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渗透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gr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剧,文化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的渗透显得尤为重要,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也明显地阐明了文化教育的要求。如何在日常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已成为每个高中英语教师必须解决的课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文化教育; 文化教学
  语言是一种典型的交流工具,在社会的发展之下,我国与国外的联系也愈加紧密,英语的重要性也逐步凸显出来,截止到目前为止,英语也成为高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何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知识也是各个教师探讨的重点问题。文化教育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来渗透文化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1文化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现代化的进程将各国朋友融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当前许多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教师花大量时间讲解词汇与语法,而没有重视语言与文化间的联系性。这导致了英语学习内容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沉闷,因此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也不敢与外国朋友主动交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英语《新课标》的课程目标中也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另外,要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适时适量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英语文化知识教育,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又能给学生打开一扇通往新知识世界的大门。
  2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教育策略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教育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2.1 教师要注重课本中的文化信息
  新课改实施后,高中英语新教材在编写上有了很大的改革,在文章内容选配中,有不少文化背景与文化差异的介绍,涉及西方社会的多个方面,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和英美文化的能力。例如人教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必修 1 中的Unit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必修 3 中的 Unit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Unit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必修 4 中的 Unit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ur、Unit 4 Body Language 等。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局限于传授词汇语法知识、讲解试题,还要做到知识讲解与文化渗透相结合,这样使得英语课堂既生动有趣又有张力和深度。中西文化的差异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教师适度地介绍会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学习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挖掘课本中的文化信息,帮助学生学习课本中所渗透的英语文化。
  2.2与词汇教学相结合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泼、最具生命力的成分,它最能体现社会的和时代的变化。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些英语词汇与汉语词汇并不能一一对应。要在特定的背景下准确的运用英语词汇,就先要很好地理解它们的文化意义。英语与汉语中的有些词汇看起来在概念意义似乎相对应,但它们在指称的范围,表达的程度和隐含的褒贬等方面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比如在美国英语中,rest room 是剧院、大商店等大建筑物中的一间房子,里面有厕所与盥洗设备等,是浴室、厕所的委婉说法,与汉语中的“休息室”并不同。汉语中的“休息室”译为英语应为 lounge。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要注意向学生对这些具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进行解释、并与相应的汉语词汇对比,有时还可适当扩展到其他相关知识,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风俗习惯等。这种见缝插针的渗透方式,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了解西方文化的背景与习俗。
  2.3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着很大的比重,外研版英语教材非常注重英语文化的渗透,每个单元除了有相关的文化背景介绍外,阅读主课文也非常注重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习俗等文化内容,其中有些文章更是专门讲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如 Book3 Module1 Europe, Book6 Module2 Fantasy Literature 等等。教师应深入挖掘,注重方法,使学生全面认识、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民族、宗族、制度、饮食习惯等文化背景知识 。还是以 Book6 Module2 Fantasy Literature 为例,这一单元介绍了当代英美文学中非常著名的魔幻文学作品,包括学生们非常喜爱的《哈利波特》和《纳尼亚传奇》。在学习这一单元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这两部影片的精彩片段,在观赏间隙或之后进行文化分析、评价,加深对英美魔幻文学作品的了解。
  2.4创设好适宜的文化教育氛围
  教学氛围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前提因素,在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来创设文化教育氛围,这可以从教室的布置工作来着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布置工作中,加入一些中西方景观、建筑、风俗的元素,让文化氛围能够充斥在学习活动的四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中西方的文化知识进行深入的讨论,讨论最易采用小组讨论法,由教师进行主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到讨论工作中,这不仅可以充分的活跃应用课堂教学氛围,还能够增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外国文化,促进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吸收。
  3结语
  总而言之,文化教育是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开展文化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西方文化,为后续英语知识的学习奠定的坚实的基础。为了提升文化教育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好相关的文化学习氛围,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鼓励学生自主的去探究、去讨论,而教师则应该充当好领路人的角色,对学生的活动进行科学的总结,并推荐学生在课后多涉猎一些与文化知识相关的书籍与电影,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文化教育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高莉莉.发音案例分析——运用母语语言背景理解中国英语学习者发音问题(英文)[J].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2005(02).
  [2]任平.剖析中国文化价值在高中英语教材中的缺失现状——以人教版第一册英语教科书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0(09).
其他文献
体育学科的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体育学科的教与学是活动中进行的,尤其是农村学校的体育课,由于场地小,器材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上体育课时,调动不起来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体育课活泼有趣、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体育密度与运动负荷,合理安排教材,我运用了“二分四法”的教学方法,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二分”即充分利用现有器材,充分发挥骨干学生的作
摘 要: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是新疆稳定发展的灵魂。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探索出一套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中职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性;途径  习总书记在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是民族团结问题”。民族大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为了防范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活动,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
摘 要:本文从分层教学的依据、优势、步骤及应用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在中职英语课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我们要不断发展优化教学模式,使之更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素质教育;分层教学;英语教学;目标教学  英语教学过程同其它教学过程一样是一个系统,它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情感这五个基本要素 。 教师必须对参与这个系统的各个要素进行优化的组合,以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摘 要:中职学生具有特殊性。由于学生年龄小,基础差,没有升学的压力,又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学校应想方设法把学生的过剩精力引导到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专业技能训练上来。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制定合理的目标,注重过程管理,正确评价学生,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感受进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提高抗挫折的能力,是培养现代意义上劳动者必备的基本素质。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  
摘 要:诚信教育是构成中学生素质教育整体框架的一块重要基石,在中学生素质教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尝试从人才培养的维度探讨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并深入研究以诚信教育为核心的德育体系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而探寻诚信教育的本质属性,让广大教师进一步认清当下中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偏智轻德”的教学误区。  关键词:诚信教育;人才培养德育中学生  在《现在汉语词典》中,“人才”是指“德才兼
摘 要:有一个小康又和谐的家庭,才有真正人生的幸福。即使是一个贫穷而和谐的家庭,也比一个富有不和谐的家庭日子好过的多。我认为和谐是家庭幸福的“灵魂”。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没有一个和谐社会,也难以造就牢固而持久和安定团结,安居乐业的局面。  关键词:和谐家庭;美德家风;实例  我与妻子是自由恋爱,她是农村姑娘,我是工厂的工人。当时我家一贫如洗,她身边的追求着很多,追求者条件都较好,但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了作品的再创造。同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会见仁见智,因此课堂才有了思想的碰撞,才有了生机。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用赞赏的目光看待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实际教学中我在以下方面作了尝试。  一、让学生自选内容和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前段时间,看了《细节决定成败》一书。这本书是汪中求先生总结多年管理、咨询工作的实践经验,并借鉴国外企业管理的经验写成的一部细节管理专著,内容丰富,有很强的借鉴性。书中虽没有华丽的词语,但其中的道理浅显易懂,它联系实际,使我收益匪浅。看了这本书,我时刻提醒自己“谁注意了细节,谁就是成功者。”如何去注重细节,书里没有谈到,只有靠我们自己通过平时的工作不断地去思考去发现下面就谈谈自己的感受。  企业如此
摘 要:传统的数学练习设计理念将练习视为强化课堂教学的一个途径或工具,追求的是练习终结性的实效。新课程理念认为,小学数学练习是为了重建与提升小学数学课程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能用新课标理念指导作业改革,从注重人的未来发展、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角度去考虑,来提升数学练习的设计理念。认识到练习不仅是做习题,而且要做与习题有关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悟,在模拟知识被发现的过程中去探索、去创造