,研究者多数来自各类高校,大约占到90%,其余的多来自各级教研机构和相关职能部门。
  最后,从研究的切入点来看,主要围绕发展现状研究、课程功能研究、育人路径研究展开,分别占28%、27%和22%,研究育人主体占13%,其余10%,关于新媒体下文化育人各要素优化创新路径研究的较少。(见图一)
  学术界关于高校文化育人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关于高校文化育人现状的研究。主要观点:①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文化育人的发展历程,总结了高校文化育人经历了丰富文化生活、发展第二课堂、创建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精神、创新育人形式等主要阶段。(王振,2018)②认为"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引起了高校"文化育人"的范式危机,在"自媒体"时代,高校"文化育人"要保持批判意识、辨别真伪的科学精神;严守道德律令的人文精神。(李晓培,2016)
  第二、关于高校文化育人功能的研究。主要观点:①认为应通过学科文化、制度文化、校园文化、行为文化等文化要素,实现价值引领、凝聚激励、情感陶冶、行为规范的育人功能。(刘先春,2018)②认为高校文化育人应始终贯彻立德树人的总目标,挖掘高校文化及其构成的深层内涵,探索高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推动功能和作用。(刘殷军、司苗苗,2019)
  第三、关于高校文化育人路径的研究。主要观点:①认为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任务,高校需要从学理层面进一步研究文化育人的基本特征,深化对其规律性的认识,从而探索推进文化育人工作。(程钢,2018)②认为新时代着力筑牢大学生文化自信,不断夯实意识形态教育文化根基,进而牢牢占据意识形态斗争高地。(黄小慧,2019)高校可以从增强文化育人的感染力、向心力、辐射力和感召力"四力合一"着手,综合推进文化育人。(冯刚、张芳,2019)
  综上所述,近年来,学术界和高校围绕高校文化育人展开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研究和实践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大多研究围绕高校文化育人教学路径和教学思路的研究还没有紧密结合新媒体时代高校的教育现状,新媒体时代衍生出了多元的文化形态,在张扬个性、主张非主流的同时,逐渐消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形态,导致文化传承出现了断裂。在出现断裂的同时,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也逐渐弱化,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教育双方的关系和地位。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切实有效地推进高校文化育人,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正是本文研究的重心。
  二、“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2]
  本文具体分析新媒体快速发展对高校文化育人现状影响,并结合教育规律与大学生的自身特点,提出文化育人的三条路径:优化课程建设,提高教育能动性;优化师资队伍,提升媒介素养;优化教育技巧,革新教育模式。
  主要内容如下:
  (1)优化课程建设,提高教育能动性。一方面要根据高校教育的需要,选择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容,另一方面要结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地选取符合大学生成长需求的内容,同时还可以结合高校所处的不同地域特色文化和不同学科的专业特色,因材施教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优化师资队伍,提升媒介素养。新媒体时代,既要全面提升教师的学识素养,使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同时还要还应该提高教师的媒介素养,提高其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力,与时俱进、教学相长,有序推进高校文化育人发展;
  (3)优化教育技巧,革新教育模式。一方面注重在课堂授课中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发挥新媒体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使之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激发同学们积极性和参与性,另一方面要增强与同学们线上线下的交流互动,不断开发引入教育的新模式,从而实现教育的良性互动。
  从大学生的学习现状出发,发挥新媒体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优化课程建设、优化师资队伍、优化教育模式,要使之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最大程度地激发同学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首先,在新媒体视角下,利用传播优势,拓展教育的领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文化内核与新媒体的丰富多样的媒介载体相结合,将教育的输出与受教育者的沟通互动,推进高校文化育人;
  其次,提升教师自身的媒介素养,掌握更多的互联网知识,通过信息过滤与文化认同,消解信息化带来的碎片化、泛娱乐化等不利因素,吸纳其快捷直观、形象可感的有利因素,引导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接受,增进其与传统文化教育之间的互动;
  最后,给大学生提供更多地课后参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机会,组织他们通过更多的渠道参与道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达到师生之间双向传输和沟通对等,从而实现教育的良性互动,切实做到文化育人。   三、“新媒体的即时互动性,不仅使信息传播‘时间无屏障’‘咨询无屏障’,更重要的是使得社会空间变得‘无屏障’。”[3]
  在课程设置问题上,既要兼顾知识性与时代性,改变以往一味按照知识既有的顺序进行教学的模式,提高教育的能动性和学生的参与性,又要兼顾教育性与体验性,应结合新媒体的发展,突破传统课程形式的单一性,打破授课形式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设计出形式多样的课程模式。
  在文化接受问题上,从新媒体视角出发,利用传播优势,拓展教育的领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文化内核与新媒体的丰富多样的媒介载体相结合,既注重教育的输出,又强调与受教育者的沟通互动,最终使大学生更为系统全面地掌握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育人效果;
  优化教育模式是不容忽略的问题,一方面在文化育人中要注重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发挥新媒体的开放性和互动性,增强教育主客体的双向互动性另一方面要增强与同学们线上线下的交流互动,不断开发引入教育的新模式。
  根据高校文化育人的教学现状,分析概括现象,挖掘现有的材料,发现其中的路径方法,总结其问题,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实践活动。关键是要能够从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构建文化育人实践路径中的各个要素。通过交谈、问卷形式获得原始数据,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讨论,从而获得关于研究对象的认识。通过数据,统计所尝试的文化育人教学的实践路径是否切实可行,而后系统总结不足,改进。通过选取目标实验班级,进行新的文化育人教学方法试验,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度、满意度、提高度,效率度来对比说明路径的成效性,而后完善,最终在高校推广。
