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亚书院的办学宗旨对新时代大学教育的启示

来源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sa5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亚书院在创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守人文主义办学宗旨,一切教育方针为使学生明白为学与做人并重,树立远大理想。将人文主义渗透于知识教育、人格教育和文化教育,形成了特有的教育风格和文化精神,对新时代高校的办学和育人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新亚书院;人文主义教育;新时代大学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举国欢庆,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而此时的香港还是英国的殖民地,教育受到严格的管控。在时代的大变动中,新亚书院应运而生,它不仅承载了中国新儒家学派的心血与期望,还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大学是社会的一部分,与它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相关。七十年前钱穆创办新亚书院的理想是复兴“中国民族”,如今的中国已经不同往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大学依然肩负教育强国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人才。
  一、新亚书院的创立与发展
  新亚书院于1949年创立于香港九龙,是由钱穆、唐君毅、张丕杰等一批知名学者创办的一所大学程度的学校。“长期以来,英国殖民当局为维护其在香港的殖民统治,在香港的文化教育上,一直推行提倡全盘西化,抑制中文教育的政策。”[1]当时的香港政府规定只准设立香港大学这一所综合性大学,教育带有浓厚的殖民地色彩。新亚书院解决了战乱中许多失学无业青年的就学问题,“新亚”取亚洲新生之意,与普通的官立学校有所不同的是,其性质更接近宋明时代的书院。校长钱穆揭示其办学宗旨“上溯宋明书院讲学精神,旁采西欧大学导师制度,以人文主义之教育宗旨沟通世界东西文化,为人类和平、社会幸福某前途。”[2]15学院初建之时,经费来源主要靠募捐,在办学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学校仍聘请学术名流前来讲学,坚持教授中国文化课程并用中文教学,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通过多年的努力,书院渐获香港社会乃至国际团体社会的支持及援助,办学规模和条件都有了明显的改观。随着新亚书院与国际上的交往日益增多,其学术开始得到国际上的认可。新亚书院的师资力量越来越强大,培养出一大批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并成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人才,学院一度被视为中国儒学的复兴基地及宋代书院精神的延续。1963年,香港当局将三个私立书院:新亚书院、崇基书院、联合书院合并成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自此成为香港中文大学的一部分。
  二、新亚书院的办学宗旨
  中国近现代的高等教育与古代的高等教育并不是一脉相承的。洋务运动以后,中国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创办新式学堂,学习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建立起近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西方大学的“理性主义”与“实用主义”理念与中国传统教育理念有着很大的差异。不论是在地理位置还是文化上,香港都是东西方的交汇点,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发生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位于东西方文化交叉点的新亚书院如何办好教育?钱穆认为践行人文主义教育宗旨是必要的。
  (一)人文主义办学宗旨
  新亚书院的教育目的在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复兴中华民族。在学院的招生简章中便指明了教育宗旨:“上溯宋明书院讲学精神,旁采西欧大学导师制度,以人文主义的教育宗旨来沟通世界东西文化,为人类和平、社会幸福谋前途。”可见创办者寄予了书院无限厚望。当时的社会人们接受教育学习知识是为了谋得一份工作或者为了考取文凭,把人文主义作为教育宗旨,有利于改变这种功利主义的教育风气。采用中国传统书院的讲学精神,表明了院长钱穆肯定中国的教育及传统文化价值。中国青年要寻找人生出路,必须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有肯定的价值认识,新亚书院在此时担起责任,教育中国青年重新认识中华文化,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在教学管理上采用西方大学的导师制,强调发挥导师传道受业解惑的作用,增强学生和导师之间的联系,对学生增进知识、提升素养、培养人文情怀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上,新亚书院没有选择中体西用或全盘西化,“中国要现代化,就必须学习西方文化,尤其是西方的科学与民主。这是不错的。但中国要能在世界上站立得起来,成一个独立国家,要有一种精神上的自信心,那还需要了解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历史,自己的社会。”[2]42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发扬中国文化,沟通中西文化,才能丰富世界文化。受当时时代环境和地理位置的影响,新亚书院发扬人文主义精神与和平思想,把领导学生救己救世作为目标,为维护国家民族和世界的和平做贡献。本著人文主义教育宗旨,钱穆要求一切教育方针务必让学生明白为学与做人并重,所学的一切知识要应用于社会。
  1.为学与做人并重
  新亚学院的二十四条学规继承了人文主义精神,详细指出了书院对学生的期许,为学生在新亚求学指明了方向。“求学与做人,贵能齐头并进,更贵能通融合一。做人的最高基础在求学,求学之最高旨趣在做人。”[2]1学规的前两条已经揭示了求学与做人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学生进入学校学习知识和技能,更要紧的是学习做人的道理。老师在学校教书并不单单是凭借知识,而是整个“人”在影响学生。学习如何做人也是一种知识和技能,而且是所有知识技能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学习一般的知识技能是为了以后进入社会能自由的选择职业,为社会做贡献实现生命的价值;学做人就是要守规矩、遵守社会道德,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学校里的学生除了学习之外,也有许多课堂外的生活,所以要做一个功课好、品德高的好人。
  2.明确人生理想
  时局的动荡让青年学生的生活没有物质保障,精神上更加迷茫。在此危难之际,新亚培养的是有理想的中国青年。钱穆先生以历史人物为榜样,鼓励学生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做一个有志向的人。在每次演讲或致辞中钱穆都在强调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是紧密相关的,人生理想要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要树立复兴民族的伟大理想。青年学生要想做一个有理想的人物,首先要立志,根据自己的天赋秉性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而不能以专业的出路和取得的报酬限制了自己。学生确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就要有排除万难为之努力的精神,面对困与忧,勇敢前进是青年学者唯一的选择。   (二)人文主义的教育实践
  1.知识教育
  新亚书院最初设立三个学院分六个系,中国文化史在每一个系都有开设,有意于让每个学生都了解民族文化知识。中国的新教育一味地摒弃传统文化而模仿西方办学,导致学生远离历史远离自己的根。新亚的课程首先注重中国语言文字教育,再教授中国历史、地理等传统文化课程,用民族文化陶冶学生。新亚书院的招生简章中指明“本书院一切课程,主在先重通识,再求专长”[2]P12初入学的学生都要学习基础知识,然后根据学生的天分与喜好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教育。在教学方面,采用导师制,加强老师与学生间的交流,在学习和生活上对学生做出指导,避免唯分数、唯文凭的教学。老师除了教授学生必备的知识,更侧重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在进入社会后还能继续学习,继续上进。
