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教学法(Case Study)是指利用以真实的事件为基础所撰写的案例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最早兴起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引入我国,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通过启发学生勇于提问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讨论、辩论等方式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学习见解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为思想政治课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而案例教学法正体现了这一要求。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既是对传统教学的挑战,也是把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强调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大胆尝试。
一、案例教学法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加深理解知识
高一《经济生活》中关于《树立正确消费观》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元旦前夕,礼品店柜台前,许多中学生争相购买小礼物,每位同学购买的礼品数量都较多。其他路过店门的学生探头探脑之后也不由自主加入了购买的队伍中。此后展示学习目标并提出探究问题:为什么很多同学不由自主加入了购买的行列,这是一种什么心理?你是不是也受过这种心理的影响?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这类事情?这样一石击起千层浪,引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反思自己曾经有过的种种消费行为属于什么心理呢?这种消费行为、消费态度是否正确呢?如何增强自己以后消费行为的合理性和理智性呢?同学们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思考,从而将书本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并利用理论分析说明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获得的知识更清晰、更深刻、更牢固。
2.培养创新能力
在实施《树立正确消费观》案例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探究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根据本课内容和中学生活实际,确定综合探究性问题,自主合作提出探究课题:当代中学生消费观念透视。确定探究路径:在当代中学生中存在哪些不合理的消费现象?这些消费观念和行为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哪些消极影响?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正确消费观?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和中学生的消费行为之间有何关系?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决定探究方式与方法:①在学校不同的学生群体中,开展问卷调查。②将调查资料汇总集中,并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消费观念。③将全班同学分组展开研究。④利用课堂,分组交流,展示探究成果。这样,案例教学可以将学生直接融入教学中,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3.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在以“当代中学生消费观念透视”为课题的探究活动中,学生运用从教材上获取的基础知识分析社会热点,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学习活动就需要延伸到课外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做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当前正在构建和谐社会,我们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做理智的消费者,坚持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同时思考中学生应如何为国家创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献计献策。进一步认清消费对生产发展的作用,理解扩大内需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基本基点。这样的案例教学把社会这个大课堂中的真实生活、真实情景引进学校这个小课堂缩短了理论和实际间的距离,为学生更快、更好地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创造条件。
二、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的互动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案例教学法中任何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都反映到教师身上。只有教师认为自己向学生提出的素质要求也是自身要求的时候,只有教师自身掌握了“对学生所提出的要求”的时候,才可能对学生的学习目的给予指导,才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充分的指导。
1.教师是案例教学的参与者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是师生平等席中的首席,在整个案例教学实施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谁先占有知识,谁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谁就首先获得发言的主动权。教师只有参与学生的活动,了解学生的需求,倾听学生的意见,分享学生学习的快乐,让学生认可教师的参与,在融洽的共处之中,促进彼此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指导才能有的放矢。因此,教师要转变权威角色观念,放下教师的架子,以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自身实践需要和帮助学生分析案例的关键问题出发,积极主动参与学生的讨论活动,共同研究、共同探索,做到教学相长。
2.教师是案例教学的研究者
知识经济时代将使人类社会生活像工业经济时代依赖于能源一样,依赖于知识的创新。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内容每时每刻都在随着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发展而发生着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促使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是向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发展。不上课,就不是教师;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教学是必要的要求,不是充分的要求,充分的要求是科研,教学没有科研作为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案例教学没有教材,没有教师所熟悉的教学套路,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超出了教师的专业范围,教师面临着案例教学法的挑战,教师必须成为终身的探索者。
3.教师是案例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提供学习的信息,激发分析案例的兴趣,指导分析案例的方法,评价学习的效果,这些都离不开有序的组织,教师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教师指导学生讨论案例,使讨论不偏离主要方面及目标,在遇到背离主题或在一些枝节上纠缠不休的情况时,要及时引导学生和纠正错误,要逐步引导学生沿着案例中的基本事实、基本问题、基本理论的思路进行讨论,控制节奏,形成良好的课堂秩序,促使学生缜密分析案例并做出合理的决策。整个案例分析过程由教师把握和调控,教师起着导演、主持人的作用。