  参考文献:
  [1]姚国华.文化立国[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
  [2]许振洲.新媒體的勃兴与传统媒体的迷失[J].新闻爱好者2011(6)
  [3]陈虹,孟梦,李艺炜.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郑来(1979-),女,河南南阳人,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传播。
  基金项目:平顶山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阶段性成果,平顶山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新媒体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实践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侧重单词、语法以及目的语文化教学,却忽视了母语文化教育,从而导致了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了理解上的偏差,也阻碍了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成为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弊端之一。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导致该现象的原因,借此提出类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针对母语文化缺失的应对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及发展。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的学生厌学问题日趋严峻,已经严重影响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高职学生厌学现状的产生有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学生自身等多种复杂原因,笔者试图从学生思政工作视角下综合研究挖掘其深刻根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及对策。  关键词:辅导员;高职学生;厌学;措施;对策  职业教育的发展程度和普及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1]。近年来,我国也开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截止2012年
期刊
摘要:2016年九江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对实践教学体系开始改革研究,发现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课内实践教学环节不足;(2)课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不足;(3)專业实训实习规范化管理不足;(4)实践类型单一,专业和地方特色不足;(5)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训练不足,就业质量不高。主要实施的改革措施有:(1)多途径丰富课内实践教学环节;(2)拓展校内外实践基地,深化校企合作;(3)实施规范化专业实训和毕业
期刊
摘要:新亚书院在创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守人文主义办学宗旨,一切教育方针为使学生明白为学与做人并重,树立远大理想。将人文主义渗透于知识教育、人格教育和文化教育,形成了特有的教育风格和文化精神,对新时代高校的办学和育人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新亚书院;人文主义教育;新时代大学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举国欢庆,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而此时的香港还是英国的殖民地,教育受到严格的管控。在时代的大变
期刊
摘要:钢琴集体课程不仅用于钢琴教学中,而且还用于音乐理论教学,视听演唱,耳部训练,音乐理论,和声学,作曲,即兴演奏等方面。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更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钢琴集体课是一门音乐理论课程,其基本目的是学习钢琴演奏,整合音乐理论,视唱,耳训练,和声安排,简单的作曲和即兴伴奏。通过学习键盘演奏,学生不但掌握了钢琴演奏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同时还能加强对音乐素质的综合训练,增强学生的聆听,记忆,视觉和
期刊
摘要: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应用是指人工智能多层次教育体系的全民智能教育,涵盖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通过来讲就是将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各个领域进行广泛的应用,从而全面有效地提高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应该说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些优势表现为能够全面有效实现教育资源的集中利用,有利于“一对一”教育模式的打造,学习开展受到的各种限制能够实现有效的突破。从现实情况看,松鼠AI教
期刊
摘要:在儿童钢琴教学中,教师是将孩子带入钢琴世界的第一人,由于儿童尚未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儿童钢琴教师作为钢琴的启蒙者,其职责不仅在于传授钢琴知识和具体技能,更要成为儿童在钢琴学习道路上最重要的引领者,通过不断激发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和培养钢琴学习的动力才能让儿童阶段的钢琴教育实现应有的效果。本文基于上述观点分析了教师在儿童钢琴教学中应起到的引导作用以
期刊
摘要:民間美术艺术是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沉淀下来的,主要是民间的劳动人民自发创作的一种特殊的美术,灵感大多数都来自于人民日常生活中,在色彩搭配上丰富多彩,造型设计上也是多种多样,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美术艺术出现了,把民间美术艺术和现代美术艺术相融合,不仅更好地保留了民间美术艺术的价值,同时也让现代美术看起来更有特色。本文将仔细阐述民间美术艺术造型和色彩在现代美术
期刊
摘要:在时代的发展下,民办高校已经发展成为培育新时代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教育场所,在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所占的比重也愈来愈大。现在大家越来越意识到学历的重要性,民办本科院校面临招生多,参次不齐等问题。民办高校的统战工作显得日趋重要。随之统一战线人员队伍的不断扩大,统战工作的工作难度也在逐渐增加。而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统战”这一新的统战工作任务也应运而生。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民办高校在开展
期刊
摘要:学生评教制度是高校教学质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题从质量控制的角度出发,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对学评教困境进行考察,其次基于学生意愿在学评教制度中引入 “双向评价反馈机制”,意在促进师生间双向信息沟通,使学评教制度能够真实反映学生意志与教师教学水平,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高校教学质量;学评教;双向评价反馈机制  一、引言  学评教制度是高校学生利用一系列评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