  2.人格教育
  对于大多数青年进入学校只注重学习几项知识为获得资历将来谋一份好工作这种现象。钱穆提出“一个人不仅应在社会上好好谋求一职业,更应该在社会上好好做一个人。他必须懂得如何好好做一个人,他才能懂得如何好好做一件事。事业更重于职业,而人格则是一切事业之基本。”钱穆先生认为人格教育是最重要的,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去读书学习知识,同时要注重指导学生学会做人,让学生明白做人重于读书,事业重于职业。传统儒家所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让个人修养品性去影响身边的人以至于影响整个人类。新亚书院的校训“明诚”便是为培养学生的人格,为学生学做人提供了一个标准。
  3.文化教育
  新亚书院的开学典礼上,校长钱穆指出文化教育是一项社会事业,是我们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生命。“文化责任是一个国家、民族或群体、个体对其自身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当然责任。”[3]当时的香港处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教育已经被西化,教育取向偏重实务和功利,主要培养行政与商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同时在教育中去政治化和去国家化,以助殖民统治和社会稳定,中国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传承危机。要复兴中国文化,就要有中国文化的基本意识和观念,树立文化自信,中国文化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如何弘扬中国文化,沟通中西文化?钱穆认为,“最重要者,则首推文字教育。”“一国之文字,即此国家民族传统文化之记录之宝库。”所以,新亚十分重视文字教育,不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都做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三、新亚书院的办学宗旨对新时代大学教育的启示
  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着新形势,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我们必須用国际视野审视我国的高等教育,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中国元素。纵观我国的高等教育,古人为今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教育经验。在物质条件丰富的今天,学校更应该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回看70年前的新亚书院,物质匮乏却从来不缺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亚书院的人文主义办学宗旨对当今的大学教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创办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
  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决定了必须要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提出明确要求即“四个服务”。“为人民服务”是高等教育办学宗旨的核心。钱穆要求新亚的学生为国家社会、人类前途做贡献。由此可见,中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既是成就个人,也把个人融入社会集体中,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新时代的大学生和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中国民族之复兴,必然建立在中国民族意识之复兴,以及对于中国民族以往历史文化传统自信心复活之基础上。”[2]P28要实现民族复兴,首先要坚定文化自信。新亚在办学过程中一直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要有信心,尊重自己国家的历史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民族发展的源泉。而今天的文化自信,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对革命文化的自信和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高校学生就是文化自信的传播者、塑造者和践行者。中国大学扎根在中国,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创办有中国特色的大学,让中国的教育走向世界。
  2.培养新时代所需的“通才”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显得尤为重要。高校为跟上时代的步伐,增设了许多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专业。追求专与精使得各个学科的界限分明,不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缺少人文历史的文化精神;文史专业又缺少自然学科的理性精神。长期以来,由于高校细化专业门类,各个学科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导致学生知识面单一,缺乏创造性思维能力。新时代我国面临着许多复杂的问题,只靠一种技术或一类人才很难解决这些问题,这就要求大学专业设置不能把学生局限于一种狭小的知识结构中。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教授所有大学生基本且全面的社会常识,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帮助大学生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框架,促使他们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独立的解决问题。新亚书院的人文主义教育强调先通识后专业,打好学科基础再选择专长,培育通才而不是专才。现代高校应该学习新亚通识教育的经验,在公共课中增加通识课程,打破学科之间的隔膜,开阔学生的视野。高校开设的公共选修课要侧重人文素养,对学生的审美、道德等方面有所帮助。人文素养越高对知识的理解越深,以后的发展道路上才会越通畅。
  3.注重大学生的人格教育
  人文精神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的提高依赖于人的品格修养。读书是做人的一部分,读书可以懂得做人的道理,可以修炼人的品格。新亚书院的人格教育便是教学生做人,做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人。在学校的人格修养会影响以后的事业伴随着人的一生。德行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所以品德教育要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大学时期是青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教育核心价值观的重中之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如今在社会盛行,一些自媒体盲目跟风传播不良价值观念,对青年学生造成误导。学校可以借鉴新亚书院的理想教育,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先,用正能量引导激励学生。首先老师要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然后影响学生。“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德大爱大情怀的人。”立德树人就是要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学校除了课堂的知识教育,校园文化也是影响学生人格的重要因素。鼓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入校园中,传递道德精神,深入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为学生的人格养成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刘蜀永.简明香港史[M].香港:三联书店,1998:151.