总之,利用案例中的教育和教学资源,充分挖掘案例中所隐含的信息,以学生为根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必将增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趣味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发挥案例教学的育人功能。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案例教学法的实施策略也将不断更新,我们只有与时俱进,敢于实践,勇于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所倡导的育人理念。
(责任编辑:李雪虹)
一、案例教学法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加深理解知识
高一《经济生活》中关于《树立正确消费观》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元旦前夕,礼品店柜台前,许多中学生争相购买小礼物,每位同学购买的礼品数量都较多。其他路过店门的学生探头探脑之后也不由自主加入了购买的队伍中。此后展示学习目标并提出探究问题:为什么很多同学不由自主加入了购买的行列,这是一种什么心理?你是不是也受过这种心理的影响?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这类事情?这样一石击起千层浪,引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反思自己曾经有过的种种消费行为属于什么心理呢?这种消费行为、消费态度是否正确呢?如何增强自己以后消费行为的合理性和理智性呢?同学们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思考,从而将书本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并利用理论分析说明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获得的知识更清晰、更深刻、更牢固。
2.培养创新能力
在实施《树立正确消费观》案例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探究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根据本课内容和中学生活实际,确定综合探究性问题,自主合作提出探究课题:当代中学生消费观念透视。确定探究路径:在当代中学生中存在哪些不合理的消费现象?这些消费观念和行为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哪些消极影响?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正确消费观?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和中学生的消费行为之间有何关系?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决定探究方式与方法:①在学校不同的学生群体中,开展问卷调查。②将调查资料汇总集中,并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消费观念。③将全班同学分组展开研究。④利用课堂,分组交流,展示探究成果。这样,案例教学可以将学生直接融入教学中,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3.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在以“当代中学生消费观念透视”为课题的探究活动中,学生运用从教材上获取的基础知识分析社会热点,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学习活动就需要延伸到课外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做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当前正在构建和谐社会,我们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做理智的消费者,坚持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同时思考中学生应如何为国家创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献计献策。进一步认清消费对生产发展的作用,理解扩大内需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基本基点。这样的案例教学把社会这个大课堂中的真实生活、真实情景引进学校这个小课堂缩短了理论和实际间的距离,为学生更快、更好地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创造条件。
二、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的互动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案例教学法中任何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都反映到教师身上。只有教师认为自己向学生提出的素质要求也是自身要求的时候,只有教师自身掌握了“对学生所提出的要求”的时候,才可能对学生的学习目的给予指导,才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充分的指导。
1.教师是案例教学的参与者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是师生平等席中的首席,在整个案例教学实施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谁先占有知识,谁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谁就首先获得发言的主动权。教师只有参与学生的活动,了解学生的需求,倾听学生的意见,分享学生学习的快乐,让学生认可教师的参与,在融洽的共处之中,促进彼此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指导才能有的放矢。因此,教师要转变权威角色观念,放下教师的架子,以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自身实践需要和帮助学生分析案例的关键问题出发,积极主动参与学生的讨论活动,共同研究、共同探索,做到教学相长。
2.教师是案例教学的研究者
知识经济时代将使人类社会生活像工业经济时代依赖于能源一样,依赖于知识的创新。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内容每时每刻都在随着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发展而发生着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促使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是向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发展。不上课,就不是教师;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教学是必要的要求,不是充分的要求,充分的要求是科研,教学没有科研作为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案例教学没有教材,没有教师所熟悉的教学套路,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超出了教师的专业范围,教师面临着案例教学法的挑战,教师必须成为终身的探索者。
3.教师是案例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提供学习的信息,激发分析案例的兴趣,指导分析案例的方法,评价学习的效果,这些都离不开有序的组织,教师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教师指导学生讨论案例,使讨论不偏离主要方面及目标,在遇到背离主题或在一些枝节上纠缠不休的情况时,要及时引导学生和纠正错误,要逐步引导学生沿着案例中的基本事实、基本问题、基本理论的思路进行讨论,控制节奏,形成良好的课堂秩序,促使学生缜密分析案例并做出合理的决策。整个案例分析过程由教师把握和调控,教师起着导演、主持人的作用。
总之,利用案例中的教育和教学资源,充分挖掘案例中所隐含的信息,以学生为根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必将增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趣味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发挥案例教学的育人功能。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案例教学法的实施策略也将不断更新,我们只有与时俱进,敢于实践,勇于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所倡导的育人理念。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