  [2]钱  穆.新亚遗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4.
  [3]石明德.论大学文化责任的价值向度与现实旨归[J].教育研究,2014(02):76-81.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数学教育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支柱,可以说它是基础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包含两个部分,即基础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后者相对更为重要。因为数学思维的培养不但能够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思维方式的基础,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科学客观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对事物的认知判断能力。其实数学思维就是能够用数学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利用转化与划归、归纳与演绎、函数等思想去解
期刊
摘要:上世纪80年代,活动理论趋于完善,研究者不仅将其应用于心理学中,也应用于教育等其他领域,当然也包括外语教学。社会文化活动理论强调个体学习发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语境内,在各种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它对外语教学有着深刻的启示。外语教学也是活动,因此,在这个活动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通过活动和实践来组织教学,并且教师,作为媒介之一,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关键词:活动理论
期刊
摘要:英语原版电影和电视剧富含原汁原味的西方语言文化营养,是极好的大学英语视听说学习材料,能较好地激发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恰当运用精准选材、过程控制、学以致用等学习策略,能帮助大学生走出选材失当、过程失控、娱学失序等各种课外影视英语学习误区,能为传统的课堂英语学习模式提供积极有益的补充。  关键词:原版影视;英语学习;误区;应对策略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贸易全球化的速度不断提升
期刊
摘要:隨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要求在关注学生作为主体的情况下,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随着美术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农村美术教育的关于乡土资源的开发应用也不断受到广泛的关注。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乡土教育资源  在近几年教育改革不断加深的大背景下,新课程要求在关注学生作为主体的情况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小学美术教育在面对学生主体,要求以学生作为发展主体,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
期刊
摘要:舞龙舞狮是中华传统运动,在民间受到很多人的喜欢与追捧,而且经过长期的演变舞龙舞狮具备观赏性、竞技性等诸多特点。一部分高校也设置了舞龙舞狮课程,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与选择,但是如何开发舞龙舞狮教学课程内容,并加以创新也成为当下高校关注的焦点。下面就对论高校舞龙舞狮教学课程内容的开发及创新进行分析,希望为舞龙舞狮教学的优化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高校;舞龙舞狮;教学课程;开发与
期刊
摘要:初中数学知识的逻辑性较强,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短,教师普遍的采用学生合作互动的方法教学,这对于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反思,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有重要的价值。在贯彻落实合作学习战略的过程中还要加强教师的干预,强调通过教师指导提高合作学习效率。本文主要分析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在学生合作互动中发挥教师干预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教学干预;优化措施  教师干预有助于维持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对初中的英语教学也就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传统教学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但是却没有进行任何互动或者说互动的非常少,这样就使得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教学,这就使得学生学习英语的成效更低,并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最终降低课堂教学质量。所以教师需要改善教学的方式。  关键词:互动教学;初
期刊
摘要: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侧重单词、语法以及目的语文化教学,却忽视了母语文化教育,从而导致了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了理解上的偏差,也阻碍了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成为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弊端之一。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导致该现象的原因,借此提出类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针对母语文化缺失的应对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及发展。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的学生厌学问题日趋严峻,已经严重影响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高职学生厌学现状的产生有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学生自身等多种复杂原因,笔者试图从学生思政工作视角下综合研究挖掘其深刻根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及对策。  关键词:辅导员;高职学生;厌学;措施;对策  职业教育的发展程度和普及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1]。近年来,我国也开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截止2012年
期刊
摘要:2016年九江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对实践教学体系开始改革研究,发现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课内实践教学环节不足;(2)课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不足;(3)專业实训实习规范化管理不足;(4)实践类型单一,专业和地方特色不足;(5)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训练不足,就业质量不高。主要实施的改革措施有:(1)多途径丰富课内实践教学环节;(2)拓展校内外实践基地,深化校企合作;(3)实施规范化专业实训和毕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